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187章 院长人选
    而颜思鲁出任书院祭酒,书院里的所有人,也是心服口服。</p>

    且不身份地位,人家的学问摆在那里呢。</p>

    没有那么大的学问,又哪儿来的身份地位?</p>

    颜思鲁,跟陆德明是一齐的人物。</p>

    副院长眼下有俩人,一个是陆德明,一个是李复。</p>

    李复是书院的创始人,陆德明是第一个加入到书院里,初创时期,鼎力支持书院发展的人,两个副院长的位置,没有一个有争议。</p>

    院长的位置,空缺。</p>

    至于这个空缺,李复和陆德明心里都有数。</p>

    李世民心里也有数。</p>

    未来这个院长的位置,不是太上皇的,就是他的。</p>

    眼下来看,最有可能,是太上皇的。</p>

    将来庄子上的行宫修建好,太上皇会到行宫里居住,离着书院这么近,而太上皇、院长,这两个名头放在那里,无疑是对书院的发展有利的。</p>

    而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如果他成为书院的院长,那放在书院的目光,就会更多了。</p>

    太上皇作为书院的院长,可以是兴致使然,无非就是图个有趣,图个高兴。</p>

    包括长安城里的竞技场举办马球比赛一样,算是给太上皇找个乐子。</p>

    可若是皇帝作为书院的院长,那就是一种政治信号了。</p>

    世家豪族,不得不重新审视书院。</p>

    这对书院来,不是什么好事。</p>

    目前连皇室都无法与世家直接硬碰硬,更别是一个书院了。</p>

    所以,未来书院的院长,九成九就是太上皇。</p>

    书院的院长,都是他们几个人心里默许的,所以现在即便是位置空缺,也没有人去提,这个问题就一直搁置在那里,等什么时候庄子上的行宫修建好了,到时候,这个事情才会重新被摆在台面上来谈。</p>

    “二哥,承乾,还有一份东西要给你。”李复道。</p>

    完之后,他看向李承乾,目光中带着鼓励。</p>

    李承乾看到自家王叔的目光,随后,掏出了自己在庄子上准备的东西。</p>

    “阿耶,这是我在庄子上,思索很久,写出来的一份章程。”李承乾解释着:“起因是,儿臣看到了王叔的两卫在庄子上驻扎,军营当中的伙食,以及养猪场。”</p>

    “如今王府两卫在那边,一个月三顿肉,有肉能吃,不仅仅是士兵待遇好了,情绪高昂,日常训练做事,干脆利索,而且,众所周知,吃肉增强体质,长力气,而军队作为守卫大唐的国家利刃,在士兵体魄上,若是有方法能够保持他们个个强健,这是天大的好事。”</p>

    李世民一边看李承乾写的章程,一边听他,时不时的点头赞同。</p>

    翻看完了章程,李世民眸光中带着赞赏,看着李承乾。</p>

    “地方军队,可以挑几个合适的地方先尝试。”</p>

    随后,李世民又看向李复。</p>

    “当初拨调给你的王府两卫,你总算是知道怎么用了,怎么样,这次出去,顺利许多了吧?”李世民一脸得意。</p>

    身边带着兵,这一路上,谁见了,都不敢轻举妄动。</p>

    好歹是朝廷的一个郡王,既然要出行,自然也要该有郡王的威风。</p>

    不然身边就只带上十来个护卫,让人家看了,还以为你好欺负呢。</p>

    要什么低调?</p>

    又不是去背地里查什么案件的。</p>

    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动向,谁敢动,在谁治理的地界上,问责谁。</p>

    “确实是顺利不少。”李复应声:“二哥,当初我的,你还记得吧?王府两卫在庄子上,如何训练,训练到什么程度,都没关系的”</p>

    </p>

    “那是当然,既然调拨给你了,我就不管了。”李世民应和着。</p>

    一千人而已。</p>

    就算是精锐,那又能如何呢?</p>

    李世民有绝对的自信。</p>

    别一千人了,哪怕是一万人,哪怕是就在长安城城门外,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只要他往城门楼上一站,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p>

    别李复这么一个弱鸡了,便是朝中武将,他又有何惧?</p>

    李二凤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p>

    更不用,李复的忠心,毋庸置疑。</p>

    至于往后,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之后,哪怕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在可掌控范围内。</p>

    无非是一道旨意而已。</p>

    “承乾在庄子上一个多月的时间,觉得你王叔的王府两卫如何?”李世民问道。</p>

    “长此以往下去,不输千牛卫。”李承乾着:“可能从日常训练态度上来,比千牛卫更胜一筹。”</p>

    李承乾算是给了很高的评价了。</p>

    提起这个话题,李承乾也顺势将庄子上那五百千牛卫的问题了,另外,那五百人的改变,也同样汇报一番。</p>

    李世民微微点头。</p>

    太子能这么做,做出了效果,他很欣慰。</p>

    “既然那五百人,与你也亲近了,我就下旨,让他们入东宫,往后,听从你的调派,东宫太子十率本就不全,这五百人,就补充进去吧。”</p>

    太子十率,如今也只是空有一个名头而已。</p>

    东宫具体的人数,不算多。</p>

    如同李承乾的,东宫实际上,没有什么常驻人的。</p>

    全是从别的地方调派过来轮班的。</p>

    十率的建制,是有,实际上,空着呢。</p>

    但是这也正常。</p>

    自古以来,太子东宫的建制,就从来没有满编的情况。</p>

    皇子,太子,向来不是一种身份。</p>

    而是一种处境。</p>

    “多谢阿耶。”</p>

    李世民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p>

    此去庄子上一个月,回来之后,太子可以参与到更多的政事当中了,至于东宫,也可以下放更多权力过去。</p>

    让百官多与太子亲近。</p>

    李世民在自己的儿子身上看到了曾经十二岁的自己。</p>

    少年意气风发的时候。</p>

    而不是曾经,秦王府里那个怯生生的世子李承乾。</p>

    零散的琐事聊完,也要开始聊正经事了。</p>

    “二哥,此番来长安,臣弟还带了苏定方一同来宫中。”李复道:“去琅琊之后,顺带着去了一趟登州。”</p>

    “登州?”李世民仔细思索了一番,面色也严肃了起来。</p>

    “这样,明日上午,你和苏定方,一同到甘露殿等候。”李世民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