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摆了摆。</p>
“叔,咱们一家人不两家话,侄还是那句话,要是没有您当初去庄子上,就没有侄今天。”</p>
李复语气笃定。</p>
钱财嘛,李复不是那么的在乎。</p>
而且,本质上就是如此,如果不是李家强悍,他有一个皇室的身份,有太上皇和李二凤护着他。</p>
那今天他所拥有的的一切生意,就算是做起来了,也是砧板上的一块肉,任人宰割。</p>
普通人见世家,知道其家大业大,势力深厚。</p>
而成为皇室众人,越是了解这些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世家,越是觉得,比想象中的更难以对付。</p>
除非带兵掀桌子,学落榜生。</p>
可是,李唐皇室绝对不会那么做。</p>
一无所有的人,事情做成了,荣华富贵,青史留名,失败了,也不过是身死道消,做这种事,没有什么成本。</p>
而老李家的成本,是已经坐稳了的江山。</p>
“至于长安城里新开发的房产铺子什么的,侄还要从匠作监里调用人,至少,阎立德和姜确,这两个人,侄还要继续用。”李复解释着:“关于这一整件事,侄会单独着人来打理,到时候,大安宫这边就等着分账就是了,您也了,就当是侄孝敬您的,您收着就是了。”</p>
李渊摇摇头。</p>
“不,还是不妥,怀仁,如今你家大业大的,底下也有不少人为你的产业做事,养活一大家子,也不容易,不要总想着往大安宫这边送财帛,你也要多为你自己考虑。”李渊道:“你成亲也有一年多了,怎么还不见你王府中添丁啊,这事儿,才是朕如今最记挂的事情,什么财帛不财帛的,都没有这个重要,你明白吗?”</p>
李复愣了一下。</p>
自己这是,又被催了?</p>
现实催婚,这会儿又开始催生了?</p>
关键是。</p>
谈的是这个事儿吗?</p>
话题跑偏了好吧?</p>
“侄明白。”李复只能老老实实的应声。</p>
“也不要让朕一而再的提醒你,你自己也上心一些,还是,你们两口子”李渊狐疑的打量了一番李复。</p>
“咳咳,叔,元昌还在呢。”</p>
“那有什么?”李渊笑了笑:“等过几年,朕也要给元昌寻一门好亲事呢,可不能像你似的,老大不了,得催着才愿意成亲,还要找什么自己喜欢的,这也就是你运气好。”</p>
“是是是是。”李复连连应着。</p>
而一边的李元昌,听到这些话,倒也没有什么反应。</p>
到了十几岁,被指一门婚事,对他而言,是很正常的。</p>
如果未来的王妃出身好,对于他这个鲁王来,也是好事。</p>
门当户对嘛。</p>
李渊看着李元昌,他只希望自己的这个儿子,将来能够规规矩矩的,娶妻生子,然后去他自己的封地,在封地里好好过日子。</p>
这孩子算是个聪慧的,比起其他儿子来,也比较优秀,所以李渊身为父亲,自然希望他能平安喜乐过完这一辈子。</p>
倒也不担心二郎容不下这些兄弟,只要这些孩子不给二郎找麻烦,断然不会有什么麻烦落到他们身上的。</p>
“叔,咱们还是聊正事,这事,就按照侄的来吧。”李复道:“所得利润,侄与叔平分,这次就不带二哥了,他现在也不缺这点钱。”</p>
</p>
“而且,不是所有的钱都对半分,而是刨去侄的所有成本之后,对半分,即便是这样,侄也能赚不少不是?侄也不贪心,再者了,泾阳王府的钱太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免得整天遭人恨。”</p>
李渊也拗不过李复,便点头同意了。</p>
只是,方才李复的,遭人恨什么的,是不是话中有话啊?</p>
李渊想起这次李复离开长安到琅琊去。</p>
“你这一路上,还算平安,没听有什么事情发生,怎么又起遭人恨这话了?”李渊不解询问。</p>
如果还会发生去年那样的事情话,那太极宫那边,老头子可要亲自过去问一问了。</p>
你这个皇帝怎么当的,怎么连自家人都护不住,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次,可以是大意了,发生两次,可以是不心没有察觉到。</p>
发生三次,那可就不过去了。</p>
怎么着,我辛辛苦苦找回来的侄子,是有人不想让他好过吗?</p>
谁啊?</p>
以前当皇帝的时候,李渊畏畏脚。</p>
现在做了太上皇,草原上被二郎打的服服帖帖了,那他可就要张牙舞爪起来了。</p>
外患平定了,内忧,还能忧到哪里去?</p>
还能有隋末三十六股烟尘互相抢地盘乱吗?</p>
现在,可是有会重拳出击了。</p>
李复笑着摆摆。</p>
“侄遭人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武德年间到现在,就没消停过。”李复浑不在意的道:“白了,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p>
“就泾阳王府的这点产业,让人眼红很久了,只是现在他们不敢像以前那样嚣张了,就算是再眼馋,也只能忍着。”</p>
“此番出行,侄带了两百骑兵,十几个护卫,一路上要多高调有多高调,途径州府,所有的地方官,都知道泾阳王路过他们治下了。”</p>
“如此高调,反而一路平安,没有人会想要对付两百训练有素的骑兵的。”</p>
苏定方,哪怕是遇上上千人,两百骑兵,一个冲锋过去,也能冲得他们七零八落,杀得人头滚滚。</p>
骑兵冲起来的气势可是很吓人的。</p>
就两百骑兵,谁能组织起上千的兵力,沿途来对付你?</p>
谁敢?</p>
真要是有一千兵士,没有旗号,聚集在一起,冲击大唐郡王的护卫队,那乐子可就大了。</p>
朝廷就要调动兵马了。</p>
事情在哪里发生的,大军直接开拔,到境内,一路横推。</p>
证据?什么证据?</p>
两军对战,要个锤子的证据,这是你死我活的事儿。</p>
至于会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从中查清楚背后之人?</p>
那更好了。</p>
私自豢养军队,谋反的罪名坐实了,喜提九族大礼包,也不用担心家人在底下孤单了。</p>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