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言,李渊看向身边的孙儿。</p>
“高明,你这是做了多少?”李渊好奇询问。</p>
李承乾算了算。</p>
“大安宫那边,您的,还有几位王叔的,太极宫里,阿耶和母亲的,还有长乐的,青雀的,阿恪的”</p>
“也不算少了。”</p>
宫中与李承乾亲近的人,这批棉花到了之后,李承乾拉了个名单,连单子带东西,都送到了作坊这边。</p>
给宫中的人送的被褥,面料自然是要用最好的。</p>
“知道眼下作坊比较忙,所以,其他人,暂且还没顾得上,孙儿提前安排,是给阿翁的一番心意,至于宫中其他人,暂且还不缺这点东西,等到作坊这里给金吾卫定制棉衣的活儿都结束了之后,再一一安排其他,都会有的。”李承乾解释道:“到时候,东西做完了,就送到阿耶那里,让他自己看着办吧。”</p>
分配是个难题,这难题,李承乾就不沾了,直接丢给他爹去做。</p>
李渊微微颔首,宫中的事情,本就不是太子能够全都安排的妥当的。</p>
尤其是,后宫中的事情。</p>
太子虽然尊贵,可是后宫之中,他不可过多插。</p>
他能想着宫中的亲人们,为他们制被褥,就已经很好了。</p>
李承乾让管事着人将已经制好的被褥都收拾好,这次就一并带回去。</p>
天气逐渐寒凉,也是时候要用上了。</p>
虽只是出宫在作坊这边转悠了一会儿,停留的时间并不算长,可是出来透透气,心情也好了许多。</p>
至少,李承乾知道,自己的阿翁已经从独自待在大安宫大殿里感慨故人凋零的凄凉情绪中走出来了。</p>
这便是好的。</p>
这也是他拉着阿翁和七叔出门的缘故。</p>
“阿翁,如今时间还早,要不要在长安城里转一转?”李承乾询问道。</p>
“你东宫那边,不是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你去做吗?”</p>
李承乾笑着摇摇头。</p>
“既然都出来了,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了。”</p>
“是啊,阿耶,反正都出宫了,就在外面转转吧。”李元昌也附和着。</p>
他好不容易出来这么一趟,可不想这么快就回到宫中去。</p>
宫中,着实无趣。</p>
见两个孩子都不想回宫,李渊也只好点头应声。</p>
想了想,既然都出来了,那就去泾阳王府看看吧。</p>
这会儿怀仁应该是在家中,陪伴他的王妃吧。</p>
泾阳王府里,李复和桃还有翠竹三人商议着带东西回庄子上。</p>
翠竹在房间里收拾着自家姐的行装。</p>
桃则是在收拾李韶的书籍和账本。</p>
李复杵在那里,想要帮忙干活儿,被桃和翠竹两人一并拦下,让他让出地方来就好了,用不着亲自上。</p>
“夫君,你还是坐下歇会儿吧,你啊,这是被她们俩嫌弃了。”李韶上前,挽住了李复的胳膊。</p>
“哎,忙活这么多天,突然闲散下来,感觉还真不适应了,你我是不是就贱的慌啊。”</p>
“忙的时候,嘴上抱怨两句,行动还是要行动的,反而没事的时候,就这样了。”</p>
李韶轻轻一笑。</p>
“都是如此的。”</p>
“棉花作坊那里,可是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了?”</p>
“夫君就不用管了?”</p>
</p>
李复点头。</p>
“作坊有了,人也有了,东西都齐全了,我还管啥,聚伍良业该教导的也都教导了,至于制作棉衣什么的,作坊里的那些人不比我懂,我就不用去指画脚了,让他们自由发挥就是了。”李复笑道:“再者,那又不是咱们家的作坊。”</p>
“作坊里的人,都是宫里的老人了,比咱们家庄子上作坊里的工匠,更知道怎么干活,尤其是,给皇家干活。”</p>
李韶默默点头。</p>
的也是。</p>
都是宫里出来的人,自家夫君完事儿之后还去参与,就不妥当了。</p>
制衣制被,也不是什么复杂的营生。</p>
老周来到院子里,站在房外。</p>
“郎君,太上皇和太子殿下还有鲁王殿下来了。”</p>
“啥?”</p>
李复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p>
“夫君,太上皇来了,咱们要赶紧出去迎接。”</p>
李复点头,匆忙往外走。</p>
而后回过头去看自家夫人。</p>
“夫人,你就用不着着急了,桃,翠竹,先别忙活了,照顾着点夫人,慢慢走,不着急。”</p>
李韶笑了。</p>
“夫君,哪儿有你这么紧张的,妾身这还不显怀呢,没有那么娇贵。”</p>
“有没有的,也要多注意。”</p>
李复也是头回当爹,没有经验,反正只是记得一点,万事心,总是没错的。</p>
李韶和李复一起到前院去。</p>
两人走在一块,李复不由得放慢了脚步。</p>
李渊带着两个孩子到了泾阳王府,门房不敢懈怠,恭恭敬敬的请进府中,并且去禀报了老周。</p>
老周在前院向李渊见礼,请他们进前厅中坐。</p>
“我还是头回来泾阳王兄家中呢,原来他在长安城里的宅子,也这么气派啊。”李元昌感叹着。</p>
好像,这宅子的规制,超出了郡王的等级了。</p>
“这宅子,以前是朕置办下的。”李渊笑道:“后来,怀仁封王之后,朕就赏赐给他了,给他之后,朕还真没怎么来过这边。”</p>
甚至是自从买下来之后,来这边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p>
李复更喜欢待在庄子上。</p>
而李渊出宫散心,也多数是前往庄子上。</p>
来这边王府,印象最深的,还是给李复行加冠礼之前,还有就是李复成亲的时候。</p>
那时候宅子里热热闹闹的,也看不出什么来,注意力都在人身上。</p>
这会儿来走动走动,倒是发现,这宅子里,格局虽然没怎么变化,但是细节方面,变化不。</p>
或许也是主家不在宅子里住,宅子里的下人自行安排的。</p>
一老两坐在前厅里,下人殷勤的端上了茶水糕点。</p>
不多时,李复两口子就来到了前厅中。</p>
“叔,您来了。”李复上前,亲切地打着招呼。</p>
李渊笑了笑,目光看向年轻的两口,慈祥又和蔼。</p>
“侄媳拜见太上皇。”</p>
“免礼免礼。”李渊呵呵笑着。</p>
侄媳妇一怀孕,那就是全家的宝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