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明和颜思鲁,甚至可以留在书院里养老了,李复养着他俩一点问题都没有,闲着没事儿,俩人做个伴,一块聊聊天,喝喝茶,坐而论道,谈谈经史子集什么的。</p>
比待在国子监强,更是比待在临沂城里要强。</p>
书院有书院的气氛,这里是读书学习的地方。</p>
有文气,也有朝气。</p>
上了岁数的读书人,还就爱这一口呢。</p>
一日之计在于晨,陆德明用完了早饭,在书院里溜达了一趟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看看孩子们最近的课业如何了。</p>
布置了题目,让孩子们写文章,得看看这一年来,学习的成果如何。</p>
“老陆!”</p>
院子里传来李复爽朗的声音。</p>
陆德明抬头,透过窗户缝往外面看去。</p>
好像听到了怀仁的声音。</p>
天气冷了,书房窗户都不能全开着,只是清早开个窗户缝,透透风。</p>
陆德明往外看,但是李复的身影已经来到了书房门口,伍良业亦步亦趋的跟在李复的身后。</p>
书房门口的厮推开门,请李复进屋。</p>
“老陆。”李复又唤了一声。</p>
“怀仁?这是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可是好一阵子没到书院这边来了。”</p>
李复走到陆德明跟前,在他对面坐了下来。</p>
“前两天才从长安城回来,在长安城里忙活了半个多月。”李复道:“紧赶慢赶,才把事儿都忙活完,不然啊,老赵的婚事,我都不一定能赶得上,得来回的折腾,这下好了,到过年之前,安心的在庄子上住着就是了,长安城里,没我什么事了。”</p>
“所以你到书院里来是想”</p>
陆德明看着李复,好奇他这次来干啥的。</p>
“颜老先生不是来书院有一阵子了吗?来看看这边的情况,他估计跟你待在一块的时间最长。”</p>
“倒也是如此,我们俩的这岁数啊,折腾着教学,教导孩子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陆德明笑道:“坐在一起看看孩子们的课业,倒也觉得有趣的很。”</p>
“你看看,这都是昨天,孩子们写的文章,虽稚嫩,但是比起他们刚到书院的时候,强多了。”</p>
李复看向陆德明面前的那一堆纸。</p>
“李震最近的功课如何?过年前,书院的统一考试,我老丈人和丈母娘,肯定是要看成绩的,还有我夫人,若是他课业不好,免不了回去要被好好关照的。”</p>
“李震的课业很好啊,在书院里都是属于拔尖的,人家孩子在书院里,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你这个当姐夫的,可莫要张口闭口就是关照,这不吓唬人家孩子吗?”</p>
陆德明可太清楚李复所谓的关照是什么关照了。</p>
想想就是了,家里孩子在书院不好好学习,考试成绩不好,从就开始读书,还赶不上书院这些进来的时候都不怎么识字的孩子,英国公要怎么关照李震?</p>
</p>
往死里关照。</p>
“除了李震,还有程家的,尉迟家的,原先这书院里,出身大户的,就只有我那舅子,现在又多了俩,这不是怕他们仨凑到一块去吗?”</p>
一个男孩子,老实。</p>
两个男孩子,凑合。</p>
三个男孩子总会出现一个点子王。</p>
一个李震,一个尉迟宝琪,再加上一个程处弼。</p>
听尉迟宝琪那孩子,不怎么活泼,李震嘛,中规中矩。</p>
但是老程的儿子,有他爹的风范</p>
“他们三个,并不在一个班级里,平日里虽然能玩到一块去,学习的时候,并不在一起。”陆德明道:“不过,宿舍在一个院子里,当时也是担心有什么问题,也好让他们仨,相互之间看着点。”</p>
“那这么长时间下来,相安无事?”</p>
“自是相安无事的。”陆德明笑道:“孩子嘛,都是好孩子,这年岁的男孩子就算是调皮,也是天性使然,书院里这么多的先生教导着,哪里会闹出什么事情来。”</p>
“在一定程度之内的调皮捣蛋啊,不能算是品行有问题,不能因此而否定孩子们。”</p>
“再了,当初尉迟将军和程将军送两个孩子来这边的时候也过,若是孩子不听话,或者是犯错,任由书院惩罚,两家绝无怨言。”</p>
“有这句话在,即便是有什么事情,先生该动教育就动教育。”</p>
“挨了戒尺,疼了,就知道改了。”</p>
“无事就好啊。”李复笑道:“若非我老丈人和丈母娘对我舅子的学业有严格要求,实际上我是想着,学成什么样子,倒是其次,品性优秀,知书达理,有那么一点聪明,该懂的都懂,就大差不差了。”</p>
“你所的,所要求的,也只是长安城里大户人家对于自家后辈,最基础的要求而已,若是都这般松懈,往后高门大户,岂不是要逐渐没落?”</p>
“就是要要求严格,要博学多识,要学本事,有能耐,将来继承门楣,才能将自家发扬光大。”陆德明解释着:“寻常孩子跟高门大户的孩子不一样的,更别,李震可是英国公府的嫡长子,国公府的公爷。”</p>
“还是有些本事的好。”</p>
“在这边书院里,对于他们来,已经够轻松了。”陆德明面带笑意:“若是其他家,族学当中,哪儿会有这样的课程安排?也不会有这么好的读书环境。”</p>
哪怕是大户人家,族学之中,冬夏读书,条件也不如学堂这里。</p>
学堂这里,夏天屋子里放冰块,冬天屋子里有地龙。</p>
夏日不有多凉爽,不至于中暑,闷热难耐。</p>
冬日不有多暖和,但是至少提笔写字,砚台里的墨不结冰,不会冻僵。</p>
“我时常与孩子们,他们一进书院,所享受到的读书环境,放眼整个长安,整个大唐,都是得天独厚的,万不能不珍惜。”</p>
“不他们仨,其他孩子如何?”李复问道:“又一年快要过去了。”</p>
“有的孩子,资质虽然不是上乘,可是贵在用心,专注,或许,将来在其他方面,会有所成就,可是再往后读书嘛,这条路就不适合他们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