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自己觉得身子沉,一天天的在家,死气沉沉的,还以为活不了多久了呢。”陆德明玩笑似的着。</p>
不过,当初在长安城,在国子监,也的确是有那种感觉,而且,以往身体不便利,大毛病没有,毛病不缺。</p>
如今想来,就是闲的。</p>
或者,就不是颐养天年享清福的命。</p>
反倒是越操劳,越干活儿,心里还得劲儿点。</p>
至少有的忙。</p>
忙起来,什么都好了。</p>
这不跟贱皮子似的。</p>
后来在家歇着,没有再去忙活国子监的事情,也是一样。</p>
回想起来,什么时候好起来的呢?</p>
陪着太子殿下第一次到这庄子上来,看到岁数比自己还要大的农人在地里干活,之后回家一边重新思考这辈子读的书,学的东西,一边在家种地。</p>
真要是起来,有个好身体,就得是心态加锻炼。</p>
颜思鲁的儿子,锻炼什么的且不。</p>
他心态行吗?</p>
不是到庄子上想回长安城,觉得自己是人质的时候了?啥时候想开的呢?</p>
虽然人质这层意思,是真的</p>
“你让相时留在庄子上锻炼锻炼,倒是个好想法。”陆德明笑着。</p>
“我离开长安,四年有余,与家中亲人分隔两地,以往平日里虽然书信不断,但是总归,都不在身边,如今回到了长安城,我这个岁数,不就是想要享受享受家里人都在身边的感觉吗?”颜思鲁感慨着:“老大忙,老二呢,正好在庄子上,就让他多留在这里陪陪我吧。”</p>
陆德明脸上的笑意更甚。</p>
“我还想着,你是喜欢你家中后辈,年岁的陪在你身边呢。”</p>
颜相时的岁数可不了。</p>
要享受天伦之乐,弄一老儿子在身边,哪有看着自家年岁的孙儿什么的在身边,心情不更好吗?</p>
“无非也只是到年底而已,不折腾其他了。”颜思鲁笑了笑:“让老二在这里,足够了。”</p>
三人凑在书房里,聊起了关于书院里的事情,倒是相谈甚欢,伍良业听从李复的吩咐,去看李震了。</p>
是要暗中观察。</p>
只是听老陆,那不一定准。</p>
现在陆老头对这帮孩子,宽容心可多了,回回都是好话。</p>
到底是到了年纪了,看这帮皮子,怎么看都是喜欢的。</p>
陆德明与颜思鲁起了书院将来要开设分院的事情,而颜思鲁对此,虽觉得有趣。</p>
可是书院里的分院,好听的,是百工百业,难听点,实际上如果是学艺的话,人家孩子甚至不用到书院里来读三年书,去长安城里,拜师,给人家当学徒,将来也能学出来,这样的话,那进书院读书,是否反而耽误了他们三年的时光,还增加了家中的支出。</p>
颜思鲁考虑的就比较实际了,到时候可能分院一开,书院建议学生三年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去分流到分院当中,学生家长,一定不会同意的。</p>
</p>
但凡是让自家孩子进书院读书,谁不是抱着一颗让自家孩子出人头地的心来的?</p>
结果三年之后,你告诉我们孩子不适合读书做官,让孩子去学技术</p>
学技术还用得着来你们书院吗?</p>
十里八村的,干木工的,打铁的,种地的,养畜类的,哪儿没有啊?</p>
怎么就在你们这里白读三年书,还是要做这些普通百姓干的活儿?</p>
颜思鲁的考虑,跟陆德明有异曲同工之妙。</p>
除非,将来从书院里学到了东西之后,出了书院就能有个好去处。</p>
什么是好去处呢?</p>
比如现在庄子上有这么多作坊,去作坊里做个账房先生,挣的不少,还稳定,这是外面的人进不来的地方。</p>
这个,他们能接受。</p>
或者,加入到泾阳王府的产业当中,为泾阳王做事什么的。</p>
因为都知道,在泾阳王府麾下的这些产业当中当差,有保障。</p>
“如今我麾下产业缺少优秀的人才,第一批毕业的学生,不愁他们的生路。”李复道:“再怎么着,读书三年,认字,明理,比起那些直接去找师傅拜师给人家当学徒的,还是有优势的。”</p>
“给人家当学徒,要学多少年,十年八年的,还在师傅麾下呢。”</p>
“师傅不你出师了,就给师傅一直干吧。”</p>
“书院这边的好处呢,读书三年打基础,不管干什么,得有一定的知识吧?</p>
谁,进农学院,将来就去学种地了?</p>
司农监的官员,是专门种地的吗?</p>
那肯定不是,从古至今,任何一次的种子改良,包括发现新的种子,推广种植,这都是朝廷司农监负责的事情,功劳当中,他们要占一大半的。”</p>
“朝廷为什么设置司农监,就是为了,要培育出更好的种子,老百姓种地,有更好的种子,提高产量,哪怕是十亩地提高一石,这也是进步,总有一天,能够做到一亩地提升一石,甚至三石五石。”</p>
“不去做,又怎么能进步,怎么能发展呢?”</p>
“包括畜牧业也是,只看到了鸡鸭鹅了?北方草原那么广阔的天地,如今那里,是大唐控制范围内。”</p>
虽然眼下打赢了,草原向大唐称臣纳贡了,但是,大唐要经营草原,要将其真正的纳入麾下,就一定要有人扎根草原,让那里,彻底的变成大唐的领土。</p>
而不是“名义上”的。</p>
大唐缺少优质的战马,总要有人,去做这件事的。</p>
这是什么,这是未来的职业蓝海,学出来,你就游去吧。</p>
“再学工匠,不管是木匠铁匠,图纸总要会看吧,学账房,数总要会算吧?”李复拍着道:“三年读书,打基础,比在外面给人家当学徒,方便快捷多了,甚至,这也是一条捷径。”</p>
给人家当学徒,鞍前马后的伺候师傅一家,拿着师傅比对待亲爹还要孝顺。</p>
挣了钱,那都是师傅的,师傅高兴,赏给你仨瓜俩枣,那才是你的。</p>
当学徒苦,但也是理所应当,不然师傅为什么要将看家的本事教给你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