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议就是,酒税和茶税一样,单独列出来,至于市税,针对其他东西两市商贩的贸易,重新酌情制定。”李复道:“税收这种东西,朝廷每年都会根据情况调整,不管是酒税,茶税,还是市税,根据每年情况不同,可有增减。”</p>

    “就像是农户缴粮一样,若是遇到灾荒年,陛下都会下发诏令,减免税收。”</p>

    “而商业方面的税款,也可根据朝廷的情况来调整。”</p>

    “朝廷富庶之后,适当减少市税,以求让平日里在东西两市做点买卖的普通老百姓日子能过的好一些。”</p>

    “若是国库不充足了,市税放在最后调整,最先调整利润高的行业,比如,酒水,茶叶。”李复认真的建议着。</p>

    这建议,都是拿着自己麾下的产业开刀,就算是拿到朝堂上去,都站得住脚。</p>

    谁能站出来反驳?</p>

    话题是泾阳王提出来的,人家是拿着自家产业给朝廷垫脚。</p>

    茶税高,你家做茶叶买卖吗?</p>

    不做。</p>

    不做这买卖,跳什么?</p>

    因此茶水推行的出奇的顺利。</p>

    毕竟能朝廷能从茶叶的买卖里获得大量税收,看着就喜人。</p>

    还有酒水生意,或许朝中有人家中有酒水的产业,但是论起这买卖,谁家的酒水买卖有泾阳王府麾下的武德酒做的红火?</p>

    挣钱最多的酒作坊都没什么,其他人出来蹦跶,好意思吗?</p>

    再者了,影响最大的市税,并没有动它。</p>

    实际论起来,市税才是最应该调整的,毕竟是沿用了当年隋炀帝定下的。</p>

    不过眼下看来,市税还算合理,应对如今的情况,足够。</p>

    “殿下如此,不心疼吗?”唐俭好奇问道。</p>

    他才升了户部尚书,朝廷有税收,国库能逐渐充盈起来,自然是好事。</p>

    但是,当事人剥削自己,他还是头回见。</p>

    “又不是没挣钱,有什么心疼的?”李复笑着双一摊:“朝廷有朝廷的法度,税收政策的调整,今日不调,也是要放在明日。”</p>

    “况且,上交给朝廷的税款,朝廷用来做什么?养军队,治理天下。”</p>

    “在贞观四年以前,泾阳这个地界,还不能算做是个安稳的地界。”李复笑道:“诸位可还记得,以前颉利可汗兵锋南下的时候?”</p>

    “如果,朝廷没钱养兵,没钱打仗,无法将突厥人阻挡在外,到了今天,灭了东突厥,那泾阳这个地方,会是什么样子?”</p>

    众人纷纷点头。</p>

    泾阳王言之有理。</p>

    起当年突厥时常南下劫掠,程咬金和尉迟恭还有张公瑾他们握紧了酒杯。</p>

    他们都是武将,想起当初被突厥人压一头,心里就憋屈。</p>

    好在,去年把这憋屈劲儿,总算是报复过去了。</p>

    草原上的突厥人,再也没法儿蹦跶了。</p>

    大可汗,现在都在大唐呢。</p>

    颉利,就算是把他放回河套去,他的举动,也在百骑司的“看护”下,还能泛起什么水花?</p>

    “今年,朝中的诸位相公提出了军队改革的问题,一切都是想要往好的地方去发展的。”李复笑道:“想要做出改变,制度是一回事,主持改革的人是一回事,但是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p>

    “那就是军费的支出问题。”李复道:“我反正是觉得,在军队问题上面,花多少钱,都是值当的,尤其是草原平定之后,长安城周围彻底安稳下来,更是给了我这样的感觉。”</p>

    “而给军队支出,要国库掏钱,国库的钱,全都来源于税收,话题又绕回来了,就是这么简单。”</p>

    李复着,双一摊。</p>

    他并不介意麾下产业多交多少税。</p>

    只要这些钱,在朝廷官员的规划下,全都落在了实处,那他就是高兴的。</p>

    可若是国库出来的钱,转而就进了世家的口袋。</p>

    那就别怪他们老李家的人盼望着长安城里,人头满地滚了。</p>

    “不仅仅是军队啊。”杜如晦笑道:“殿下,前两年各地大灾害不断,朝廷也是一直都在掏钱,国库一直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p>

    提起前两年的日子,众人也都是一阵唏嘘。</p>

    难,太难了。</p>

    不过好在如今,苦尽甘来。</p>

    去年丰收,各地的粮仓储备,总算是能够缓口气了。</p>

    都希望朝廷能富裕一些,百姓日子能过的好一些,这就是他们这些站在朝堂上的人为之而努力的事情。</p>

    若这顿饭的前半段,大家还能冷静的起朝堂上的事情,那么后半段,就是聊对未来的希望,提一些有的没的建议,而后就是为了一个好的想法,一个好的建议,开心的饮酒了。</p>

    李世民也参与其中,听着自己的臣子出的这些建议,思考着能否用上。</p>

    酒桌上话,自然比在朝堂上放松许多,一些平日里不好意思出口的话语,借着这顿饭,这顿酒,出来。</p>

    哪怕是过后觉得不该,再谈论起来,也能借口推脱喝了酒,酒后乱言,做不得数。</p>

    到了半下午的时候,酒桌上的众人才喝了个微醺,不过正是这个时候,才是最热闹的时候。</p>

    大家也都敞开了聊,敞开了喝。</p>

    一直到快傍晚的时候,饭局这才结束,老赵赶忙带着人,将众人都各自送到了客房之中休息,又派遣了厮守在他们身边伺候着,万一渴了吐了什么的,都能有个照应。</p>

    李世民也喝了不少酒,但是李世民喝酒之后,属于倒头就睡的,话不多,也不折腾。</p>

    李复也是一样,只是睡梦之中,偶尔会冒出一两句旁人听不懂的话语。</p>

    下午的时候,李承乾李恪和李泰他们兄弟仨吃完饭就出去了,到庄子上去找他们的伙伴。</p>

    见到庄子上的百姓们大多都搬到新宅子里住的时候,也是一阵惊叹,尤其是看到了修好了的村庄主路,更是眼神一亮。</p>

    “恐怕到了明年,这里市集就要完善起来了,跟交易区不同,就像是百姓间的集市,类似于西市。”李承乾道:“主干道两边的,都是商铺。”</p>

    “如此来,还真是期待以后这些商铺都开起来的时候,肯定比现在热闹许多。”李泰笑道:“庄子上还有书院,这集市,差不了。”</p>

    “书院的规模,这么大了吗?”李恪问道。</p>

    “现在书院就有两百多号学生,往后要有分院,要新招生,书院要扩建,人数方面,只多不少。”李承乾解释着:“而且,除却庄子上的学生到书院上学,还有许多别的地方的,他们到了这里,在书院的一些用度,需要在这边购置。”</p>

    “书院第一次大规模招生的时候,庄子上就有人带着一些生活用品,在书院门口做起了买卖,也是挣了一笔家用呢。”</p>

    李恪恍然大悟。</p>

    这未来的集市,可以做村子里的买卖,可以做宅子里的买卖,还有书院里的,甚至是交易区过来的商人的买卖。</p>

    都是进项。</p>

    “往后这边如果有了集市,那隔壁村子,甚至更远一些的地方,人们都会逐渐的往附近聚集的。”</p>

    </p>

    “来这边,可比去长安城要近多了。”李承乾继续解释。</p>

    “如此看来,这庄子,还真是个好地方啊。”李恪笑道。</p>

    李泰微微摇头。</p>

    “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原先这里的村子,与长安城外别的村落没有什么区别。”</p>

    “都是因为王叔住在这里,在庄子上砸了不少钱,才有了今天的庄子,从最初的行修水利,到建造书院,改造村子,一步一步走过来的。”</p>

    当初李恪来庄子上的时候,正是庄子上发生变化的时候。</p>

    以前最开始的村落,他是没见过的,只是见到过许许多多的工匠聚集在庄子上,一天一天的干活儿。</p>

    而在这里住了没多长时间,他又回到了宫中,自此之后,也就没有会往这边来了。</p>

    他与李承乾不同,出宫的会,没有那么多。</p>

    如果这次不是李承乾到宫中邀请,他依旧没有出宫的会。</p>

    杨妃也是看在李承乾的面子上,才让李恪跟随一同出宫。</p>

    杨妃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跟太子的关系好一些,将来太子登基,自家儿子的日子依旧能好过。</p>

    兄弟三人只是走在大街上,就能够看到有不少孩童正成群结队的在街上玩耍。</p>

    有往日的同伴认出了李承乾。</p>

    “那是李家的大郎。”</p>

    “真的是啊,过年来走亲戚了。”</p>

    认出了李承乾后,几个孩童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与李承乾打招呼。</p>

    李承乾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回应着昔日的伙伴们。</p>

    “可真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你了,不过,好像去年夏天的时候你在庄子上,怎么没去书院呢?”</p>

    “我在庄子上的军营里,家里人让我去军营锻炼锻炼,就没去书院里读书,所有的课业都是在军营里完成的。”</p>

    听到李承乾的话,几个孩子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p>

    “哇,你真厉害,不过你现在真的比以前长高了很多,也壮硕了许多,看来在军营里历练,很有用的。”</p>

    众人都以为李承乾在军营里历练,是去跟着兵士们一起训练去了。</p>

    不过,这种想法,也没有错,李承乾在军中,的确是跟着锻炼了很长一段时间。</p>

    自己学会了,来年才能亲自去带那五百千牛卫。</p>

    “青雀我认得,这位兄弟是?”</p>

    众人将目光落在了李恪的身上。</p>

    “这是我三弟,阿恪。”</p>

    “啊,原来是李家三郎。”</p>

    李恪与众人拱行礼。</p>

    看上去,太子大哥跟这些人关系很不错。</p>

    青雀跟他们也很熟络的样子。</p>

    李恪哪儿知道,这些人,都是跟李承乾和李泰一起上过山,一起下过乡,一起挪用家里的猪油在野外烤过蝗虫的交情。</p>

    “叫我阿恪就好。”李恪回应着众人的热情。</p>

    “对了,我大哥今年要加冠,阿翁已经为他取了字了。”李泰道:“叫高明。”</p>

    伙伴们纷纷讶然。</p>

    “今年加冠?好早啊,不过有字了,真好,以后就要叫你高明兄了。”</p>

    李承乾微微一笑:“去年开始就跟家里的长辈学着处置家里的事情,所以尽早加冠,名正言顺。”</p>

    “恩,也是,一看你们就是大家族出身的孩子,家里的事情肯定多,要学的东西也多,与我们是不同的。”</p>

    “不过,现在还在正月里呢,别的先不管,一起放开了玩耍,等假期结束了,该认真再认真,走!玩去!”</p>

    伙伴们招呼着兄弟三人。</p>

    三人也不犹豫。</p>

    本来来这里,就是来游玩放松的。</p>

    大人们的乐趣在酒桌上,孩子的乐趣就简单多了,漫山遍野,只要有同伴在身边,什么都是有趣的。</p>

    尤其是男孩子们凑在一起,总会产生一个甚至是多个“点子王”。</p>

    后宅之中,时不时的有护卫回来向李韶汇报李承乾他们在外的情况。</p>

    “继续暗中保护,必要的时候,提醒他们天黑就赶紧回来,莫要在外面玩过头。”李韶叮嘱着。</p>

    “是。”护卫拱应声。</p>

    等到护卫离开之后,李韶也是感慨。</p>

    仨孩子在宫中,怕是憋屈坏了。</p>

    宫里,那是一个规矩森严的地方,哪怕是身为太子亲王,都不允许放纵。</p>

    甚至因为他们的身份,各自有各自的老师,会管他们管的更加严格。</p>

    晚上,李世民等一行人都在宅子里住下了。</p>

    这会儿他们一个睡的比一个香。</p>

    孩子们倒是都按时回来了,洗吃饭。</p>

    次日一早,醒了酒,这一帮人就要回长安了。</p>

    对于他们来,年已经过完了,又要开始投入到复杂的朝政之中,整理好心情,认真的处理各种事情了。</p>

    对于旁人来,冬天,过年,是休息。</p>

    对于李世民来,还不如平日呢。</p>

    过年的事情多,规矩也多。</p>

    但凡想要当个好皇帝,没有不累的。</p>

    尤其是身边还有一帮同他一样有上进心的臣子,就算是想要懈怠都不能。</p>

    送走了客人,宅子里又恢复到了平日里的安宁。</p>

    日子如流水一般过。</p>

    过着过着,冬天走了,春天来了。</p>

    万物恢复生,草发芽了,野花开了,燕子飞来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