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认真的窦奉节</p>
“大差不差吧。”阎立德点点头。</p>
李复挑了挑眉。</p>
“那既然如此的话,行本在庄子上的新宅子,可要赶紧确定下来了,你下午见到他的时候就跟他这事,让他赶紧有空去挑地方,今年把宅子盖起来,一切抓紧。”李复道:“他家的孩子,乐意留在长安就留在长安,若是也有意到庄子上来的话,那也到庄子上来,这会儿没地住,那就去老宅子。”</p>
“他家里人也要来的话,我就把老宅子给他腾出来,丫鬟下人什么的,都撤走,地方就给他住着吧,反正现在那老宅,我这边也没有什么用。”</p>
“至于挑地方什么的,他们老姜家,有一的,这咱俩就不用担心了,庄子上这么大的地,总有合心意的。”</p>
阎立德笑了笑。</p>
“这有什么难的,我们两家,做邻居就是了。”</p>
阎立德当初挑地方,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定下来的。</p>
要这庄子上,风水最好的地方,就是李复的新宅子所在的地方了。</p>
阎立德挑了个次一点的,但是离着村里也不远。</p>
离得太远,没有人气,也不好。</p>
人聚族而居,有人气才是好事,这跟书院是有区别的。</p>
书院的选址嘛,那就随便了,反正学生们朝气蓬勃的,阳气足,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能镇得住,所以,书院选在什么地方,是最不用讲究的。</p>
因为无所畏惧嘛。</p>
两人在工地的棚子里聊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p>
李复和阎立德两人抬眼往外望去,就看到窦奉节骑着马,正朝着这边赶来。</p>
他一身的粗布短打,并未着长袍,看上去,倒是个干活儿的好架势。</p>
在棚外停下,窦奉节翻身下马,用衣袖往自己脸上抹了一把,擦去脑门上的汗水,阔步进了棚子。</p>
见到李复也在这儿,赶忙躬身行礼。</p>
“拜见殿下,拜见阎公。”</p>
李复笑着,上下打量了窦奉节一番。</p>
看得出来,带着几分疲惫,长时间在工地上晃悠,人也黑了不少,瘦了,但是看上去,精神气儿很足。</p>
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p>
“奉节,在这边做事,倒是越来越有样子了。”</p>
“看你这一身打扮,方便吧?”</p>
窦奉节笑着点点头。</p>
“这不管干点什么活儿,这身打扮,最是方便,反正在工地上,就穿的随便一些了,用不着太在意什么。”</p>
能够放下脸面,踏实做事,窦奉节这子,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p>
“辛苦了,可是有什么要紧事?”阎立德看向窦奉节:“这外面正是日头最厉害的时候,你这快马加鞭的,瞧瞧这一身汗。”</p>
阎立德一边着,一边从屋子里的木桶里打了一碗绿豆汤递给窦奉节。</p>
窦奉节双接过陶碗,一饮而尽,胡乱的擦了一把嘴角。</p>
“倒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就是送材料单子过来。”窦奉节从怀中掏出一沓单子。</p>
</p>
“这是清单明细,马长史那里已经入了账,另外,这些材料都是消耗最大的,还有下一批的采购单子,请您过目。”</p>
窦奉节将里的一叠单子递给了阎立德。</p>
阎立德接过之后,大致看了一眼,与窦奉节所的相差无几。</p>
“行,下午我就着人去办这件事。”阎立德应声。</p>
“你们那边忙活的怎么样了?”</p>
“上午快要收工了,一切顺利。”窦奉节应声。</p>
“看样子,你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这边的工作啊。”李复赞赏的看着窦奉节。</p>
窦奉节拱笑道:“多亏了阎少匠和姜少匠照顾,刚开始还不习惯,现在已经适应了,累是累了点,但是学到了很多东西。”</p>
阎立德也笑着接话。</p>
“刚才还和殿下起你,你在这里做事踏实,肯用心,在这边好好干,将来回到长安城,有这次的经历,陛下也会酌情给你安排个位置。”</p>
窦奉节闻言,脸上露出一抹谦逊。</p>
真正弯下腰去做事,才知道办点实事是多不容易。</p>
跟工地上的工匠接触久了,才知道普通人生活是如何艰辛。</p>
如今的窦奉节,完全没有了以往窦家大少爷的傲气。</p>
“阎公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要跟阎公和姜公多多学习才是。”</p>
“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就明你这半年来,的确是成熟许多,眼见着到了饭点了,去吃饭吧,吃完饭好好休息休息,下午还有的忙呢,去见到姜少匠,告诉他一声,我跟殿下回去一趟。”阎立德叮嘱着。</p>
“是。”窦奉节拱应声。</p>
“这图纸,你拿一份给姜少匠。”</p>
李复将自己里的图纸交给了窦奉节。</p>
“让他给看看,问问他有什么意见。”</p>
“这是我宅子里的一处院子,我要改造改造,将来给孩子玩耍用的,还有,给他传个信,中午啊,让他到我那宅子里去,带着图纸过去。”</p>
窦奉节接过图纸,再次躬身应是。</p>
阎立德也就是中午有点时间。</p>
毕竟,中午太热了,工地上的工匠们也休息,大概有一个半时辰的时间能空闲下来。</p>
原本这一个半时辰,也是用作午睡休息的。</p>
李复算是见缝插针,直接把阎立德拉到自家宅子里,姜确接了图纸,也是要过来的,他们仨,也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单独坐下来吃顿饭,聊聊天了。</p>
都是各自忙各自的,庄子上这么多人呢,他俩平日里也是没有多少空闲时间。</p>
中午这点休息的时间被占用了,也有好处,至少,不用吃工地上的大锅饭了。</p>
一回到宅子里,李复立马吩咐人去厨房送信,让厨房准备好一桌酒菜。</p>
“今天中午这顿饭,少喝两杯,也算是解解乏。”李复道:“我在登州有一好友,送了些海货过来,正好让厨房的人做了。”</p>
“这季节,海货往这边走,可不容易啊。”阎立德笑了笑。</p>
“这有什么不容易的,船舱里,全都放着冰呢,冰在我这宅子里,可不值钱。”李复哈哈一笑。</p>
长安城,想吃点海鲜,也是大老远的从沿海地区运过来,想吃新鲜的,可不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