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经文,神通实在是轻之又轻。</p>
哪怕神通是完整的,经文是残缺的。</p>
对于一方族群或是一方大势力而言,价值仍旧是经文在上,尤其是没有皇道经文传承的族群与大势力。</p>
经文残缺,并不代表经文就失去了价值。</p>
哪怕是残缺的经文,也可以参悟其中的奥义与真谛,最后进行汇总,完善到族群或是宗门世代传承的经文之中。</p>
经文的编写,远远要比想象中更加复杂,更加不容易。</p>
一篇经文,哪怕只是最低级的九品启蒙经文,其内在也蕴含着深刻的“道”与“理”。</p>
经文虽与境界一一对应,但这并不意味九品经文的创造者就是初入第一境界的修士。</p>
事实上,初入一境的修士就连修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都不清楚,又怎么可能有资格编写可供后人修行的经文?</p>
真正拥有资格编写经文、开创神通的,最差也要是半圣层次的大修士。</p>
像是宋祁在刚刚踏足修行之时,习有一门收刀技,名为离人怨。</p>
在离人怨的系统介绍中,就将其称之为是一代刀道大师的封刀之作。</p>
早先宋祁也不懂。</p>
他单纯的以为七品武技就是脏腑境的武者所创。</p>
毕竟以当时的天地环境来看,脏腑境武者确实也担得起这一声大师。</p>
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p>
这门离人怨刀法乃是一位高劫半圣的晚年之作。</p>
那位半圣层次的刀道大师,倾尽心血,在摆脱了自身所修一切刀法的影子之后,从无到有,创造出了离人怨这么一门刀法来。</p>
虽然离人怨的品阶不高,只是下三境的武技。</p>
但却独一无二,是真正专属于那位修士的神通,诠释了他的“道”与“理”。</p>
这是前贤留给后世人的传承瑰宝,也是前贤自身所在追求的浪漫与风流。</p>
每一位修士都希望能在临终之前着书立,传下自身的“道”与“理”,名流万古。</p>
不过事实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修士实在是少之又少。</p>
绝大多数修士,对于修行只能做到“知其然”的地步,根本无法做到“知其所以然”。</p>
能够留下一门神通传世,便已经可以称之为大风流。</p>
因为同一品阶的经文编写难度,要远远超出神通的数倍,甚至数十倍。</p>
而宋祁当初所修行的四品经文镇狱经,便是严鸿雪在进入封印之前所创下的得意之作。</p>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严鸿雪一位堂堂的九劫半圣,会在自己的“墓穴”中放上那么一本“不入流”的经文。</p>
四品是不高,但那可是严鸿雪在成圣前的集大成之作。</p>
也是严鸿雪为自己有可能醒不过来所准备的遗书。</p>
很多圣者单独编写经文,也不过只是四品而已,所以严鸿雪对这本镇狱经简直是满意极了。</p>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严鸿雪自是要把这篇镇狱经广而传之。</p>
圣境之下的经文编写尚且如此困难,到了圣品之上,更是难如登天。</p>
每一篇圣道经文的编写,都是不知多少位圣者,经历过多少个时代,前赴后继,反复打磨,方才真正问世。</p>
根本不是寻常修士想象中,一位圣者将其毕生的修行一汇总,就成为了一篇圣道经文。</p>
那圣道经文未免也太不值钱了。</p>
王道经文亦是同理,非一王可撰。</p>
一篇真正的王道经文,至少要经过三代以上的高重天王者,历经十万年的打磨,才会向后人进行传承。</p>
否则经文根本就不够清晰,不够具体,更加不够高瞻远瞩。</p>
会大大降低修行者的上限。</p>
与其修行这样的草创、粗纲,不如直接修行古老时代早就已经打磨完整的经文篇章。</p>
在大荒的古史中,历来不少有生灵偷学禁法,随后被整个圣地举教追杀的故事出现。</p>
法不轻传,法不外泄,固然是原因之一。</p>
更重要的一点是,你几年的功夫就把人家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的传承给偷窃,换成谁能够不生气?</p>
其实真正具有资格,单独编写完整经文的,唯有证道皇者。</p>
皇者打破极境,走遍了全部的修行路,攀登上不为人知的巅峰。</p>
只有立身于这样的高度上,才是真正的高屋建瓴,融会贯通。</p>
但皇道实在是太过于高远,传承尤为不易。</p>
皇道经文只可以用道语进行书写,看似可为万物承载,实则万物皆难承其重。</p>
个中真意,必要有皇道意志首肯,方可感悟。</p>
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真正的皇道经文,不可能广传天下。</p>
除非有哪尊皇者没事闲的,将自己的经文全宇宙兜售,逢人便点化一番。</p>
不过哪怕用膝盖去想,也知道那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p>
所以真正有资格修行皇道经文的,就只有皇者亲近的子嗣,或是皇者指定的传人。</p>
即便这些初代传承者得到皇道意志准许,可以将自身所修的皇道经文转授出去,其他的后代传承者也无法学到真正的皇道经文,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二皇经。</p>
只有皇者亲传,方才是真正的皇经。</p>
哪怕是皇者亲子,以皇经修行到王境之巅,传下来的也是他自身所认为的皇经,也就是二皇经。</p>
为什么皇血后裔之间的同境战力也会被越拉越大?</p>
</p>
这与自身所修经文脱不开干系。</p>
像是宋祁这种,修行的乃是皇者亲传,真正的皇道经文。</p>
而那些超然强族的皇血后裔,修行的皇经也别是二了,转二百都毫不夸张。</p>
黄金山峦之上的生灵越来越多。</p>
不史诗位格,就连圣道绝巅的大剑修都降临了数尊。</p>
他们每一位都剑意凛然,极尽锋芒。</p>
即便是白天成,望向这些大剑修的面色也很凝重。</p>
人群很自然的为这些绝巅大剑修分开了。</p>
仅剩的八口金字道剑再也无人敢围绕,生怕遮挡到这些绝巅大剑修的视线。</p>
“既然诸位道友皆在观望,那便让在下抛砖引玉吧。”</p>
一尊绝巅剑修笑吟吟。</p>
场中还有八口金字道剑,足够这一批绝巅剑修分配,所以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争抢局面。</p>
而根据这些绝巅大剑修的了解,真正出拔剑的会其实只有一次。</p>
每口金字道剑的拔剑难度相当。</p>
如果第一次尝试拔剑失败,后续也不会再有成功的可能。</p>
而如果拔剑成功,便注定只能取被拔出的这一口金字道剑,与其他金字道剑无缘。</p>
所以命玄在最开始时,对于规则的认知是错误的。</p>
如果不是宋祁及时赶到,保下了那口金字道剑,命玄即便二次登山,也要与金字道剑无缘了。</p>
“道兄请。”</p>
其他的大剑修谦让探,摆出请的姿势,画面竟是异常的和谐。</p>
那尊大剑修洒脱一笑,似是完全没有将成败得失放在心头。</p>
他双持剑,勇力全开,毫无保留。</p>
“锵——!”</p>
金色光辉闪耀,白虎符文纵横。</p>
这一口金字道剑被撼动,缓缓向上提起。</p>
这尊绝巅大剑修确实很了不得,眼看着金字道剑被其抽出半截,众多生灵皆是发出惊叹。</p>
不过最后终究是功亏一篑。</p>
当金字道剑被拔出接近五分之四时,这尊绝巅大剑修终是力竭了。</p>
肉身的勇武并不只是考验你的爆发力,耐力也是其中的一环。</p>
这尊绝巅大剑修便是爆发的过头了,耐力跟不上,到最后气息紊乱,难以坚持。</p>
“哎。”</p>
很多生灵发出惋惜的长叹,就仿佛失败的人是自己一般。</p>
反倒那尊绝巅大剑修不见什么苦色,仍旧笑吟吟的。</p>
“伯父,我们快些取剑离开吧?”</p>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p>
场中的绝巅强者越来越多,若是白天成也取剑成功,那么宋祁一行人便拿了三口金字道剑,绝对会被有心人盯上。</p>
到时候白天成也是双拳难敌四。</p>
黄金山峦之上确实不乏人族强者,但宋祁不可能做什么事情都让整个族群无条件的为自己背书。</p>
之前的燕然边关之战,是族群气运之战,长生宝液之战,事关族群未来的一战。</p>
所以人族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并非是为了某一人或某一事。</p>
而如今的紫府宫道界,所得皆是个人缘。</p>
宋祁不可能为了自身缘,让人族大修士空耗战力,身陷险境之中。</p>
如果是白玉京自己能够解决的麻烦,最好就不要再惊动更多人。</p>
白天成食指放在唇边,做出一个“嘘”的噤声势,眉头轻蹙,神情略显复杂。</p>
“跟我走。”</p>
宋祁三人不明所以,却被白天成拉着,悄悄离开人群。</p>
“老爹,你不取剑了?”</p>
白天成重重拍了一下命玄的后脑勺。</p>
“就跟你娘你舅一样,满脑子都是肌肉,不学无术。”</p>
“玄猫一脉的天赋神通,全都被你给埋没了!”</p>
命玄吃痛,双抱着脑袋。</p>
心想老妈在的时候你怎么不敢这话?</p>
“这山另有玄啊。”</p>
“金字道剑怕是不止一十二口,还有一口隐剑,乃是这座山峦的剑王。”</p>
白天成神神叨叨,扒开一大片藤蔓,竟是发现了一条曲折的羊肠路。</p>
曲径通幽,豁然开朗。</p>
宋祁见到了一口黄金浇筑的绚烂剑台。</p>
无数道黄金锁链像是大道之延展,自剑台上蔓延而出,将一口别样的金字道剑倒悬于剑台之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