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切换必须换接管子对吧?”</p>
周齐已经绕到设备侧面,指节叩击着布满管线的金属外壳:“如果把这个u型阀改成旋转式”</p>
他随抓起实验记录本,用红笔画出个直角转折的阀门结构。</p>
空气突然凝滞。</p>
易方哲的瞳孔剧烈收缩,铅笔从他指缝滑落,在混凝土地面弹跳着滚向通风口。</p>
这个困扰业界十年的难题,答案竟藏在最简单的械原理中?</p>
“国外标准可不是这么设计的!”</p>
某个戴银框眼镜的研究员突然插话,里的示波器探头还在微微颤抖。</p>
周齐转身时碰倒了桌上的马克杯,褐色的咖啡渍在阀门设计图上晕染开来。</p>
“三年前他们还全液压驱动不可行。”</p>
他笑着用纸巾吸干图纸,潮湿的纸面上那个红色阀门图案却愈发清晰:“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混凝土泵车只能爬30度斜坡吗?”</p>
实验室顶灯在易方哲镜片上折射出光斑,他此刻才真正理解周齐的“不懂技术”。</p>
这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而是能撕裂技术壁垒的破壁者。</p>
控制台上,那个被冷落两年的拖泵组件,正在阴影里闪烁着金属冷光。</p>
技术研讨会上弥漫着紧张气氛,周齐的指轻敲着投影幕布:“传统液压系统就像用算盘做航天计算。看看这个”</p>
他调出三维模拟图:“智能控制算法和液压传动结合后,误差率能控制在003微米级。”</p>
易方哲扶了扶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他骤然收缩的瞳孔。</p>
作为液压系统首席工程师,他太清楚这个数据的颠覆性——传统液压阀门的精度天花板是05毫米。</p>
“所以我们需要创造这个。”</p>
周齐切换画面,一个形似分子结构的立体阀组在屏幕上旋转:“不是改良,是重构整个压力分配逻辑。”</p>
会议室响起倒抽冷气的声音。</p>
总工张立民摘下安全帽,露出花白鬓角:“周先生,你里那个水龙头样的模型,就是关键?”</p>
“准确是拓扑结构的灵感来源。”</p>
周齐从文件夹抽出绘稿,碳素笔迹还带着修改痕迹:“当传统锥形阀芯变成蜂窝状分流器,配合动态补偿算法”</p>
易方哲突然起身,军工厂特制的钢头劳保鞋在地面擦出火星。</p>
他夺过图纸的动作让几个技术员本能后退,这位以严谨着称的专家此刻像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p>
“六向压力补偿腔,非线性流量梯度”</p>
他喃喃自语,右在空中比划虚拟装配动作。</p>
突然抓起红笔在图纸边缘狂草公式,笔尖几乎戳破纸张。</p>
周齐适时递上计算器:“您看这个压力曲线函数是否成立?”</p>
“成立?”</p>
易方哲突然大笑,震得天花板落灰:“这应该出现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书里!”</p>
他猛地转身,工作服擦过桌角带翻了保温杯:“三天,给我三天!我要看到动态模拟数据!”</p>
</p>
技术员王缩了缩脖子,他从未见过易工如此失态。</p>
只有周齐注意到,易方哲攥着图纸的在微微颤抖。那是技术狂人看到革命性突破时的本能反应。</p>
周齐挠了挠鼻梁:“不过具体结构参数需要您来完善,毕竟”</p>
他指了指自己太阳穴:“这里只记着德国展会上惊鸿一瞥的原型。”</p>
周齐的指节无意识叩打着金属台面,目光在银灰色的拖泵设备上来回扫视。</p>
忽然开口道:“把泵拆开看看。”</p>
没等易方哲动作,人群中立刻走出两名技工,扳与螺丝刀叮当作响,熟练地分解着这个铁疙瘩。</p>
当液压舱完全暴露在日光灯下时,周齐的眉头却越皱越紧。</p>
眼前错综复杂的管线布局与他记忆中那个德国原厂图纸存在明显差异,每个镀铬部件都在反光中嘲笑着他的外行。</p>
他只能凭着模糊印象,用指尖轻轻拨动那些闪着冷光的金属块。</p>
“这个弹簧组的排列,还有液压分流器的位置”</p>
易方哲紧贴着周齐身后,目光如同扫描仪般追随着每个动作。</p>
每当周齐停顿在某处,这位总工程师的瞳孔就会微微收缩,仿佛在脑中进行着精密的三维建模。</p>
经过半时的反复比对,周齐突然抓起绘图板。</p>
碳素笔尖在硫酸纸上划出急促的轨迹,原本整洁的纸面很快爬满交错的线条。</p>
围观的工程师们伸长脖子,看看图纸又瞄瞄设备,有人忍不住挠头——这堆看似随意的几何图形,与实物根本对不上号。</p>
只有易方哲的呼吸越来越急促。</p>
当周齐甩开第五张废稿时,他突然按住图纸边缘:“这里!双回路缓冲结构!”</p>
声音里带着发现新大陆的颤抖:“周先生您画的这个非对称阀组,虽然比例失真,但拓扑关系完全正确!”</p>
现场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在众人茫然的目光中,易方哲已经掏出随身计算器疯狂敲打,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p>
“给我五个时不,三时!我能根据这个原理图推导出标准制图!”</p>
他颤抖的指抚过那些扭曲的椭圆和歪斜的直线,仿佛在触碰精密雕刻的水晶工艺品。</p>
几个年轻技术员面面相觑,他们实在无法理解那些鬼画符般的涂鸦如何能让总工如此亢奋。</p>
但看着易方哲近乎虔诚地将草稿收进防尘袋的动作,终究没人敢提出质疑。</p>
国内液压技术权威易方哲正专注研究着设备图纸。</p>
梁庭山听到技术负责人的判断,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易工,您确定周总提出的方案有实施可能?”</p>
“至少七成把握!”易方哲斩钉截铁地回答。</p>
他将散落的工作台整理出空间,将铅笔架在耳后,抄起三角尺和绘图笔开始绘制新图纸。</p>
这位资深工程师完全沉浸在技术世界里,时而测量零件尺寸,时而在图纸上快速标注,口中念念有词地计算着参数。</p>
梁庭山刚要追问细节,周齐轻轻按住他的臂示意:“让易工专注工作吧。”</p>
众人会意地放轻脚步,鱼贯退出车间。</p>
直到走出厂房大门,梁庭山才转身嘱咐:“方案确定后还有关键调试,大家抓紧时间养精蓄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