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688章 (2)
    自从第一次来长安,以看望老领导的名义给干休所送年货,丁尚武已经坚持了五年。</p>

    每次都是老三样外加一些地方特产,东西算不上多值钱,走的也是公对公的形式,但这份心思能延续这么长时间,让李乐对丁胖子的“长情”也有些刮目相看。</p>

    只不过五年下来,除了麟州多了些老干部经常来考察,省里、市里多了些视察和指导工作的头头脑脑,报纸、新闻上的多了,一些可办可不办,可慢可不慢的地方项目和审批流程顺当了点,快了点,似乎对丁尚武个人来,好像没多大帮助。</p>

    今年市里多次谈话,才让丁尚武“勉为其难”的接了一个排名并不是很靠前的副县长的差事,怎么看怎么都会让人觉得这人有些不思进取。</p>

    过完年,丁尚武就会从土地局局长的位子,变成副县长兼经贸委主任。</p>

    可是李乐清楚,这五年时间,丁尚武已经在麟州,有了“土地爷”的外号,一个部门,在他里揉扁捏圆,变成了铁桶一块。</p>

    许多人官场文看多了,看习惯了三十处,四十厅的主角的爽文,都觉得一个县城的土地局长,一个正科级的岗位能有多大留恋,只有真正明白的,才知道这里面的含金量和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所蕴含的能量。</p>

    李乐笑道,“还是得恭喜,进班子了?”</p>

    丁尚武下巴上的五花三层,颤动几下,“嘿嘿,大伙儿帮忙,看我年纪大,照顾我,抬进去的。”</p>

    “那不挺好?分管呢?”</p>

    “老三样国土、环保,煤矿,再加上安监和一部分工业。”</p>

    “呵呵,那不就是轻车熟路?”李乐笑道。</p>

    “组织信任,再加上连续一千一百多天,无重大责任事故,算是给帮了忙。”丁尚武掏出烟,习惯性的要递给李乐,伸到半截,想起李乐不抽烟,又塞到自己嘴里,“焦化厂的项目,市里计发委,赶在年前,通过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立项报告,年后就会在报到省里进行最后的批复,不过,也多是走个过场,毕竟这个项目已经列进了明年县里的三大和市里的十大项目。”</p>

    李乐盘算盘算,“从立项到最后能开工建设,一共二十四项审批,这才哪到哪儿。预评,地质,水资源等等,续多着呢。”</p>

    “关关难过关关过,总得各部门都得审批,一项项来吧。”</p>

    “你们不是找了专业的中介公司来操作这事儿的么,还操心什么,反正就是花钱呗。不过,我瞧你倒不是很急,不像老钱他们几个,三两天就一个电话,撵着你屁股追。”</p>

    “是不急。”李乐点点头,“几年了,眼瞅着煤价上涨,这还想着趁着行情好,赶紧多挣点。欠钱的滋味不好受哇。”</p>

    “嘿,银行的钱,慢慢还就是,现在不都么,都是欠钱的是大爷。”</p>

    “银行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到底,都是储户的,能赶紧还就赶紧还,再,一个月下来的利息都够在长安买套房的了。”李乐嘀咕一句。</p>

    “还有,这边项目一共三期工程,每期投资额都在两个多亿,这些钱都的筹措,单靠万安自己,肯定不行,好借好还,再借不难。”</p>

    丁尚武嘬了口咽,“资金上面,我再帮你申请申请,不一定多,但是蚊子腿也是肉,总能把你们的中介费给承包了。”</p>

    “哟,那谢谢了啊。”</p>

    “呵呵,要是前几年疯了一样的招商引资的时候,能给要的更多。”</p>

    “年代不一样了啊。”</p>

    “对了,土地那一块,我给市里申请,就在在岔口大风垣底下,国道旁边,划出了六百多亩工业用地,建了个煤产业工业发展园,等焦化厂项目开工,就按照省里对工业园区的政策文件,土地出让,税收,这几个方面,给些优惠条件。”丁尚武又道。</p>

    “那土地出让金能到多少?”</p>

    “五十年,三万块钱一亩,你算算呗。”</p>

    “还成,毕竟都是种不了粮食的地,不过,我记得那边有原来的煤矿塌陷地?”</p>

    “边边上,我算了算焦化厂项目三期工程总用地,怎么都绕不开。”</p>

    李乐问道,“划进来的大概有多少?”</p>

    “不到五十亩的地方。”</p>

    “也不算了。”</p>

    “这还是左算右算的,不行就等一二期项目投产之后,就把旁边的田地给变个性质,掏点补偿金给承包户。”</p>

    “别,该是啥就是啥,大不了想办法花钱治理,干点别的用。你改性质,就是个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爆。”</p>

    丁尚武犹豫了一下,“成,听你的。还有,市里前几天开会,刘市长私底下找我,让我能不能找你们问问,雍州市区边上,原本有一块已经倒闭的那个钢厂自建的焦化厂,能不能把那个给解决了。”</p>

    “啥意思?”</p>

    </p>

    “工人,设备。”</p>

    “条件呢?”</p>

    “工人接收,设备拆走,然后在市区里,用一块儿商住用地,把钢厂焦化厂的地给置换了,不过面积肯定了不少。估计也就能盖个几栋楼。”</p>

    李乐眼皮眨了眨,没回话。好一会,才问丁尚武,“你明天还是后天回麟州?”</p>

    丁尚武一听,笑了笑,“咋?请我吃饭?”</p>

    “钱总他们明天来,一起呗。”</p>

    “成!”</p>

    。。。。。。</p>

    丁尚武和付清梅还有干休所的头头聊了会天,又按照老规矩,让跟来的司给拍了照,然后乐呵呵走人。</p>

    李乐进屋,瞧见地上的,带了包装的米,大枣,拎起来掂了掂。</p>

    “呵呵,真是,年年送,也不换个样啊。”</p>

    付清梅听见,“换什么,这就挺好,年年来,这一车也不少钱了。”</p>

    “这不是代表老家人的一片心意么,再,大家都有了,又不是你一个人的。”</p>

    “是啊,这都送成习惯了,去年来的晚了几天,还有人打电话到干休所,问,怎么今年没发洋芋啊,等着炖牛肉呢,听听,就为了发的洋芋买的牛肉?”</p>

    “哈哈哈,这就是万事开头易,真没了,还觉得不舒服。”李乐笑道。</p>

    老太太一撇嘴,“都是些毛病,在位子上吆五喝六,下来了,也想着人念着,记着,供着。”</p>

    “人之常情么,您还看不明白?”</p>

    “是喽,想明白的活得长,想不明,难受的,两腿一伸,走人。”</p>

    “您别老是死啊活的,大过年的,不吉利。”</p>

    “怎么,管起我来了?”</p>

    “那是,想您健康长寿,就得管着您。”</p>

    “得,到底是大了,胆子也肥了。”付清梅指指李乐。</p>

    祖孙俩正聊着,郭铿在门口探过身,“李乐,出来,问你件事。”</p>

    “啥?还得去外面?”</p>

    付清梅推了推身旁的李乐,“你哥叫你,你就去,我这眯一会儿,别在这儿捣乱。”</p>

    “哦。”</p>

    出了屋,李乐被拉到院门旁边。</p>

    “咋?”</p>

    “我想问你呢,那个田有米的婚纱摄影店在哪儿?你知道不?”郭铿问道。</p>

    “没去过,但知道大概的地儿。”</p>

    “带我过去瞅瞅。”</p>

    “干嘛?开始行动了?”</p>

    “观察一下地形,还有敌情,顺便拍一张证件照。”</p>

    “你这理由,呵呵。”</p>

    “走不走?”</p>

    “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