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凤已经许诺出去了很多官职。</p>
当然。</p>
绝大部分的只能算得上是空头支票。</p>
反正</p>
这些官职都是有条件的。</p>
这些条件通常都是难以完成的。</p>
若是能够完成的话,就算是将这官职给送出去也无妨。</p>
他的眼中微微动了动,马车继续启动着。</p>
此时,有人给他送来了消息。</p>
公孙度愿意出一百万钱。</p>
但是</p>
他得要东莱郡。</p>
潘凤笑了笑道:“一百万钱就想要买一个东莱郡,这倒是打得一副好算盘。”</p>
“行啊!”</p>
“让他把钱送给太史慈,看看太史慈给不给东莱郡。”</p>
“若是太史慈愿意将这东莱郡给他的话,吾当然是没什么的要求。”</p>
潘凤坐进了马车里,寒风灌入进来。</p>
他巡视了一圈儿之后,也该回去了。</p>
目前来,春天就快要过去了。</p>
等到夏天来临了之后。</p>
收割。</p>
又继续等下一个春天。</p>
永远反复,永无止境。</p>
潘凤很快就回到了风城。</p>
无仗可打。</p>
这日子还真是平静如水啊。</p>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p>
很快辽东又传来了消息。</p>
公孙度再次的将价钱给开到了一百五万钱。</p>
潘凤也是见好就收了。</p>
立刻就让人收下了这一百五十万钱。</p>
收下的钱之后。</p>
太史慈也赶到了风城。</p>
犹豫过后,太史慈还是风程仆仆的带着一家老来风城见潘凤了。</p>
春暖花开。</p>
空气之中都飘着花香味儿。</p>
太史慈来了之后,潘凤也是用国宴的标准,盛大的接待了太史慈。</p>
当他看见了太史慈的时候,太史慈已经消瘦了许多。</p>
看起来这段时间,太史慈虽然成为了齐王,但他并没有贪图享乐啊。</p>
“子义。”潘凤朝着太史慈叫道。</p>
太史慈看向潘凤,脸上露出了一些苦笑来。</p>
“丞相,好久不见了啊!”</p>
“风采依旧啊!”</p>
潘凤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道:“但我看子义似乎有那么一点儿不太好啊!”</p>
太史慈道:“这也没办法啊。”</p>
“一面是曹操,一面是袁绍,现在又多了一个公孙度。”</p>
“三面都是强敌。”</p>
“能够活下来已经属实不易了。”</p>
潘凤也还是能够理解太史慈这处境的,道:“公孙度送了一百五万钱给我。”</p>
“我匀一半儿给你吧!”</p>
“也不能让你白来一趟。”</p>
太史慈的眼角微微动了动,道:“多谢丞相。”</p>
“哦,对了。丞相,这是我儿子。”</p>
“元复。”</p>
“叫人。”</p>
一旁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少年,眼睛之中很是清澈。</p>
他抬头看着潘凤时,嘴角轻轻抬起,叫道:“丞相。”</p>
潘凤:“叫叔就好。”</p>
“这孩子长得真好看啊!”</p>
“武艺如何啊?”</p>
太史慈:“我没让他练武。”</p>
</p>
“主要还是学文。”</p>
“当然,平时也还是稍微练一下,就当是锻炼身体了。”</p>
“练武有什么用。”</p>
“练武救不了国啊!”</p>
“学文好,还是学文好啊!”</p>
潘凤:“都得练。”</p>
“文武双全!”</p>
“方可当大用也。”</p>
“不如让元复,在风城休憩个一年半载吧!”</p>
“我让在太学里为元复安排一个位置,学习一年,若是想要在风国任职,也可在风国当官儿。”</p>
“想回齐国,也随时可以回齐国。”</p>
太史亨转头看向了太史慈。</p>
太史慈:“你不用看我,你想留下那就留下。”</p>
太史亨:“父王,我想留下。”</p>
“这风国太好了。”</p>
“我想把齐国也变成风国的样子。”</p>
太史慈也只是淡淡的苦笑了一下,仅仅是活下来已经用尽了他全部的力气了。</p>
被三面给围攻,而且,孤悬在外还没有任何支援。</p>
很难想象他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p>
潘凤转头让人将好酒好肉都给拿上来,看看太史慈那一副瘦弱的样子,他得弄点儿好的给太史慈好好补补。</p>
“来”</p>
“这些肉,都是牛犊、鹿。”</p>
“一般我都吃不到的。”</p>
“不过,你来了!”</p>
“我肯定得给你安排最好的”</p>
就在两人话之时,崔林来到潘凤,道:“丞相!”</p>
“张鲁派人送来了一批钱。”</p>
“嗯?”潘凤问道:“张鲁给我送钱?”</p>
“他不是找皇上走的关系吗?”</p>
“给我送钱干什么?”</p>
“送了多少?”潘凤问道。</p>
崔林:“一百七十多晚钱。”</p>
“比公孙度稍微多了一点儿。”</p>
潘凤:“好啊!”</p>
“不要白不要”</p>
“再多那么两个给我送钱,我一年的学费又有了啊。”</p>
“办学是一件非常费钱的事儿。”</p>
“现在一年办学的钱,比我一年军费开销都要大了。”</p>
“但是,这有点儿好处的。”</p>
“比如以前百姓明智未开,很容易就会被人给煽动,让他们不交粮,他们就不交粮了。”</p>
“让这些愚民来骂我,所有人就跟着一起来骂。”</p>
“以前招兵的时候,不用刀架在脖子上的话,他们根本是不会来的。”</p>
“现在,这才学了多久啊。”</p>
“二年!”</p>
“就这二年的时间。”</p>
“让他们交粮干脆了许多。”</p>
“骂我的人也少了一大半儿,不会那么容易就被煽动。”</p>
“招兵之时,也不需要再用刀往脖子上架了,给他们稍微讲点儿道理,纷纷踊跃参军了。”</p>
“这就是好处啊!”</p>
太史慈问:“丞相是让每个人都去读书了?”</p>
潘凤:“不不不,一家只需要有一个人读书,最好是将家里的孩子送去读书,孩子念书回来之后,正好是家里的大人们也下工回来。”</p>
“这个时候刚好能够让孩子教一下他们父母。”</p>
“等这一批孩子长到了之后,这些人才是风国的未来。”</p>
“你是愚人好统治,还是聪明人好统治?”</p>
太史慈的眼睛里微微动了动,道:“难道是聪明人好统治?”</p>
潘凤的嘴角微微弯了起来,道:“愚人自然觉得是愚人好统治,而聪明人则是觉得聪明人更好统治。”</p>
“该如何去统治。”</p>
“不并在被统治的人啊!”</p>
潘凤着,往太史慈的碗里夹了一块肉,道:“吃吧!多吃一点儿”</p>
太史慈捡起了一块肉,看着里的肉,嘴角微微动了动,忽然感慨道:“想当初三尺剑,不世功!”</p>
“可如今白发生两侧,脸颊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