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少了野心</p>
相认那日,姚太师心头满是震惊窃喜,光顾着相认叙旧,姚太师忘了先帝圣旨一事,上次见面他将此事给安知闲听时,便发现安知闲对此,只有惊讶并无激动。</p>
姚太师既欣慰,安知闲是和凌王一般的君子,又气他和凌王一般散漫豁达。</p>
在姚太师的看来,四个皇子没一个能当大任:</p>
太子虽有才能却无帝王深思,他若登位容易受奸人挑拨,必然会让外戚干政。</p>
楚承曜虽最有心筹谋,却是个口腹蜜剑的人。此子秉性最是像那人,气量狭且狠毒,登位后会如那人一般,为出心中旧怨陷害忠良。</p>
楚承烨就更不行了,先不他亲娘舅,是害死凌王的仇敌,单论楚承烨为人,好大喜功不,脾气还大过了能耐,若是登位八成是个暴君。</p>
至于楚承平,心性纯良和善,倒是比那三个好了不少,只是太过温和,一个过于温和的君王,必会引来野心勃勃的贼子。</p>
至于皇子,姚太师选择性将其绕了过去。</p>
左思右想,不管从何对比,安知闲都处处胜出,是最好的君王人选,且有先帝圣旨在,名正言顺。</p>
奈何他心中一片滚烫火热,安知闲对此却是反应平平,只埋头于替父报仇平反,对于皇位并无热衷。</p>
姚太师来此,不光是关心安知闲,更是重谈圣旨一事,劝了半晌,安知闲才抬眸回话:</p>
“太师爷爷,等救出母妃,给父王平反报仇后,若天楚需要我坐上那个位子,我定义不容辞,现在这些,还为时过早。”</p>
姚太师闻言,沉默半晌再度叹气转了话头:</p>
“郑向恒并不知你身份,他能成为隐卫在京都的管事,必然心思缜密,与之相处定要留心些。”</p>
安知闲应下:</p>
</p>
“以前只知晓隐卫,却不知郑向恒也是隐卫,只当他如程岂般,因为世家身份藏拙。</p>
他确实心细如发,方才在酒桌上,差点引他怀疑,幸好早早察觉,搪塞了过去。”</p>
姚太师听了经过,夸赞安知闲警:</p>
“你未曾考过功名,要不被怀疑的入宫,只能从此处下,就是委屈你了。”</p>
安知闲添茶笑道:</p>
“您啊就是太过关心我了,我并未受委屈。在此处待一段日子,想法子去翰林院,能入宫就能离母妃近一些。”</p>
姚太师将端到嘴边的茶放下:</p>
“入了宫,风险也更大一些。要是被人认出来”</p>
安知闲:“时隔多年,您都未曾认出我来,那人自然更不会。毕竟在他心里,我可是被他亲除去的。”</p>
聊完正事,安知闲留姚太师用饭,席间隐约传出来的笑声,听得门外的砚书心头疑惑更甚:</p>
这个安老板到底是何人,主子为何待他比姐还亲</p>
刚用完饭,竹青进来收拾碗筷回禀:人到了。</p>
安知闲吩咐竹青将人带来,转头对姚太师笑道:</p>
“太师爷爷,刚知晓您来,我传信给您一个熟人,想让您见见。”</p>
话间,魁梧的汉子走进屋来,同安知闲行了个常礼后,跪地冲姚太师行了个大礼:</p>
“拜见太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