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p>

    22</p>

    听公孙敖是来投诚的,李显和卫宓顿时松了一口气。</p>

    两人不是怕打不过武朝,而是怕伤亡太重,将来得到了武朝江山,也像武帝一般,难以重振。</p>

    要知道数十年征战,中原民生已经岌岌可危了。</p>

    但公孙敖遮遮掩掩,欲言又止,很明显就是想要一个法,或者一个保障。</p>

    卫宓连忙亲自为公孙敖斟了一杯酒,笑道:“公孙大人向来懂得审时度势,从前就是先帝的左膀右臂,你扶持四皇子也是对的,可惜他势弱,根本成不了事,我家夫君向来仁义,将来不会追究任何前朝臣子的责任。”</p>

    公孙敖没想到卫宓就这么公开叫李显夫君了。</p>

    堂堂百济长公主,大武朝皇后,愿意恭恭敬敬的称呼一个底层出身的太监,这李显是何等能耐啊。</p>

    公孙敖看着李显,知道他的话才作数。</p>

    李显也道:“宰辅大人身居高位,还能顾及天下苍生,不愿涂炭生灵,我将来夺得天下,自然不会追究你的责任,只有一点,你要做好心理准备。”</p>

    “哪一点?”</p>

    “不能像从前那般敛财,从前你们这些世族疯狂敛财,导致武帝的所有治国策略全部失效,以后在我的治下,是绝不允许发生的。”李显道。</p>

    公孙敖作为治国宰辅,所有政策都有他的参与,他当然知道这个弊端。</p>

    只是大家都在搞银子,他不搞岂不是吃亏。</p>

    “这个倒是没问题,但公孙家现有财产,不会受到影响吧。”</p>

    </p>

    李显看着他,毫不掩饰地:“会,你们家的良田六千亩都得让出来,仓库里想必也有千万级的白银,至少要掏出八成。”</p>

    “这”</p>

    公孙敖当时就不乐意了。</p>

    若是从前,他肯定甩袖就走。</p>

    但现在他没得选啊,若是谈不拢,等李显攻入京都的时候,不仅银子没了,恐怕脑袋也会没的。</p>

    “驸马爷,可否通融通融,我偌大的家族,几百号人靠这个生存呢。”公孙敖只能哭穷。</p>

    李显冷笑道:“掏出八成,你们照样富甲一方,难道还会饿死不成,再宰辅大人的家人,难道就可以不用干活,坐享其成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道理,我在上年冬猎的时候就了吧。”</p>

    公孙敖没想到自己主动来谈判,李显都这么强硬。</p>

    这是有绝对把握才敢有的嚣张之势啊。</p>

    “那我的宰辅之位?”</p>

    “宰辅之位我不敢保证,公孙大人年纪也大了,帮我把朝廷理顺后,可以安然退休,朝廷也会每年给你一定的赡养银。”李显道。</p>

    卫宓见公孙敖一脸的便秘,便道:“公孙大人,没有人可以永享富贵,武家皇族也不能,你为后代考虑,理应培养他们的本事,而不是培养一堆酒囊饭袋,食百姓骨肉的蛀虫啊,儿孙有本事,还怕没饭吃吗?”</p>

    “没错,将来我的儿子也不例外,无能的饿不死就行,有本事的,人尽其才。”李显道。</p>

    夫妻俩话都到这一步了。</p>

    公孙敖纵然心在滴血,也不能存在幻想了,反而是李显如此坦诚,他心里还有一丝安慰,好歹一家老的性命是能保住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