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p>
449</p>
“没错,朕会给你们大十倍的船只图纸,包括拖和绞车的制造方法,你既然熟悉黄河鱼情,就负责组织捕鱼,如今这是你们豫州缓解燃眉之急的最好办法。”</p>
拖渔船是现代渔业最先进的捕捞方式,虽然造船技术和编更麻烦些,但操作起来简单粗暴,捕获量十分惊人,。</p>
里正也搞不懂比大木舟大十倍的船到底怎么造,但是有这样的船只,豫州几百万百姓也不至于活活饿死。</p>
“草民愿意负责勘测鱼情,黄河鲤鱼的量十分之大,只是冬天喜欢呆在深水底,难以捕获,若真有大十倍的船只,想必会收获颇丰。”</p>
“好,接下来梁州也会加入捕捞,船只越多越好,你叫什么名字?”李显问。</p>
“人名叫郑河,世代都是黄河渔民。”</p>
“朕就封你为豫州渔业司司丞,官拜正六品,负责所有的黄河捕捞工作。”</p>
李显完,郑河以为自己听错了。</p>
里正也就是现代的村长级别,根本没有任何官级,正六品官在京都遍地走,但在地方也是大官了,比县丞还高两级。</p>
羽林军校尉霍进忠见郑河傻愣在那,便提醒道:“郑司丞,还不快点谢谢皇上。”</p>
“谢主隆恩,谢主隆恩啊,只是我家祖上都没当过大官,我怕的干不好会掉脑袋。”郑河道。</p>
李显笑道:“渔业司是官衙,所有的捕获都要用来分给百姓,你不能从中渔利,只要你不贪不黑,你的脑袋就能安然无恙。”</p>
郑河终于松了口气,道:“请皇上放心,这一点臣可以用脑袋担保,就怕那些大官不听我的。”</p>
“谁敢不听你的,你可以直接去找豫州驻军,砍了他们的脑袋,过几日梁州的镇北军就会过来留守,负责维护秩序。”李显道。</p>
</p>
“遵命!”</p>
“起来吧,你先去招募渔业司的衙兵,必须全部都是捕鱼行家,户部很快会直接给你们拨放饷银。”</p>
“谢皇上,我这就去办。”</p>
郑河没想到,自己就这么当上官了,还能带上兄弟们吃公粮。</p>
萧绰不解地问:“老公,为何随便找个渔民就让他当官啊。”</p>
“权宜之计,现在只要饿不死人就行,再过三五日,豫州还没食物的话,可能会饿死几百万人,以后还怎么恢复元气。武朝的官员都是在贪污环境下滋生出来的,能力未必比渔民强。”李显道。</p>
“不拘一格降人才?”萧绰笑问。</p>
李显点点头,叹道:“安内可比攻外难多了。”</p>
目前留给中原百姓唯一能吃却吃不到的,也就是长江黄河的鱼了。</p>
因为捕获技术的落后,鱼群泛滥,这是中原大地留给大唐王朝最好的礼物。</p>
不仅豫州要靠渔业撑过去,长江流域沿海地区的各郡县,公孙敖和吴子牛也早已派人去送图纸,组织大量渔民捕捞。</p>
就连百济都在疯狂打造渔船出海捕捞。</p>
否则中原八千万百姓,仅仅靠罗刹,匈奴,楼兰,土藩贡献的几千万斤肉,也很难撑到明年开春的。</p>
就在此时,李杰麾下斥候过来禀报。</p>
“禀皇上,禀皇妃,楼兰和土藩的骑兵,自河西郡北部戈壁回虎威关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