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p>

    36</p>

    汤良觉得自己太难了,他根本不知道李显想要怎么样。</p>

    怎么判才算是公道呢?</p>

    若是判吴阿贵死刑,那以后这标准肯定就得写进新的大唐律法里。</p>

    以后官员及其亲人,还不得瑟瑟发抖。</p>

    哪个当官的亲人,不借着名义捞点好处,嚣个张跋个扈呢。</p>

    汤良的妻子,在武朝时期,前前后后收了十几万两白银,只是这次被充公了而已。</p>

    到现在汤良还是那套官官相护的思维,根本没意识到,李显之所以不给标准答案,就是要看看,这个时代,有没有人能理解先进的律法逻辑。</p>

    没有这个逻辑,将来大唐依法治国根本不可能实现。</p>

    毕竟所有条款,都可以灵活运用,偷鸡摸狗。</p>

    而李显设计的法律逻辑,就是限制官员之间互相包庇,瞒上欺下。</p>

    但魏玄的律法逻辑明显比汤良要强,见吴阿贵可能会逃脱惩罚,便道:</p>

    “禀大人,李将军砍之事,是为了维护亲人声誉,对恶势力团伙的反抗,属于自我防卫范畴,加上他本就是军人,有佩刀的权利,自然不应该追究,或者从轻发落。”</p>

    “但我的案子清晰明了,吴阿贵违法行为也是清晰明了,朝廷就算没有公布律法,也完全可以定性,或是定个罪名吧。”</p>

    汤良已经有点不耐烦了,他从来没想到自己堂堂刑部尚书,居然被一个士子逼到墙角。</p>

    这种官职当得还有什么意思,还有什么面子。</p>

    若不是李显亲自指导,他搞不好会将魏玄狠狠打上几棍,看看这货敢不敢挑战尚书大人的权威。</p>

    </p>

    “没有律法作为参考,如何定性,你这不是刁难本官吗?”</p>

    吴阿贵岂会放过这种反击的会,连忙跪下道:“尚书大人,这子就是传中的刁民,故意为难大人,就是想置我于死地。”</p>

    “古今律法,无论怎么制定,都应该遵循人之常理,我可以主张罪名,让大人来判断。”魏玄道。</p>

    汤良一拍案堂木,道:“魏玄,公堂之上,以主审官为尊,怎么可以由你来主张罪罚。”</p>

    “大人,我既是原告,又是辩护状师,应该有权利申诉自己的主张吧。”</p>

    “你是百姓,不是刑部官员,无权为任何犯人定罪。”汤良道。</p>

    魏玄的思维完全是建立在法</p>

    理上的思考,没有考虑过任何官场的规则。</p>

    而汤良则完全陷入了官场思维,他很难跳出来几十年形成的想法。</p>

    吴阿贵见魏玄和汤良杠起来了,便露出得意的笑容。</p>

    区区贱民,也想弄死老子。</p>

    就算汤良不在乎他吴阿贵的生死,但也会维护所有官员的利益。</p>

    今日判他重刑,以后朝廷大官都得瑟瑟发抖。</p>

    魏玄不想继续跟汤良争辩了,而是抱拳朝李显跪下,道:“草民只想问问皇上,我作为受害者和原告,在主审官无法定罪的前提下,有没有资格提出自己的主张?”</p>

    李显冷冷看着他,又转头冷冷看着汤良。</p>

    公堂之上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p>

    汤良见皇上的眼神十分冷酷,便吓得连忙跪下,道:“微臣愚钝,请皇上指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