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p>
45</p>
李显完这些,直接就走了。</p>
礼部侍郎大声喊道:“退朝,恭送皇上。”</p>
“吾皇万岁万万岁。”</p>
大臣们起身后便纷纷离去,留下六部十八名士子一脸大懵逼。</p>
并州士子拉着右丞相孙少文问道:“孙丞相,今日不是士子觐见吗,就这么结束了吗?”</p>
孙少文不解地问:“那你们还要咋的?”</p>
“是不是太寒酸了啊?”</p>
“你是不是把自己看得过重了?”孙少文反问道。</p>
“不是,孙丞相,今日乃是我们高中皇榜,及第登科,不应该是大喜日子吗?晚上难道没有宫廷宴会什么的吗?”</p>
孙少文冷笑道:“我乃正一品右丞相,你是几品官员?”</p>
“我乃并州户部主事,官拜正七品。”</p>
“区区七品,最初级的办事员,我大唐朝廷正一品丞相,也不过是个高级办事员,你有什么不乐意的?”</p>
“倒不是不乐意,只是感觉落差挺大。”</p>
其他士子们也纷纷点头。</p>
孙少文笑道:“朝廷给你们俸禄,你们做好自己的差事,这就足够了,不要胡思乱想,记住今日本丞相对你们的忠告,将来可以保住脑袋。”</p>
</p>
孙少文完就走了,其他老臣们,更是对这些士子没有耐心。</p>
在过往的朝廷,一旦有新官入朝,老臣们都会私下接触的,看能否纳为自己的门生。</p>
公孙敖在武朝开国的二十年,收了上百名臣子当学生,他自己都记不清认不全。</p>
士子们只能追上孙少文,毕竟他兼管吏部,有责任跟士子们讲清官场的规则。</p>
“丞相大人,我们出入朝廷,按理不是要拜码头,拜老师吗?否则以后在朝中如何立足啊。”</p>
孙少文看着依然不死心的并州士子,戳了戳他的胸口,道:“在大唐不需要拜码头,本官再跟你强调一遍,你是来干活赚俸禄的,不是来混名利圈的,去并州后,干好你的头工作,将来就会节节高升。”</p>
“可是丞相,皇上免了百姓三年税赋,户部没有什么可表现的啊。到时候别人都升官了,就我们户部官员干瞪眼。”</p>
“怎么没有,谁告诉你户部是专门征税的,朝廷财政支出也需要户部落实到位啊,铸币司的业务开展,也需要户部推动啊。”</p>
见孙少文不像是开玩笑,十八名士子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p>
他们得靠自己的真本事去赢得朝廷赏识,这可比投靠送礼行贿难度大一百倍不止了。</p>
“魏玄混得好,他又是新士子,咱们去给他送礼吧,以后也能在律法上照顾着点。”</p>
“你们有几两银子,魏玄正三品,俸禄加奖金补贴一年七八百两白银,别去自讨没趣了。”并州士子道。</p>
“何兄,那你该怎么办,朝中无人,以后升职加薪谁会记得我们?”</p>
“好好修炼自己的本事,皇上和孙丞相都没必要骗我们这些喽喽,他们肯定会设计好晋升制的。”并州士子道。</p>
大家虽然茫然,但也没得办法,他们本就是穷士子,哪来的钱到处送礼呢。</p>
“何兄的也有道理,若是毫无公平可言,我们这些穷鬼就不应该中三甲啊,这可是万里挑一的殊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