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二十一章</p>

    202</p>

    因为李显之前在这总诗词歌赋,所以诗词就被大家连在一起读。</p>

    但也只是读顺口了而已,并不知道词有词的格律。</p>

    “绝句要求绝对工整,难度更大,用字也更捉襟见肘,这词的格式倒是自由许多啊。”有人叹道。</p>

    “是啊,这个词好像更注重节奏与韵律,还可以谱曲吟唱,甚妙。”</p>

    “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当然是自由更好,当然是可以吟唱更好,更利于醉月楼传播。”</p>

    来自五湖四海的文人骚客们,虽然写不出什么好的诗词,但欣赏还是会的。</p>

    诗仙李白带来了一股文化复兴之风,从前只想耕种的农民们,现在也愿意把孩子送进公塾读书识字。</p>

    秦香玉趁热打铁。</p>

    “既然客官们喜欢,那我就继续下半首了。”</p>

    “秦楼主继续吧。”</p>

    “没看出来秦掌柜在红尘之地,还这么有才华啊。”</p>

    秦香玉微微一笑,“谁红尘之地的女子,就不能读书吟诗了。”</p>

    男人们本就喜欢秦香玉的美貌,现在她还有才华,就连刚升丞相的魏玄,都被她的魅力所倾倒。</p>

    他到现在也不知道,秦香玉已经被李恪预定了。</p>

    秦香玉喝下第三杯酒,带着幽怨的语气继续吟诵道:</p>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p>

    ”</p>

    女人越是哀怨,就越显得騒气,秦香玉下半阙一出,顿时博得了满堂彩。</p>

    “咱们也不会评词啊,刚才那个诗仙李白不知道懂不懂词。”</p>

    秦香玉满怀期待地看着三楼李显的房间。</p>

    她的名声只有皇帝能洗白,她嫁的事大唐第一武将,不能给恪儿丢脸。</p>

    </p>

    整个醉月楼,上千名喝过酒的宾客,此时鸦雀无声,都在等待诗仙李白和大唐皇帝发话。</p>

    不一会儿,三楼的窗户便打开,传来武灵的声音。</p>

    “霍进忠,负责帮诗仙喊话。”</p>

    “末将遵旨!”</p>

    李显和李白声音一模一样,所以他不能一直话。</p>

    霍进忠走到窗户前的走廊,李显一句,他喊一句。</p>

    “诗词不分家,只是格式不同,本诗仙便逐字逐句对秦楼主这首红藕香残玉簟秋进行解读。”</p>

    “开篇</p>

    “红藕香残玉簟秋”,词人选取了</p>

    “红藕香残”</p>

    这一极具画面感与季节特征的景象,粉红色的荷花已然凋零、香气消散,传递出一种美好消逝的淡淡哀愁。”</p>

    ““玉簟秋”</p>

    则从触觉角度,写出竹席已透着秋意,不仅点明时节,更烘托出内心的清冷孤寂</p>

    。”</p>

    “寥寥数字,便将环境与心境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p>

    “此为借景抒情,营造氛围,高明。”</p>

    李显继续分析。</p>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p>

    通过描写词人解开罗裙、独自登上船的动作,“轻解”</p>

    动作轻柔,“独上”</p>

    突出独自一人,在这一行为中,能感受到她的落寞。”</p>

    “与往昔的甜蜜形成鲜明对比,更强化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以及独处的寂寥。”</p>

    “此为动作描写,凸显孤独,优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