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之中,刘邦盯着陈平。</p>
“你给皇后的主意?”</p>
陈平忙道:</p>
“陛下误会了,皇后贤能天下皆知,臣又怎么敢在皇后的面前献丑?”</p>
刘邦瞪着陈平。</p>
“当真不是你?”</p>
陈平叫起了撞天屈。</p>
“陛下可以查一下,臣这些天什么时候接触过皇后或者吕氏的人?”</p>
“臣忙着联络大月氏,扩展西域情报渠道呢。”</p>
刘邦半信半疑,盯着陈平看了半晌,突然又道:</p>
“审食其那个老子,这些天有入宫吗?”</p>
陈平忙道:</p>
“臣不知啊。不过审食其乃是太子殿下东宫的官员之一,即便不入宫,也应该会和太子殿下有所接触。”</p>
刘邦哼了一声,表情有些阴冷。</p>
审食其,是刘邦的老乡,也是刘邦的密友。</p>
在吕雉和刘太公被项羽俘虏的时候,审食其陪伴在这两人身旁,各种照顾。</p>
这是生死相托的情谊,刘邦也没有辜负,成立大汉之后就给审食其封了一个辟阳侯的爵位。</p>
刘邦突然开口道:</p>
“最近有些审食其和皇后之间的传闻,你可曾知晓?”</p>
陈平一听,表情顿时僵硬。</p>
作为大汉情报构的首脑,陈平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传闻?</p>
传闻的内容是,审食其在吕雉被俘虏于项羽军中时,和吕雉朝夕相处,暗生情愫。</p>
甚至有些本之中,审食其和吕后已经有了男女之事!</p>
陈平擦了擦汗,忙道:</p>
“陛下,这种关系到后宫的传闻,臣是真没听过,也不敢乱传。”</p>
这可是涉及到刘邦头顶到底是不是绿油油的事,刘邦是真会杀人的!</p>
陈平别是参与进去了,就连提一个字都不想提。</p>
吕雉这个皇后,可不是后世那种只能待在后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教育孩子的皇后,她是真有一定权力的!</p>
刘邦死死地盯着陈平,又开口问了一句。</p>
“朕就想知道,你和老萧老曹,是不是又在想什么歪点子!”</p>
陈平脸色苍白,极力辩解。</p>
“陛下,臣等一心为了大汉,真的没有任何私心。若是陛下不相信臣,臣今日便可请辞告老回乡。”</p>
御书房之中陷入片刻沉默。</p>
刘邦突然笑了起来。</p>
“哈哈,其实朕刚刚是在和你开玩笑呢。好了,没什么事了,你回去吧,记得一定要把联络月氏的事情办好。”</p>
陈平点头哈腰,赶紧离开御书房。</p>
坐在马车上,这位大汉名臣忍不住拿出毛巾,擦了擦脸。</p>
此刻的陈平,汗湿重衣。</p>
回到家中,陈平一路直奔书房。</p>
书房之中,萧何安然端坐在客位上,喝着一碗汤。</p>
陈平没好气地坐下来,抱怨道:</p>
“就你子出的这个主意,差点坑死我了!”</p>
萧何哈哈一笑,放下中陶瓷碗。</p>
“陛下要是对你动了杀心,你觉得你还能走出皇宫?”</p>
陈平哼了一声,有些庆幸地开口。</p>
“还好当初我留了个心眼,没有直接去找皇后,而是让人暗示给审食其那个家伙。”</p>
萧何嗯了一声,道:</p>
“审食其对皇后的忠心,那真是没话。他得知了消息,肯定迫不及待地去禀报皇后,哈哈。”</p>
陈平看着开怀大笑的萧何,无奈道:</p>
“陛下为人仗义,咱们真的有必要这么算计吗?”</p>
萧何默然片刻,轻声道:</p>
“亭长刘邦,固然是义薄云天不假。但当了皇帝,那就是天子,不再是人了。”</p>
既然不是人,又怎么可能再用人的标准来看待?</p>
顿了顿,萧何露出轻松的笑容。</p>
“再了,我等也并不是想要对陛下或者大汉不利,只是为了自保罢了。”</p>
“陛下会体谅我们的。”</p>
陈平突然品出一丝不对。</p>
“体谅?你的意思是”</p>
萧何哈哈大笑。</p>
“你真把陛下当傻子了?我告诉你吧,陛下在问你之前,心里就已经明白答案了。”</p>
陈平瞪大眼睛,突然跳了起来。</p>
“萧何,你个狗东西,是想要害死我不成!”</p>
萧何呸了一声。</p>
“我是在救你和大家!”</p>
陈平怒气冲冲地开口。</p>
“陛下都知道我们在算计他了,我们还能有活路?”</p>
萧何摇了摇头,道:</p>
“等打完匈奴,我就告老还乡。”</p>
“啊?”陈平麻了,“不是老萧,你玩真的?”</p>
一直以来,丰沛集团都以萧何为首,曹参、陈平等人为辅。</p>
这萧何一走,主心骨就没了啊。</p>
萧何呵呵一笑。</p>
“要怪,就怪那天杀的司马懿吧。”</p>
“唉,现在才发现,那金幕视频固然是给大汉带来了诸多会,可李耳老祖的话是真没错啊。”</p>
萧何着,将目光投向陈平桌案上的一个香炉。</p>
那香炉上是一只翠鸟展翅欲飞,袅袅烟雾就从</p>
在翠鸟之下的炉鼎上,刻着一行字。</p>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p>
萧何一声感慨。</p>
“福祸相依,老祖真神人也!”</p>
大唐世界之中,李渊一脸疲惫,听着前线传来的战报。</p>
“秦王已经率军攻破安市城和乌骨城,正在朝着平壤进军!”</p>
“齐王殿下从海上率领水师,已经在五天前出发,进攻平壤。”</p>
“太子殿下驻跸前移,正朝乌骨城进发!”</p>
李渊点了点头,长出一口气,轻声自语。</p>
“希望这三个臭子,能够好好合作一次吧。”</p>
“裴寂,你朕该怎么办?”</p>
裴寂是公认的没什么本事,但却是李渊最信赖的人。</p>
这位大唐“名”臣摸了摸脑袋,忍不住开口道:</p>
“陛下不如,直接分封?”</p>
李渊皱眉道:</p>
“分封?”</p>
裴寂道:</p>
“臣的意思是,既然太子殿下是陛下心中所属,秦王殿下又是公认的千古大帝,那么陛下不妨干脆将大唐一分为二好了。”</p>
</p>
“太子殿下领关中、巴蜀、陇西、河西等地,秦王殿下领关东、河北、江南等地。”</p>
“如此一来,岂非两全其美?”</p>
李渊听完,下意识就想要踹裴寂一脚,怒道:</p>
“简直是胡八道,朕的大唐怎么能分裂?”</p>
“再了,分裂之后,建成那子能打得过世民?”</p>
裴寂双一摊。</p>
“陛下若是这么想的话,不如干脆传位给秦王好了。”</p>
李渊闻言,再度默然。</p>
李渊是真不想传位给李世民啊。</p>
裴寂轻声开口。</p>
“天下虽然是一分为二,但究竟多少资源给太子,多少资源给秦王,那还不是由陛下一言而决?”</p>
“只要太子殿下能胜过秦王,那就证明太子殿下也有成为千古大帝的潜力。”</p>
“若是太子殿下不能胜过秦王,至少陛下这边也已经做了该做的一切,陛下是无愧于心的。”</p>
“再了,这一分为二的办法提出来,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秦王,矛头都只会指向对方,陛下依旧稳如泰山。”</p>
“等他们两个真打起来,也是陛下归天和历代先祖团聚之时,陛下又有何可担忧的呢。”</p>
李渊仔细一想,竟越想越觉得裴寂的话颇有道理。</p>
难道,这才是最好的办法?</p>
哦不,应该是最能甩锅的办法!</p>
李渊将目光投向金幕,眼神游移。</p>
表面上是在看视频,实际上,这位大唐开国皇帝已经神游天外。</p>
金幕之中,一名宦官正在迈步前行。</p>
一路上,许多宫人太监恭敬行礼。</p>
“奴婢给王公公问安。”</p>
“见过王公公。”</p>
“义父好!”</p>
这宦官神情倨傲,一路行来,对任何人都不假以辞色。</p>
很快,他走入一处院之中。</p>
这处院,有几座房屋,看似平平无奇,却是大明内阁的办公之处。</p>
宦官径直走进了其中一座房屋之中。</p>
里面坐着一个人,画面上清楚显示了此人名字大明吏部尚书王直。</p>
王直看到宦官,嗖一下就站了起来,满脸堆笑。</p>
“王振公公,今日怎么有空大驾光临?来来来,这边请上座。”</p>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见状,顿时皱起眉头。</p>
“这个叫王振的太监,竟然如此傲气?”</p>
王振大刺刺地坐下,对着王直道:</p>
“王尚书,之前给你的那几个人选,怎么还没提拔起来?”</p>
王直表情有点僵硬,道:</p>
“王公公,你的那几个人选,本官也派人查过了。”</p>
“不是本官不给面子,实在是那几个家伙能力实在不足,做事不合格,同僚也是一片反对。”</p>
“若是将他们提拔成布政司使的话,反对的声浪很大啊。”</p>
王振勃然大怒,拍了一下桌子,将王直吓了一大跳。</p>
“简直是胡言乱语!咱家推举的人,那就是陛下看重的人。”</p>
“你要是怕六科给事中弹劾的话,那你就滚回老家去,别当这个吏部尚书了!”</p>
王振一番破口大骂,让王直唯唯诺诺,赔笑不断。</p>
“王振公公不要动怒,本官再和内阁其他同僚研究研究,一定在一个月内把他们都提拔起来,如何?”</p>
王振这才转怒为喜,笑道:</p>
“王尚书,你果然是一个识相的。记住了,吏部尚书素有天官之称,这个位置不知道多少人觊觎,都是咱家在陛</p>
“人嘛,要是不懂报恩,和畜生何异?”</p>
王直脸颊抽搐,脸上依旧赔笑。</p>
“是是是,王振公公得对极。”</p>
王振站了起来,斜了一眼王直。</p>
“七天内咱家要看到吏部尚书王大人的任命,不然的话,就只能是张尚书或者李尚书来任命了。”</p>
完,王振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内阁。</p>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忍无可忍,直接拍了龙椅。</p>
“混账,谁来告诉朕,为何一个宦官,竟然能对吏部尚书如此指画脚!”</p>
大殿之中,群臣也是面面相觑。</p>
朱元璋建立大明以来,对外戚、宦官干政是深恶痛绝的。</p>
洪武一朝,宦官从来都只是皇家的奴仆。</p>
就算是锦衣卫这种密探组织,也和宦官没有任何关系,是由朱元璋任命官员来领导。</p>
怎么才过了几十年,宦官就厉害到能骑在吏部尚书的头上拉屎了?</p>
朱棣非常有自觉,还没等朱元璋视线投过来就赶忙开口。</p>
“父皇,儿臣昨天已经把朱高炽那臭子打一顿了,等会回去再打一顿!”</p>
朱元璋:“”</p>
朱棣嘿嘿一笑,父皇,这下你总不能踹我了吧?</p>
朱元璋踹了朱棣一脚,朱棣猝不及防,差点摔了个狗吃屎。</p>
朱棣:“???”</p>
朱元璋怒道:</p>
“还不是你教出来的子孙,朕不踹你踹谁!”</p>
朱棣:“”</p>
合着我怎么都要被踹呗?</p>
朱棣忙道:</p>
“父皇,儿臣保证,绝对不可能让宦官干政的,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p>
不管怎么样,先稳住父皇再,少被踹两脚也好啊。</p>
大明的宦官干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p>
究其根源,其实是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身上。</p>
朱元璋震惊了:“???”</p>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朕压根就没有启用过宦官!”</p>
大明群臣看到这里,也是疑惑不已。</p>
朱元璋不但将“宦官不可干政”写进皇明祖训,更进一步规定,任何太监都必须是文盲,都不允许读书习字。</p>
在这种制度下,宦官干政和朱元璋能有什么关系?</p>
朱棣一下子乐了。</p>
父皇啊,你刚刚还我呢。</p>
你看吧,源头在你身上!</p>
洪武年间,由于丞相胡惟庸案的爆发,朱元璋废黜了华夏自秦始皇以来一直维持了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p>
丞相制度的初衷,是让丞相来为皇帝分担一定的政务。在丞相被废除后,所有的政务就全部都压在了皇帝的身上。</p>
作为出名的政务狂人,朱元璋一天能处理八个时辰政务,是以没有丞相对朱元璋而言几乎毫无影响。</p>
但大明的后世皇帝,可就做不到这一点了。即便是以精力充沛着称的朱棣,也不得不成立内阁,让几名内阁大学士共同分担丞相的职责,给皇帝减负。</p>
朱元璋看到这里,目光如电,立刻扫到了朱棣身上:“嗯?”</p>
朱棣傻眼了。</p>
不是,怎么又到我的身上来了?</p>
从朱棣开始,内阁大学士之首被人称为“首辅大臣”,首辅事实上成为了有名无实的丞相。</p>
就连朱元璋自己都没想到,他亲废除的丞相制度,在他才刚刚死去几年,就改头换面,再一次出现于大明之中。</p>
朱元璋听到这里,忍无可忍,直接站了起来。</p>
“朱棣,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