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43章 汉武帝唐太宗所见略同,大明破局的唯一道路!
    “改天换地之路?”</p>

    刘据一听到这句话之后,顿时愣住了。</p>

    细细品味之下,这位大汉的皇太子,心中突然浮现出一个非常怪异的想法。</p>

    “莫非”</p>

    刘据大吃一惊,一时间竟然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了。</p>

    大唐世界之中,李渊摸着下巴,陷入沉吟。</p>

    “这大明,看起来就如同当初靖康之耻的大宋一般,是一个无解的死局啊。”</p>

    大唐群臣闻言,不由纷纷点头。</p>

    “是啊,皇帝都被瓦剌人给抓了,群龙无首啊。”</p>

    “天子作为一国之象征,竟然落入敌人的里,这国家还如何维持下去呢?”</p>

    “莫非要如同之前那般,被蒙古人再一次南下,征服整个中原了?”</p>

    到这里,在场的大唐群臣心态都是很复杂的。</p>

    大唐,脱胎于隋朝,隋朝之前则是北周,再往前追溯就是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p>

    大家虽然都自我认同为华夏人,但经历北朝几百年的时间,又有哪个人敢,自己祖先的血脉完全和五胡没有任何关系的?</p>

    瓦剌,归根结底,也是从草原而来,和五胡是同一个祖地。</p>

    血脉和文化认同之间,这一刻似乎起了冲突,让大唐群臣有些无所适从。</p>

    李建成咳嗽一声,道:</p>

    “看来这明王朝,虽然是比之前的历代王朝要更有骨气一些,但也不过到此为止了。”</p>

    李元吉冷笑道:</p>

    “出了朱祁镇这样的昏君,能落到南宋那般结局就已经是命好了,灭亡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p>

    完,李元吉突然有些警惕,看了一旁的李世民一眼。</p>

    这个家伙,不会又来抬杠吧?</p>

    李世民眼角余光一直打量着李元吉,见状忍不住朝着李元吉一笑。</p>

    老四,你大可不必这么紧张。</p>

    李元吉对李世民怒目而视。</p>

    少来这一套,我就是看你不爽,怎么地?</p>

    李渊也注意到了这一幕,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眉头。</p>

    对几个儿子之间这种势同水火的关系,李渊其实也挺无奈的。</p>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解决,但归根结底,皇帝这个位置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p>

    和皇位相比,兄弟亲情又算得了什么?</p>

    李渊想到这里,又忍不住瞪了裴寂一眼。</p>

    前几天,裴寂突然在朝堂之中提出,要继续提高李世民在大唐之中的地位。</p>

    要知道,如今的李世民已经是秦王、天策上将、兵马大元帅,还拥有独立开府招纳幕僚的资格。</p>

    这种权势,在大唐内部已经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p>

    这还要继续提高?</p>

    还要怎么提高?</p>

    再提高,就只能让李世民取代李建成,成为大唐的皇太子了!</p>

    一想到这里,李渊的脑袋就越发疼了。</p>

    他咳嗽一声,决定换个轻松点的话题。</p>

    “世民啊,你觉得,大明这场京师保卫战,能打赢吗?”</p>

    李世民笑道:</p>

    “父皇多虑了,不会有什么京师保卫战的。”</p>

    “啊?”李渊闻言,顿时愣住。</p>

    在场的大唐群臣听了,也是面面相觑。</p>

    李元吉忍不住道:</p>

    “二哥,你也太能扯了。”</p>

    “瓦剌人都已经包围了大明京师,战争都爆发了,你还在这里什么‘不会有京师保卫战’?你是把大家都当成瞎子了吗?”</p>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对着李元吉道:</p>

    “四弟啊,二哥劝你一句,你要是真的不懂,就老老实实的闭上嘴巴,不会有人把你当哑巴的。”</p>

    李元吉大怒,喝道:</p>

    “你这人每次总是这个样子,摆出一副好像自己什么都知道的模样,看着就烦!”</p>

    “你要是真懂,你就直接出来,别一天神神叨叨的,你以为你是在世诸葛亮呢?”</p>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然后又耸了耸肩膀。</p>

    “行,是你要我的啊。等会打脸了,你可别装死。”</p>

    李元吉正想要继续开口反驳,心中警兆突起,到嘴的话就变成了。</p>

    “哼,你自管你的,至于我怎么样,那不管你事!”</p>

    李世民笑了笑,对着李渊道:</p>

    “父皇,其实这瓦剌军队,和突厥、匈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p>

    “他们都是以骑兵作战为主,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后勤补给都是必须要维持住,才能继续把战争打下去的。”</p>

    “瓦剌人有二十万大军,从大同一路深入到大明境内,补给的压力极其巨大。”</p>

    “若是朱祁镇当真能把京师的城门叫开,瓦剌大军入城,什么补给当然都不在话下。”</p>

    “但只要京师闭门不出,坚守城池。瓦剌人围个几天时间,见无可乘,自然也就退去了。”</p>

    李世民一番侃侃而谈,让李渊听完后,顿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p>

    “原来如此!”</p>

    大唐当然没有和瓦剌打过仗,毕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p>

    但瓦剌的“前辈”突厥人,大唐与其打交道的时间不要太多。</p>

    突厥人一般只会在边境进行规模的袭扰,就算是大军南下,突厥人一般也只在晋阳城、幽州等距离草原并不算太远的地区活动,很少会直接南下中原。</p>

    是突厥人不想南下中原吗?</p>

    当然不是。</p>

    是因为突厥人没这个能力!</p>

    李元吉闻言,顿时又不服气了。</p>

    “按照你这种法,那之前播放那靖康之变的盘点视频之中,辽军又是怎么一路南下,直接打到澶州城下的?”</p>

    李世民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了一眼李元吉。</p>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是一个二元制王朝。”</p>

    “草原国土,以皇帝巡视五京,讲的是草原上的法律和规则。”</p>

    “燕云十六州,以南院大王统治,行的是汉法,和中原王朝一般无二。”</p>

    “所以辽国是一个半华夏半游牧的王朝。既如此,他们当然能在燕云十六州的支撑下,能长途南下跨越黄河发动进攻。”</p>

    “女真也是同样的道理,女真是渔猎民族,能够更加自然的在征服辽国之中转变为和中原王朝一般的农耕民族,维持后勤更不在话下。”</p>

    “但瓦剌不同,瓦剌就是一个单纯的游牧民族,还记得突厥出征是怎么维持后勤的么?他们是让部族之中的老弱妇孺驱赶着牛羊,在前线百里之外寻找牧场待命。”</p>

    “这些牛羊牲畜,就是突厥大军的补给!”</p>

    “进入中原之后,这些妇孺牛羊在哪里藏身?只要被确定了方位,随便一支偏师都能对妇孺牛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p>

    “所以游牧民族的战争,是必须要速战速决的。随军的所有牛羊吃完了,就得四处抢掠。再把抢来的粮食全部吃完了,那就必须撤退。”</p>

    李世民一口气了一大通,伸虚虚点了一下李元吉的脑袋。</p>

    “现在,我的四弟,你可懂了?”</p>

    李元吉:“”</p>

    李元吉此刻的心情就是后悔,非常的后悔。</p>

    明知道这家伙嘴皮子厉害,怎么每次都忍不住被他撩拨起脾气呢?</p>

    李元吉闭上嘴巴,直接不再开口。</p>

    李渊摸着胡须,连连点头,脸上带着笑容。</p>

    “原来是这样。若是按照这个法,岂不是大明其实没什么危险了?”</p>

    李世民摇头道:</p>

    “那倒也不是。大明眼下的确是面临着亡国的危。”</p>

    “皇帝乃是天子,朱祁镇就在也先的中,只要一个处理不好,大明的灭亡就是必然之事。”</p>

    李渊:“”</p>

    这一会瓦剌人马上就要跑路,一会又大明马上就要亡国。</p>

    世民啊,你这反转,是不是也太猛了一点?</p>

    李世民明显察觉到了李渊的不解,笑着开口。</p>

    “危危,是危险也是遇。对当事者而言,究竟结局如何,当然是只能由局中人的动向和选择来决定了。”</p>

    李渊嗯了一声,道:</p>

    “所以,你觉得这大明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化危险为遇呢?”</p>

    李世民欲言又止。</p>

    李元吉正想开口,一旁的李建成赶忙拉了一下李元吉的袖子。</p>

    李元吉闷闷地闭上嘴巴,转过头去。</p>

    李建成朝着一旁的封德彝打了一个眼色。</p>

    封德彝心领神会,开口道:</p>

    “秦王殿下,陛下在询问,为何不言?”</p>

    “莫非,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成?”</p>

    李渊闻言,脸色微微一变。</p>

    朕是你父皇,朕问你话,你能有什么难言之隐?</p>

    难道</p>

    李世民眉头一皱,心中也是烦躁。</p>

    这封德彝,还真是能煽风点火啊。</p>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能开口道:</p>

    “儿臣觉得,眼下大明的危,其实全在朱祁镇这个皇帝身上。”</p>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大明自然也就没有问题了。”</p>

    李渊眉头一扬,忍不住道:</p>

    “什么叫解决这个问题?总不可能真有什么天神下凡,直接把朱祁镇从瓦剌人的大营之中救出来吧?”</p>

    到这里,李渊心中突然一动,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p>

    这位大唐开国皇帝猛然大吃一惊,连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p>

    “难道,你的意思是”</p>

    在场几名心思较为聪敏的大唐重臣也回过神来,一个个用骇然的眼神看着李世民。</p>

    李世民见状,心中不由好笑。</p>

    之前不想,怕吓到你们。</p>

    非要我,现在真被吓到了吧?</p>

    李世民诚恳地对着李渊道:</p>

    “不是儿臣不敬,而是儿臣思来想去,这应该是大明唯一的破局之路了。”</p>

    李渊:“”</p>

    良久之后,李渊才稳住心情,将目光投向金幕。</p>

    这群大明的臣子,当真敢做这种事情?</p>

    于谦,他真有这个胆量?</p>

    金幕之中,于谦脸上的表情极为挣扎。</p>

    看得出来,这位大明兵部尚书,此刻脑海之中正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p>

    郕王朱祁钰等了良久,终于忍不住开口催促道:</p>

    “于大人,你若是有什么主意一时间拿不定的,出来大家参考一下也好啊。”</p>

    其他人也道:</p>

    “对啊对啊,于大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等也是可以帮你拾缺补漏的嘛。”</p>

    </p>

    “于大人,快吧。”</p>

    于谦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丝苦笑。</p>

    “若要臣这件事情,还请郕王先降旨,免了臣的死罪。”</p>

    “啊?”朱祁钰目瞪口呆。</p>

    这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主意,还要先免除死罪才能开口?</p>

    定了定神,朱祁钰道:</p>

    “好,本王免你死罪,你吧。”</p>

    管他什么死罪活罪的,也先二十万瓦剌大军就在城外!</p>

    先解决了也先,再来其他的事情吧。</p>

    于谦见状,心中的胆气似乎也增添不少,便开口道:</p>

    “臣觉得,眼下最大的麻烦,就是陛下在瓦剌人的中。”</p>

    “我等无论想要做什么,有此一条,就是处处受限。”</p>

    “也先这几日派陛下四处叫门,京师之中的士气大受影响,是必须要解决此事的时候了。”</p>

    众人闻言,连连点头。</p>

    “是这个道理没错。”</p>

    “所以,于大人你的主意是?”</p>

    于谦环顾众人,正色道:</p>

    “于某的想法很简单。如果,瓦剌人中的,不再是大明皇帝陛下了呢?”</p>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p>

    细细思考,随后全都勃然色变。</p>

    “于大人,你”</p>

    “于谦,你疯了吗!”</p>

    “于大人,你知道你在什么吗?”</p>

    坐在上首的郕王朱祁钰,眼珠子瞪得比铜铃还大,整个人都傻在原处。</p>

    过了好一会,朱祁钰才结结巴巴地开口。</p>

    “于大人,你”</p>

    于谦话都了,自知已无退路,便断然道:</p>

    “为今之计,只有请新皇登基,遵城外陛下为太上皇,才能解除难题!”</p>

    “太子年幼,如今才两岁,无法主持大局。”</p>

    “郕王殿下,受陛下之命监国。当此危难之际,可请郕王殿下继承大统。”</p>

    “如此,京师之中有天子坐镇,军民士气必然大涨。”</p>

    “那瓦剌人纵然再来二十万大军又如何?等各地勤王之师一到,危自解!”</p>

    听着于谦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所有人都陷入沉默。</p>

    仔细一想,这办法,不得不,确实是颇有道理的。</p>

    但是</p>

    吏部尚书王直苦笑一声,道:</p>

    “于大人,咱们这么做,太后会答应吗?”</p>

    如今大明太后孙氏,是朱祁镇的生母。</p>

    但郕王朱祁钰,并非孙太后所生!</p>

    更何况,朱祁镇本身就有儿子,他的长子朱见深,现在就是大明皇太子。</p>

    不立自家嫡孙皇太子,反而立一个不是亲生的郕王朱祁钰?</p>

    怎么想,孙太后也不可能答应这种事情吧?</p>

    于谦正色道:</p>

    “太后素来宽仁,也是一位识大体的。如今事急从权,想必太后也能理解。”</p>

    “若是郕王殿下不反对的话,于某认为,等殿下登基,皇太子依旧还是皇太子,不做更换。”</p>

    “这样一来,对太后也算是一个交待了。”</p>

    众人一听,又震惊了。</p>

    这么一来,等于是郕王朱祁钰在不通知朱祁镇的情况下,就抢了哥哥朱祁镇的皇位。</p>

    然后,再把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依旧册封为皇太子!</p>

    这关系,怎么听起来有点乱呢?</p>

    一番沉默过后,王直突然道:</p>

    “事到如今,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了。”</p>

    几名大明重臣对视一眼,有先有后的点头。</p>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p>

    “国难当头,若是还墨守成规,恐怕真要重演靖康之耻。”</p>

    靖康之耻这四个字似乎带着某种魔力,一出来后,众人的意见立刻得到了空前统一。</p>

    谁当皇帝,对这些大臣们来,其实都无所谓的事情。</p>

    总要有一个皇帝,效忠哪个皇帝不一样?</p>

    更何况</p>

    众人目光投向朱祁钰。</p>

    这可是从龙之功啊!</p>

    “郕王殿下,您意下如何?”</p>

    既然是要立朱祁钰为新皇,肯定也得听一听朱祁钰的意见。</p>

    朱祁钰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连连摆。</p>

    “不行不行,本王不能这么做。”</p>

    “皇兄才是皇帝,你们别害本王!”</p>

    朱祁钰是真吓坏了。</p>

    本王就特么监个国而已啊,怎么一转眼就要当皇帝了?</p>

    你要皇兄下诏书传位也就算了,这直接硬抢是怎么回事?</p>

    将来皇兄要是回来了,本王何以自处?</p>

    看着朱祁钰这般模样,于谦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双按住朱祁钰的肩膀,厉声道:</p>

    “殿下,大明危在旦夕,作为天潢贵胄,如何能在此刻逃避!”</p>

    “难道殿下也想当第二个康王赵构,被后世子孙指着脊梁骨唾骂不成?”</p>

    朱祁钰身体剧震。</p>

    “康王赵构?”</p>

    赵构,宋高宗,南宋政权的建立者。</p>

    被金兀术“搜山检海”,吓得乘船在海上飘了几十天,最后连男人该有的功能都吓没了!</p>

    再加上诛杀岳飞这一条,赵构的名声,简直臭得不能再臭!</p>

    朱祁钰一咬牙,沉声道:</p>

    “好,本王可以答应。但前提是,本王要看到太后让本王继承皇位的旨意,否则本王就算是死,也不会坐到这个皇位上的。”</p>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名重臣对视一眼,心中立刻都有了计较。</p>

    王直马上开口道:</p>

    “好,老臣这就立刻召集其他同僚,一同上书太后,请太后下旨!”</p>

    八月二十九,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孙太后,请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太子朱见深依旧为太子。</p>

    奏章送入后宫当天不久,孙太后旨意传出,批准文武百官所请,命郕王朱祁钰即位。</p>

    九月初六,郕王朱祁钰正式登基,成为大明第六位皇帝,并尊朱祁镇为太上皇。</p>

    画面一转,已经到了瓦剌大营之中。</p>

    “什么,朱祁钰登基了?”</p>

    瓦剌太师也先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错愕无比的表情。</p>

    在场的所有瓦剌将领、贵族,也被这个消息弄得傻眼了。</p>

    过了好一会,阿剌才忍不住道:</p>

    “他们的皇帝还在我们这里活得好好的,怎么就换人了?”</p>

    也先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p>

    “该死的,究竟是谁出的这个主意!”</p>

    “没了皇帝的名号,本太师要这个朱祁镇来还有什么用!”</p>

    也先直接破防了,当众大骂不已。</p>

    其他瓦剌众将也是面面相觑。</p>

    原本以为俘虏了明朝皇帝,是捡了个惊天大便宜。</p>

    结果现在倒好,大明那边不讲武德,竟然直接就换了皇帝!</p>

    阿剌忍不住道:</p>

    “太师,要不咱们让朱祁镇发个旨意,不承认那个郕王登基,不就行了?”</p>

    也先冷笑一声,道:</p>

    “全世界都知道朱祁镇是我们的俘虏,他不承认有个屁用!”</p>

    “该死,大明内部有高人啊。”</p>

    也先此刻,心中充满了挫败。</p>

    本打算凭借着朱祁镇这张王牌,能不战而攻克京师,光复大元王朝的大都城。</p>

    可现在,朱祁镇成了太上皇,那就不再是什么王牌了,而是一张废牌!</p>

    阿剌眼中闪过一丝凶光,轻声道:</p>

    “既然那朱祁镇已经没用了,不如就让伯颜大人把他弄成头骨酒杯,也算是咱们瓦剌辉煌战绩的见证了。”</p>

    也先沉吟良久,缓缓摇头。</p>

    “罢了,朱祁镇再怎么没用,终究也是大明朝廷承认的太上皇。”</p>

    “杀了他并无益处,留着他一条命,或许将来还能继续要挟大明。”</p>

    定了定神之后,也先对着面前诸将道:</p>

    “事不可为,传令下去,明日退兵吧。”</p>

    瓦剌众将闻言,脸上都露出不甘心的表情。</p>

    “太师,真要撤退?”</p>

    “我们都灭了大明二十万大军啊,怎么就撤退了?”</p>

    “太师,眼下就是大明京师,要不然我们拼一把再?”</p>

    也先心烦意乱,又一次拍了桌子。</p>

    “拼拼拼,成天就知道莽,等你们撞死在京师城门之下,本太师可懒得给你们收拾!”</p>

    “自己来看看这些情报!”</p>

    几份军情被也先丢了出来,瓦剌将军们传阅一番,脸色顿时变得凝重。</p>

    大明从山东、河南、辽东、南直隶等各地陆续抽调了三十余万兵马,正在急速北上。</p>

    其中来自山东的八万兵马速度是最快的,再有两天时间就能抵达京城之外。</p>

    也先冷冷地开口道:</p>

    “我们的牛羊都在长城之外,这些天大都城周围能抢的粮食也马上就要吃完了。”</p>

    “你们是要让我们的妇孺赶着羊群进入长城以南,在大都城外和三十万明军拼一次命对么?”</p>

    听着也先这番话之后,瓦剌众将陷入了沉默。</p>

    也先哼了一声,大一挥。</p>

    “撤吧,我们先撤到长城以北,补给一番再。”</p>

    “这才九月份,时间还长。”</p>

    “本太师再好好的和朱祁钰玩一玩,看看这个大明新登基的皇帝,究竟有什么本事!”</p>

    也先的脸上,满是阴鸷。</p>

    他是真不相信,全歼大明二十万大军,将大明皇帝捏在里。</p>

    这么大的优势,还能被大明彻底翻盘不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