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世界之中,刘秀微微点头。</p>
“有点意思,这李隆基竟然和之前的盘点人物颇为不同。”</p>
这句话立刻就得到了大臣们的共鸣。</p>
丞相宋弘道:</p>
“此子有勇有谋,临危不乱,真不像是一个败家子。”</p>
邓禹摸着胡须,缓缓道:</p>
“从视频中来看,韦皇后已经见识过一次政变了,怕是会有所防备。”</p>
“这禁苑应该是皇家园林,从此地对羽林军营发动突袭,才能让韦氏在羽林军之中的将军毫无防备,仓促应战导致身亡。”</p>
“确实是一个出其不意的好策略啊。”</p>
耿弇淡淡道:</p>
“羽林军营一般都在宫门之外,即便攻破了羽林军营,还得入宫捉拿住韦皇后和李重茂才行。”</p>
“韦皇后和李重茂毕竟是大唐正统,一旦不能抓住这二人,被她们逃离,那依然是万事皆休!”</p>
贞观世界之中,皇帝李世民一下子就来了兴趣。</p>
“禁苑?有点意思,竟然选择从这种地方突袭羽林军营。”</p>
“李隆基这子,的确是出人意料啊。”</p>
和别的朝代不同,李世民现在可就居住在长安。</p>
视频之中李隆基发动突袭的,就是李世民脚下这座大唐宫城!</p>
群臣也是议论纷纷。</p>
房玄龄忍不住道:</p>
“难道李隆基也想要从玄武门杀入宫中?”</p>
禁苑位于宫城北方,羽林军营也在皇城北方,就在玄武门附近!</p>
李世民看着金幕,心中不觉瘙痒难耐。</p>
“李绩,你,李隆基会怎么进攻宫城?”</p>
李绩闻言,顿时满头大汗。</p>
“陛下,这是宫城啊,臣怎么敢?”</p>
开啥玩笑,在皇帝李世民的面前献计怎么攻入皇宫之中?</p>
李绩又没有嫌自己命长!</p>
李世民大为不满,目光投向程咬金、侯君集等人。</p>
这些武将整齐一致地摇头。</p>
“臣不敢!”</p>
李世民重重哼了一声。</p>
“扫兴!”</p>
只能将目光重新移向金幕。</p>
在太平公主的支持下,宫城北侧的左万骑和右万骑两个军营守将们选择听从李隆基的命令,左飞骑和右飞骑的韦氏将军被李隆基当场斩杀。</p>
此时皇宫之中的韦皇后还在睡梦之中,对此一无所知,李隆基得以从容进行下一步计划。</p>
金幕画面之中,李隆基离开左飞骑军营之中,立刻做出布置。</p>
“李先凫将军,你领兵攻白虎门,入掖庭宫后直取右藏库,进攻永安门!”</p>
“葛福顺将军,你领兵攻宣德门,入东宫后同样过左藏库,直驱长乐门!”</p>
“永安门和长乐门拿下之后,尔等务必第一时间将承天门和太极门一并拿下!”</p>
“陈玄礼将军,你率剩余兵马,随本王来!”</p>
李隆基如此这般地分配,井井有条,几名将军心中顿时信服,各自领兵而去。</p>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目光一挑,有些惊讶。</p>
“这个李隆基,有点意思,竟然不走玄武门,舍近求远?”</p>
在占领宫城北方的四大营后,只需要攻入玄武门,就能直达韦皇后和傀儡皇帝李重茂所在的寝宫。</p>
李隆基这个计划,明显是舍近求远!</p>
但马上,李世民又反应了过来,啪地打了一个响指。</p>
“朕明白了,这子是怕韦氏带着李重茂从南边逃跑!”</p>
“韦氏既然经历过一次政变,必然会调集大军在长安城之中驻扎。”</p>
“这些大军不可能驻扎于宫城,但一定离宫城很近。如果李隆基从北面的玄武门进攻,那么韦皇后就可以逃到附近忠于她的军队大营之中!”</p>
李世民着,目光越来越亮。</p>
“李隆基之所以绕道迂回进攻,就是为了切断韦皇后和东、南、西三面的联系!”</p>
“一旦这些地方的联系被切断,那韦皇后就只有一条路。”</p>
“往北,往玄武门逃跑!”</p>
“但偏偏,玄武门外的四座军营,此刻已经被李隆基全部掌控。”</p>
“韦皇后一旦逃到玄武门外,那她就必死无疑了!”</p>
“有意思,真有意思,李隆基这子,哈哈哈!”</p>
李世民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p>
“没想到啊,朕这个大唐的败家子,竟然是这么有意思的一个败家子!”</p>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画面中,两支唐军在宫城里激烈厮杀。</p>
李隆基一方攻势极其猛烈,人人向前,齐声高呼。</p>
“我等为大唐除逆,忠于大唐者放下武器!”</p>
“韦后妄图称帝,尔等阻我,是想要让大唐再次灭亡吗?”</p>
许多正在抵抗的宫廷禁军听到这些呼喊之后,不由变得迟疑,纷纷撤出战场。</p>
李先凫、葛福顺两人势如破竹,自东宫、掖庭宫包抄太极门,彻底完成了三面封锁。</p>
画面切换到寝殿之中,韦皇后急急忙忙,带着皇帝李重茂和上官婉儿等人奔出。</p>
上官婉儿急声道:</p>
“太后,我们去哪?”</p>
韦皇后咬牙道:</p>
“三面都是敌人,我们去玄武门,那里有韦跨和韦播在!”</p>
一行人立刻朝着玄武门的方向狂奔而去。</p>
一路畅通无阻,离开玄武门。</p>
听见喊杀声渐渐在身后消失,韦后不由又惊又喜。</p>
“一定是李旦和太平那个贱人干的,等过了今夜,就弄死他们!”</p>
“快,先进左飞骑营!”</p>
很快,左飞骑营门大开,将韦后等人迎入。</p>
韦后迫不及待地高喊。</p>
“韦播,快出来,保护陛下和老妇!”</p>
跟在韦后身边的上官婉儿突然脸色一变,拉住韦后的袖子。</p>
“太后,这里好重的血腥味,快走!”</p>
还没等韦后反应过来,一个声音突然响起。</p>
“太后是在找这个人吗?”</p>
李隆基策马出现在韦后视线之中,将一颗人头丢到了韦后的面前,正是左飞骑将军韦播!</p>
紧接着,大批羽林军出现,将韦后一行团团包围。</p>
看着面如土色的韦后,李隆基哈哈大笑。</p>
“毒妇,本王就知道你会自投罗,早就在这里等你多时了!”</p>
“诸位,韦氏妄图架空陛下,行武则天旧事篡夺大唐江山。”</p>
“本王奉陛下之命,诛杀韦氏和上官婉儿群贼,还不速速动!”</p>
“不!”伴随着韦后一声凄厉至极的尖叫,画面渐渐暗淡了下去。</p>
李隆基并没有重蹈前太子李重俊的覆辙,成功在玄武门外把韦后诛杀,并将皇帝李重茂掌控在中。</p>
宗楚客、安乐公主等韦后心腹也很快被斩杀殆尽。</p>
随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逼迫李重茂退位,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第二次扶上皇帝宝座。</p>
李旦二度登基后,本应立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但李成器认为李隆基居功至伟,故而坚决让位于李隆基。</p>
最终,李旦下旨,立李隆基为太子!</p>
这位曾经亲眼目睹过神龙政变的成功,也目睹过李重俊政变失败的年轻人,终于成为了大唐的核心人物。</p>
但,李隆基的人生并没有因此就顺风顺水了,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等待着他!</p>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感慨一声。</p>
“这就是李世民造就的恶果了。”</p>
朱棣闻言,不由疑惑。</p>
“父皇,李世民早都死了呀。”</p>
别是李世民了,就连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此时都死了很多年了!</p>
朱元璋哼了一声,瞪了朱棣一眼。</p>
“论功绩,李世民自然是华夏千古大帝,无可置疑。”</p>
“但李世民上位的段,乃是诛杀了当朝太子李建成,不折不扣的篡位!”</p>
“既然是篡位,那他的子孙自然也就有样学样了。”</p>
“这就是为何李世民死后,大唐乱象频生的原因。”</p>
朱棣若有所思,突然大汗淋漓。</p>
“父皇,您是在儿臣?”</p>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看着朱棣。</p>
“你子也不傻嘛。想想吧,若是你当真通过靖难之役那样的方式篡位,你觉得将来你的子孙会如何?”</p>
“他们会不会也想着效仿你这个祖先,来一个‘能者居之’?”</p>
朱棣的冷汗哗一下就全都出来了。</p>
此刻朱棣的脑海之中,全是自己的子孙后代为了争夺皇位残酷厮杀,兄弟阋墙的情形。</p>
朱高炽见状,赶忙安慰道:</p>
“爹您别怕,现在您可是大明皇太子殿下呢。”</p>
“再了,从之前朱祁镇那盘点来看,咱们大明的皇位传承还是很顺利的。”</p>
朱棣刚刚松了一口气,朱元璋又悠悠地开口了。</p>
“真的很顺利?朕可是记得朱祁镇那一篇视频里过,朱瞻基刚刚登基,就镇压了汉王朱高炽的叛乱。”</p>
“怪了,朱高炽为什么会叛乱呢?”</p>
朱棣瞪大了眼睛。</p>
对啊,朱高炽为什么会叛乱呢?</p>
朱元璋继续不紧不慢地开口。</p>
“朕可是听了,许多人都觉得高炽这子过于肥胖,非人君之相也。”</p>
“哦对了,朕还听某个太子在朕面前过,他家的二儿子朱高炽才是最像他的呢。”</p>
朱棣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p>
这些话,都是朱棣在朱元璋面前的!</p>
群臣闻言,脸色也都变得古怪。</p>
父亲疼爱某个儿子,其实也很正常。</p>
但大家刚刚才从盘点视频之中看过李承乾和李泰争夺皇位,不免就要多想一想了。</p>
李承乾是瘸子,朱高炽是肥胖,都符合“望之不似人君”的外表缺陷。</p>
</p>
李泰和朱高炽,正好也都受到自家老爹的疼爱!</p>
李承乾和李泰是长孙皇后所生,都是嫡子。</p>
朱高炽和朱高煦同样也是太子正妃徐氏所生,也都是嫡子。</p>
换言之,李承乾和李泰的故事,完全有可能发生在朱高炽和朱高煦的身上!</p>
朱棣额头上的汗水越来越多了。</p>
“父皇,儿臣真没想过那么多。”</p>
朱元璋了然的点头。</p>
“这是自然,毕竟朕还没死呢,也轮不到你来考虑继承人的问题。”</p>
到这里,朱元璋加重了语气。</p>
“但你确实应该好好考虑一下了。”</p>
朱棣低下了脑袋。</p>
“儿臣明白了。”</p>
当天晚些时间,东宫之中。</p>
朱高煦兴冲冲地来到朱棣的书房,对着朱棣笑道:</p>
“爹,孩儿今天又去练兵了!”</p>
“您不知道,那些新的火枪兵训练起来其实也是”</p>
朱高炽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有些疑惑。</p>
“爹?”</p>
朱棣安静地注视着朱高煦。</p>
徐氏给朱棣生了三个儿子,但朱棣最疼爱的不是嫡长子朱高炽,也不是三儿子朱高燧,而是这个二儿子朱高煦。</p>
朱棣能从朱高煦的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的模样。</p>
朱高煦明显有些不安,道:</p>
“爹,孩儿是做错了什么事情吗?”</p>
朱棣突然笑了起来,道:</p>
“孩子,你很喜欢当一名大将军,对吗?”</p>
朱高煦闻言,立刻激动起来。</p>
“爹,孩儿做梦都想当一名大将军。”</p>
朱棣微微一笑,伸出。</p>
朱高煦愣了一下,正色道:</p>
“爹,我都二十岁了!”</p>
朱棣依旧微笑,没有收回来的意思。</p>
朱高煦一脸无语,默默地将头伸了过去。</p>
朱棣摸了摸朱高煦的脑袋,微笑道:</p>
“那你以后就当一名大明真正的大将军吧,孩子。”</p>
看着朱高煦高高兴兴地离去,朱棣将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一声轻叹。</p>
你也只能当大将军了,孩子。</p>
或许,将来运气好,还能在海外弄块领地,当个藩王?</p>
但大明的皇位,从此就和你无缘啦,孩子。</p>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表情微妙。</p>
“李旦是谁来着,这大唐的关系乱七八糟的,朕都有点迷糊了。”</p>
陈平答道:</p>
“陛下,李旦是李治和武则天生的最儿子,之前死掉的那个李显是他的三哥。”</p>
萧何补充了一句。</p>
“李治死后,先是哥哥李显继承皇位,不久之后武则天废掉李显,让弟弟李旦当了皇帝。”</p>
“故而神龙政变的时候,大臣们先拥立李显,因为李显是李治遗诏里的继承人。”</p>
曹参接着道:</p>
“但李旦毕竟当年也当过一段时间的皇帝,所以在李显死后,李旦第二次复位也能算名正言顺,无可指摘。”</p>
刘邦揉了揉太阳穴。</p>
“所以就是武则天的三儿子和四儿子轮流当皇帝嘛,那大儿子和二儿子呢?”</p>
陈平闻言不由一滞,这视频之中也没啊。</p>
想了想,陈平道:</p>
“应该是死了,按照武则天的段来,或许这两个儿子就死在她这个亲生母亲里也不一定。”</p>
坐在刘邦身后的皇后吕雉听到这里忍不住了,道:</p>
“陈大人怎么能这种话?母亲怎么会杀儿子呢!”</p>
还没等陈平啥,刘邦就嘿嘿一笑。</p>
“这武则天为了陷害王皇后,可是把刚刚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女儿都捂死了。”</p>
“别的母亲不会害儿子,但武则天这个母亲,确实不好。”</p>
吕雉听完之后明显很生气,直接站起来离开了大殿。</p>
刘邦也不着恼,用玩味的表情看着吕雉离开,然后又转过头瞧了刘盈一眼。</p>
刘盈依旧板正地坐在那里,也不知道这位大汉太子心里在想什么。</p>
刘邦目光移回金幕,良久之后一声长叹。</p>
“朕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何之前那些国君都喜欢自称‘寡人’。”</p>
“当坐到了这个位置之后,确实就是不折不扣的孤家寡人啊。”</p>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李治和武则天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李弘最为贤明,据有明君之相,也是很长一段时期的太子。</p>
但李弘成年之后,因看不惯武则天的做法,多次和武则天发生冲突,最终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暴病而亡。后世许多人认为,李弘是被武则天用阴私段害死的。</p>
李弘死后,二儿子李贤被立为新太子。李贤人如其名,同样非常贤能。武则天察觉到这一点之后,利用权力多方打压李贤,最终逼迫李治废掉了李贤的太子之位,逼得李贤不得不自杀。</p>
李弘和李贤死后,剩下的李显和李旦这两个亲儿子,被武则天刻意地培养成了废物,成为了武周代唐的垫脚石。</p>
故而,李旦虽然第二次继承了皇位并拥有了真正的皇权,却因为缺乏能力,没有办法做好一个合格的皇帝。</p>
画面之中,李旦正在和群臣议事。</p>
“请陛下圣裁!”</p>
李旦闻言,脸上露出迟疑表情。</p>
过了片刻,李旦看向一旁的太子李隆基。</p>
“隆基啊,这件事情你觉得如何?”</p>
李隆基忙道:</p>
“父皇,儿臣觉得姚崇得没错,确实应该这么办。”</p>
李旦哦了一声,点头道:</p>
“那就等等,先不着急。”</p>
“朕等会找太平入宫,再问问她的意见好了。”</p>
群臣闻言,不由哑然。</p>
李隆基忍不住道:</p>
“父皇,此乃国事,姑姑她一名女子,何必事事参与呢?”</p>
李隆基话音刚落,旁边的宰相们就七嘴八舌地开口了。</p>
“太子殿下此言不妥。”</p>
“镇国公主乃是有大功于陛下的,陛下垂询公主,也是理所当然。”</p>
李隆基听着,脸色明显发青。</p>
李旦顺势道:</p>
“那就这么办吧!”</p>
李隆基虽然当上了太子,但他却要面临一个强大的对,那就是曾经的盟友,亲姑姑太平公主。</p>
在政变一事中,李隆基事实上只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太平公主才是真正提供了强大力量的幕后主宰。</p>
故而在李旦成功登基后论功行赏,七名大唐宰相之中竟然有五名是由太平公主所举荐的。</p>
加之皇帝李旦能力不足生性懦弱,凡遇到国事都会习惯性地先找太平公主商议之后再做决定,导致太平公主在朝廷之中权势极大,明显压过了李隆基这个正牌太子。</p>
双方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越发激化,仅仅一年的时间就爆发了。</p>
画面中,太平公主带着一群侍从出现,将正准备上朝的大唐宰相们拦住。</p>
姚崇见状,皱眉道:</p>
“公主这是何意?”</p>
太平公主盯着姚崇,淡淡道:</p>
“本宫觉得,太子德不配位,大唐是时候换一位新太子了,还是让李成器皇子当太子更好一些。诸位宰相觉得呢?”</p>
几名忠于太平公主的宰相自然是连声赞同。</p>
便在此时,突然传来一声厉喝。</p>
“公主殿下,简直是无理取闹!”</p>
镜头立刻转到了开口之人身上。</p>
大唐宰相,宋璟。</p>
宋璟站了出来,冷声道:</p>
“公主殿下,您虽是陛下亲妹,但毕竟没有坐在龙椅之上!”</p>
“殿下如何能凭自身好恶,替陛下擅行废立之事,真以为您是大唐女皇不成!”</p>
“若此事被陛下所知是什么后果?请公主殿下自行思量!”</p>
宋璟一番义正言辞的呵斥,让太平公主不由心虚,过了片刻后讪讪一笑。</p>
“是本宫冒失了。来人,起驾回宫!”</p>
在宋璟的言辞阻止下,太平公主这一次对李隆基的发难宣告失败。</p>
此事过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正式公开,支持双方的大臣在朝堂之中也是势如水火,大唐朝政变得无比混乱。</p>
看到这里,汉武帝忍不住冷笑一声。</p>
“这些个女流之辈,总是想要搞乱朝政!”</p>
“哼,什么狗屁巾帼不输须眉,也就没脑子的女人才信!”</p>
面对汉武帝的锐评,刘据忙道:</p>
“父皇所言极是!”</p>
金日磾依旧安静地侍立一旁,脑海中又浮现出一段历史。</p>
汉武帝当年之所以登基,是因为迎娶了自家姑姑,大汉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p>
但在登基之后,这位大汉馆陶长公主行事跋扈,喜欢干涉朝政安插亲信。</p>
皇后陈阿娇同样继承了母亲的性格,行事作风都极为霸道,让后宫之中颇多怨言。</p>
于是汉武帝就扶立了另外一名女子卫子夫为皇后,废掉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p>
馆陶长公主也由此失势,被排除出了大汉的权力核心。</p>
但即便是在馆陶长公主失势之后,汉武帝表面上对其还是毕恭毕敬。</p>
今天听着汉武帝这一番话,金日磾觉得,应该就是冲着馆陶长公主和陈阿娇去的。</p>
汉武帝看了一眼刘据,叮嘱道:</p>
“尔要记住,将来绝对不能让女子获得权力,不然就是如同这武则天、韦氏以及太平公主一般,乌烟瘴气、乱七八糟!”</p>
刘据唯唯诺诺。</p>
唐初世界之中,皇帝李渊看到这里,表情也是有些微妙,瞅了一眼李世民。</p>
“世民啊,你这个孙子李旦,当皇帝似乎不太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