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听着傅恒的话,脸上的表情越发阴沉,似乎想起了什么。</p>
乾隆想起的是当年清军在江南进行的多次大屠杀事迹。</p>
金幕画面中,开始出现了一幕幕清军士兵屠戮江南大明百姓的画面。</p>
清军南下,一路遭遇了极其强烈的抵抗,北方以济南府为首,南方以江南为最。</p>
时任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毫不留情地下达了命令,对反抗激烈之地,一律屠城!</p>
济南府四十万人,屠城之后幸存者不足十万。</p>
扬州城被清军攻克之后,连续屠城十日,能活下来的居民十不存一。</p>
嘉定城因抵抗无比激烈,被清军先后三次屠城,让这座城池一度成为了空城。</p>
多尔衮死后,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都意识到了这般暴行所导致的仇恨,对江南地区以怀柔为主。</p>
然而,这般滔天血仇,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被遗忘的。</p>
仇恨的火种在江南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悄然在汉人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安静地燃烧着,等待着复仇的会。</p>
这便是伪奏稿后几年内迅速传遍汉地十八省却没有被清廷察觉的幕后真相。</p>
得知真相的乾隆皇帝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p>
是承认错误,真诚忏悔,从此融入华夏。</p>
还是维护祖辈的行为,继续压制江南、乃至整个汉地所有省份的仇恨?</p>
乾隆皇帝并没有犹豫太久,就给出了这个注定要改变大清历史的答案。</p>
金幕画面中,乾隆表情平静,对着傅恒开口。</p>
“准备笔墨,给朕拟旨。”</p>
傅恒赶忙取来纸笔,一边听着乾隆口述,一边飞速书写。</p>
“凡传播伪奏稿者,杀无赦,全家诛连。”</p>
“有汉人官吏助其传播者,族诛。”</p>
“印刷、贩售、运输伪奏稿者,抄家处斩,妻女发配为奴。”</p>
“各地总督、巡抚、知府、县令及吏员,追查不力者,免官处死。”</p>
“各地旗人,当协助官府追查,有先斩后奏之权。”</p>
“钦此!”</p>
傅恒飞速写完,双托着旨意,呈送到乾隆案头。</p>
乾隆面无表情地用红笔在上面做出批示,随后拿出了玉玺,砰一声,盖上了血红的印戳。</p>
紧接着,是一幅幅画面的飞速闪动。</p>
许多汉人士子,被一群群地押送上了刑场。</p>
刽子们用力斩下,一颗颗脑袋落在地上。</p>
有人站在刑场之上大喊。</p>
“建奴,我等汉人,与尔不共戴天!”</p>
下一刻,绞索升起,一排排的站立着的囚犯被吊在了半空中,轻轻晃荡。</p>
伪奏稿案,标志着乾隆皇帝重新捡起了父皇雍正的文字狱,并将文字狱推向了新的巅峰!</p>
大秦世界,咸阳城皇宫大殿之中,一片寂静。</p>
秦始皇冕旒之下的脸庞上,射出了两道精光。</p>
这一刻,这位华夏千古大帝,发自内心的怒了。</p>
砰的一声,秦始皇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面前的御案上。</p>
“大清,好,好一个大清。”</p>
“哼,朕的大秦,怎么就和这个大清差了如此之多的朝代?”</p>
扶苏双目赤红,猛然站了起来。</p>
“这乾隆皇帝,这个满清,简直该死,该死一万遍啊!”</p>
以性格温和而着称的大秦皇太子,此刻浑身散发着惊人的煞气。</p>
在场所有的大秦群臣,同样是群情汹涌。</p>
“这异族鞑虏,实在是欺我华夏太甚!”</p>
“建州女真此举,与五胡何异?”</p>
“恨不能生在后世,否则我必屠建奴,方消此心头之恨!”</p>
汉初世界之中,刚刚回到长安皇宫之中的刘邦,表情一下子变得无比阴冷。</p>
“弘历好,好个弘历。”</p>
刘邦话的语气极其平静,但他话音落下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噤若寒蝉。</p>
这一刻,所有人都感觉到,这位大汉开国皇帝心中那冲天的杀。</p>
站在刘邦身旁的刘恒,双拳头紧握,青筋暴起。</p>
就连一直以来都被人认为过于懦弱的太子刘盈,也是义愤填膺,身体气得颤抖。</p>
刘邦长出一口气,平静地发了一条弹幕。</p>
汉高祖刘邦: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你应该庆幸,你的清国没有和朕的大汉处在同一时代。</p>
紧接着,一大堆的弹幕犹如潮水般汹涌而出。</p>
汉武帝刘彻:女真是吧?朕必派精锐将士,屠尽尔等先祖!</p>
光武帝刘秀:谁和朕一下女真的祖地在哪?</p>
唐太宗李世民:女真是靺鞨后裔没错吧?大唐的这条世界线中,将来再无任何靺鞨人的生存之地!</p>
宋太祖赵匡胤:哈哈,朕突然觉得朕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好了,因为朕真能杀女真人!</p>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唔,各位,我们大元也是异族,但朕可是坚决推行汉化的,你们不能把大元和这个满清看成一样的!</p>
明太祖朱元璋:朕突然觉得,之前的犁庭扫穴还是让建奴死得太轻松了一点,有必要让锦衣卫研究点新的杀人方式才好。</p>
华夏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这一刻怒气值不约而同地达到了满值。</p>
更有许多人,言辞激烈地破口大骂,直接问候了大清历代先祖,因弹幕和谐规则而无法具体在此描述。</p>
大清世界之中,乾清宫大殿也是一阵寂静。</p>
康熙皇帝坐在皇位上,注视着面前飞速闪过的一条条弹幕,脸上的表情异乎寻常的平静。</p>
脚步声响起,一名全副披挂的将军昂首挺胸地走入大殿之中,朝着康熙皇帝跪下。</p>
“儿臣胤祯见过皇阿玛,此番出征青海,幸不辱命!”</p>
正是刚刚从青海得胜归来的十四皇子胤祯。</p>
康熙皇帝没有开口。</p>
胤祯等了一会没有得到答复,有些疑惑地抬起头,又顺着康熙皇帝的目光看向了金幕,看到了金幕上不断闪过的一条条弹幕。</p>
胤祯看了一会,眉头皱起,有些疑惑地发问:</p>
“父皇,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这些先朝皇帝们发了疯一般咒骂大清?”</p>
康熙皇帝默然半晌,揉了揉太阳穴,有些疲惫地开口。</p>
“也没什么,无非就是大清没有选择融入华夏罢了。”</p>
太子胤禛此时也回过神来,一声冷笑:</p>
“融入什么融入?父皇宽仁了这么多年,这些汉人什么时候感激过父皇,感激过咱们?”</p>
“既然他们不知好歹,到了弘历当皇帝的时候还是死性不改,放不下这所谓的仇恨,那大清就不该融入。”</p>
“大清是满蒙一体的大清,想要做些什么,何须这些汉人三道四!”</p>
群臣也纷纷醒悟过来,齐声开口赞同。</p>
“对,咱们旗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想怎么统治大清就怎么统治大清!”</p>
“旗人的规矩就是规矩,汉人有什么资格不?”</p>
“汉人不过是旗人的牛马牲畜,乾隆陛下就算全部都杀了又如何?”</p>
“陛下不必为这些无聊的弹幕费神,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奈何咱们大清,咱们也无需理会他们!”</p>
十四皇子胤祯看着面前群情激奋的大臣们,一愣一愣的,心中满是疑惑。</p>
弘历?</p>
乾隆?</p>
自己才离开京师去青海打了一仗,金幕之中,究竟播放了什么了不得的内容?</p>
康熙听着群臣的话,目光缓慢地在大殿中那些汉人大臣身上掠过。</p>
这些汉人臣子们,少部分也在慷慨激昂地支持着大清。</p>
但大部分人却低下了头,一言不发。</p>
或许,他们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心中的某些情绪,也如同火山内的岩浆一般,开始涌动起来了吧?</p>
老皇帝突然觉得十分疲惫,身体又一次缓缓靠在了龙椅的椅背上,心中无声叹息。</p>
六十年的宽仁,终究还是要彻底毁于一旦了吗</p>
这金幕,真的是可怕啊!</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乾隆皇帝再度捡起文字狱这个文化恐怖武器之后,立刻就将其运用得登峰造极。</p>
乾隆四十二年,江苏扬州无赖蔡嘉树租借徐家土地,按照约定徐家可以在一定年限之后赎回。</p>
然而徐家在时间到之后赎回,蔡嘉树却霸占不还,产生纠纷之后蔡嘉树前往官府诬告徐家,称徐家家主徐述夔所着的一柱楼诗之中有忌讳之词。</p>
相关官员不敢隐瞒,立刻将此案呈奏京师。</p>
画面之中,乾隆皇帝听完军大臣陈述后,立刻拿过这份奏章,细细阅读。</p>
镜头并未立刻转向奏章,而是锁定了这位军大臣。</p>
此人容貌颇为俊美,隐约有一股阴柔气质,脖子</p>
领班军大臣,钮钴禄和珅。</p>
乾隆皇帝目光落在了其中一句诗上,并将其低声念出。</p>
“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p>
乾隆皇帝的表情立刻变得阴沉,双目中透出了杀。</p>
“此乃反诗!”</p>
和珅忙道:</p>
“陛下,臣也觉得是反诗一首,但江苏布政司使陶易却不以为然。”</p>
着,和珅又拿出了另外一份奏章,正是来自于江苏布政司使陶易。</p>
</p>
“臣以为,此诗中的诗句乃是作者自我激励,期望未来能成就一番事业,只不过巧合之下用了‘明’‘清’二字,并非作者对大清心怀怨念,还请陛下明察!”</p>
乾隆皇帝呵呵一笑,脸上的笑容中带着几分狰狞。</p>
“这个陶易,真是枉费了朕对他如此信任,竟然能出这么愚蠢的话来!”</p>
“好,他陶易不是觉得徐家没问题吗?那就让他和徐家一起去死好了!”</p>
完,乾隆提笔,在陶易的奏折上批示了一行字。</p>
“陶易乃反贼逆党,斩立决!”</p>
“徐氏家族三代处斩,四代以下及其家中妇女流放宁古塔,全部家产充官。”</p>
“凡徐氏亲朋者,着有司严查,涉反诗者一律从重从快处罚,不得有误!”</p>
做完批示之后,乾隆抬起头,看着面前的和珅,淡淡道:</p>
“和珅啊,你去把纪昀叫来。”</p>
和珅赶忙躬身道:</p>
“奴才遵命!”</p>
很快,一名汉人大臣快步跟随着和珅来到房间之中,恭恭敬敬地跪了下来。</p>
“臣纪昀,见过陛下!”</p>
大清内阁学士、礼部汉人侍郎、四库全书总编撰纪昀,字晓岚。</p>
乾隆看着纪昀,语气颇为平静。</p>
“四库全书如今进展如何了?”</p>
纪昀忙道:</p>
“回陛下的话,如今已经编制了三千二百三十二册,但从全国各地搜集到的书籍实在过多,还需要继续甄别和编制。”</p>
乾隆嗯了一声,淡淡道:</p>
“烧毁了多少部反书啊?”</p>
纪昀恭声道:</p>
“如今鉴别出来的反书总计十万零三十二册,名单已经递交军处了。”</p>
和珅忙道:</p>
“军处早将所有反书名单册子印发全国省县,令各地官员追缴销毁。”</p>
“按各地上报汇总,销毁的书籍应当在八百万册左右。”</p>
乾隆脸一沉,对着和珅斥责道:</p>
“当年的伪奏稿,在全天下传播了何止十万册?”</p>
“如今发现了十万反书,总数量怎么可能只有区区八百万册!”</p>
“继续让刑部追查下去,务必要将所有反书禁绝!”</p>
和珅不敢怠慢,赶忙应下。</p>
纪昀在一旁察言观色,从袖子之中拿出了两张图画。</p>
“陛下,此乃臣在校对明史时,发现的两张明太祖画像。”</p>
“大家对明太祖的长相有所争议,臣思来想去,不敢专断,还请陛下圣裁。”</p>
着,纪昀将两张画像放在了御案的左右两边。</p>
镜头适时移动,呈现出了两张画像。</p>
左边这一张画像上,是一位英明神武,五官端正,神采飞扬,头戴大明皇冠,豪情万丈的中年男子。</p>
右边这一张画像上,则是一位五官丑陋,脸上满是麻子,双目细长怪异,下巴更是弯得如同新月般,怎么看怎么觉得让人心生厌恶的猥琐男人。</p>
两张画像上都有同样的文字明太祖朱元璋像。</p>
乾隆盯着这两张画像,沉默了好一会之后对着纪昀道:</p>
“依尔之见,哪一张画像才是真的?”</p>
纪昀干咳一声,心翼翼地指着右边那张极其丑陋的画像,赔笑道:</p>
“臣以为,这张画像应当更贴近现实一些。”</p>
乾隆皇帝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不少,淡淡道:</p>
“你是个汉人,竟然选了一张更加丑陋的画像?”</p>
“莫非你也觉得朱元璋天生丑陋不成?”</p>
纪昀一脸大义凛然:</p>
“陛下的这是什么话?臣作为四库全书的总编撰,奉陛下旨意修订天下书册,自然是要做到尽善尽美,求真求实!”</p>
“朱元璋虽是汉人,但相貌丑陋乃是人所共知,臣又怎么能罔顾事实,为朱元璋洗白开脱呢?”</p>
“这是臣作为文人的风骨,更是臣对大清和陛下的忠诚!”</p>
乾隆皇帝的嘴角终于露出笑意,朝着纪昀缓缓点头。</p>
“好,你算是个难得忠心的,朕让你来当这个四库全书的总编撰,的确是没有看错你。”</p>
“继续努力,朕哪天心情好了,给你弄进汉八旗里,给朕和大清世世代代当奴才!”</p>
纪昀受宠若惊,露出了感激涕零的表情,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p>
“臣谢陛下恩典,虽世世代代粉身碎骨,不足为报也!”</p>
乾隆挥了挥,道:</p>
“下去吧。”</p>
纪昀兴奋地带着那张极为丑陋的朱元璋画像离开了。</p>
和珅看着纪昀的背影,沉默片刻之后轻声开口:</p>
“陛下,此人数典忘祖,背弃同胞,不足为信!”</p>
乾隆皇帝哼了一声,嘴角却越发翘起。</p>
“怎么,你还指望四库全书的总编撰是一个正直有风骨的汉人?”</p>
“若他不是这样的人,朕还不用他了呢!”</p>
“哦,对了。朕听你最近好像在让人弹劾他?”</p>
和珅忙道:</p>
“奴才就是看着他那谄媚的嘴脸心烦,想要教训一下他。”</p>
乾隆摇了摇头,淡淡道:</p>
“你是朕的奴才,他连奴才都算不上,你和他计较什么?”</p>
“朕留着他有用,没了他,谁来帮朕继续编撰四库全书?”</p>
“将来啊,朕少不得还要给他一个什么文忠文达之类的谥号呢,你就别打他的心思了。”</p>
和珅欲言又止,过了好一会才咬牙道:</p>
“陛下,若是朝中都是这般阿谀谄媚之徒,实在是影响大清风气啊!”</p>
乾隆表情突然变得冷厉,双目眯起,盯着和珅。</p>
“你还有脸他?这些年你贪了多少,自己心里没数吗?”</p>
“你那宅子里多少珍藏,多少金银,难道还要朕派人去给你查抄一下,全部登记在册?”</p>
和珅额头冷汗滚滚,噗通一声直接跪了下来,连连磕头。</p>
“奴才知罪,还请陛下饶命!”</p>
乾隆也不话,就这么看着和珅。</p>
直到和珅额头都磕出血来了,才冷声道:</p>
“滚出去!”</p>
和珅不敢再,只能仓皇离开。</p>
除去文字狱之外,乾隆皇帝为了彻底断绝华夏文明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反抗精神,还采用了另外一招,那就是四库全书的编撰。</p>
这是一套史无前例,超越了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的超级图书,它本该是华夏文明史上的又一个奇迹和辉煌,但乾隆皇帝的险恶用心却摧毁了这一切。</p>
四库全书之中,所有宣扬华夏文明,可能会对大清奴役境内汉人造成威胁的书籍全部被列为禁书,在全国范围内查抄烧毁。</p>
在长达数十年的编撰过程之中,无数记载着华夏先贤历史事迹的珍贵书籍被摧毁,彻底从华夏历史上消失。</p>
其中,又以明朝相关的书籍,受到的牵连最为严重。</p>
大清之前的明朝历代皇帝,自朱元璋以下,一律被安上了各种各样奇怪的毛病,并大加渲染,务求给人“大明全是奇葩昏君”的印象。</p>
根据不完整的统计,至少有上千万册相关书籍、史料、诗词,在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中被彻底销毁。</p>
通过文字狱和四库全书的编撰,乾隆皇帝达到了他的目标,从精神和文化两方面实现了对治下亿万汉人百姓的控制。</p>
同时,乾隆、嘉庆以及之后的历代清朝皇帝、皇族后裔,对参与了四库全书编撰的诸多汉人大加赞赏表彰,希望能借此洗脑一代代的汉人,让这些对华夏文明刨根掘底的叛徒们成为后世汉人的偶像。</p>
四库全书总编撰纪昀,极其罕见地以汉人之身得授正一品大臣,谥号“文达”。其余参与编撰的汉人官员、学者,同样极尽封赏。</p>
这是乾隆皇帝在巩固皇权和满蒙八旗统治上的重大胜利,但他对汉人和华夏文明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也彻底断送了大清未来发展的所有可能性。</p>
自乾隆朝之后,大清内部的文化、科技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间完全陷入了停滞乃至倒退。</p>
从这个角度而言,乾隆皇帝固然缔造了大清全盛时期被誉为“华夏最美图”的超级王朝,却也亲埋下了大清衰落乃至灭亡的祸根。</p>
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乾隆皇帝亲做下的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影响着大清,一步步将大清推向衰落,最终灭亡。</p>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欠债后人偿还,世间道理,便是如此简单。</p>
当这位皇帝意气风发地巩固着统治的时候,他又怎么可能知道,他的子孙后代们将会在统治这个帝国的时候,承受到多少载入史册,史无前例的耻辱?</p>
这也是本系列视频将乾隆皇帝列入败家子系列的最重要原因。</p>
看到这里,金幕之前绝大部分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p>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露出了笑容。</p>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朕很喜欢这句话!”</p>
扶苏闻言点头,脸上浮现出期待的表情。</p>
“也不知道这个满清会不会在接下来的盘点视频里爆发一次‘安史之乱’级别的叛乱。”</p>
“若是那样的话,就再好不过了!”</p>
秦始皇哑然失笑,对着扶苏问道:</p>
“你不是一直以来都觉得,黔首百姓才是战乱之中最为受苦的人吗?”</p>
“朕现在都还记得你看到安史之乱时那种痛心的表情呢。”</p>
扶苏表情一正,严肃地对着秦始皇开口:</p>
“若是其他华夏朝代遭难,儿臣自然于心不忍。”</p>
“但这满清遭难哼,儿臣认为,不过是报应到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