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目光在大殿之中游移着,想要找到弘历的身影。</p>
但,找不到!</p>
康熙皇帝缓缓开口:</p>
“弘历呢?”</p>
胤禛当然能听出康熙话语之中的怒意,一时间头皮发麻,尴尬地开口:</p>
“父皇,那个孽畜这些天都和富察氏在一起呢。”</p>
康熙深吸一口气,冷冷开口。</p>
“把弘历找来。”</p>
很快,弘历就急匆匆地来到了大殿中。</p>
“孙臣见过皇爷爷。”</p>
康熙面无表情地看着弘历:</p>
“朕不敢当你的皇爷爷。”</p>
弘历身体一震,当场傻眼。</p>
还没等康熙继续开口,胤禛已经快步走上前来。</p>
“弘历,你这孽畜!”</p>
胤禛一声怒吼,紧接着就是一巴掌甩在了弘历的脸上。</p>
啪!</p>
耳光清脆。</p>
弘历脑袋一歪,五个鲜红的指印出现在脸颊上。</p>
康熙平静地看着这一幕,没有开口阻止。</p>
于是胤禛的耳光又继续落了下去。</p>
啪啪啪!</p>
几记耳光下来,弘历终于回过神,伸护住脸庞。</p>
胤禛又气又急,直接上脚猛踹,把弘历踹得在大殿中滚来滚去。</p>
弘历忍不住大叫道:</p>
“皇爷爷,救孙臣一命!”</p>
康熙脸颊颤抖了一下,又等弘历被踹了几脚,这才开口:</p>
“好了,还不够丢人吗!”</p>
胤禛这才停下来,转身甩了一下衣袖和袍子下摆,朝着康熙下跪:</p>
“儿臣教子无方,请皇阿玛降罪!”</p>
大殿中,一片寂静无声。</p>
黑压压的群臣人头耸动,却连呼吸声都能听得清楚。</p>
许多大臣表面非常淡定,心中也非常淡定。</p>
毕竟这种情形,在最近这段时间里确实是上演了太多次。</p>
当然,也有表面很害怕,心中也很害怕的。</p>
这些人主要是最近从八皇子胤禩这边叛离,投靠胤禛的大臣。</p>
本以为胤禛当了太子,投靠过来就高枕无忧了。</p>
没想到这视频里面的地雷是一个接一个,弘历的种种表现直接让胤禛这个父亲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动摇。</p>
这还能好吗?</p>
康熙盯着胤禛和战战兢兢的弘历,没有话。</p>
金幕之中,嘲讽的弹幕还在一条条的飘过。</p>
汉高祖刘邦: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怎么没声了,是不是被你的好大孙给气死了?</p>
明太祖朱元璋:朕现在是非常之疑惑,你大明的末代皇帝得蠢到什么地步,才能把江山拱让给了这满清?</p>
秦始皇嬴政:作为开国,不,开创王朝之君,朕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们,那些末代君王的愚蠢是你们完全想象不到的。</p>
唐太宗李世民:此言有理,朕帮父皇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得知隋炀帝的种种事迹也是惊掉下巴。</p>
吴大帝孙权:若是按照这种法,乾隆岂不是又一个李隆基了?</p>
秦始皇嬴政:不会。</p>
宋太祖赵匡胤:不可能。</p>
汉武帝刘彻:想多了。</p>
吴大帝孙权:咦,你们为何如此肯定?</p>
宋太祖赵匡胤:因为乾隆的国库有钱。</p>
秦始皇嬴政:国库有钱就代表着军饷不缺,代表着军队的忠诚始终能够保证。</p>
汉武帝刘彻:纵然有地方性的叛乱,起兵的无非就是一群泥腿子,怎么可能打得过军饷充足的朝廷正规军?</p>
明太祖朱元璋:言之有理。大宋是朕所知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但没有任何一次农民起义能成功,就是因为大宋太有钱了,军队再怎么草包也能把农民起义镇压下去。</p>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你也是农民起义军出身啊,你怎么就成功了?</p>
明太祖朱元璋: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朕起兵的时候,大元的财政危已经连正常赈灾都无法做到,拖欠军饷更是家常便饭,你呢?</p>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微微有些出神。</p>
弘历不是亡国之君吗</p>
老皇帝心中一番心理斗争后,做出决定。</p>
“十四皇子胤祯,为国平定青海有功,即日起署理兵部事务。”</p>
胤祯大喜过望,立刻出列下跪:</p>
“儿臣谢皇阿玛恩典!”</p>
听到康熙这道旨意,在场群臣心中都是一震。</p>
兵部,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职位啊。</p>
眼下大清还有准噶尔汗国这个劲敌,十四皇子执掌兵部,代表着他极有可能成为将来讨伐准噶尔汗国的主帅。</p>
一旦十四皇子灭掉了准噶尔汗国,凭借着巨大的军功和威望,挑战四皇子胤禛就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了。</p>
但康熙皇帝的旨意还没有结束。</p>
“八阿哥胤禩在家反省的时间也不短了,是时候该放出来了。”</p>
“嗯,等他放出来之后,就负责工部事务吧。”</p>
听到这里,众人的心中又是一跳,不少人表情都控制不住了。</p>
八皇子胤禩,前些天才刚刚被第二次关了禁闭,当时大家都以为他彻底完蛋了。</p>
毕竟太子胤礽也是在第二次被废之后,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p>
可现在,八阿哥竟然又起死回生了?</p>
许多胤禛的太子党,这回是真的慌了。</p>
十四皇子执掌兵部,八皇子执掌工部。</p>
这都是六部之中的重要部门啊。</p>
作为太子的胤禛,难道真的会被皇帝陛下给无情压制下去?</p>
康熙颁布完这些旨意,将目光投向胤禛,淡淡道:</p>
“老四,你觉得朕的任命如何?”</p>
众人目光齐聚胤禛身上。</p>
胤禛做了一个深呼吸,语气平缓地开口:</p>
“父皇的旨意,儿臣极为赞成。”</p>
康熙点了点头,淡淡道:</p>
“这就好,今天就到这里,散朝吧。”</p>
“哦对了,弘历留下来,今后他都在乾清宫里由朕教导,每日早上回东宫请安即可。”</p>
胤禛愣了一下,点头应是,随后又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弘历。</p>
弘历捂着被扇肿的脸颊,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p>
不是,我就是和富察氏呆了几天,怎么就被叫回来暴打了一顿呢?</p>
难道是</p>
弘历突然醒悟过来,将视线投向金幕。</p>
对,一定是它!</p>
一定是这个金幕中了什么我的坏话,才会让爹这么激动,才会让皇爷爷如此气愤。</p>
弘历情不自禁地握紧了拳头。</p>
他真想一拳打碎这个可恨的金幕!</p>
就在此时,康熙的声音从弘历身后响起。</p>
“弘历,你坐下来,继续和朕看。”</p>
弘历战战兢兢地坐了下来,情不自禁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脸颊。</p>
这几巴掌,是真疼啊。</p>
康熙表情平静,用回放以及倍速快进功能,将刚刚的那一段重新在弘历的面前播放了一遍。</p>
弘历看着看着,脸色渐渐变得苍白了起来。</p>
夜色不知何时已然变深,大殿之外传来了不知是乌鸦还是猫头鹰的鸣叫声,让大殿之中的气氛更显得僻静,只有金幕的声音在回荡着。</p>
终于,弘历看完了之前的回放。</p>
“有什么感想?”康熙淡淡地开口。</p>
弘历表情苍白,对着康熙道:</p>
“孙臣,孙臣错了。”</p>
康熙面无表情地开口:</p>
“错在何处?”</p>
弘历道:</p>
“错在不该想着超越皇爷爷和爹,您二位就是大清历史上最出色的皇帝,孙臣只需要追随您二位的脚步即可。”</p>
康熙平淡地开口:</p>
“胡八道。”</p>
弘历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p>
康熙看着弘历,叹息一声。</p>
“你父亲对你的管教,确实是太过严厉了一些。”</p>
“所以你长大之后才会如此的叛逆。”</p>
弘历愣了一下,没有开口话。</p>
胤禛确实是一个非常严厉的父亲。</p>
胤禛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也都很叛逆。</p>
他们并不敢在表面上违背胤禛的话,但却用行动展现出来。</p>
弘历年纪相近的几个兄弟,大部分都沉迷于各种爱好或者女人之中,并不像胤禛那样沉迷于国事。</p>
真正想要争夺皇位的,其实只有弘历和兄长弘时。</p>
而弘时也因为过于关注皇位,紧张之下经常犯错。</p>
康熙九子夺嫡,胤禛靠优秀上位。</p>
而胤禛的儿子夺嫡,弘历而是靠着其他兄弟的失误上位。</p>
就好像考试,别的皇子都是90,90多分,而胤禛是00分。</p>
而弘历的试卷只有0分,但其他兄弟的试卷都是60,0分。</p>
康熙深深地叹息了一声。</p>
“宽仁才能教育出好孩子,严厉和打压只能让孩子无所适从,变得一代不如一代。”</p>
“这个道理,你爹确实不懂。”</p>
严厉教育的结果,只会让孩子自卑。</p>
自卑会让孩子演化出两种长大的可能性,一种是越发自卑后导致的懦弱,一种则是破而后立,从极度的自卑变成极度的自负。</p>
金幕之中的乾隆皇帝,正是第二种,从极度的自卑变成了极度的自负。</p>
无论任何性格都有可取之处,懦弱也可以被称为谨慎,自负也可以看做自信。</p>
但极端的性格,从来就不是一件好事。</p>
</p>
康熙看着弘历,语气平缓:</p>
“你是不是害怕,因为你在金幕之中的表现,朕会废黜你爹的太子之位。”</p>
弘历下意识地想要摇头,但又突然福至心灵,选择了点头。”</p>
康熙露出了一丝微笑。</p>
“其实不会。你是你,你父亲是你父亲。”</p>
“他做的不好,朕会废他。”</p>
“但你是他的儿子,你做得不好,应该是他来废你,而不是朕来越俎代庖。”</p>
弘历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但马上表情就又变得古怪起来。</p>
康熙这话确实是能让胤禛安心,但可不能让弘历安心啊!</p>
康熙站了起来,拍了拍弘历的肩膀。</p>
“走吧,时候也不早了,朕该回宫安歇了。”</p>
弘历赶忙应了一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康熙,在一群太监宫人的簇拥下,离开了乾清宫大殿。</p>
黑暗笼罩了这座大殿,但要不了几个时辰,等到天边晨曦微露,黎明的曙光初现,这里又将再一次变得热闹起来。</p>
过去的许多年一直如此,将来的很多年也同样如是。</p>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纳捐制度的常态化和扩大话,让乾隆朝成为了大清建国之后最为贪腐的时代。</p>
地方上,由于百姓的生活过于困苦,像天地会、牛头会、合义会、观音会、洪莲会等秘密组织开始如雨后春笋兴起。</p>
这些会社,有些以信仰的名义吸纳信徒,大部分则打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p>
在对现实不满的情况下,这些会社得到了大量底层民众的加入,即便清廷多次对这些秘密会社进行剿杀,但在民众的支持下他们依旧顽强地生存了下来。</p>
最终,他们之中的一支“拜上帝会”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起义,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太平天国”运动。</p>
太平天国运动彻底消灭了清朝在长江以南的统治根基,让湘军、淮军先后崛起,奠定了后来“东南互保”的基础,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p>
但当时的乾隆皇帝显然并不能预见到一百多年后的事情,他依旧还在为了自己开创的大清宏图霸业而感到沾沾自喜。</p>
画面中,乾隆皇帝站在一处江南园林里,看着面前的繁花盛景。</p>
花香阵阵,清风拂来,许多花瓣被吹起,霎是好看。</p>
乾隆皇帝不由诗性大发,当即张口吟诵道:</p>
“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p>
“九朵十朵十一朵”</p>
到了这里,乾隆皇帝突然卡住了。</p>
若是接着“十二朵十三朵十四朵,”那就是九个字,不符合七绝诗的要求。</p>
若是接着“十二十三十四朵”,又少了两个朵字,依旧不合。</p>
就在此时,一旁跟在身边的纪昀赶忙道:</p>
“飞入草丛都不见!”</p>
同样也在乾隆身后的和珅哼了一声,道:</p>
“纪昀,你这续的是什么?没有朵也没有数字,简直就是狗屁不通。”</p>
纪昀赧然一笑,弯腰如虾米,对着乾隆恭敬道:</p>
“臣一时兴起狗尾续貂,让陛下见笑了。”</p>
乾隆哈哈大笑,摆了摆。</p>
“纪昀啊,这个作诗的水平,你还是得好好练练才行。”</p>
纪昀直起身来,陪笑道:</p>
“陛下乃是大清最负盛名的诗人,作诗上万首,首首都是经典传世之作,臣这点水平在陛</p>
完,乾隆皇帝继续向前走去。</p>
至于想不出来的那最后一句,在纪昀的插科打诨之后,自然无需提起。</p>
画面一转,还是在同一处府邸之中,一名大臣毕恭毕敬地弯腰,从怀中拿出了一叠银票。</p>
“大人,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共计二十万两银票,还请大人收下。”</p>
坐在房间之中的和珅稍微看面前的银票,信放在了椅子上,淡淡道:</p>
“你的事情。”</p>
大臣赶忙陪笑道:</p>
“下官在杭州知府任上也已经做了六年,也想进步进步,向上挪个位置。”</p>
“最近不是浙江盐运使李大人告老还乡了吗,下官就想着,能不能请大人帮忙,在陛</p>
和珅面无表情地拿起身旁的茶杯,吹了吹滚烫的茶水之后喝了一口,缓缓道:</p>
“盐运使可是个肥差,很多人都盯着呢。”</p>
大臣忙道:</p>
“请大人放心,只要下官能够就任,每年四时对大人的孝敬一定少不了。”</p>
和珅闻言不但没有欣喜,反而皱起眉头,哼了一声:</p>
“你这点钱,本官可不太好办事啊。”</p>
“本官和你明了吧,有人比你的价码更高。”</p>
“把钱拿回去吧。”</p>
大臣闻言不由一怔,过了一会之后下定决心,又从怀里拿出了一叠银票。</p>
“大人,这里还有十万两银票,您看”</p>
和珅似笑非笑,依旧在不紧不慢地喝茶,没有开口话。</p>
大臣等了一会,咬着牙,又拿出了几张纸。</p>
“大人,这是杭州府一座庄园的地契,按照市价至少能折合现银十五万两,还请大人玉成此事!”</p>
和珅接过地契扫了一眼,终于露出了笑容。</p>
“很好,但还有一件事情你要记住。”</p>
大臣见和珅收下银票和地契,心中顿时松了一大口气,忙道:</p>
“大人尽管吩咐,下官一定办到!”</p>
和珅笑吟吟地开口:</p>
“纳捐是必不可少的,你得在户部那边走个章程。”</p>
大臣闻言显示点头,旋即变得疑惑:</p>
“大人,咱们大清的纳捐最高不是正四品吗?”</p>
盐运使可是三品官!</p>
和珅冷笑一声,道:</p>
“你别管纳捐的上限是多少品,我就问你,是不是陛下要你当几品你就当几品?”</p>
“这大清是陛下的天下,陛下不点头,本官这里你走多少门路也没用!”</p>
大臣这才恍然大悟,忙道:</p>
“请大人放心,下官明天就去纳捐十万两!”</p>
和珅哈哈笑了起来,点了点对方的额头。</p>
“孺子可教也,下去吧。”</p>
等到大臣感恩戴德的离开之后,和珅站了起来,很快来到了不远处乾隆的书房中。</p>
乾隆刚刚放下毛笔,见和珅到来,便笑道:</p>
“来来,看看朕的字怎么样?”</p>
和珅的腰立刻就自动弯了下来,快步走到乾隆身旁,发现上面写着一首诗。</p>
咏花</p>
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p>
九朵十朵十一朵,飞进草丛都不见。</p>
在最</p>
和珅忙道:</p>
“陛下的书法苍劲有力,非君临天下者不可写出这般霸气十足之感,臣每见之,心生无比敬佩。”</p>
“这般书法,真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华夏第一书法家是也。”</p>
乾隆被和珅这一番马屁拍得心情舒畅,哈哈大笑起来。</p>
“好了,吧,是有什么事情吗?”</p>
和珅赶忙拿出怀中的一叠银票,对着乾隆道:</p>
“是这样的陛下,杭州知府刚刚过来了,拿来二十万两,明天再去纳捐十万两,希望能得一个浙江盐运使的职位。”</p>
乾隆视线飞速扫了一眼银票,随后落在和珅身上。</p>
“盐运使是个肥差啊,三十万两就够了?”</p>
和珅忙道:</p>
“上一任盐运使也才二十万两,这一次已经加了十万两了。”</p>
乾隆哼了一声,道:</p>
“这次你收了多少好处?”</p>
“别和朕你两袖清风,全部都上交给朕了。”</p>
和珅身体一个激灵,赶忙跪在地上,颤声道:</p>
“陛下,奴才收了五万两的好处费,奴才罪该万死!”</p>
着,和珅拿出了五万两银票。</p>
乾隆目光逼视着和珅,过了好一会才冷冷道:</p>
“只有五万两?”</p>
和珅额头汗水不停滴落,又拿出了三万两的银票,苦着脸道:</p>
“陛下,其实是八万两,奴才该死。”</p>
乾隆哼了一声,道:</p>
“这三万两你自己留着吧,下次别和朕再耍这种心思了,滚下去。”</p>
和珅惶恐不已,磕头谢恩,随后离开。</p>
刚刚走出乾隆的房门,和珅脸上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笑意。</p>
他回到房间之中,从怀中拿出了剩下的五万两银票,以及那张庄园的地契,愉快地欣赏了一会,然后拿出一个关密盒,将银票地契都放了进去,满足地笑了起来。</p>
看到这里,大宋世界之中,太子赵德芳的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p>
“一个郡负责运盐的官员,竟然就值几十万两银子?”</p>
坐在皇位上的赵匡胤咳嗽一声,道:</p>
“三十万两银票,十万两纳捐,再加上十五万两的庄园,一共是五十五万两。”</p>
对于赵匡胤来,涉及到钱的数字,那是必须要精确的!</p>
“五十五万两”赵德芳喃喃自语,脸上震惊的表情依旧无法掩饰。</p>
大宋的物价当然和大清不一样,但银子在大宋同样是货币的一种,硬通货。</p>
在大宋,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p>
宋朝宰相的月薪是三百贯,但还有许多津贴,比如职钱、禄栗、厨料、薪炭、公用钱、给券、职田等,折合六百贯左右,加起来就是一个月九百贯,大约九百两银子。</p>
大宋可是出了名的高薪养廉王朝,宰相们更是大宋一品大员,拿的是大宋最高的俸禄。</p>
就这样,大宋宰相也需要6年再加两个月,才能赚到大清买一个三品盐运使的钱!</p>
连富裕无比的大宋都是如此,其他朝代就更不用了。</p>
宰相赵普忍不住摇头道:</p>
“这大清的纳捐买官,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啊!”</p>
赵德芳脸上依旧残存着震惊表情,过了好一会才道:</p>
“用这么多钱买官,能赚回来吗?”</p>
赵匡胤哈哈一笑,道:</p>
“人家能出这么多钱买,那就肯定算过了,一定能赚回来。”</p>
顿了顿,赵匡胤忍不住感慨道:</p>
“难怪金幕会大清是老百姓最贫困穷苦的盛世,娘的,一个三品官都要几十万贯,</p>
投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