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399章 王莽面见王根,能否接任大司马在此一举
    看到这里,大唐世界之中,武则天呵呵一笑。</p>

    “权术考验,有什么难的?”</p>

    一旁的中书令狄仁杰闻言忙道:</p>

    “若论帝王御下之术,陛下乃是有史以来最强者,这对陛下自然是道。”</p>

    “但对王莽而言,却又不同了。”</p>

    武则天闻言,嘴角微微勾起。</p>

    论权术,武则天确实很强。</p>

    她毕竟是一个能凭借着权术登顶,清洗了所有政敌,甚至还让大唐改头换面成为大周的华夏历史唯一女皇帝!</p>

    武则天道:</p>

    “王莽此人,朕倒也细细研读过有关他的历史记载。”</p>

    狄仁杰道:</p>

    “想来陛下必然是颇有心得。”</p>

    武则天点了点头,道:</p>

    “确实。王莽在培养人望方面有一套,朕不如他。”</p>

    狄仁杰正色道:</p>

    “王莽只不过是靠着王家遍布大汉朝野的势力来推波助澜罢了,哪里比得上陛下以一名女子之身登临天下?”</p>

    “陛下这番话,臣是万万无法认同的。”</p>

    一旁的来俊臣闻言,表情不由扭曲,心中破口大骂。</p>

    “这个姓狄的,天天就知道阿谀奉承,简直就是大唐第一佞臣!”</p>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抚须沉吟片刻,道:</p>

    “王莽这种情况,确实也是颇为麻烦。”</p>

    赵普忙道:</p>

    “只不过是臣子之间相互倾轧的事罢了,陛下也无需过于看重。”</p>

    群臣连声应是。</p>

    赵匡胤扫了众人一眼,不由笑道:</p>

    “怎么,诸位卿家是担心朕看破你们的戏码,将来不好欺上瞒下了?”</p>

    众人顿时一片安静。</p>

    大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必须要通过皇帝才能达成。</p>

    换言之,谁能让皇帝信自己的话,谁就能赢。</p>

    眼下盘点视频已经涉及到这方面,在场的群臣自然不愿意让赵匡胤过度涉及。</p>

    赵匡胤哈哈地笑着,扫了一眼旁边的太子赵德芳。</p>

    “德芳啊,朕对这些臣子们的心思早就洞彻了,倒是你这个太子要好好地看一看。”</p>

    “免得将来被人蒙蔽,还不自知!”</p>

    赵德芳赶忙应是,聚精会神地盯着金幕。</p>

    赵普等人见状,头皮也是有点发麻。</p>

    赵匡胤毕竟是当过臣子的人,对大臣们相互攻讦的套路熟悉,也是正常。</p>

    赵德芳可没经历过这些,纯纯菜鸟初哥。</p>

    “唉,罢了罢了,反正一朝天子一朝臣。”</p>

    “头疼也是将来的臣子们去头疼,与我等无关!”</p>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坐在御书房龙椅中,听着胤禛的汇报。</p>

    “父皇,英吉利那边的答复到了,该国国王和议会已经同意了大清的条件,英吉利驻大清使者也已经带着五千支燧发枪、两百门速射火炮和二十五万发子弹出发。”</p>

    “该国的要求是,所有出售的武器装备必须要当场交割现银,大使馆也应该在该国大使抵达之前建成,或者划定一片区域由该国大使自建。”</p>

    “此外,三年内大清必须对准噶尔发动进攻,以牵扯俄罗斯的精力。”</p>

    康熙缓缓点头,道:</p>

    “好,这些事项朕都批准了,你即刻安排下去。”</p>

    “哦对了,将来大清还会有更多的外国使节常驻,你就在礼部衙门旁边划出一块地,作为各国使节团的预留。”</p>

    “还有,驻英吉利的外交使者人选确定了吗?”</p>

    胤禛忙道:</p>

    “礼部郎中查嗣庭可以承担此任。”</p>

    “查嗣庭?”康熙看了一眼胤禛,沉吟片刻之后摇头道:</p>

    “此人级别太低,不足以承担。”</p>

    胤禛愣了一下,道:</p>

    “那礼部左右侍郎,父皇可选其中之一。”</p>

    康熙哼了一声,道:</p>

    “礼部侍郎,连南书房的门都没资格进。”</p>

    “让礼部侍郎作为大清的大使,真有什么关键事项,能有资格代表大清做出适当的反应?”</p>

    胤禛哑然片刻,道:</p>

    “还请父皇示下。”</p>

    康熙沉吟片刻,似乎有些迟疑。</p>

    好一会之后,老皇帝才缓缓开口道:</p>

    “让老八去吧。”</p>

    “他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能力。”</p>

    胤禛身体一震,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p>

    “八弟?”</p>

    康熙盯着胤禛,道:</p>

    “怎么,你不愿意?”</p>

    “老八对你不满,朕把他打发到万里之遥去,你总不至于再给他改名叫阿其那了吧?”</p>

    胤禛额头沁出一滴汗水,忙道:</p>

    “父皇笑了,儿臣没有意见。”</p>

    康熙挥了挥,道:</p>

    “那就去拟旨吧。让人告诉老八,他家里的人可以全部都带去,也可以留下,他自己决定。”</p>

    安排完这件事情,康熙又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弘历。</p>

    “弘历,王莽的历史你读过了吗?”</p>

    弘历忙道:</p>

    “粗略读过几次。”</p>

    康熙嗯了一声,淡然道:</p>

    “那你就好好看看,王莽的发家篡位之路,值得每一个年轻的皇帝反复观看。”</p>

    “看懂了王莽,你的臣子也就不会对你造成任何威胁了。”</p>

    弘历恭敬应是。</p>

    自从播放过乾隆皇帝的盘点视频后,弘历这段时间明显成熟不少,言谈动作之间也沉稳许多。</p>

    金幕中,王莽坐在自己的新都侯府书房里,面前是甄丰、甄邯、平晏等几名心腹。</p>

    “主公,这些就是和淳于长有关的资料了。”</p>

    王莽仔细地阅读了一番资料,露出笑容。</p>

    “这个淳于长,还真是浑身上下都是漏洞啊。”</p>

    甄丰闻言笑道:</p>

    “淳于长乃是咱们大汉出了名的贪腐佞臣,想要收集他的材料并不难。”</p>

    “只是如何让王根大司马相信,这便只能由君候来劝了。”</p>

    王莽笑了笑,站了起来。</p>

    “我这便去拜访王根叔父。”</p>

    画面一转,王莽已经和王根两人相对而坐。</p>

    王根满头白发,身材瘦削,一脸病容,看着王莽发出感慨。</p>

    “巨君,老夫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就觉得年轻真好啊。”</p>

    王莽恭恭敬敬地答道:</p>

    “叔父笑了,侄儿已经三十八岁有余矣。”</p>

    王根笑道:</p>

    “那也比老夫年轻多了,今天来找老夫,是有什么事情吗?”</p>

    王莽拿出了心腹们的材料,双递给王根。</p>

    “不瞒叔父,今日乃是为了揭露淳于长的狼子野心而来。”</p>

    王根脸上并没有什么诧异的表情,接过这些材料随便看了两眼,就放在了一旁。</p>

    “巨君啊,你应该知道,到了咱们这个地位上,这种所谓的黑料毫无意义。”</p>

    “别是淳于长了,就是老夫,还有你”</p>

    到这里,王根表情突然变得古怪,随后干咳一声:</p>

    “你好像确实没有什么黑料,但天下其他人终究是不能免俗的。”</p>

    “当然,你毕竟也是有心腹的,想要找你心腹的黑料,不难。”</p>

    着,王根将桌案上另外一批材料推到王莽面前。</p>

    “这是淳于长送来的,你看看吧。”</p>

    王莽恭敬应了一声,拿起这些简牍,仔细看了起来。</p>

    逐字逐句地读完后,王莽将简牍重新叠起,放回原位。</p>

    “侄儿御下不严,让叔父见笑了。”</p>

    王根哈哈一笑,摆道:</p>

    “不用你也知道,这是淳于长送来的。好了,正事。”</p>

    “你乃是我王姓子弟,也是我兄长的孩子,于情于理都比淳于长这个王家侄子更为亲近。”</p>

    “你可知老夫为何会在你和淳于长两人之间犹豫?”</p>

    王莽恭敬道:</p>

    “还请叔父赐教。”</p>

    王根摸着胡须,缓缓开口:</p>

    “因为你想要恢复古礼,行改革之道。”</p>

    “你可知,改革是要出人命的!”</p>

    “吴起变法,被射杀于楚王尸体之上;商鞅变法,最终被车裂而亡。”</p>

    “无论你变法成功与否,王家都会因你而遭受巨大危!”</p>

    王莽默然片刻,道:</p>

    “叔父执政大汉多年,当知如今的天下,已经到了不改革无法持续的地步。”</p>

    王根点了点头,道:</p>

    “老夫自然是知晓的,王音、王商两位兄长和我,终究没有大哥那样的智慧。”</p>

    “我三人这些年来勉力维持大汉局面不至于崩坏,已然是我等能力的极限。”</p>

    “若是我挑选淳于长继位,此人虽然贪婪,但他也一定会继续执行我和兄长们的政策。”</p>

    “如此一来,纵然淳于家必定崛起,王家对淳于长有提拔之恩,又是其舅家,就算不能再如之前那般权倾朝野,但还是能保住大汉第一等家族的地位。”</p>

    着,王根呵呵一笑,抚须道:</p>

    “当然,老夫还有另外一层考虑。”</p>

    “淳于长此人本就是个贪腐之徒,他若上台,大汉局面不定会更快崩坏。”</p>

    “届时,天下矛头都指向淳于长和淳于家。”</p>

    “你名声极好,便可借助天下人的呼声带着王家东山再起。”</p>

    “那时,你只需负责收拾淳于长搞出来的残局。”</p>

    “做得好了,你就是拯救天下的圣人。”</p>

    “做得不好,也只会让天下人觉得淳于长倒行逆施,纵然有你王莽这般人物出山也无以为继,不会有人怪罪你和王家。”</p>

    “我王家以退为进,将这口大黑锅全部扔到淳于长身上,不管什么情况都无需承担责任,难道不好?”</p>

    听着王根的话,王莽的表情发生了变化。</p>

    过了好一会之后,王莽才道:</p>

    “叔父这一计,或许确实对王家是好处。”</p>

    “但叔父就没有考虑过大汉朝吗?”</p>

    “陛下好色昏庸,大汉各地天灾人祸不断,若是再加上一个淳于长,岂不是要天下大乱?”</p>

    </p>

    到这里,王莽不自觉地提高了语调。</p>

    但他马上醒悟过来,低头道:</p>

    “侄儿一时义愤,还请叔父恕侄儿不敬之罪。”</p>

    王根并未动怒,而是微笑看着王莽:</p>

    “巨君啊,礼记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p>

    “国者,大汉也。家者,王家也。”</p>

    “我等士人,本就该以家为先,国为后,此乃圣人教诲。”</p>

    “老夫遵守圣人教诲,何错之有呢?”</p>

    王莽摇头道:</p>

    “国者,先代之诸侯,当今之州郡也。家者,确实是王家不错。”</p>

    “但若是没有国,又哪来的家?”</p>

    “叔父教诲固然深刻,但侄儿顽劣,确实无法苟同。”</p>

    房间中陷入沉默,王根叹息一声,道:</p>

    “你的意思,老夫明白了。”</p>

    “但老夫的意思,想必你也已经明了。”</p>

    “你且回去吧,老夫不日就要上奏章给陛下,请求告老了。”</p>

    王莽收起脸上所有表情,恭恭敬敬地行礼:</p>

    “侄儿这便不打扰叔父休息了。”</p>

    直起身来,王莽深吸一口气,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羊皮纸。</p>

    “侄儿斗胆,请叔父在撰写奏章之前,先看一看这个。”</p>

    完,王莽再次行礼,随后离去。</p>

    王根看着王莽背影消失,揉了揉太阳穴,露出疲惫的表情。</p>

    一阵脚步声响起,王根的妻子端着一个碗走了进来。</p>

    “夫君,该喝药了。”</p>

    王根点了点头,喝完药之后,静坐不语。</p>

    王夫人见状并未离开,而是站在王根身后给他轻柔按摩,道:</p>

    “夫君还在烦恼大司马接班人一事?”</p>

    王根叹了一口气,道:</p>

    “淳于长欲壑难填,巨君又过于激进,选谁老夫都不放心啊。”</p>

    王夫人沉吟片刻,道:</p>

    “巨君毕竟是咱们王家自己人。”</p>

    王根呵呵一笑,道:</p>

    “他还是老夫亲哥的最出息的儿子,老夫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好侄儿,只是他太年轻了。”</p>

    “年轻,就意味着冒失。”</p>

    “若是再能有一人接替老夫的大司马之位,用五到十年进行过渡,届时巨君也该成熟,足以担当大任了。”</p>

    王夫人点了点头,道:</p>

    “妾身毕竟是妇道人家,大事自然由夫君决断便是。”</p>

    两人聊了一会,王夫人拿着药碗离开。</p>

    王根提起中毛笔,准备写奏章给汉成帝去职告老。</p>

    突然,他动作顿了一下,将目光投向了面前那张还没来得及看过的羊皮纸。</p>

    王根放下毛笔,将这张写满密密麻麻蝇头楷的羊皮纸拿了起来。</p>

    看着看着,王根的眉头一点一滴地皱了起来,越皱越紧。</p>

    终于,他气呼呼地将羊皮纸拍在了桌案上,怒声道:</p>

    “真是岂有此理!”</p>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坐在御驾马车里晃晃荡荡的扶苏不禁涌起好奇之心。</p>

    “父皇,您觉得王莽在这羊皮纸里写了些什么?”</p>

    秦始皇看了扶苏一眼,道:</p>

    “你觉得是什么?”</p>

    扶苏思考片刻,道:</p>

    “莫非是淳于长不为人知的重大罪名?”</p>

    秦始皇撇了撇嘴,带着几分无奈斥责道:</p>

    “天真!王根都已经了,哪个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没黑料?”</p>

    “若是淳于长黑料,王根断然不至于如此动怒。”</p>

    扶苏愣了片刻,道:</p>

    “那是什么?”</p>

    秦始皇摸着胡须,缓缓开口:</p>

    “应该是王莽用来击败淳于长的决定性武器,但朕也不清楚那是什么。”</p>

    扶苏哦了一声,点头道:</p>

    “也是,父皇您和淳于长又不是一个时代的,不了解此人。”</p>

    秦始皇摇了摇头,道:</p>

    “不,朕对淳于长的脾性心知肚明。”</p>

    “哼,大秦之中,朕杀过的淳于长还少了?”</p>

    扶苏闻言又来了兴趣,道:</p>

    “那父皇觉得,王莽会拿出什么样决定性的武器击败淳于长?”</p>

    秦始皇再度反问:</p>

    “你觉得是什么?”</p>

    扶苏沉默片刻,赧然道:</p>

    “儿臣一种可能性都想不出来,所以不出口。”</p>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淡道:</p>

    “朕能想到的可能性太多了,所以也没办法全出来。”</p>

    扶苏:“”</p>

    秦始皇看着扶苏的发窘模样,突然笑了起来。</p>

    “过去盘点的,以国君居多。”</p>

    “这王莽却是一个以臣子起家的,你要好好仔细地观察他,这对将来你的御下之术很有作用。”</p>

    扶苏凛然应是。</p>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目光一转,看向萧何。</p>

    萧何微微一笑。</p>

    刘邦哼了一声,看向曹参。</p>

    曹参表情平静。</p>

    刘邦视线在陈平身上短暂停顿了一下,随后落在了两个儿子那边。</p>

    “盈儿,恒儿,你们两个来,你们觉得羊皮纸之中是什么内容?”</p>

    刘盈下意识地看向一旁的吕雉。</p>

    吕雉正待开口,刘邦已经怒气上头,喝道:</p>

    “都是大汉太子了,碰到什么事情还想着问娘亲,你刘盈是没断奶吗?”</p>

    刘盈身体一颤,不敢再去看吕雉,只能苦着脸开口道:</p>

    “儿臣觉得,这应该是王莽气不过,留书骂了一通王根,或许接下来他会离开王家自立。”</p>

    刘邦听着听着,眼珠子都瞪大了。</p>

    刘盈见状,心中暗喜。</p>

    看来自己这一次应该是对了,父皇也被震惊了。</p>

    呵呵,总算也有我大汉太子刘盈的出头之日。</p>

    砰一声,刘邦直接拍了桌子,破口大骂。</p>

    “没脑子的东西!”</p>

    “王莽是去求官的,谁敢在求官失败之后对老上司一通大骂的?”</p>

    “王根还是大司马,还没退下来呢,要骂也得等退下来了再骂,你当王莽和你一样没脑子不成?”</p>

    “人家要是真没脑子,能演了足足三十八年的戏,演到全天下都觉得王莽是当代圣人?”</p>

    “一个求官不得就对叔父破口大骂的人,还留下书信这种证据,王莽若是想自杀直接找一把剑就好,何必这么麻烦?”</p>

    刘邦这一通大骂,让刘盈脸色通红,脑袋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p>

    骂人之后,刘邦没好气地看着刘恒。</p>

    “你来!”</p>

    刘恒一直都很平静,即便是刘盈被骂的时候也没什么表情,而是在思考。</p>

    听到刘邦的话之后,刘恒沉吟一会,道:</p>

    “父皇,儿臣觉得,王莽留下这封书信,应该是为了离间王根和淳于长之间的关系。”</p>

    刘邦闻言,心中不由一喜,但脸上却若无其事:</p>

    “按照你的意思,这是一份揭发淳于长不法事迹的信?”</p>

    刘恒摇头道:</p>

    “父皇不要开玩笑了,淳于长的不法事迹早就已经传遍天下,但有王太后的信任和皇后赵飞燕的支持,谁能奈何他?”</p>

    “况且王根先前也过了,这种不法事迹人人都有,他并不当回事。”</p>

    “若里面真有什么不法事迹,那必须得涉及到皇帝本人,能让皇帝动怒,才能打动王根,让王根不能无视。”</p>

    刘邦嗯了一声,露出了“好像有一点点道理”的表情,道:</p>

    “你继续下去。”</p>

    刘恒继续道:</p>

    “儿臣思来想去,王莽既然是王根的侄儿,对王根一定颇为了解。”</p>

    “那王根都了,他凡事以家族为先。”</p>

    “故而,书信里面的事情一定是淳于长做出的某件事情,严重影响到王氏家族的利益,这才能让王根如此盛怒。”</p>

    刘邦听到这里,心中喜悦不已,然而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p>

    “尔这番话,听起来似乎是有几分道理。”</p>

    “但事实究竟是否如此,还要看金幕接下来的视频。”</p>

    “且看着吧。”</p>

    着,刘邦将目光投向了金幕。</p>

    金幕之中,同样也是头发斑白的王太后坐在上首,注视着下的王莽。</p>

    “巨君,你向王根揭发的事情,是否都属实?”</p>

    王莽恭恭敬敬,双捧起奏章,开口道:</p>

    “回太后的话,臣已经派人暗中调查过了,这些都是臣搜集到的事实。”</p>

    王太后拿过奏章,上面的字出现在镜头之中。</p>

    “淳于长以‘劝帝重立’之名,诱骗许废后家产,前前后后足有数千万之巨,还和许废后之姊私通,称废后姊为其‘妻’。”</p>

    “尚未就任大司马,却已经对亲信们声称大司马已是囊中之物,将九卿、尚书、各地郡守职位预先封赏。”</p>

    “还在皇后娘娘面前大言不惭,将来若是继任大司马,一定清洗王家势力,让赵飞燕成为第二个德高望重的太后。”</p>

    王太后越看越是恼怒,气愤不已。</p>

    “这个淳于长,简直是岂有此理!”</p>

    “他的娘亲也是出自王家,王家和老妇培养了他这么多年,竟然养出了一个白眼狼!”</p>

    王莽不失时地开口:</p>

    “侄儿也是刚刚才调查清楚这些事情,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啊。”</p>

    “姑母,若是让此獠成为大司马,将来王氏怕是真要毁于一旦了。”</p>

    王政君点了点头,满脸寒霜地开口:</p>

    “王根已经告诉老妇了,你上面写的有些事情虽然还没有证据,但大部分都属实情。”</p>

    “来人啊,去叫皇帝和皇后过来,老妇有话对他们!”</p>

    “再派人去把王根也叫来!”</p>

    王莽见状,知道自己这一次的告状算是成功了,心中窃喜,便告辞离开。</p>

    王政君摆了摆,淡淡道:</p>

    “巨君,你留下来,待会关于你的事情,老妇也一起安排了。”</p>

    王莽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应下,坐在一旁,满怀期待地等待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