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看了扶苏一眼,站了起来,朝着后面而去。</p>
扶苏赶紧跟上。</p>
身后的诸多随行大臣对视一眼,非常有默契地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座位。</p>
蒙毅咳嗽一声,道:</p>
“诸位,邯郸这几年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也产生了诸多贪污腐败,官商勾结的现象。”</p>
“许多现象是之前的大秦从未出现过的,我等需要好好总结一下教训,编撰出新的、更严密的律法禀报陛下”</p>
邯郸当年是赵国的都城,赵国又是战国后期名副其实、唯一能和秦国掰腕的超级强国。</p>
故而,邯郸府衙的后院很大,各种凉亭草木,散发着一种清新的香味。</p>
秦始皇站住脚步,悠悠地开口。</p>
“扶苏,还记得朕和你过的法家三字吗?”</p>
扶苏忙道:</p>
“法、术、势。”</p>
秦始皇点了点头,淡淡道:</p>
“若是朕猜得不错,蒙毅现在应该已经召集众人,开始讨论立新法,以惩治这几年来大秦出现的经济犯罪。”</p>
“你觉得有用吗?”</p>
扶苏沉吟片刻,道:</p>
“能起到一部分作用,但作用有限。”</p>
秦始皇追问一句。</p>
“为何?”</p>
扶苏正色道:</p>
“自金幕出现以来,大秦的发展可以是日新月异,许多的社会现象是书籍中从来没有记载过的,对大秦来属于破天荒头一遭。”</p>
“法律终究只能起到一个亡羊补牢的效果,只要大秦还在继续发展,将来就一定会出现更多目前法律无法触及到的盲区。”</p>
秦始皇嗯了一声,点头道:</p>
“这就是为何法家明明叫做法家,但是在法家三字之中,‘法’字只能作为最低等的原因。”</p>
“法,永远都只能是亡羊补牢。”</p>
“那朕再问你,若是一件尚未由法律确认为违反犯罪,但已经在发生,已经对大秦进行损害的事情出现了,这时候应该怎么办才是最好的?”</p>
扶苏此刻已经明白,这一次是父皇对自己的策问考较,当下也是提起了劲头,非常认真地思考着。</p>
“儿臣觉得,每当这种新奇的、尚未记载入法律的犯罪出现,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帝王们、官员们的应对。”</p>
“只要朝廷方面应对得当,就可以做到先将此事解决,再把法律完善,最终严厉执行贯彻,让后来想要犯罪之人无可乘。”</p>
秦始皇露出笑意,点头道:</p>
“没错,那这是什么?”</p>
扶苏恭敬道:</p>
“这是法家三字之中的‘术’。”</p>
秦始皇嗯了一声,继续向前走去,边走边。</p>
“所谓的帝王术,归根结底就两种。”</p>
“第一,御人之术。第二,用人之术。”</p>
“御人,就是御使臣下,让臣下对帝王忠心耿耿,这是最重要的。”</p>
扶苏连连点头。</p>
对皇帝来,臣子的忠诚自然是最重要的。</p>
秦始皇继续道:</p>
“但用人之术,也同样不可或缺。”</p>
“天下这么大,皇帝一个人不可能处理得了所有政务,必须要有臣子们的协助,才能治理得来。”</p>
“这时候,帝王的用人之术,就派上用场了。”</p>
扶苏连连点头。</p>
“父皇所言极是。”</p>
秦始皇摘下一朵牡丹,在鼻间嗅了嗅,随扔掉。</p>
牡丹落在长廊之外,顺着庭院中蜿蜒的溪,缓缓流逝。</p>
秦始皇继续开口:</p>
“有些人确实很忠诚,但又缺乏足够的能力。”</p>
“但有些人,有能力,却又没有那么忠诚。”</p>
“还有一些人,忠诚也有能力也有,却又不够全面。”</p>
“若是你,你该怎么去安排他们?”</p>
扶苏闻言,陷入了长久的思考。</p>
秦始皇也不着急,就这么站在原地,安静地等待着。</p>
好一会之后,扶苏才开口道:</p>
“忠诚但缺乏能力的人,儿臣会把他们安排在身边,负责儿臣的警卫,负责执行儿臣一些重要事项,但不会给他们需要随应变的那种任务。”</p>
“有能力但不够忠诚的人,儿臣会给他们安排重任,但也会派出足够忠诚的人对他们进行监督,以防生变。”</p>
“忠诚有能力也有,却又不够全面的人,儿臣会安排给他们能最大化发挥能力的官职,让他们尽可能做出更大的贡献。”</p>
秦始皇嗯了一声,点头道:</p>
“这确实是用人之术的体现。”</p>
“但问题在于,知人知面不知心。”</p>
“作为帝王,你麾下位于都城之中能随时见到的臣子成百上千,在全国各地见不到的臣子更是成千上万。”</p>
“你怎么确定这些臣子们是三种人之中的哪一种,你又怎么确定他们适合什么样的官职,又怎么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监督和激励,怎么确认他们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而不是副作用?”</p>
“更何况人是会变的,你怎么保证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和老的时候想法一致,能力一致,忠诚一致,作用一致?”</p>
“人还会死,还会调动、升迁。你怎么保证死了之后的继任者和之前的官员一致,怎么保证调动之后的官员和之前一致,怎么保证升迁之后的官员还能发挥出之前的作用?”</p>
扶苏瞠目结舌,不出话来。</p>
了解一个人,已经是千难万难。</p>
更何况是全天下成千上万的官吏?</p>
更何况是不停变化的性格、人心、官职?</p>
秦始皇看着扶苏,脸上并没有什么责怪的表情,而是继续向前走去。</p>
一路上秦始皇都没有开口话,似乎是为了给扶苏留下一些思考的时间。</p>
过了一会,两人来到一处凉亭之中。</p>
这凉亭位于池塘旁边,池塘上有荷叶漂浮,水面波纹粼粼,偶尔能见到鱼儿的动静。</p>
秦始皇坐在凉亭上,示意扶苏就座。</p>
“所以你应该能明白,帝王权术之道,是永无止境,是不停变化的。”</p>
“别是你,就算是朕,也没有办法做到能完美解决刚刚对你提出的那些问题。”</p>
扶苏心情极为混乱,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p>
“那父皇觉得,儿臣将来应该怎么办?”</p>
秦始皇看着纠结不已的扶苏,脸上罕见的露出了温和的表情,轻声开口:</p>
“既然术之道千变万化,永无止境,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术的框架中跳出来。”</p>
“跳出来?”扶苏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p>
秦始皇点了点头,抬头向天空望去。</p>
今日的邯郸,蓝天万里,碧空如洗。</p>
“跳出术的框架,就来到了‘势’。”</p>
扶苏道:</p>
“天下大势?”</p>
这也是秦始皇教导过扶苏的内容。</p>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然道:</p>
“法律总有漏洞,权术总有不足,怎么办?”</p>
“只能跳出来,引领天下大势。”</p>
“朕问你,如今大秦的天下大势是什么?”</p>
扶苏思考片刻,道:</p>
“对外扩张,对内发展经济,对军队升级装备。”</p>
秦始皇笑着点头。</p>
“对,这三者白了,就是让大秦变强。”</p>
“大秦会越来越强,会越来越大,会越来越富庶。”</p>
“这是朕引领的天下大势,是”</p>
到这里,秦始皇表情突然变得古怪,嘿嘿地笑了一声。</p>
“不,应该是金幕引领的天下大势。”</p>
“若是没有金幕,朕引领的天下大势,也就只能在灭六国、平百越、逐匈奴之后止步不前了。”</p>
“金幕给大秦带来最重要的东西,并非是火药火枪,而是通过那一篇篇金幕视频,给朕和大秦指引出了新的道路。”</p>
“新的天下大势!”</p>
秦始皇到这里,清了清嗓子,缓缓道:</p>
“有了这样的大势去引领,整个大秦所有官员和黔首百姓,都会不自觉地朝这个地方去努力。”</p>
“符合这种大势的人,就一定能在大势之中如鱼得水,做出旁人做不到的成绩。”</p>
“不符合这种大势的人,就只能如螳臂当车般,在时代滚滚的浪潮中被淹没。”</p>
“在这样的天下大势之下,皇帝要做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p>
“谁能帮助大秦变强,那就将其提拔、奖励。”</p>
“谁做不到让大秦变强,甚至阻碍大秦变强,那就将其贬职、免官。”</p>
“法律有漏洞?大势之下,自然有人才涌现出来,为国家建言献策,弥补空缺。”</p>
“权术识人用人不足?大势之下,一样有人才能脱颖而出,进入你的视线。”</p>
到这里,秦始皇的声音之中也不由多了几分豪情。</p>
“天下大势滚滚而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p>
“为皇帝者,只需独占鳌头,便可轻而易举,挑选符合大势的贤能为己所用。”</p>
“如此,君臣相济相得,大秦变强的大势就会越发汹涌,直至横扫天下!”</p>
“这,就是法家三字之中的最强者,势!”</p>
“法、术两字,不过道尔。”</p>
“只需你能引领大势,天下人才自然蜂拥而起入你彀中,何愁大事不成!”</p>
扶苏心服口服,猛然站起,对秦始皇行五体投地大礼。</p>
“孩儿之前对法术势三字的了解,过于浅薄。”</p>
“今日父皇以实例教导,儿臣彻底明白了。”</p>
“谢父皇教诲!”</p>
秦始皇面带微笑,受了扶苏这一拜。</p>
等扶苏起身之后,秦始皇又指着面前的随身金幕,问了一句。</p>
“扶苏,你觉得,王莽在这三字之中,占了哪一字?”</p>
</p>
扶苏想了想,道:</p>
“一字都没占到。”</p>
秦始皇摇头道:</p>
“错了,王莽占了一个‘势’字。”</p>
“啊?”扶苏大为震惊,“势?”</p>
法术势三字之中,王莽竟然占有最强悍的“势”?</p>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淡开口。</p>
“若不是他占有一个‘势’字,又怎么配上这个败家子的盘点视频呢?”</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王莽货币改革的失败,立刻就激起了大汉内部的反弹。</p>
蔡阳县之中。</p>
“造反了,造反了,东郡太守翟武造反了!”</p>
瞬间,人群就集中了起来。</p>
墙壁上,少年刘秀和一干伙伴站着,伸长了脖子,恨不得把耳朵张到最大,听着人群之中那人高声宣读着来自东郡太守翟武的告天下汉室子民书。</p>
“王莽毒杀先帝,摄天子位,不尊太皇太后、陛下,欲绝汉室。”</p>
“我为汉臣,何能容忍汉贼王莽之暴行?今起兵反莽,望天下义士共举大事,行天罚诛莽,还汉室天下安宁!”</p>
“好!”听到这里,人群之中,忍不住发出了叫好之声。</p>
大部分人听完,却有些迟疑。</p>
“安汉公不是天下圣人吗,大家都这么的呀。”</p>
“圣人又如何,他的新钱把我害苦了,钱都赔光了。”</p>
“你赔钱是因为你贪心,安汉公是为了天下,你自己罪有应得,还怪安汉公?”</p>
很快,人群就陷入了争吵之中</p>
就在此时,一队衙役冲了过来。</p>
“谁敢在此宣读反贼翟武的反书?通通给我拿下,抓去大牢之中审问!”</p>
人群瞬间如鸟兽般四散。</p>
刘秀站在墙壁上,注视着几个家伙被衙役们拿着棍棒打得鼻青脸肿,押送去了大牢。</p>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真的宣读反书之反贼,还是因为倒霉而被衙役们选中的替罪羊。</p>
刘秀回到家中,正好听到了大哥刘演和叔父刘良之间的对话。</p>
“叔父,您觉得如何?”</p>
“嗯,现在还不是时候。”</p>
“侄儿倒是觉得能奋力一搏,总不能真让那王莽夺了咱们大汉刘氏江山吧。”</p>
“刘演!你子是疯了吗?满朝刘氏公卿文武不去担心这种事情,你一个的皇族远支,连个官身都没有,也想着学人家造反!”</p>
“叔父,我”</p>
“行了,翟武成不了事,现在大汉是有一些问题,但比你想象的要稳固得多!就算有什么想法你也给我忍着,好好去结交你的朋友,过一段时间再。”</p>
“是。”</p>
房门打开,刘演无精打采地走了出来,看了刘秀一眼,话也不就走了。</p>
刘良坐在房中,看着走进来的刘秀,勉强露出一个笑容。</p>
“秀儿,夫子今天和我了,你这几年的学习足够认真刻苦,也颇有进境。”</p>
“你好好学习,等你年纪到了,叔父再去走一走以前的路子,看看能不能让你去长安太学之中当一个太学生。”</p>
“等你从太学中毕业,得授一官半职,咱们这一支刘氏也就算是有依靠了。”</p>
刘秀欲言又止,只能点头道:</p>
“喏,全听叔父安排。”</p>
金幕中,举着“汉”字大旗的起义军呼啸而来,直指西方的长安。</p>
镜头中的起义军,浩浩荡荡,数量无法统计,多得触目惊心。</p>
翟武传书天下,造成的效果非常惊人。</p>
只起兵一个月,翟武便聚拢了十几万起义军,自东郡出发在中原连战连捷,声势震动天下。</p>
长安城皇宫之中,王莽召集心腹班底,紧急商议。</p>
王舜表情凝重,开口道:</p>
“陛下,翟武之患并不在那点叛军,而是在于天下官员人心浮动。”</p>
“各地负责监察的吏员最近不断送来情报,至少有八个郡的太守蠢蠢欲动,想要响应翟武。”</p>
事实上,王舜这番话里还是打了折扣的。</p>
单单是各地送来的警告奏章,就将近四十份!</p>
大汉上百个郡,就有三分之一蠢蠢欲动,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p>
但仅仅是八个郡这个数字,也让王莽面如土色。</p>
“朕是天下圣人,是民心所向,翟武人怎么敢这么做!”</p>
“王邑、孙建,你们带着部下驻守关隘,一定要顶住翟武的进攻,消灭这支叛军!”</p>
王莽麾下第一大将王邑站了起来,沉声开口。</p>
“请陛下放心,臣只需要三个月时间,定然能平定翟武这乱臣贼子!”</p>
画面一转,王邑带着十几万关中精锐大汉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东方出发,去迎击翟武。</p>
王邑虽然出动,但天下接连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依旧还是让王莽无比震恐。</p>
只见一支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出长安城,来到了城外的大汉历朝历代皇帝宗庙面前。</p>
王莽脸色惊惶,牵着刘婴的进入宗庙之中,对着宗庙里历代大汉皇帝的灵位又是上香又是跪拜,口中祝词连连。</p>
“高祖皇帝,文皇帝,武皇帝,历代大汉祖宗皇帝,臣王莽不过是行当年周公之事,并无篡位之心。”</p>
“等孺子婴将来成年,臣王莽必将皇位归还孺子婴,自行退隐山林不问世事,还请历代大汉先祖明鉴!”</p>
一旁的孺子婴懵懵懂懂,站在那里足无措。</p>
王莽心烦意乱,对着孺子婴喝道:</p>
“还不给我跪下,请求历代先皇庇佑!”</p>
孺子婴身体一颤,慌忙将幼的身躯下跪。</p>
“求历代先祖皇帝庇佑大汉,庇佑摄皇帝!”</p>
王莽这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冷声道:</p>
“从今天开始,你随我每日前来此地,祈求大汉先祖庇佑!”</p>
孺子婴只能战战兢兢地点头。</p>
大秦虽然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真正将大一统理念刻入每一个华夏人骨髓的,无疑还得是大汉。</p>
立国两百年的大汉,正统早已深入人心,才有了翟武起义后的一呼百应。</p>
王莽对此心知肚明,不但带着孺子婴日夜拜祭大汉宗庙祈求大汉先祖保佑,同时还派出桓谭等人安抚天下各郡官员百姓。</p>
蔡阳县,还是那一处熟悉的墙壁。</p>
刘秀和几个发一起立在墙头,听着当地的吏员高声宣读来自长安的谕令。</p>
“摄皇帝王莽,但行当年周公之事尔,非篡夺大汉江山也!”</p>
“待孺子婴长成及冠,摄皇帝便还政刘氏,归隐山林,专心治学,不问政事。”</p>
“大汉臣民勿要被翟武等乱臣贼子诬陷摄皇帝之言辞迷惑,毋随翟武祸乱天下!”</p>
听完这旨意,刘秀和几名发对视一眼,脸上都带着疑惑的表情。</p>
一名发对刘秀道:</p>
“还政?这啥意思,秀儿你读书多,你和我们。”</p>
刘秀没好气地还了一个白眼。</p>
“别叫我秀儿,我是你秀爹!”</p>
顿了顿,刘秀若有所思地开口。</p>
“周公还政,确有此事。但周公和周成王乃是亲叔侄,这摄皇帝和孺子婴一个姓王一个姓刘,总感觉哪里不对”</p>
一名发一拍大腿,笑道:</p>
“懂啦,就是王家人抢了刘家家产,刘家家臣气不过起兵要打姓王的,姓王的害怕打不过先求饶而已嘛。”</p>
突然,墙壁之下传来了一声怒吼。</p>
“谁家的臭子,竟然在这里编排摄皇帝的不是?给我下来!”</p>
众发循声看去,发现一名衙役不知何时站在墙下,面带怒容盯着己方。</p>
刘秀等人心中大惊,一声发喊,纷纷跳下墙壁,连滚带爬地跑远了。</p>
王莽传书天下这一招确实起到了作用。</p>
大汉各地的官员绝大部分都出身士族,而王莽也是被士族吹捧为“在世圣人”的。</p>
士族之中,有一部分的官员本身就强烈支持王莽篡位,大部分中立的人在见到王莽宣布不会篡位之后也放下心来,继续选择中立。</p>
翟武的这一次起义由于没有获得更多士族的支持,范围被限制在了中原一带,并没有造成波及全国的大起义。</p>
但这并不代表着王莽的麻烦结束了。</p>
镜头中,出现了两个人。</p>
赵明。</p>
霍鸿。</p>
从衣着打扮来看,这两人虽不是那种大富大贵之家,但也属于是比较有实力的士族成员。</p>
赵明用浓重的关中口音开口道:</p>
“霍兄,如今王莽将精兵强将都派去东边和翟武大人对抗,京师之中防备无比空虚。”</p>
“我等只要举起匡扶汉室的大旗,聚拢个两三万兵马,拿下长安就不在话下!”</p>
霍鸿闻言,不由有些迟疑。</p>
“赵兄,我等两族加起来也就上千人,两三万兵马怎么召集得过来?”</p>
赵明嘿嘿一笑。</p>
“你怕什么?王莽是河北人,执政这些年一直打压俺们关中人,这里多的是人对他不满!”</p>
“之前长安有精锐镇守,自然没人敢一个不字,但现在正是我等的大好良!”</p>
“只要杀了王莽,将来我当大司马,你当丞相,你我二人一起执掌朝纲!”</p>
听到赵明蛊惑力极强的话语之后,赵明的脸庞也变得潮红,双目中燃烧着熊熊野心。</p>
“好,那就这么办!”</p>
下一个镜头,赵明和霍鸿已经在成千上万的兵马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前进。</p>
“打进长安城,诛杀奸臣王莽,还大汉一个郎朗乾坤!”</p>
“汉室男儿何在?响应翟武大人,扫灭王莽奸贼!”</p>
镜头开始拉远。</p>
赵明和霍鸿身边的兵马数量,也开始不断地增多,增多,再增多。</p>
赵明霍鸿突然在关中起兵,声势之大,连两位始作俑者都没有想到。</p>
短短半个月时间,两人竟然也召集到了和东边翟武规模相当的十几万起义军!</p>
画面中,无数起义军如潮水一般从西边而来,将雄伟的长安城包围得水泄不通!</p>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看到这里,不由眉飞色舞,拍案而起。</p>
“好,朕就知道,大汉就是大汉,天下人的心中是有大汉的!”</p>
“王莽这个混账东西,也该去死了!”</p>
投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