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479章 赵匡胤下定决心,黄石山城,朝鲜大臣的正反面
    看到这里,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眉头一皱。</p>

    “这些混账东西,到底在些什么?”</p>

    大宋的皇帝会被士大夫架空,成为士大夫中的玩物?</p>

    混账,这怎么可能!</p>

    在场的诸多大宋臣子也是心中一紧。</p>

    宰相赵普立刻开口道:</p>

    “陛下,这些大明江南逆臣胡言乱语,不必当真。”</p>

    其他大臣也纷纷开口。</p>

    “是啊是啊,臣等对大宋的忠诚天日可鉴,怎么会有这种忤逆行为呢?”</p>

    “大明江南逆党野心勃勃,他们只不过是把大宋士大夫搬出来当一个招摇撞骗的旗帜罢了。”</p>

    “陛下万万不可被这些乱党的几句胡言乱语给迷惑了呀。”</p>

    听着面前这些大臣们的话,赵匡胤的心中反而越发笃定了。</p>

    这些家伙</p>

    看来,大宋确实是给了他们太多利益了。</p>

    赵匡胤开始在内心之中回想自己建立的制度。</p>

    由于大宋是继承了五代十国,真切见识到藩镇节度使这些武人的祸害。</p>

    所以才选择了跟士大夫合作,以文制武。</p>

    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士大夫就算有野心,也不可能像藩镇节度使一样不可收拾。</p>

    赵匡胤当然明白自己是在矫枉过正,但他之前也觉得,这种代价大宋是可以承受的。</p>

    直到金幕出现。</p>

    靖康之役,直接体现出了大宋武将被打压的恶果。</p>

    燕云十六州收不回来,还被辽国、金国轮番暴打。</p>

    还闹出了让童贯这种阉人领兵,被即将亡国的辽军痛殴的奇耻大辱。</p>

    再加上大明的三部盘点视频,文官和皇帝之间的激烈对抗。</p>

    尤其是这一部,为了一个太子,文官集团竟然能把皇帝逼到都不敢上朝的地步了!</p>

    这对于赵匡胤来,其实是非常大的触动。</p>

    很快,朝会时间结束。</p>

    赵匡胤带着太子赵德芳回到御书房之中,打开随身金幕。</p>

    看着金幕中的情形,赵匡胤突然开口道:</p>

    “德芳啊,你觉得大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对吗?”</p>

    赵德芳迟疑片刻,心翼翼地开口。</p>

    “父皇可是大宋的开国太祖,您制定的规则,儿臣定然是要好好遵守的。”</p>

    赵德芳本身在朝廷之中并没有什么根基,能获得太子的位置全靠赵匡胤的一言九鼎。</p>

    他不敢在赵匡胤面前任何可能会引起自家这位父皇不满的事情。</p>

    赵匡胤哼了一声,瞪了赵德芳一眼。</p>

    “你可是大宋将来的皇帝,如果连一点自己的见解都没有,朕要你何用?”</p>

    训斥了一句之后,看着惶恐不已的赵德芳,赵匡胤的语气变得缓和了一些。</p>

    “好了,实话实,朕不怪你。”</p>

    话都已经到这个份上了,赵德芳还能些什么?</p>

    他硬着头皮开口道:</p>

    “父皇,儿臣觉得,大宋或许还是应该效仿大清,设立一个军处。”</p>

    赵匡胤目光微微一凝。</p>

    军处,皇权的最强段。</p>

    但</p>

    士大夫们必然会激烈反对。</p>

    皇权和相权,就好像是跷跷板的两面。</p>

    军处的出现可是代表着皇权史无前例的加强,自然也就是大臣们能获得的相权史无前例地衰弱。</p>

    赵匡胤缓缓道:</p>

    “若是将来你即位,你觉得你能做到这一点,把军处在大宋重现吗?”</p>

    赵德芳不是太有信心地摇头。</p>

    “父皇,儿臣一句您不爱听的。”</p>

    “如果连您这样雄才大略的开国太祖都无法实现,儿臣恐怕就更没有办法了。”</p>

    赵匡胤吐出一口气,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赵德芳的确实是实话。</p>

    开国太祖对一个王朝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p>

    就算没有金幕,从之前历朝历代的史书中也同样能看出这一点。</p>

    除非后代之中能出现像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这种千古大帝,不然一个王朝的制度和走向,在开国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彻底确定。</p>

    想到这里,赵匡胤不再迟疑,开口道:</p>

    “朕明白了。来人啊,去把杨业叫来,朕要和他谈谈!”</p>

    “德芳,你留在这里。”</p>

    赵德芳点了点头,思索起自家父皇的用意。</p>

    很显然,父皇目前应该是倾向于要废掉“皇族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立国准则了。</p>

    作为皇帝,如今亲自和自己扶立起来的士大夫阶层去对抗,这无疑是非常愚蠢的。</p>

    哪里有皇帝自己下场的?</p>

    杨业,作为北汉过来的降臣,本身和大宋士大夫并没有什么牵连。</p>

    同时,杨业麾下的几个儿子,在大宋军队之中也颇有威名和能力,各自掌控着不弱的军队。</p>

    若是能获得以杨家为首的武将支持,让杨家去和士大夫们打擂台,那事情就简单多了。</p>

    作为皇帝的赵匡胤,只需要不动声色地偏心一下杨家,让杨家不断地在政治斗争中获胜。</p>

    那么,士大夫的势力自然而然地就被打压下去了。</p>

    赵德芳灵一动,突然又想深了一层。</p>

    士大夫的势力是被打压下去了,那杨家若是尾大不掉呢?</p>

    是了!</p>

    杨家既然能在跟士大夫集团的斗争中多次获胜,肯定会被衰弱后的士大夫集团恨之入骨。</p>

    到那个时候,父皇又可以联合衰弱的士大夫阶层,反过来打压杨家!</p>

    等把杨家再给打压下去了,父皇既不用担心武夫作乱,同时也获得了一个更弱的士大夫集团。</p>

    到这种时候,作为皇帝的父皇就真正是一言九鼎。</p>

    军处的设立,届时也便顺理成章。</p>

    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集团,到时候都缺乏足够的力量来反对了。</p>

    想到这里,赵德芳忍不住敬佩地看了一眼赵匡胤。</p>

    父皇果然不愧是大宋的开国皇帝,这帝王权术之道炉火纯青。</p>

    高,实在是高啊!</p>

    赵匡胤并没有注意到赵德芳的心理活动,因为他也正在思考着问题。</p>

    这个问题,就是大宋的来源。</p>

    简而言之,大宋,其实得国不正!</p>

    黄袍加身这种事情,也就骗骗无知愚民。</p>

    归根结底,赵匡胤依旧属于篡位,是典型的得国不正。</p>

    也正是这个原因,赵匡胤才不得不出让更多利益给士大夫阶层。</p>

    为的就是要让士大夫阶层支持新生的大宋,不至于让大宋刚刚建国就像五代一样因为内乱而灭亡。</p>

    这种出让利益,导致大宋皇权天然就是要比其他由开国皇帝慢慢打下江山的朝代要更弱势的。</p>

    像大明,朱元璋要设立军处,哪个大臣敢放一个屁?</p>

    但在大宋,赵匡胤之前要设立军处,立刻就被士大夫们群起而攻之,最后不得不暂时打消这个主意。</p>

    这种现象的本质,就是大宋皇权的确弱于相权,而大明的皇权完全碾压了相权。</p>

    谁权力大,谁话自然响亮!</p>

    赵匡胤吐出一口气,心中暗自下定决心。</p>

    看来确实不能把这个麻烦留给后人了。</p>

    必须要趁着朕这个开国皇帝还在位,就彻底解决这个问题!</p>

    赵匡胤平静了一下心态,表情恢复了之前的沉稳。</p>

    现在,就只等杨业过来了。</p>

    希望这个以忠义闻名历史的家伙,不要辜负朕的期望!</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除了石星和沈惟敬之外,失守南原的副总兵杨元同样也没逃脱朱翊钧的惩罚。</p>

    画面中,杨元的脑袋已经被挂在了京师市集外的柱子上。</p>

    “杨元作战不力,以儆效尤!”</p>

    就在南原城被倭国左军攻陷的同时,倭国右军以加藤清正为先锋,也包围了朝鲜王国的另外一个重要据点,黄石城。</p>

    黄石山城位于庆尚道与全罗道交界处,是连接两道的咽喉之地。</p>

    朝鲜都体察使李元翼在日军袭来之前,便抽调庆尚道的三邑兵力给安阴县监郭趯,命令其严守黄石山城,又调金海府使白士霖协助其守城。</p>

    金幕画面之中,极为肥胖,体重至少在两百斤以上的白士霖气喘吁吁地出现在高台上,面前是诸多黄石城的军民。</p>

    白士霖擦了擦胖脸上的汗水,大义凛然地对着城中的老百姓高声开口。</p>

    “诸位,我乃是金海府使白士霖,奉大王和都体察使李元翼大人的命令,领精兵前来镇守此地。”</p>

    “我发誓,定会和这座城池共存亡!”</p>

    听到了白士霖的话之后,在场原本惶恐不安的朝鲜军民心中顿时大定,纷纷高呼起来。</p>

    “国王万岁!”</p>

    “白大人万岁!”</p>

    白士霖慷慨激昂的表态,的确振奋了黄石山城之中所有军民的心,这座城池罕见地没有出现逃亡,所有人万众一心,准备守卫此地。</p>

    很快,倭国右军的先锋,由加藤清正率领的兵马浩浩荡荡地抵达,包围了这座城池。</p>

    加藤清正也是丰臣秀吉麾下的宿将,他稍微打量了一下黄石山城的地形,就皱起眉头。</p>

    “不好打啊”</p>

    想了想,加藤清正沉声看向不远处一名朝鲜人。</p>

    “你,过来!”</p>

    这名朝鲜老者赶忙过来,对着加藤清正点头哈腰。</p>

    “大人有何命令?”</p>

    加藤清正淡淡道:</p>

    “听你有一个儿子叫做介山,正在城里给那个白士霖当谋士?”</p>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加藤清正又道:</p>

    “你立刻去城下劝降,只要能把白士霖给劝降了,你和你儿子都是大功一件,将来可以成为我加藤家的家臣!”</p>

    老者闻言顿时大喜过望,立刻就来到了城下。</p>

    “介山我儿何在?速速服白大人投降!”</p>

    “大倭国的兵马不是我们朝鲜能抗衡的,只有立刻开城投降,才能让城里的上万军民获得一条生路!”</p>

    白士霖此刻正好就在城头上,听到了老者的话之后勃然大怒,转头盯向身旁的一名朝鲜谋士。</p>

    此人自然就是介山。</p>

    “介山,你爹竟然给倭国人出谋划策?”</p>

    介山傻眼了,过了好一会才战战兢兢地开口道:</p>

    “大人,或许投降确实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不如”</p>

    </p>

    啪!</p>

    白士霖一巴掌直接将介山扇倒在地,破口大骂。</p>

    “我投降你大爷!”</p>

    砰一声,介山的尸体从城墙上落了下来,正好掉在了老者面前。</p>

    白士霖探出脑袋,破口大骂。</p>

    “你们这些该死的叛徒,都好好看着,介山就是你们将来的榜样!”</p>

    城墙上,立刻就响起了朝鲜守军的欢呼声。</p>

    加藤清正此刻也在城墙下方,看到这一幕之后脸色微微一变。</p>

    但马上,加藤清正就想到办法,哈哈大笑起来。</p>

    “别是杀了一个介山,就算是杀了一百个介山,死的也是你们朝鲜人,又能对我们大倭国造成什么损失?”</p>

    加藤清正声音非常洪亮,在空气中传扬开来,立刻又让城墙上的朝鲜守军陷入了沉默之中。</p>

    紧接着,加藤清正又开口道:</p>

    “我还可以给你们一个选择,现在你们立刻离开黄石山城,把空城留给我们。”</p>

    “我会在此地停留两天,两天后再继续向北进发!”</p>

    “如果你们不愿意这么做的话,那等到这座城池被大倭国攻破之后,我就会直接屠城,凡是高于车轮的一个不留!”</p>

    听着加藤清正毫不掩饰的威胁,再回想起倭军此次北上的各种暴行,白士霖的胖脸唰一下就变白了,不知道该些什么好。</p>

    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声音响起了。</p>

    “倭寇,尔等以为区区威胁之语就能吓倒我们朝鲜人?”</p>

    “你们上一次就无功而返,这一次你们也必然是同样的下场!”</p>

    话的不是白士霖,而是站在白士霖身旁的安阴县监郭趯。</p>

    加藤清正见劝失败,一声冷笑。</p>

    “好,这是你们自找的!”</p>

    接下来的几天里,更多的倭军陆续赶到。</p>

    黄石山城的护城河被填平,大量的倭军火炮被搬运到了前线,开始疯狂轰击这座山城。</p>

    轰隆,轰隆!</p>

    在倭军火炮日夜不断地轰击下,黄石山城的城墙开始渐渐支撑不住,一段段地垮塌。</p>

    很快,最外面的城墙就被轰塌,倭军蜂拥而入。</p>

    就在倭军满心欢喜以为已经破城的时候,他们惊愕地发现,面前竟然还有第二道城墙!</p>

    “八嘎!”</p>

    看到这一幕,倭军右军主将毛利秀元不由骂了几句脏话,随后恶狠狠地开口。</p>

    “继续进攻!”</p>

    又过两天,第二段城墙也被轰塌。</p>

    烟尘散去,第三道城墙出现。</p>

    倭军诸多将领默然片刻,不约而同地继续开口。</p>

    “继续进攻!”</p>

    黄石城作为一座山城,朝鲜人在修建的时候就已经充分地考虑到了各种因素,沿着山的地势做了三层防御。</p>

    但倭军毕竟十倍于朝鲜守军,又拥有优势火炮,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下,黄石山城中的朝鲜军民纵然奋勇作战给了倭军大量杀伤,也不得不面临只有最后一道防线,城池即将被攻破的现实。</p>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慷慨激昂誓要和城池共存亡的白士霖也慌了。</p>

    画面中,白士霖找来负责指挥作战的郭趯,轻声道:</p>

    “老郭啊,我看这城池是守不住了,要不然咱们派人去找倭军求和,让他们放开包围,让我们撤退吧?”</p>

    郭趯脸上带着一道伤疤,用布包扎起来,这让他显得颇为狰狞。</p>

    这位最高指挥官可并不是那种只会坐在后面的,而是经常上城墙第一线和倭军攻上来的士兵奋勇搏杀。</p>

    闻言,郭趯顿时大怒,沉声道:</p>

    “白大人的这是什么话!”</p>

    “您既然已经发下了和城池共存亡的命令,难道现在要背弃誓言?”</p>

    “朝鲜白氏的荣光,难道要因为您而蒙羞吗?”</p>

    白士霖胖脸涨红,一时间无言以对。</p>

    郭趯昂起头,正色道:</p>

    “白大人,您要是想走就走吧,我郭趯虽然不才,但也一定要和城里的所有人共存亡!”</p>

    完,郭趯大踏步地离开了。</p>

    白士霖等到郭趯的背影消失后,才恨恨地骂了一句。</p>

    “榆木脑袋!你不想活,本官还想呢!”</p>

    当天夜里,几根绳索从黄石山城北侧的城墙悄悄地垂了下来。</p>

    不是别人,正是白士霖和他的妻儿,以及几名随身侍卫。</p>

    白士霖落地之后,忙道:</p>

    “快,咱们立刻往北走,不要被倭军发现了。”</p>

    一行人就这么悄然离开,却没注意到城墙上的某处阴影中,郭趯沉默地看着这一幕。</p>

    郭趯身旁,一名朝鲜亲卫忍不住道:</p>

    “大人,要不要把他抓回来?”</p>

    郭趯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p>

    “人各有志,不必强求。”</p>

    “回去吧,明天还要继续作战呢。”</p>

    白士霖一行人仓皇而逃,因为没有马,只能步行。</p>

    由于队伍之中有倭人存在,他们伪装成被倭人俘虏的民众,得以摆脱盘查。</p>

    但白士霖本人极为肥胖,只不过走了一段,渐渐脱离了倭军的包围圈,就忍不住哎哟哎哟地叫了起来。</p>

    “不行了,本官需要休息。”</p>

    不曾想,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竟然被一支倭军斥候发现!</p>

    看着倭军斥候追上来,一行人慌不择路,直接逃进了旁边的山林之中。</p>

    慌乱中,白士霖的庞大身躯成为了倭军的目标,倭军斥候对他紧追不舍。</p>

    “儿子,快救我!”</p>

    白士霖慌得大叫。</p>

    下一刻,他的几个儿子对视一眼,竟然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姊妹,从另外一条路跑了!</p>

    被抛弃的白士霖又惊又怒,但眼下局势容不得他什么,只能继续踉踉跄跄地奔逃。</p>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白士霖终于在几名护卫的舍命相助下逃离追杀,躲在了山林中的某处。</p>

    白士霖只感觉浑身上下无处不痛,连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汗出如浆。</p>

    抬头一看,白士霖表情突然一僵。</p>

    “沙白鸱,只剩你一个了?”</p>

    这名叫做沙白鸱的侍卫点了点头,低声道:</p>

    “大人还能行动吗?”</p>

    白士霖表情越发僵硬,心中被恐惧充满。</p>

    这个沙白鸱可不是朝鲜人,而是在之前的战争中被朝鲜俘获的倭人!</p>

    虽然沙白鸱被俘获以来一直忠心耿耿追随着白士霖,但眼下这种情况,沙白鸱完全可以杀掉白士霖,拿着他的脑袋去倭军大营请功,顺理成章地回归倭国!</p>

    就在白士霖恐惧得不知道该些什么的时候,沙白鸱露出恍然表情。</p>

    “大人您是没有体力了吧?这样吧,您在这里等候一会,我去给您找些食物。”</p>

    “我是倭人,就算倭军碰到我也不会把我怎么样的。”</p>

    完,沙白鸱就悄然离开了。</p>

    白士霖一个人坐在原地,只感觉又饿又累。</p>

    他害怕沙白鸱带着倭军回来,赶忙拖动着疲惫的身躯,想要离开此地。</p>

    但才走了不过几十步,白士霖就感觉浑身脱力,再也动弹不得。</p>

    他干脆躺了下来,无奈地自嘲了一声。</p>

    “让你吃这么胖,这回死在此地了吧?”</p>

    “罢罢罢,了不起就投降倭军,当倭国的走狗好了。”</p>

    白士霖闭上眼睛,竟然就这么沉沉睡去了。</p>

    过了不知道多久,他突然被叫声惊醒。</p>

    “主公,我是沙白鸱!”</p>

    “主公你在哪?”</p>

    白士霖猛然起身,不敢立刻回答,而是心翼翼地挪动步伐。</p>

    沙白鸱就站在之前两人分开的地方,脚下还放着一些食物和清水,正在呼喊,表情看起来颇为焦急。</p>

    仔细观察一番,确认沙白鸱确实没有带倭人过来,白士霖这才放下心来,走了出去。</p>

    “沙白鸱,我在这里!”</p>

    沙白鸱顿时长出一口气,噗通一声跪了下来。</p>

    “若是因为沙白鸱离开导致主公出了什么意外,沙白鸱万死莫辞!”</p>

    白士霖看着这位忠诚的倭国降俘,心中百感交集,竟然不知道该些什么好。</p>

    在忠心耿耿的倭国俘虏沙白鸱的保护下,白士霖最终得以成功逃出生天。</p>

    但黄石山城之中的其他朝鲜军民,就没有这么好运了。</p>

    画面一转,黄石山城的第三道城墙,也在倭军火炮和投石的轰击下,轰然倒塌。</p>

    无数倭军瞬间蜂拥入城。</p>

    在城中的朝鲜军民见状,都因为惊恐而大声嚎哭起来。</p>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郭趯这位城中最高级的朝鲜将领。</p>

    即便,他在战争前仅仅不过是一个的县监!</p>

    郭趯叹了一口气,拔出腰间长剑。</p>

    “诸位,是我郭趯无能,没有守住城池,保护好你们。”</p>

    “你们,自求多福吧。”</p>

    完,郭趯一步步地走向南门,走向蜂拥而至的无数倭军。</p>

    在郭趯的身后,两名年轻男子追了上来。</p>

    “父亲好不懂事!这般时候,难道要抛弃孩儿吗?”</p>

    紧接着,又有一名男子追了上来。</p>

    “岳父,这种名垂青史的事情,难道就因为婿不姓郭,便要被您和两位舅子丢下?”</p>

    听着长子郭威的责备,又看了一眼同样视死如归的次子以及女婿,郭趯哈哈大笑起来。</p>

    “好,好儿子,好女婿!”</p>

    “我们走!”</p>

    四人并肩而行,举起武器,朝着倭军而去。</p>

    倭军如潮水而来,将他们顷刻全部淹没。</p>

    在远方,一名年轻秀丽的女子蹲了下来,温言对着面前惶恐不安的男孩开口。</p>

    “孩子,记住,你的父亲和你外祖没有给李家、郭家和朝鲜丢人。”</p>

    “去吧,好好活着,永远记住,我们朝鲜人,绝对不会向倭寇屈服!”</p>

    看着男孩被一旁早已等候的家仆带走,女子长出一口气,满怀爱意地看了一眼南门,跪下来重重地磕了三个头。</p>

    “爹,兄长,弟弟,官人。”</p>

    “郭氏不才,这就追随你们而去!”</p>

    女子猛然一跃,整个人从黄石山城的最高处,跨越数十丈的高度,朝着南门的方向落了下去。</p>

    “娘——”</p>

    一声凄厉的稚童呼喊声,在空气中远远回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