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就以瞎指挥出了名。</p>
不然,大唐也不至于丢掉长安,整个关中都被安禄山的叛军霍霍。</p>
李绩干笑一声,心中又暗骂了一通李靖。</p>
这个李药师,滑头!</p>
知道这件事情十有八九会扯到皇帝,尤其是大唐皇帝李隆基的身上。</p>
故意装睡,推我李绩这么一个老实人来回答。</p>
“殿下,确实是这样。所以有些时候,前线将领们做出一些看起来很愚蠢的决定,未必就是他们真的愚蠢。”</p>
后半句话李绩自然是不会的,但李治却已经了然于胸。</p>
“李绩大人,不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p>
李绩的笑容越发干燥了。</p>
这一刻,李绩是真恨不得把李靖那装睡的老东西狠狠地踹上几脚。</p>
这老滑头!</p>
就在此时,李靖的声音突然响起。</p>
“殿下笑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种话,也就骗骗那些傻子。”</p>
“别的不,就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再加一个蒙恬,哪个敢这么做的?”</p>
李治顿时哑然。</p>
想了想,好像还真是。</p>
打赢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赢稷下旨让白起继续围攻赵国都城邯郸。</p>
白起直接上一份奏章,打不了,打了必败无疑。</p>
这不就是典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p>
结果呢?</p>
白起当场免去主帅之位。</p>
再然后?</p>
邯郸确实是打输了,成就了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美名。</p>
但判断对的白起,下场如何?</p>
被赢稷直接弄死。</p>
赵国的李牧也不用了,赵王迁一份旨意,李牧和司马尚就在赵军大营,成千上万赵国将士众目睽睽之下被弄死。</p>
还有王翦,出征楚国带了秦始皇六十万大军去,隔三差五就写奏章回来给秦始皇。</p>
陛下,赏点美人吧。</p>
陛下,赏点田地吧。</p>
陛下,赏点金钱吧。</p>
这哪里有一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样子?</p>
倒还真就是这个样子,才让王翦得以善终。</p>
王氏也因为王翦这个始祖,先后成就了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在华夏历史上的赫赫盛名。</p>
李靖含糊地笑了一声,开口道:</p>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臣之道,不可逾越。”</p>
“哪个臣子要是真以为只要为了获胜就能违抗君王的命令,那老臣的评价就是——死有余辜。”</p>
李治:“”</p>
顿了顿,李靖又笑道:</p>
“所以像老臣和茂公、咬金这些人,其实是很幸运的。”</p>
“纵观华夏数千年,又有谁能比陛下更知兵呢?”</p>
“在陛下的引领下打仗,就完全不会有倭军将领们面临的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尽情发挥。”</p>
“很多人都臣是什么大唐名将,其实老臣若是没有陛下,也不过是普普通通一老将罢了。”</p>
李治这一刻,总算是完全明白了。</p>
一个合格的、不瞎指挥的后方君王,对前线将领的加成竟然如此巨大。</p>
李世民听到这里,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笑意,淡然开口。</p>
“为善啊,将来你继承了这个皇位,你一定要记住。”</p>
“事情,要让专业的人去做。”</p>
“不懂,就不要外行指导内行。”</p>
“否则,你便只会重蹈李隆基和丰臣秀吉的覆辙。”</p>
顿了顿,李世民又笑道:</p>
“起来,朱翊钧这子虽然是盘点视频的主角,但是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做得不错的。”</p>
“还是心性问题害了他啊。”</p>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随着倭国右军继续北上,朝鲜境内的惨剧还在不断发生。</p>
镜头中,一个村子被屠戮一空,烟雾尚未散尽。</p>
倭军士兵们已经带着劫掠到的女人和各种物资,兴冲冲地离开了。</p>
在村庄的地面上,横七竖八地倒着几十上百具尸体。</p>
镜头渐渐放大,所有镜头面前的人很快都发现了不对。</p>
这些尸体,竟然都没有鼻子!</p>
他们当然不是天生就没有鼻子的人,而是在死后,被人残忍地割掉了鼻子。</p>
画面一转,倭军将领藤堂高虎带着几箩筐的鼻子,兴冲冲地来到了三名军监太田一吉、竹中重利、毛利高政面前。</p>
“三位,这是我部今日割取的鼻子,一共四百三十二个,你们点验一下。”</p>
三名军监对视一眼,朝着身后的随从点头。</p>
随从们上前,把箩筐里的鼻子倒了一地。</p>
太田一吉三人仔细观看,很快发现不对。</p>
“这个鼻子这么,一看就是孩子的,不能算军功!”</p>
“这鼻子都皱成什么样了,一看就是老人的,也不能算斩获!”</p>
“这鼻子是女人的,上面还有脂粉呢,你给我这是战场斩获?”</p>
一番清点和争执下来,太田一吉最终落笔。</p>
“九月一日,藤堂高虎部斩获鼻子三百八十一人。”</p>
藤堂高虎大为不满,抱怨道:</p>
“上一次砍脑袋就行,只要看一下脑袋的模样,什么男女老少清清楚楚。”</p>
“现在搞什么砍鼻子,我们的军功被克扣得太多了。”</p>
毛利高政看了一眼藤堂高虎,笑道:</p>
“藤堂君,你也不要怪我们严格。这些鼻子可是全部要送回去给关白查验的,到时候关白那边查出什么问题,丢的就是我们这些人的脑袋了。”</p>
太田一吉点头道:</p>
“脑袋需要炮制才不会腐烂,消耗资源。而且脑袋比鼻子大多了,运一船鼻子的数量能抵得上运四五船的脑袋,关白这也是为了节省大倭国资源,方便给你们统计军功嘛。”</p>
顿了顿之后,太田一吉又笑道:</p>
“但不是我你啊,藤堂君。你毕竟是水师出身,杀人这方面比起陆军差多了。”</p>
藤堂高虎皱眉道:</p>
“这什么意思?我可是把见到的每个村庄都屠光了。”</p>
“现在朝鲜人都学聪明了,一个个跑山里躲去了,还在村里等着我们杀的傻子可没之前那么多了。”</p>
太田一吉信抽出一份文书,朝着藤堂高虎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看一看。</p>
藤堂高虎凑过去一看,顿时愣住。</p>
“八月二十二日,吉川广家于全罗道西南诸县、镇割取鼻子四百八十个。二十三日,割取鼻子七百二十个。”</p>
“八月二十四日,锅岛直茂于金沟、金堤割取鼻子一千五百五十一个。”</p>
“八月二十九日,长宗我部元亲攻克罗州,共计割鼻子六千零六个。”</p>
</p>
(注:上述数字分别出自高山公实录,元亲记,吉川家文书,锅岛直茂谱考补,锅岛家文书等书籍,并非作者胡乱编造,随意抹黑。)</p>
藤堂高虎看得一愣一愣的,不由有些羞赧。</p>
“好吧,我杀的是少了点。哼,那是我运气不好。”</p>
“你们等着,我会给你们带回来更多的鼻子,让关白知道我藤堂高虎的忠心!”</p>
完,藤堂高虎大步离开。</p>
毛利秀元、黑田长政等人一路进军全罗道的砺山、忠清道的恩津,打败了朝鲜忠清道防御使朴名贤等人。</p>
加藤清正所部则经过锦山、金山、忠义等地,于九月七日抵达忠州。</p>
整个八、九月间,倭军在全罗道和忠清道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烧杀抢掠之下,伤亡加起来竟然才将将过百。</p>
而倭军在这两个月间屠杀和割取的鼻子数量就超过了三万,还有更多的妇女、孩童沦为倭军俘虏,遭受着生不如死的凌虐。</p>
朝鲜备边司官员在上给汉城的奏章中极为愤慨地写道:“南原、全州陷败之后,贼兵未至,而守令亲自奔窜。土崩瓦解之势,不可收拾。”</p>
随着倭军一步步朝着汉城靠拢,朝鲜国王李昖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溃了。</p>
画面中,李昖又哭又叫,拉着杨镐的是怎么也不肯放。</p>
“杨大人,若是局势再崩坏下去,王也不活了!”</p>
“杨大人,求求你,救救王吧!”</p>
杨镐被李昖的眼泪鼻涕抹了一身,哭笑不得,只能无可奈何地开口。</p>
“好好好,大王稍安勿躁,本官这就去找麻贵将军想想办法!”</p>
杨镐很快见到了麻贵。</p>
“麻贵将军,怎么还不出兵抵御倭军?”</p>
麻贵表情平静,看了一眼窗外。</p>
那里风雪正盛。</p>
“杨大人,就这种天气,火炮和粮草运输极为困难,火枪也会因为雪而导致潮湿无法击发。”</p>
“倭军数量是我军五倍以上,你让我怎么出兵?”</p>
“出兵,就是让咱们大明的将士去送死!”</p>
杨镐噎了片刻,无奈道:</p>
“那你也不能就坐在汉城里,眼睁睁地看着倭军凌虐全罗道和忠清道吧?”</p>
“事情传出去,对咱们大明朝廷的名声很不利啊。”</p>
麻贵紧了紧大衣的衣领,淡淡道:</p>
“南原之战的结局已经明一切,朝鲜人但凡能有一点战斗的意志,我也会出兵帮他们。”</p>
“可现在呢?倭军随意北上,哪里遭受过一点挫折?”</p>
“天救自救者,朝鲜人既然连自救都做不到,那我们大明也没必要救他们。”</p>
杨镐闻言,不由默然。</p>
</p>
杨镐主后勤,麻贵主军。</p>
两人实际上是平级,麻贵要是不愿意出兵,杨镐也确实没有办法。</p>
大明文官的地位确实是比同级武将高不假,但还没有像大宋那样,区区一个七八品官就敢把狄青这种大宋名将、一品枢密使呼来喝去!</p>
就在两人陷入僵局的时候,外面响起了敲门声。</p>
“大人,是邢阶大人的命令!”</p>
关键时刻,大明在朝鲜战场上的最高统帅,兵部尚书邢阶打破了僵局。</p>
在邢阶的命令下,麻贵以解生、颇贵、杨登山、牛伯英四人为将,领两千精锐南下,准备在天安城抗击倭军北上先锋。</p>
画面中,两千明军冒着风雪,气势昂然地南下了。</p>
主将解生身材极其魁梧,身高在一米九以上,整个人坐在马上,倒显得战马都有些娇了。</p>
在解生身边,眉眼中带着几分异族模样,显然是混血儿的颇贵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地哈出一口热气,笑道:</p>
“他娘的,在这汉城天天呆着都快要闲出鸟来了,总算是有会砍几颗倭寇的脑袋。”</p>
另外一名身材略微比解生一些,但也足够魁梧强壮的将军杨登山闻言笑道:</p>
“老颇,你这段时间在汉城可没少忙碌,被你睡过的朝鲜娘子没有一百也有五十了吧?”</p>
颇贵哈哈大笑,随意一挥。</p>
“你就在这瞎扯什么犊子呢,我和你,也就二十三个。”</p>
“你是不知道,大明军人这个名号在汉城中多抢啊,就连什么议政大夫的妾,都巴巴的给我倒贴呢。”</p>
“这辈子当个大明人,真是值了!”</p>
牛伯英啧啧作声,道:</p>
“好家伙,那等这一次出征归来,你老颇岂不是要多二十三个孩子了?”</p>
颇贵挤了挤眼睛,笑道:</p>
“谁的?还有一胞双胎、三胎的,不定是二十七个!”</p>
四人哈哈大笑,率领两千明军,很快消失在了风雪淹没的道路中。</p>
由于朝鲜人对倭军极度恐慌导致的溃败,解生等人南下之后才发现,原定的目的地天安城竟然已经失守。</p>
四人凑在一起,开始商量。</p>
牛伯英比较沉稳,开口道:</p>
“天安城都没了,咱们不如往北去,撤到后面那座城池,呃,叫什么来着?”</p>
就在牛伯英陷入苦思冥想的时候,颇贵哼了一声。</p>
“撤什么撤?要我,不进城更好。进了城,那就得被倭人包围起来了。”</p>
“咱们现在不进城,你看这外面都是山,就找一座山埋伏倭人,打她娘的就完事了!”</p>
颇贵的话,顿时让其他三人意动。</p>
四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p>
“打她娘的!”</p>
四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具体的计划。</p>
镜头中,开始出现了一支倭军。</p>
九月七日,倭军指挥官黑田长政派出黑田图书助、栗山四郎右卫门两人分别作为先锋将和先锋副将,率领三千倭军离开天安城,朝着北方进发。</p>
镜头中的这支倭军,很快就引起了历朝历代皇帝们的注意。</p>
秦始皇嬴政:这些倭军居然穿着朝鲜军服?</p>
万历时代的朝鲜文化虽然属于华夏文化的分支,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了属于该地区的独特印记。</p>
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朝鲜人格外喜爱白色。</p>
各种袍服,以白色最为庄重。</p>
结婚要穿白色衣服,过年要贴白色春联,凡是所有喜事,必须有白色元素出来。</p>
对华夏人来,这就太奇怪了。</p>
毕竟白色的衣服、对联这些,在华夏可是丧事的时候才用的!</p>
除去这些之外,朝鲜人就连军服都是白色的。</p>
这和倭国的纯黑色,大明的黑里透红是完全不同的类型。</p>
汉高祖刘邦:这些倭人还挺谨慎啊,明明数量众多,居然还要伪装成朝鲜人?</p>
汉高祖刘彻:其实也不多,别忘了有一半倭军都已经南撤了。</p>
汉高祖刘邦:但明军也只有三万人啊,就算是面对倭军这剩下来的七八万人,兵力上还是绝对劣势。</p>
光武帝刘秀:看来这只能明一点,倭军上一次是真的被明军给打怕了。</p>
明太祖朱元璋:那可不?这些家伙之前在朝鲜军队控制区那叫一个耀武扬威,知道要碰到大明军队之后就开始猥琐了。</p>
宋太祖赵匡胤:朱,你也别顾着吹嘘你的大明军队,等会你的明军没认出来,被倭军反杀了,那才有意思呢。</p>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脸上的表情瞬间就是一僵。</p>
过了好一会,朱元璋才道:</p>
“你们觉得赵匡胤这个老东西的话,会成真吗?”</p>
朱棣迟疑片刻,有些尴尬地开口。</p>
“那就得看解生这几个究竟有没有脑子了。”</p>
蓝雨摸了摸下巴,忧心忡忡地开口。</p>
“解生这些人,看起来以猛将为主,恐怕”</p>
众所周知,打仗打得非常猛的,一般在智谋方面就会差点事!</p>
蓝玉这一句话,直接把在场的所有大明人给弄沉默了。</p>
在众人安静的注视下,很快,这支倭军就进入了明军的包围圈之中。</p>
“嗯,一支朝鲜兵马?”</p>
明军主将解生在听到这个情报之后,不由大为疑惑。</p>
颇贵想了想,开口道:</p>
“朝鲜人不是都已经被倭军打得屁滚尿流了吗?这支朝鲜军不会是倭人假扮的吧!”</p>
一听到颇贵的话之后,大明世界之中正在旁观的君臣们顿时都振奋起来。</p>
“没错,就是假扮的!”</p>
“赶紧出击,全歼这支倭军!”</p>
眼下的明军拥有一个绝佳的会。</p>
倭军毫无防备地进入了包围圈。</p>
只要明军杀出去,绝对瞬间就让倭军溃散。</p>
一场大捷近在眼前啊!</p>
然而,在大明世界众人期待的注视下</p>
画面中,牛伯英有些迟疑。</p>
“这些家伙万一是朝鲜人呢?咱们若是错杀了友军,那就麻烦了。”</p>
主将解生闻言,颇为赞同地点头。</p>
“没错。麻贵大将军那边已经够头疼了,咱们可不能给大将军增添麻烦。”</p>
“这样吧,老牛你去问问。”</p>
顿了顿,解生又道:</p>
“心警惕。”</p>
于是,就在倭军正在前进时,牛伯英带着几名明军士兵跳了出来,对着前方的倭军招。</p>
“喂,你们是哪支部队的?前面什么情况了?”</p>
倭军见有明军出现,顿时大吃一惊。</p>
倭军先锋将黑田图书助话都在颤抖了。</p>
“你、你们怎么来的?”</p>
黑田图书助敢这么伪装,当然是有所凭借的。</p>
他本人在和福建商人的交往中,也学会了汉语。</p>
虽然这种汉语很蹩脚,而且日式口音和朝鲜口音也有所不同。</p>
但问题是,牛伯英听不出来!</p>
牛伯英咳嗽一声,道:</p>
“回答我的问题!”</p>
黑田图书助忙朝着身边的部下们使了个眼色,示意不要轻举妄动。</p>
随后,他走到牛伯英面前,恭敬道:</p>
“这位天兵将军,我们是全罗道忠州的兵马,被倭军击溃了,本来想在天安据守,但还没到天安就听天安失守了,我们只能趁着夜色绕过天安准备北上。”</p>
牛伯英闻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天色。</p>
此刻的天边才刚刚冒出一丝曙光,朝阳尚未升起,大地还是黑黝黝的,视线阴暗。</p>
若非面前这支“朝鲜军”全穿着白色军服,就这个视线,明军也没办法从远处就认出来。</p>
于是,牛伯英心中顿时信了八成。</p>
在牛伯英看来,天安城里的倭军人多势众,属于是优势方。</p>
谁家优势方天还没亮就出动,还换上朝鲜这个劣势方的军服?</p>
于是牛伯英便道:</p>
“你们在这里稍候片刻,我回去禀报将军,可能要对你们有所安排。”</p>
牛伯英的想法是去通报解生,看看能不能收编这支“朝鲜军”。</p>
这支“朝鲜军”看起来也有三四千人的样子,如果能收编,那解生麾下就有了六千兵马,打起仗来肯定是要更有底气。</p>
牛伯英刚往后走,倭军先锋副将栗山四郎右卫门等人立刻就凑了上来。</p>
“黑田将军,现在我们该怎么办?”</p>
黑田图书助有些心惊胆战地开口。</p>
“刚刚我看到山坳里全是黑黝黝的影子,最前面还有铁盾兵,恐怕最少有一万明军!”</p>
众人闻言,顿时傻眼了。</p>
通过之前的战斗,倭军早就知道,同等数量的明军绝对吊打己方。</p>
更何况是一万明军,数量是黑田这支先锋军的两倍还多!</p>
栗山四郎右卫门赶忙道:</p>
“那还等什么?趁着明军没反应过来,我们赶紧撤退,回城里去和黑田长政大人的主力会合吧!”</p>
黑田图书助连连点头,正准备下令。</p>
突然,一个名叫毛屋主水武久的武士开口了。</p>
“两位将军,我也跟随黑田长政大年征战多年,见过无数大军,可以规模而论,长筱合战绝对是第一。”</p>
“眼前的明军可是比长筱合战的时候还多出好几倍,若我等直接逃跑,敌人一追击,我们就会全军覆没了。”</p>
“我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p>
“我们不如趁着明军不备,先对明军发动进攻,或许还有一线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