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吐槽,立刻就引来了其他朝代皇帝的共鸣。</p>
明太祖朱元璋:朕早就已经过了,大宋这个朝代,基本上就是华夏最丢脸的朝代,你们应该庆幸自己没看过宋史。</p>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嗯,大宋就是被朕亲自灭亡的,其实大宋臣子还是有很多热血之人,但皇帝嘛哈哈,和宋徽宗宋钦宗大差不差。</p>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朕一般不会同意朱元璋的话,但这一次是例外。</p>
唐太宗李世民:朕其实有些不太理解,大唐的后继者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p>
光武帝刘秀:国家危难之际,皇族要不就是逃跑要不就是想着内斗,大宋的皇家教育也太失败了吧。</p>
弹幕密密麻麻地飘过,除了疯狂吐槽之外还是疯狂吐槽。</p>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的脸漆黑如墨。</p>
“这个赵构,可以啊。”</p>
“汴京都要被攻破了,他的脑子里竟然只有争权夺利?”</p>
“混账东西,真是不折不扣的混账东西!”</p>
赵普欲言又止。</p>
这个点,好像不太好切入啊。</p>
从士大夫的角度来,他们天然就更喜欢和平。</p>
和平时代,才是士大夫唱主角的年代。</p>
战争时代,则是将军登台唱戏的时代。</p>
从赵普的角度来,大宋求和确实是没啥大毛病的。</p>
但求和搞成这种样子,丢脸丢到历朝历代去了。</p>
赵普就是心再大,也没办法在这种时候给大宋的士大夫们开口话啊。</p>
太子赵德芳也看傻眼了。</p>
作为将来的大宋皇帝,这一刻赵德芳压力巨大。</p>
突然,赵德芳回过神来,开口道:</p>
“教育,一定是教育上出了问题!”</p>
众人视线投向了赵德芳。</p>
赵德芳沉声道:</p>
“一个皇帝这么懦弱,那可能是皇帝的性格问题。”</p>
“但从宋真宗一直到现在,几乎每一代大宋皇帝都非常懦弱,只能明是教育出了问题。”</p>
众人一听,都觉得有些道理。</p>
总不能大宋皇族的血脉有问题吧?</p>
赵普心中一喜,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p>
他正想要开口,将来应该让士大夫们更多地承担教导太子的责任,从而让未来的大宋皇帝们更加强硬。</p>
话到嘴边,赵普突然僵住。</p>
不对。</p>
大宋太子、皇子的教育,一直以来本就是由士大夫负责的!</p>
那个负责教育太子、皇子的资善堂,就是由皇帝选拔士大夫进行其中作为讲师,给皇子们授课。</p>
这</p>
这样一来,问题不就都全部丢到了士大夫身上了吗?</p>
赵匡胤闻言,双目中顿时出现怒火。</p>
“德芳得对,朕也觉得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p>
“一定是某些人常年在太子、皇子们的耳边灌输这种苟安求和的思想,才会让大宋后世的历代皇帝变成了这种样子!”</p>
赵普心中大叫不妙。</p>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p>
这口黑锅怎么一下子就飞过来了?</p>
在场的诸多士大夫们也品出不对,面面相觑。</p>
沈义伦干咳一声,开口道:</p>
“陛下,臣觉得将来资善堂的讲师还是要精心挑选,不能只看学问,性格和品德也很重要。”</p>
众人回过神来,纷纷表示赞同。</p>
这锅,我们士大夫真背不起啊。</p>
这要是背了,那就是永世不得翻身了!</p>
赵普也回过神来,忙道:</p>
“对啊陛下,臣以为应该多多选择像李纲这样的进入资善堂作为讲师,一定能让大宋将来的皇帝变得英武,不会再轻易妥协!”</p>
赵普直接就把李纲搬了出来。</p>
就是想要证明,我们士大夫也并不是都懦弱的。</p>
士大夫也有李纲这样的纯爷们,是你们皇族不愿意听李纲的话,不是我们士大夫的问题!</p>
赵匡胤看了看赵普,缓缓点头。</p>
“赵普卿家的话言之有理。”</p>
“但朕以为,如果要增加未来大宋皇帝的阳刚之气,为何还要找文人当讲师呢?”</p>
完,赵匡胤又转头看向杨业。</p>
“从今往后,枢密院的枢密使之中,必须至少一人担任皇子们的讲师,给皇子们教授战阵之道。”</p>
杨业赶忙点头应是。</p>
几名枢密使也是眉飞色舞。</p>
这可是纯纯的好事啊。</p>
自从赵匡胤把军权拆成枢密使和兵部,又架空了节度使,军方武将在大宋朝廷之中的势力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了。</p>
给太子、皇子授课,就意味着能对皇族施加影响力。</p>
这些文官士大夫把大宋皇帝教成这种样子,就是影响力的证明。</p>
也该轮到我们武将们好好教育一下大宋的后代皇帝,让大宋皇帝们多一些勇武和阳刚之气了。</p>
赵普闻言,不由哑然,心中却暗自焦急。</p>
这下子好了,大宋士大夫对于将来大宋皇帝的影响力又下降了。</p>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啊。</p>
赵普忙道:</p>
“陛下,臣觉得若是过多接触武人,恐怕会让大宋将来的皇帝有穷兵黩武之忧啊。”</p>
赵匡胤哼了一声,指着金幕道:</p>
“现在是需要担心大宋将来皇帝穷兵黩武的时候吗?”</p>
“现在明明就是担心大宋将来皇帝血性不足的时候!”</p>
“若是一成不变,将来的大宋皇帝还会是宋徽宗、宋钦宗这样的废物,难道赵卿家你希望朕眼睁睁地看着大宋的未来变成这种样子?”</p>
赵普彻底不出话来了。</p>
事实胜于雄辩啊。</p>
有金幕播放的视频在,任凭赵普再怎么舌灿莲花,也无可奈何。</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由于王云这个副使本身就是朝廷派来监视赵构的人选,在王云改变立场之后,赵构毫无阻碍地变化了北上线路,很快抵达了相州,见到了这里的知州汪伯彦。</p>
此刻黄河以北的宋国土地上,到处都是风雨欲来的气氛。</p>
汪伯彦亲自带着一队兵马出城,将赵构迎接回到州衙之中。</p>
主宾各自落座之后,汪伯彦让人送上茶水糕点,闲聊了片刻,这才谈起战事。</p>
“王爷来相州是走错路了,臣听在五天前,完颜宗望就已经从大名府魏县渡河南下,恐怕此刻兵锋都已经到了汴京。”</p>
赵构和王云闻言,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里都松了一口气。</p>
去汴京好啊。</p>
不管去哪里,只要别来相州就行!</p>
赵构转移话题,问起汪伯彦对眼下宋金战争的看法。</p>
汪伯彦先是随口了几句人人皆知的废话,随后正色道:</p>
“以下官之见,太原兵败之后,大宋已经没有跟金国继续作战的本钱了。”</p>
“为今之计,只有效仿当年汉高祖白登解围,唐太宗渭水之盟,先以和谈换取金军撤兵。”</p>
“等过上几年,大宋重整旗鼓,届时是战是和都可从容再做打算。”</p>
赵构闻言,心中顿时一定。</p>
明白了,这家伙也是个主和派的。</p>
赵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p>
“汪大人所言,俱是真知灼见,让本王茅塞顿开啊。”</p>
“本王此次奉旨议和,深感责任重大,不知道汪大人可否指点一二?”</p>
汪伯彦顿时惶恐,道:</p>
“王爷笑了,下官只不过是一个知州,怎么敢在这种国家大事上大放厥词?”</p>
“更何况还有王云大人在此,王大人智珠在握,自然早有成竹在胸,无需下官画蛇添足了。”</p>
赵构再三相请,各种好话尽,还承诺只要事成一定上奏朝廷给汪伯彦表功。</p>
汪伯彦这才开口道:</p>
“不瞒王爷,若是要下官一句心里话,眼下这金军大营您是万万去不得的。”</p>
“去了,就有性命之忧啊!”</p>
赵构心中又是一喜。</p>
这汪伯彦的看法,又和自己一致。</p>
赵构忙道:</p>
“那汪大人的建议是?”</p>
汪伯彦摸着胡须,目光闪烁地开口。</p>
“下官斗胆请王爷暂居相州,等待时局变化。”</p>
“若汴京无忧,金人无非就是继续议和,多索要一些好处。届时王爷再动身前往金营,不但安全有保证,而且议和的功劳也必然是少不了的。”</p>
“若汴京咳咳,万一有所不测,那下官至少也能保护王爷安危,撤往关中。”</p>
赵构表情认真地听完,点头赞许道:</p>
“汪大人果然大才,只当区区一个知州,实在是委屈你了!”</p>
很快夜色深了,赵构和王云回到房间之中密谈。</p>
赵构道:</p>
“王大人,本王觉得这个汪伯彦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你觉得如何?”</p>
王云摸了摸胡须,沉吟片刻,缓缓道:</p>
“汪伯彦的言行的确看起来像是咱们这一边的,但王爷可能有所不知,汪伯彦的弟子怕是一个隐患。”</p>
“弟子?”赵构有些疑惑:“是谁?”</p>
在赵构看来,汪伯彦不过区区一个知州。</p>
他的弟子要么是个县令,要么就是普通御史之类,无足轻重的角色。</p>
</p>
王云看出赵构的心思,笑道:</p>
“王爷有所不知,汪伯彦的那个弟子名叫秦桧,如今可是大宋的御史中丞啊。”</p>
“秦桧?”赵构吃了一惊,忍不住道:“秦桧不是李纲那边的人吗?”</p>
秦桧这个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同样是大宋朝堂中的风云人物。</p>
政和五年,二十四岁的秦桧进士及第,由于排名靠后,最终只能补官为密州教授这么一个闲职。</p>
但秦桧发奋图强,很快又在大宋朝廷的遴选里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遴选为太学学正。</p>
靖康元年金军第一次南下时,秦桧上书宋钦宗,力主对金国强硬,以吓阻金国。</p>
紧接着秦桧又提出“军四事”:召百官详细讨论、加强守备、将金使安置城外、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p>
种种表现下,秦桧获得了宋钦宗的提拔。</p>
先任命秦桧为职方员外郎,不久改为干当公事,隶属河北割地使张邦昌。</p>
秦桧获得干当公事的职位后大为不满,觉得自己的意见是对金国强硬,怎么反而成为负责割地求和的官员了?</p>
于是秦桧三次上奏,想辞掉这个干当公事的职位。</p>
种种做法,让秦桧得到了北宋内部主战派的欣赏。</p>
虽然割地赔款的决议已经定了,但主战派终究还是担心主和派在实施过程中更进一步地卖国。</p>
于是在主战派的推荐下,秦桧以割地使的身份随同肃王赵枢前往金军大营作为人质,并负责割让土地的具体事项。</p>
赵构听到这里,忍不住摸了摸鼻子。</p>
“也就是,肃王当时出城来接替本王去金营当人质的时候,秦桧就在肃王旁边?”</p>
王云点头笑道:</p>
“秦桧不过三十来岁,年纪轻轻,王爷应该对此有些印象。”</p>
赵构脑海之中还真就浮现出一个人。</p>
赵构恍然道:</p>
“哦,原来是他啊。确实,当时在肃王身边的官员中,就以他最为年轻。”</p>
“那后来呢?”</p>
王云开口道:</p>
“后来议和成功了,金军北撤。秦桧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后升为左司谏。”</p>
“到前几天咱们离开汴京的时候,秦桧已经是御史中丞了。”</p>
“什么?”赵构颇为惊讶,“他这个升官速度也太快了吧?”</p>
太学学正,一般是从七品或者正八品官。</p>
御史中丞在元丰改制之前是正四品,如今则是从三品官。</p>
也就是,秦桧在一年时间里由从七品升到了从三品,官升八级!</p>
赵构深吸一口气,突然明白了过来。</p>
“秦桧这家伙,怕不是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吧?”</p>
王云点了点头,沉声道:</p>
“自从朝中主战派领袖李纲被陛下罢黜出京之后,秦桧如今已经是主战派最重要的几名大臣之一。”</p>
“许多人都认为,假以时日,秦桧必然能接过李纲的衣钵,成为主战派的又一个出色领袖。”</p>
“王爷,这汪伯彦是秦桧的恩师,咱们可不能听他几句话就信了他的。”</p>
“您若是对汪伯彦掏心掏肺的拉拢,他反联系秦桧把您卖了,那可就不好了。”</p>
赵构一拍大腿,对着王云道:</p>
“本王这下算是全搞明白了,若非是王大人你的提醒,不定就要栽在这汪伯彦里了。”</p>
“那我们还是赶紧离开相州吧,免得生变。”</p>
赵构现在是想找个地方待着静观其变,但有了秦桧这层关系在,汪伯彦的相州就不安全了。</p>
王云点头道:</p>
“臣觉得,明日王爷可以动身继续北上,前往磁州。”</p>
“磁州?”赵构又一次疑惑了。</p>
“磁州是宗泽那个老家伙坐镇吧,他可是很坚定的主战派啊。”</p>
在金军南下的过程中,宋军虽然败北连连,但也同样涌现出一批能征善战的爱国大臣。</p>
宗泽就是其中之一。</p>
宗泽在六十岁之前,因为时常抨击朝中弊政惹怒了当权者,辗转各地,起起落落,基本没当过什么大官。</p>
但在靖康之变来临后,宗泽临危受命,脱颖而出。</p>
前不久,宗泽奉命只带着十几名老弱兵卒北上磁州,在这里组织义军抵挡第二次金军南下。</p>
磁州在第一次金军南下时就已经被荼毒过了,郡县凋敝。</p>
宗泽到来之后力挽狂澜,短短时间内就组织起了一支过万人的军队,并接连击退了金军股部队对磁州的骚扰,一时间声势大振。</p>
就在赵构离京议和之前,宋钦宗刚刚颁布旨意,将宗泽任命为“大宋河北义兵都总管”,统领大宋在黄河以北的所有义军。</p>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看都是纯得不能再纯的主战派了。</p>
王云竟然建议赵构去宗泽那里,的确让赵构非常意外。</p>
王云沉吟片刻,正色道:</p>
“臣就直了吧,金军南下,汴京难以守卫,乱世即将到来。”</p>
“这种乱世之中,王爷若是想要有所作为,必须要在中握有一支军队。”</p>
赵构点了点头,道:</p>
“但宗泽他愿意为本王所用吗?”</p>
王云笑道:</p>
“宗泽一辈子都没当过知州以上的官员,就是因为朝廷之中一直有人在打压他,他对朝廷一定是极为不满的。”</p>
“只要王爷表态愿意收他为下属,愿意听从他的意见改革朝政,再保证宗泽和其子孙的荣华富贵,还怕宗泽不为殿下所用吗?”</p>
“有了宗泽麾下的那上万兵马,殿下您在这乱世之中就真正有了问鼎皇位的本钱了!”</p>
赵构被王云这番话给打动了,心潮都变得澎湃起来,点头道:</p>
“好,那明天就去磁州,见一见这个宗泽!”</p>
翌日,汪伯彦将赵构送到了相州城门处。</p>
“王爷此番北上磁州,务必一切心啊。”</p>
“若有意外,还请立刻派人飞马通知下官,下官一定以最快速度前去支援王爷。”</p>
赵构点了点头,心中也是有些惋惜。</p>
若不是这汪伯彦有个弟子叫秦桧,是个大主战派的话,赵构是真不想离开相州,去那据被金军荼毒得不成样子的磁州。</p>
赵构咳嗽一声,正色道:</p>
“本王和汪大人一见如故,其实也不想离开。”</p>
“但怎奈陛下托付重任在肩,确实也无法拖延。”</p>
“汪大人,就此别过吧。”</p>
城门处,几名正好路过进城的青年看到这一幕,也是议论纷纷。</p>
其中一个青年压低了嗓音,对着身旁另外一名青年开口道:</p>
“飞哥儿,你这排场,是不是有什么朝廷的大人物来了?”</p>
金幕中打出了这个话青年的名字。</p>
王贵。</p>
那名被唤作“飞哥儿”的年轻男子,面容冷峻,身材健壮,眉宇之间英气勃勃,走起路来颇为沉稳。</p>
让人一看便不由自主地觉得,此人必然能成就大事!</p>
这个青年的名字,叫做:</p>
岳飞,字鹏举。</p>
岳飞扫了一眼赵构等人,视线并未落在最显眼的赵构身上,而是看向了赵构身旁那些护卫们的精锐甲胄,眼神中不由有些羡慕,叹了一口气。</p>
“若是咱们平定军人人都有如此精良的甲胄,胜负犹未可知啊。”</p>
王贵摇了摇头,道:</p>
“朝廷向来重文轻武,什么苏东坡的一幅画能卖个几千上万两,但一名士兵几十两的武器甲胄置办费从来都是不愿意出的,还要被中间的贪官污吏们中饱私囊呢。”</p>
两人话间,不知不觉进入了城里。</p>
一阵呼喊声响起。</p>
“义军招人,共同抵抗金寇,保卫大明!”</p>
岳飞和王贵循声看去,发现不远处就有一处义军招人的点,被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p>
“俺,俺要报名,杀金贼!”</p>
“俺也要报名,给家里人报仇!”</p>
相州作为几个月前刚刚被荼毒过一次的地方,老百姓对金国的仇恨无需多,报名参加义军的热情也非常高。</p>
王贵看得蠢蠢欲动,忍不住拉了一下岳飞的。</p>
“飞哥儿,咱们也报名去吧?”</p>
岳飞闻言,顿时陷入迟疑。</p>
过了片刻,他叹了一口气。</p>
“朝廷昏庸腐败,平定军也完了,你真觉得大宋还有任何获胜的希望?”</p>
“左右无非就是割让太原等地,咱们忍一忍,等金军北撤了,一切也就都过去了。”</p>
王贵有些疑惑地看着岳飞。</p>
“飞哥儿,这话可不像是你的性格。”</p>
“难道你就不想要给平定军战死的兄弟们复仇?”</p>
早在四年前,岳飞就已经加入大宋军队之中,在平定军中效力。</p>
金军南下,平定军被击溃,岳飞王贵侥幸突围回到家乡汤阴县。</p>
岳飞又叹了一口气,沉默片刻才开口道:</p>
“我爹已经去世,现在家中老母在堂,妻子刚刚过门没多久,孩子也才出生。”</p>
“这种时候若是我去从军,金军杀到家乡,又有谁来替我保卫我的家人呢?”</p>
王贵闻言也沉默了,片刻之后摇了摇头。</p>
“平定军里都是忠心报国的好兄弟,可朝廷这些大人物呵呵。”</p>
“罢了罢了,不提这扫兴的事情了。”</p>
“听最近又有不少金人的哨兵在相州境内四处劫掠,咱们赶紧去铁匠铺那边把前几天定做的武器拿了然后回家,免得金军游骑出现!”</p>
岳飞点了点头,和王贵等人一起加快脚步,朝着不远处的铁匠铺走去。</p>
镜头一转,赵构等人已经离开了相州,在路上缓缓前行。</p>
还没走多久,路旁突然出现了一个残破的村子。</p>
这村子明显是被劫掠过的,许多房屋都被焚烧,还冒着余烟。</p>
村庄各处的院子、道路上,都是大宋百姓的尸体。</p>
赵构看着这一幕,脸色不由大变。</p>
“完了,金人就在附近。”</p>
“快逃,快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