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541章 岳飞无奈离开汴京,李世民的脑洞让李渊惊呆了
    大明众人先是有些惊讶,但仔细一想,又颇为认同。</p>

    大明皇帝不管怎么样,够刚!</p>

    虽然过刚易折,但凡事都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p>

    像金幕中大宋这个时代,一个刚猛的帝王,才能真正带着大宋摆脱屈辱。</p>

    朱高炽突然有些疑惑,问道:</p>

    “皇祖,儿臣记得后来南宋也有几个皇帝是比较好战的,为何却都没有成功呢?”</p>

    朱元璋哈哈一笑,看了朱棣一眼。</p>

    “老四,你不是喜欢打仗吗?你来回答。”</p>

    朱棣心中不由嘀咕。</p>

    咱是喜欢打仗不假,但又不喜欢指点江山。</p>

    朱棣干咳一声,道:</p>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就在于民心!”</p>

    “在这个时代,河北和中原都是上百年的大宋领土,民心自然是向着大宋的。”</p>

    “大家为了大宋拼死拼活的时候,大宋的皇帝却在南边苟安。”</p>

    “等过了几十年,反抗的人都被杀光了,河北中原的老百姓也逐渐适应了金国的统治,过上了安稳的日子。”</p>

    “这时候宋军再打回来,对河北中原的老百姓而言就不再是自己人了,而是来自于他国的入侵敌军。”</p>

    “拥有老百姓的支持,宋军也只不过是勉强和金军一战。那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宋军还拿什么来打得过金军?”</p>

    顿了顿,朱棣又滔滔不绝地开口:</p>

    “当然啦,如果宋军的北伐主将很有本事,能把金军碾压击败,那这些河北中原的老百姓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肯定都得回归大宋。”</p>

    “刀剑面前,谁的意愿都不重要。”</p>

    “但唯一一个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岳飞早就死了,其他将领都没有这种水平。”</p>

    “又没民心又没有良将,军队也碾压不了金国,那南宋拿什么来北伐成功?”</p>

    朱元璋嗯了一声,淡淡道:</p>

    “时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会稍纵即逝,一旦错过,那就是不会再有了。”</p>

    朱元璋能从草根逆袭,就是抓住了许多个常人抓不住、甚至根本都发现不了的会,才能开创大明王朝。</p>

    尤其在军事上,朱元璋的敏锐更是当世罕有。</p>

    元末诸侯,朱元璋的地理条件其实是最烂的。</p>

    别的诸侯,基本上都只有一到两个方向上有敌人。</p>

    唯独朱元璋,东边有方国珍,北边有张士诚,西北有王保保,西边是陈友谅,南边还有一个陈有定。</p>

    整整五个割据势力,把朱元璋包围在中间。</p>

    这叫啥,这就叫做放眼望去,举世皆敌!</p>

    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去打任何一边,都可能会被其他三边夹击。</p>

    甚至朱元璋啥也不干,隔壁的几路割据势力都可能联合来攻打朱元璋,瓜分他的地盘。</p>

    这种烂到极致的地理条件,无论是当时的人还是未来的人,都很难想象朱元璋能赢。</p>

    但朱元璋硬是一个个把周围所有的诸侯先后给收拾掉了,统一了整个江南。</p>

    然后,朱元璋还北伐成功了!</p>

    大秦王朝开始算起,华夏几千年,唯一一个从南方北伐一统中原的。</p>

    这一桩桩一件件,若是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精妙绝伦的时掌控,根本就不可能做到。</p>

    所以,带领华夏摆脱封建制度进入新时代的那位伟人才会如此感慨:</p>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p>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伟人也是从北到南的。</p>

    所以即便到了现代,朱元璋依旧是唯一一个从南往北,实质性一统华夏的人。</p>

    没有之一。(别和我提运输队长啊,提这个的罚你好好看一遍近代史。)</p>

    朱棣好奇地开口:</p>

    “父皇您能不能,究竟这赵构错过了多少次会?”</p>

    朱元璋突然陷入沉默,表情变得古怪。</p>

    等了一会,朱棣忍不住问道:</p>

    “难道赵构一直都没有会?”</p>

    朱元璋吐出一口气,道:</p>

    “不是。是他浪费的会太多了,朕一下子都不知道该从何起。”</p>

    “嗯,单单就金幕播放到现在,朕至少看到了五次,不,六次反击金军的会了。”</p>

    “哦,这还是因为宋军太弱了。若是宋军和金军实力相当,那至少也出现过十次会了。”</p>

    朱棣:“”</p>

    心大如朱棣,这一刻也不由无语。</p>

    大宋啊大宋,你一定要这么离谱吗?</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朱胜非一家的马车渐渐远去,消失在了夜色中。</p>

    这位拯救了赵构、甚至可以是拯救了大宋的老臣,也就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p>

    在朱胜非辞官之后,赵构果然按照朱胜非的推荐,将吕颐浩任命为右相,又以张浚任知枢密院事。</p>

    这两位新掌权的宰相,便在行宫之中和赵构商议接下来的国事。</p>

    吕颐浩面容方正,一看便是正气凛然之人,话时也是中气十足,声音回荡。</p>

    “陛下,咱们大宋已经向金国派去了那么多次的求和使者,金国不但一直置之不理,甚至还接连派兵南下,妄图将陛下您也掳掠去北方。”</p>

    “事实证明,求和已不可能让大宋的局势好转。”</p>

    “必须要组织起全天下之力抗金,将金军击退,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p>

    刚听完吕颐浩的这番高论,赵构立刻就后悔了。</p>

    见鬼,朕怎么就任用了这么一个家伙来当右相?</p>

    这和李纲宗泽有什么鸟区别?</p>

    这朱胜非莫不是当真对朕有了异心,临走时还想要坑朕一把?</p>

    赵构脸色阴沉,并没有开口话。</p>

    不管怎么样,现在这种时刻,的确是不可能刚刚任命吕颐浩为右相便将其罢免,那样只会让本就纷乱的朝政彻底散架。</p>

    这点帝王权术水平,赵构还是有的。</p>

    吕颐浩显然已经憋得很久了,也不管赵构的脸色怎么样,自顾自地往下道:</p>

    “为今之计,可以让汴京方面发动反攻,吸引金国的注意力。”</p>

    “两淮这边,韩世忠和刘光世等人中兵马也算精锐,可以在正面阻击金军主力。”</p>

    “如此双管齐下,加上夏天将至,金人必然退兵。”</p>

    “接着咱们再北上收复山东,将金人的势力驱逐出黄河以南,就可以谋划北伐”</p>

    “停停停!”赵构越听越是心惊肉跳,终于忍不住打断了吕颐浩的话。</p>

    “吕卿家,你别想得这么远,先解决掉眼前的事情,让金军撤退再吧。”</p>

    此时金军的主力还在扬州一线,于淮河南部、长江北部一带和宋军韩世忠、刘光世部进行交战。</p>

    赵构只想着赶紧把就在自己面前的这些金军主力送走,其他什么北伐、收复失地、恭迎二圣这种话,他是一个字都不想听!</p>

    一旁的张浚察言观色,忙道:</p>

    “陛下所言极是,苗刘兵变让朝政飞驰,咱们应该重建朝廷,击退金军,再其他。”</p>

    在张浚的打圆场下,吕颐浩不得不暂时停止了进谏,这一场朝会也就不欢而散。</p>

    赵构目送吕颐浩和张浚的背影离开,不由呼出一口气,恨恨地开口:</p>

    “朱胜非这条老狗,肯定是在陷害朕!”</p>

    “哼,吕颐浩这个蠢材,也只能胡乱用一用,终究指望不上他。”</p>

    赵构既然对吕颐浩产生了怀疑,心中立刻就想着要怎么样去找人来钳制吕颐浩。</p>

    想来想去,赵构想出了两个办法。</p>

    第一,将蓝珪等被流放边疆的宦官全部召回身边。</p>

    蓝珪这些宦官干啥啥不行,搞内斗绝对是第一名。</p>

    有了蓝珪等人在身边,朝堂之中就拥有了能钳制吕颐浩的力量。</p>

    但这样依然还不够。</p>

    除了政坛之外,军队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p>

    像现在拱卫赵构的大将,什么韩世忠、刘光世这些,要么就是坚决的主战派,要么就是倾向于主战派的中立派。</p>

    换言之,就算赵构在朝堂上压制了主战派的声音,这些主战派的大将也随时可能效仿苗傅刘正彦,再发动一次兵变!</p>

    于是就有了第二个办法。</p>

    那就是将如今主和派大臣之中握有最多兵马的一名大臣,召回身边。</p>

    谁?</p>

    汴京留守,杜充!</p>

    很快的,两封旨意同时离开了临时行宫,在八百里加急的运输下朝着远方而去。</p>

    镜头一转,岳飞带着八千骑兵,进入了汴京所在的京西北路。</p>

    此刻已经进入初夏,道路两旁的农田上却是杂草丛生,村庄之中更是一片萧瑟破败,根本看不到什么人烟。</p>

    岳飞见状心中也是极为痛惜,忍不住握紧了拳头,愤恨地开口道:</p>

    “这些金贼,实在是欺人太甚!”</p>

    第三次汴京保卫战,宋军虽然在宗泽的指挥下挫败了金人攻克汴京的企图,但金军也借肆虐了整个京西北路,让这片原本人烟密集的大平原,变成了如今这般情形。</p>

    岳飞想了想,对着左右叮嘱道:</p>

    “据这一带也有金军出没的迹象,尔等务必要多派斥候侦查,只要找到金军的踪迹,我们立刻就过去灭了他们!”</p>

    和前往杭州平叛时的风驰电掣不同,岳飞回归汴京的速度其实很慢。</p>

    之所以这么慢,就是因为他在北返的路上得知汴京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战事,所以将重心放在了剿灭路上四处劫掠的金军部队上。</p>

    这一路过来,岳飞陆续击溃了七八股金军股部队,斩首三百多颗,也算是有所获。</p>

    夜色已深,岳飞领兵找了一处已经无人居住的村庄暂时宿营。</p>

    就在他刚刚睡去没有多久,急促的马蹄声传入耳中,随后是王贵的声音。</p>

    “岳将军何在,快,带我去找他!”</p>

    岳飞猛然起身,走出房屋之外,看到了行色匆匆的王贵。</p>

    “你怎么来了?难道汴京出事了?”</p>

    在离开前,岳飞特地将王贵留在汴京,一是为了留个耳目,二则是万一汴京出了什么事,王贵也能保护自家老撤离。</p>

    王贵表情难看地开口道:</p>

    “飞哥儿,你恐怕还不知道吧?”</p>

    “就在两天前,杜充大人已经召集众人开会,他准备带着汴京之中的主力南下,去守卫陛下了!”</p>

    “什么?”岳飞脑子轰一下,整个人一下子都懵了。</p>

    带着汴京主力南下?</p>

    主力都没了,汴京还怎么守?</p>

    岳飞深吸一口气,看向一旁的亲兵。</p>

    “快,牵我马来,我要立刻赶回汴京!”</p>

    第二天傍晚,岳飞快马驰到留守府中,求见杜充。</p>

    杜充看到岳飞先是有些意外,随后露出笑容。</p>

    “鹏举啊,你回来得正好。”</p>

    “本官南下,若是少了你这个悍将,还真不好办呢。”</p>

    杜充是真的很需要岳飞。</p>

    原因当然不是杜充支持岳飞的北伐、抗金策略,而是在于岳飞很能打!</p>

    主和派现在形势很不妙,正好需要岳飞这么一个能打的将军去应对主战派那边的韩世忠、刘光世。</p>

    而且在经历过之前张用、王善的事情之后,杜充自认为岳飞已经属于自己掌控,将岳飞看做是心腹,准备当成主和派将来的一面新兴将星来进行培养。</p>

    经历过这么多次战争,主和派的想法多多少少也有了一点变化。</p>

    求和,交岁币什么的,肯定都没问题。</p>

    但金军如果实在是要灭掉宋国,主和派肯定也不会坐以待毙。</p>

    毕竟主和派本身在大宋就能当高官,得厚禄,又何必成为金国臣子,去博那不确定的未来呢?</p>

    向金国投降也不是不行,但那是最后时刻才会考虑的选择。</p>

    就算要投降,有岳飞这种能打的,起码也能在投降的时候多讨价还价一点嘛。</p>

    杜充有这种想法,对岳飞的态度自然非常亲热,拉着岳飞的坐下,嘘寒问暖了一番,还让人赶紧弄上一桌丰盛的菜肴。</p>

    岳飞此刻哪里有心情吃这些东西?</p>

    他迟疑片刻,就开口道:</p>

    “末将听,留守大人准备领兵南下了?”</p>

    杜充有些意外,随后笑道:</p>

    “是王贵告诉你的?”</p>

    “没错,本官确实是准备领兵南下了,陛下需要我们。”</p>

    作为上司,杜充当然不会将自己的心思向岳飞全盘托出,只是隐约地点了一句。</p>

    可惜岳飞听不懂。</p>

    或者,岳飞压根就没和杜充的想法是一样的。</p>

    岳飞急切地开口:</p>

    “大人,汴京可是大宋的京城啊,咱们可不能就这么放弃了。”</p>

    “今日放弃汴京确实容易,可他日若是想要收回此地,恐怕付出几十万的死亡都未必能做到了。”</p>

    “还请大人三思!”</p>

    岳飞话时,焦急之情溢于言表。</p>

    杜充闻言,脸色顿时一沉。</p>

    “鹏举啊,你这是什么话!”</p>

    “区区一座城池,难道还有陛下的安危重要吗?”</p>

    “我再和你一次,陛下需要我们!”</p>

    顿了顿,杜充又缓和了表情,对岳飞道:</p>

    “鹏举啊,你这一次虽然并没有真正救驾,但你的忠心老夫是看在眼里的。”</p>

    “等领兵南下之后,老夫自然会向陛下上奏章保举你继续升官,争取让你早日独当一面,给大宋镇守一方!”</p>

    杜充心里都想好了。</p>

    只要将来杜充当上了大宋宰相,就让岳飞取代韩世忠和刘光世,负责两淮一带的防线。</p>

    如此,杜充在朝中掌控朝局,岳飞在外面领大军听令而动。</p>

    主和派的大局,这不就稳如泰山了吗?</p>

    岳飞依旧不为所动,情真意切地开口道:</p>

    “大人,陛下现在不是有韩世忠刘光世等大将保护吗?”</p>

    “您可是汴京留守啊,陛下给您这样的重任,您怎么能放弃汴京南下呢?”</p>

    “咱们应该守住汴京,等待时北伐,收复河北失地,奉迎二圣才是。”</p>

    杜充闻言,顿时恼了,脸色直接一变,斥责道:</p>

    “岳飞,你怎么如此不知好歹!”</p>

    “陛下的旨意就摆在这里,你是想要让本官背上一个抗旨不遵、砍头抄家的罪名吗?”</p>

    “本官意下已决,你不必多言,退下吧!”</p>

    岳飞再三苦劝,但杜充只是冷脸斥责。</p>

    无奈之下,岳飞只能失望地离开。</p>

    看着岳飞离开的背影,杜充的脸色也很不好看。</p>

    “哼,真是一个不识抬举的蠢材!”</p>

    “天天就想着什么开战北伐,还想要奉迎二圣?”</p>

    “娘的,若是二圣当真归来,这天下大事还轮得到我杜充开口?这朝堂上还有我杜充的一席之地?”</p>

    咒骂了一通之后,杜充又自言自语道:</p>

    “罢了罢了,眼下还有用得到这岳飞的地方。”</p>

    “脑子冥顽不灵也是年轻人的通病,等找会好好调教一番也就是了。”</p>

    “嗯,之前这岳飞也是口口声声什么不能内讧不打友军,不也被本官调教过来了嘛。”</p>

    杜充想到这里,心情又变得轻松起来,露出笑容。</p>

    “呵呵,如今朝中可是已经没有像样的主和派大臣了,这一次南下,陛下怎么也该封我当一个左相或者右相了吧?”</p>

    杜充双腿翘在了桌子上,自得地哼起了曲儿。</p>

    就在赵构惶惶不安,召集各路主和派力量重归朝堂,准备再度打压主战派大臣的时候,又有一件坏事发生了。</p>

    画面中,赵构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唯一儿子赵旉,表情很是难看。</p>

    “怎么又生病了?”</p>

    赵旉的生母贤妃潘氏就在一旁,一脸忧心忡忡,闻言赶忙请罪。</p>

    “是臣妾照顾太子不周,还请陛下治罪!”</p>

    </p>

    赵构瞪了潘氏一会,但最终表情还是缓和了下来,叹了一口气。</p>

    “此事非你之罪,你不必自责。”</p>

    当年靖康之变,金军围城,汴京之中军民大量饿死的时候,正好就是潘氏怀孕的时候。</p>

    在那样极其惨烈,朝不保夕又食物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当时只不过是康王府一名婢女的潘氏自然也是害怕不已,营养什么更是无从谈起。</p>

    好也就好在潘氏当时只是一名婢女,并不是赵构有名分的妾室,所以金人北上的时候并没有将她带走。</p>

    要不然,赵构这唯一一个儿子如今也要在北边和宋徽宗、宋钦宗作伴了。</p>

    但不管怎么样,倒霉的赵旉因为这场变乱的缘故,在娘胎里就是先天不足,出生之后又跟随赵构颠沛流离,体弱多病也是理所当然的。</p>

    按这个时代幼年夭折的事情在皇家也很多见,赵构又才二十三岁,本不必太过着急。</p>

    偏偏经过扬州那一场动乱之后,赵构男人的功能基本丧失,继续生育的希望近乎渺茫。</p>

    这就由不得赵构不把赵旉这唯一的儿子当成心肝宝贝了。</p>

    赵构想了想,对着周围吩咐道:</p>

    “旉儿可不喜欢听到动静,你们做事轻轻脚一些,别惊动了他。”</p>

    一旁的宫人太监闻言自然是恭敬领命,大气都不敢喘一口。</p>

    可偏偏就在此刻,一名宫女因为过度紧张,在走路的时候不慎碰到了地上燃烧的香炉鼎。</p>

    这鼎立刻翻倒在地,发出了一声极为清脆的响声。</p>

    在此刻人人屏气凝神的大殿中,这响声简直如同一道惊雷!</p>

    病床上的赵旉听到这一声响顿时吓了一大跳,整个人竟瞬间抽搐不止,开始口吐白沫。</p>

    赵构这一气非同可,指着闯祸之后脸色发白的宫女厉声道:</p>

    “给朕拖出去,立刻乱棍打死!”</p>

    而潘氏也是惊慌失措,抱着赵旉大喊起来。</p>

    “快找太医,快找太医!”</p>

    然而,还没等太医赶到,三岁的赵旉就已经彻底失去了生,死在了母亲的怀中。</p>

    赵构呆立当场,看着唯一儿子渐渐冰冷僵硬的身躯,整个人的魂魄似乎都已经离他而去。</p>

    </p>

    在历史上,许多帝王乃至英雄、枭雄们,都经历过和赵构类似,乃至比赵构更加惨痛的打击。</p>

    但他们往往都能够在命运的挫折和磨难中奋起,凭借着自己的能力逆天改命,扭转历史。</p>

    可赵构不行。</p>

    经历了苗刘之变和丧子之痛后,赵构整个人彻底被击垮了。</p>

    他已经完全陷入了自暴自弃之中,除了保住皇位和享乐之外,再没有任何的其他想法。</p>

    镜头一转,已经是金国中都皇宫之中。</p>

    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坐在皇位上,表情有些复杂地看着面前年轻的兀术。</p>

    “你,想好了?”</p>

    此时的兀术已经成长,整个人英气勃勃,甚至比完颜吴乞买还要高出半个头。</p>

    听到了完颜吴乞买的询问之后,兀术表情坚毅地开口。</p>

    “陛下,臣已经想好了。”</p>

    “臣是先皇的血脉,不能辜负皇考生前的期待。”</p>

    “此次南下,臣请陛下准许臣领兵出征,灭亡宋国,以告慰皇考和兄长的在天之灵!”</p>

    完颜吴乞买闻言,不由皱眉。</p>

    完颜宗望死了,又来了一个兀术。</p>

    自家那个死鬼老哥完颜阿骨打,为什么就要生这么多儿子呢?</p>

    为什么完颜阿骨打就不能干脆绝嗣,好让完颜吴乞买再也不需要操心阿骨打的儿子们会对皇位造成威胁呢?</p>

    完颜吴乞买环视一眼在场的金国大臣,吐出一口气,道:</p>

    “好,你有这种勇气,相信皇兄在九泉之下也会非常欣慰的。”</p>

    “这一次,你就跟随完颜宗翰和完颜宗辅南下,在他们两人帐下听命吧。”</p>

    不管怎么,兀术请战的要求的确是合情合理,即便是作为皇帝的完颜吴乞买也找不到不让他出战的理由。</p>

    反正兀术这么年轻,就算能得到一些战功,终究也不可能马上就变成他二哥完颜宗望那样的金国战神,也就没办法立刻对皇位形成挑战。</p>

    不定,兀术这一次南征就碰到了什么宋国的猛将,死在了战场上呢?</p>

    完颜吴乞买心中带着浓浓的恶意,注视着兀术对自己谢恩,然后跟随众人离开。</p>

    这一年,在金国对宋国发动第五次大规模南征的时候,兀术正式以金国将军的身份,加入了宋金战争的舞台之中。</p>

    镜头一转,已经是汴京城。</p>

    岳飞骑在马上,注视着汴京城高大的城墙,脸上满是不舍和痛苦。</p>

    不管岳飞再怎么劝也好,在赵构接连不断的催促下,杜充终究还是决定领兵南下,前往淮河、长江一带布置防线。</p>

    今天,就是岳飞奉命率部随杜充大军离开汴京的日子。</p>

    王贵、张宪、徐庆、梁再兴等部下聚集在岳飞身边,看着汴京城,心情和岳飞大同异。</p>

    张宪愤恨地开口道:</p>

    “金人四度围城都没有彻底占领的大宋京师,我们竟然就这么白白地让出去了吗?”</p>

    王贵苦笑一声,道:</p>

    “也不能算白白让出去吧,杜充大人不是还留下了副留守领兵镇守此地么?”</p>

    不管赵构、杜充等人再怎么畏战求和也好,他们毕竟也得顾及到天底下万千大宋臣民一雪前耻,抗金北伐的心态。</p>

    所以杜充在离开之前,装模作样地把守卫汴京的职责交给了副留守郭仲荀。</p>

    这样一来,就算是汴京丢失,那也是郭仲荀的问题,和奉命南下组织防线的大宋忠臣良将杜充没有一毛钱关系了。</p>

    梁再兴叹了一口气,道:</p>

    “我们这一走,汴京之中就只剩下一万多残兵败将了,怎么可能守得住呢?”</p>

    众人闻言,都是默然。</p>

    在汴京待了这么长时间,留下来的那些家伙是什么货色,所有人心中一清二楚。</p>

    恐怕这边大军前脚刚走,后脚城里那些被迫留下来的家伙们就直接脚底抹油,全部跑光了。</p>

    一名传令官疾驰而至,对着岳飞高声道:</p>

    “岳将军,留守大人有命,你部不得拖延,立刻随大军南下!”</p>

    岳飞沉默片刻,缓缓点头。</p>

    “告诉大人,岳飞领命。”</p>

    很快,岳飞策马转身,带着麾下的军队,跟随杜充的数万大军一起离开了汴京。</p>

    此时的岳飞还不知道,他这一走,就再也没有见到这座城池的会了。</p>

    在杜充撤离之后,副留守郭仲荀很快也逃离了汴京。</p>

    在离开之前,郭仲荀为了不背负骂名,同样将留守的任务交给了留守府判官程昌瑀。</p>

    随后程昌瑀也逃之夭夭,又把责任推给了权汴京留守上官悟。</p>

    在连续的换将和逃亡之下,汴京城之中又迎来了饥荒和瘟疫。</p>

    等大队金军抵达,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汴京。</p>

    此时,汴京城之中人口已经不到八万,所有青壮年加起来不过万人。</p>

    而在不久之前的靖康元年,汴京还是当世最大的城市,拥有着过百万的人口。</p>

    这样一座承载了大宋百多年辉煌的城池,就这么被宋朝彻底丢弃了。</p>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是忍不住了。</p>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忍不住一声冷哼。</p>

    “这个赵构,真是一次次的刷新朕的认知。”</p>

    “堂堂的京师都城,竟然不要就不要了。”</p>

    刘据也看得目瞪口呆。</p>

    “这赵构到底怎么想的,怎么会有皇帝这么做呢?”</p>

    刘据完全无法理解赵构的想法。</p>

    这可是京师啊!</p>

    不要就不要了?</p>

    疯了吧?</p>

    卫青摸了摸鼻子,突然笑道:</p>

    “赵构毕竟只不过是一个藩王,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皇太子教育。”</p>

    “太子殿下您和他想不到一起,也属正常。”</p>

    皇家教育和皇太子教育,其实是两码事。</p>

    皇太子是将来的皇帝,而其他皇子将来都只能当个富贵闲人。</p>

    所以对皇太子的教育涉及到的东西就很高深,很精妙。</p>

    而普通皇子接受的教育,其实就是扫除皇家文盲的基本教育罢了。</p>

    赵构作为普通皇子,接受的就是这种类似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皇子教育。</p>

    真正的帝王权术从来就没有人教过他,他也无从去了解。</p>

    但刘据正好相反。</p>

    刘据七岁就被立为太子,几十年来各种天下顶级学者对他的教育,还有汉武帝这种千古大帝的耳提面命。</p>

    刘据的教育资源秒杀赵构不知道多少个档位,刘据作为帝王的素质同样也秒杀赵构不知道多少倍。</p>

    刘据理解不了赵构,就好像学霸理解不了学渣一样。</p>

    这么简单的一道题,怎么会做错呢?</p>

    京师作为王朝的命脉,怎么能丢就丢呢?</p>

    刘据叹了一口气,道:</p>

    “看了这么多的视频,其实不少皇帝都太好色、太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最基本的帝王素质还是有的。”</p>

    “唯独赵构此人,看似文武双全,实则完全不具备一点点的帝王素质,在所有播放过的帝王中恐怕是能竞争倒数第一的水平了。”</p>

    霍去病听到这里,心中突然一动,问道:</p>

    “和晋惠帝司马衷比呢?”</p>

    刘据愣了一下。</p>

    汉武帝听到这个问题,忍不住笑道:</p>

    “晋惠帝司马衷是傻了点,但若是在李纲当宰相的情况下,晋惠帝司马衷这种完全不问朝政的傻子反而比赵构强太多了。”</p>

    众人都是一愣,然后又觉得,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p>

    如果是司马衷在位,那司马衷撑死了就是每天在后宫里和女人厮混。</p>

    司马衷可不会离开汴京被金人撵得到处跑。</p>

    司马衷也不会诛杀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p>

    司马衷更不会打压主战派。</p>

    司马衷事实上啥也没干,但只要李纲是宰相,那李纲啥都能帮司马衷干了!</p>

    刘据心中不由涌起一股荒谬之情,吐槽了一句。</p>

    “所以赵构如果当真完事不管,不定还真就能当一个中兴之君了?”</p>

    汉武帝呵呵一笑,道:</p>

    “谁不是呢?”</p>

    “所以人就得有自知之明,如果自己是个蠢材,那一定不要事事插,而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p>

    “赵构就是这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蠢材,蠢到朕都看不下去了!”</p>

    作为华夏历史上无可争议的千古大帝,汉武帝属于皇帝中的超级学霸。</p>

    当他看到赵构这种考零分的学渣在试卷上乱做题,那种感觉简直了。</p>

    而且要仅仅是做题也就算了,赵构祸害的可是一个真正的华夏王朝,是千千万万华夏百姓的血泪!</p>

    汉武帝是真的忍无可忍。</p>

    也就是和赵构不在同一个时代,不然汉武帝早就把这赵构吊起来,每天不抽个一百鞭子都不舒服。</p>

    刘据闻言,也是连连摇头。</p>

    赵构啊赵构,你到底是怎么能离谱到这种程度的呢?</p>

    唐初世界。</p>

    李渊看着金幕,一脸无语的开口。</p>

    “不是,这赵构是脑子不好吧?都城能放弃就放弃的?”</p>

    李渊可能属于华夏大一统王朝之中比较弱的那种开国皇帝,这主要是因为李世民的存在。</p>

    但再弱的开国皇帝也是开国皇帝,无论眼光还是能力都不是一般的皇帝能碰瓷的。</p>

    在场的大唐群臣也是疯狂吐槽。</p>

    作为开国大臣,众人都是辅佐李渊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的,对战争多多少少都有认知。</p>

    而过去的四次宋金大战,给众人的印象都非常统一。</p>

    赵构,真特么是个废物啊。</p>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道:</p>

    “儿臣觉得,赵构若是能和隋炀帝互换一下,不定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p>

    李渊闻言,不由一愣。</p>

    再一想,李渊突然又觉得,李世民这话的还挺对!</p>

    隋炀帝杨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p>

    好大喜功!</p>

    明明是一个和平盛世,隋炀帝偏偏要找事。</p>

    修建东都,修建京杭大运河,出兵吐谷浑,三征高句丽。</p>

    总之,突出一个喜欢蹦跶和搞事。</p>

    如果隋炀帝真的穿越到了赵构身上,那都不需要他去主动找事了。</p>

    金军自己都会南下来找隋炀帝!</p>

    以隋炀帝的性格,明知道大隋要顶不住了,第三次还要强行征发百万大军去干高句丽。</p>

    面对金军,隋炀帝不得御驾亲征,和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死磕到底?</p>

    有了隋炀帝这样的皇帝,再加上李纲赵构这种主战派,岳飞这种热血将军。</p>

    干不干得过金国先不,但绝对是能站着死,不可能像赵构这样跪着,不,四处逃窜,屈辱的活着。</p>

    让隋炀帝当皇帝的大宋,该不,还真是非常值得期待啊。</p>

    另外一边,如果赵构穿越到隋炀帝杨广的身上。</p>

    以赵构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主动去搞事开战的。</p>

    三征高句丽,还要御驾亲征?</p>

    神经病吧,在东都皇宫里天天和美貌秀女愉快玩耍,她不香吗?</p>

    打吐谷浑?</p>

    不是,国库花这个冤枉钱做什么,拿来给朕花天酒地不好吗?</p>

    开凿京杭大运河?不是,浪费这么多民力物力干嘛,马上停止工程,让服徭役的民夫青壮回去种地,好好给朕的国库交税。</p>

    最重要的是,大隋是真的有钱啊。</p>

    开皇盛世,绝对是华夏所有朝代能排到前五的超级盛世。</p>

    大隋国库里的钱都因为多年没花出去,库房里串铜钱的绳子都烂光了。</p>

    就这样,每年还有源源不断的,数不清的钱流进国库里。</p>

    就算赵构无时无刻不在奢靡享受,又能咋地?</p>

    就算赵构和隋炀帝一样重建东都,又能咋地?</p>

    隋炀帝都得三次征发百万大军,再加上一个京杭大运河,才把大隋国力耗尽。</p>

    但凡三征高句丽、京杭大运河、修建东都这三件同时进行的大事之中少了任何一件,以开皇盛世的国力,大隋都不至于二世而亡。</p>

    赵构如果只是修一座东都,那随便他修。</p>

    大隋有钱,修得起!</p>

    对,的是修建一整座城池,不是什么几处宫殿。</p>

    大隋就是这么有钱!</p>

    这么一个有钱又强大的王朝,绝对是最适合赵构这种只想着享受,对打仗一点欲望没有的。</p>

    有一句话得好,不怕富二代败家,就怕富二代创业。</p>

    隋炀帝杨广就是拿着自家老爹几百个亿去创业,结果赔了个干干净净。</p>

    要换成赵构这种只知道美色奢靡享受的败家子,几百个亿你就随便花吧,一辈子你都花不完。</p>

    李渊想到这里,也是忍不住啼笑皆非地开口:</p>

    “世民啊,你这么一,朕发现还真是这个道理。”</p>

    “杨广如果和赵构互换,对大隋和大宋来恐怕都是一等一的大好事呢。”</p>

    李世民笑道:</p>

    “而且两边王朝的开国皇帝听到,肯定会非常满意的。”</p>

    李渊兴致勃勃地笑道:</p>

    “那朕问问!”</p>

    李渊立刻就发了一条弹幕。</p>

    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隋文帝杨坚,姨丈,世民刚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若是用赵构和历史上的杨广互换当皇帝,您愿意么?</p>

    大隋和大宋世界之中,隋文帝和赵匡胤看到这条弹幕,都是一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