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552章 秦桧回归触怒历朝皇帝,大明为何不像大宋一样怂?
    在淮东战场上,岳飞虽然奋力作战,但依旧无法阻止泰州的陷落。</p>

    不过在泰州陷落后,完颜挞懒似乎也失去了继续南下的心思,和大宋在两淮一带的最高级将领韩世忠陷入僵持之中。</p>

    此时在陕西战场上,一场大战爆发。</p>

    富平县。</p>

    “三太子”完颜宗辅立于高台之上,注视着远处的战场。</p>

    此时,数万金军和宋军就在完颜宗辅的眼前,进行着一场双方在陕西方面最大规模的决战。</p>

    战争的场面极其激烈,但完颜宗辅似乎却并没有特别关注。</p>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某个人,语气平静地开口道:</p>

    “兀术,你太冒进了。”</p>

    这个人便是从黄天荡撤退之后,领兵经过中原抵达陕西的兀术。</p>

    面对自家这个同父异母哥哥的斥责,兀术哼了一声,并没有那么领情。</p>

    对兀术来,那位同父同母但却已经去世的完颜宗翰,才是他心中真正的哥哥。</p>

    兀术冷声道:</p>

    “我奉皇叔之命前来帮助你,但这可不是你对我指画脚的理由。”</p>

    完颜宗辅有些好笑,道:</p>

    “怎么,当哥的一下弟弟还不行了?”</p>

    兀术怒道:</p>

    “我起码把赵构追得落荒而逃,飘在海上半年,还抢到了足够多的战利品。”</p>

    “你呢?开战到现在都一年时间了,还在这里和张浚对峙!”</p>

    完颜宗辅摇了摇头,平静道:</p>

    “我不像你一样冲动,自以为能立下一点功劳,就可以觊觎根本没有希望获得的东西。”</p>

    “你可能不知道,宋国人有一句话,叫做‘欲速则不达’。”</p>

    “你以为我在这里和张浚僵持是畏战不前,但若不是这半年时间的对峙和僵持,张浚又哪里来的勇气,敢出兵和我决战?”</p>

    兀术被完颜宗辅的话给堵住了,但依旧有些不太服气。</p>

    “你先打赢了再吧!”</p>

    完颜宗辅哈哈一笑,伸指向战场。</p>

    “这不就已经赢了?”</p>

    兀术愣了一下,转头看向战场。</p>

    此刻,对面的大宋中军已经溃败。</p>

    金军中路军正在朝着两侧包抄,整个战场上大局已定。</p>

    完颜宗辅笑了一声,意味深长地对着兀术了一句。</p>

    “大金立国,除去皇考之外,没有哪个人是不可或缺的。”</p>

    “撒改是这样,皇叔呵呵,也是这样。”</p>

    “你,兀术,一个初出茅庐的臭子,别真以为大家看在皇考的份上尊称你一声‘四太子’,就觉得自己是天命之子了。”</p>

    “你还差得远呢!”</p>

    兀术被完颜宗辅这番话得脸阵青阵白,却无从反驳。</p>

    完颜宗辅哈哈一笑,拍了拍兀术的肩膀。</p>

    “好好反思一下黄天荡之战,和你那毫无意义的搜山检海吧。”</p>

    “如果你能想出一点东西,不定将来还能成为大金不错的一路主将。”</p>

    “若你还一直保持这种幼稚的样子,那将来不久,大金一定会因为你的愚蠢遭受惨痛失败的。”</p>

    “为将者,最重要的就是永远不要看你的敌人!”</p>

    兀术脸色铁青,站在原地,良久没有开口话。</p>

    张浚在陕西仓促的出击,迎回的却是一场大败。</p>

    此战过后,完颜宗辅大胜张浚,席卷整个关中。</p>

    “什么,张浚输了?”</p>

    越州城中,赵构听着刚刚得到的八百里加急军情,不由呆若木鸡。</p>

    片刻后,他气急败坏地跳脚大骂。</p>

    “这个蠢材,朕让他镇守陕西,就是为了力保关中不失。”</p>

    “他倒好,竟然还自作主张去和金军主力对抗,简直就是愚蠢、愚蠢之极!”</p>

    “这些个狗屁的主战派,天天喊着什么抗金北上的口号,每次却只能打败仗,葬送朕的军队和领土。”</p>

    “废物,一群废物!”</p>

    听着赵构的破口大骂,在场的所有人都哑口无言。</p>

    由于如今大宋左相空缺,刚刚就任的右相范宗尹就是事实上的首席辅政大臣,故而也是由他主动开口。</p>

    “陛下,完颜宗翰如今也正在肆虐中原,还有完颜挞懒在淮东,咱们大宋的压力太大了。”</p>

    “不如还是继续向金国求和吧。”</p>

    赵构哼了一声,心烦意乱地开口道:</p>

    “你以为朕不想向金国求和吗?”</p>

    “那该死的完颜吴乞买,压根就没有回应过朕的议和!”</p>

    自从即位之后,赵构始终没有放弃过和金国议和的要求。</p>

    几乎每隔一两个月,赵构就会派出议和使者北上中都去求见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递交议和国书。</p>

    这国书里赵构各种低三下四,什么样的肉麻话都出来了。</p>

    但完颜吴乞买压根就没有理会赵构的意思。</p>

    一开始完颜吴乞买还象征性地见一下这些使者,到后来干脆都不露面了,就随意派来几个金国官员敷衍了事。</p>

    范宗尹闻言,顿时也没了意见。</p>

    作为一个主和派,求和不成,这还能咋办?</p>

    赵构见状,心中对范宗尹也产生了几分不满。</p>

    连个办法都没有,朕要你这个宰相有何用?</p>

    便在此时,张俊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对着赵构禀报了一个喜讯。(注:张浚和张俊是两个人。)</p>

    “陛下,刚刚得到的消息,完颜挞懒在缩头湖吃了大败仗,损失了四千多人!”</p>

    赵构闻言顿时大喜过望。</p>

    “好好好,总算是有胜利的消息了。”</p>

    赵构其实也意识到了,自己一味的求和并没有什么意义,还是得有几场胜仗才能阻止金人接连不断的战争。</p>

    “哦对了,是哪位爱卿帮朕出的这口气?”</p>

    “韩世忠,还是岳飞?”</p>

    在两淮战场上,也就这两个名字能让赵构觉得可以打个胜仗了。</p>

    张俊闻言,表情不由变得有些古怪,干咳一声后开口道:</p>

    “打败完颜挞懒的并不是咱们朝廷的官军,而是一支屯驻在缩头湖一带的抗金义军,它的首领叫张荣。”</p>

    “啊?”赵构闻言也不由愣住了,心中大感惊讶。</p>

    竟然不是大宋的正规军打败的完颜挞懒,而是一支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军?</p>

    这</p>

    赵构一时间竟不知道是应该欣喜,还是应该愤怒。</p>

    完颜挞懒正在率军北撤。</p>

    此刻这位金军大将的脸上,满是驱散不去的阴霾。</p>

    “竟然输给了一支老百姓组织起来的流寇”</p>

    完颜挞懒自言自语,表情显得颇为扭曲。</p>

    在攻克了泰州,和韩世忠、岳飞暂时陷入僵持之后,完颜挞懒也就干起了金国人的老本行——分兵劫掠。</p>

    劫掠的过程中,几支部下接连被缩头湖一带的张荣袭扰,完颜挞懒自然是不可能放过对方的。</p>

    于是完颜挞懒带着一万五千金军直扑缩头湖。</p>

    没想到,在这座并不算太大的湖泊中,金军吃尽了苦头。</p>

    凿穿、水淹、火攻、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陷阱和埋伏。</p>

    张荣的主力部队完全没有出现在完颜挞懒面前,但却凭借着对当地地形的熟悉,以及水上作战的优势,让完颜挞懒吃了大亏。</p>

    几天时间过去,完全找不到张荣主力的完颜挞懒突然发现,自己部下的阵亡数已经超过两千人了!</p>

    震惊之下,完颜挞懒立刻选择撤军。</p>

    但就在金军乘坐船只准备撤离缩头湖的时候,一直找不到的张荣主力竟然出现了!</p>

    一场激战之下,金军又损失了两千人,才终于狼狈地撤离缩头湖,从水上回归陆地。</p>

    回到陆地之后的完颜挞懒气急败坏,本想着调集兵马反击张荣,报仇雪恨。</p>

    却不想,张荣看到金军登岸之后居然又不追了,也退回了缩头湖中。</p>

    这下子,完颜挞懒是真的无计可施了。</p>

    若是继续入湖中作战,只能重蹈覆辙。</p>

    在岸上等待也不现实,人家张荣摆明了就不出来。</p>

    包围缩头湖就更不可能了,这湖是不大,但没有个几万兵马也别想全部围住。</p>

    别忘了张荣只是义军,大宋正规军韩世忠和岳飞等人还在一旁虎视眈眈呢。</p>

    调几万兵马过来包围缩头湖,那不是等着被韩世忠和岳飞从背后捅刀子么?</p>

    完颜挞懒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最终还是决定撤回淮河以北,结束在两淮一带的战争。</p>

    本来他也不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眼下既然注定退出了,那就尽量保存实力为上。</p>

    不过在离开之前,完颜挞懒还有最后一件事情要做。</p>

    “把秦桧叫来!”</p>

    很快,秦桧就出现在了完颜挞懒的面前。</p>

    “主子找奴才,可是有什么吩咐?”</p>

    秦桧今天也是一如既往的谄媚和恭敬。</p>

    单看表情,谁能想到之前完颜挞懒还曾经差点活活把秦桧抽死呢?</p>

    完颜挞懒冷冷地开口道:</p>

    “这一次,证明你对大金忠诚的时候到了。”</p>

    “我会释放你和你的妻子,给你一部分人嗯,还有财物。”</p>

    “你带着这些东西回到宋国,然后想办法重新成为宋国的高官。”</p>

    “你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扼杀所有宋国之中的主战派,让宋国变得更弱,将来才能更好的服务大金,明白吗?”</p>

    秦桧忙道:</p>

    “请主子放心,奴才一定会完成这个任务!”</p>

    完颜挞懒呵呵一笑,道:</p>

    “我当然不放心你。”</p>

    秦桧表情顿时僵硬。</p>

    你不放心你这个干嘛,逗我玩?</p>

    完颜挞懒随从袖子里拿出一份文书,丢在秦桧面前。</p>

    “立刻照抄,然后签名画押,按印。”</p>

    这份文书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无非就是把大宋祖宗十八代以及赵构这个皇帝骂得一文不值,从头到尾都是各种脏话。</p>

    秦桧迟疑了一下,还是照做。</p>

    片刻后,秦桧将照抄画押按印完毕的文书递到了完颜挞懒的面前。</p>

    完颜挞懒扫了一眼,随后就将文书放在一旁,笑呵呵地开口道:</p>

    “你可能心里在想,不就是一封文书嘛,将来就算你不听话,大金曝光出来,你也可以是受到大金的胁迫不得已而为之,对吧?”</p>

    秦桧心中一跳,赶忙恭敬道:</p>

    “奴才不敢。”</p>

    完颜挞懒嘴角勾起,笑道:</p>

    “其实这份文书的作用也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你们宋国那个皇帝赵构的。”</p>

    “呵呵,赵构生性胆懦弱,偏偏又极其多疑,对臣子的信任和他换女人的速度一样,没几天就消失殆尽了。”</p>

    “这才几年时间,宋国都换了多少宰相了?”</p>

    “这份文书嘛,就是给赵构将来换掉你的理由罢了。”</p>

    秦桧听到这里,已经彻底明白了完颜挞懒的意思。</p>

    他毕恭毕敬地开口道:</p>

    “请主子放心,奴才回去之后一定会竭力奉迎赵构,打压宋国内部所有的主战派大臣,同时和大金达成和议。”</p>

    “对了,奴才还会尽量消耗宋国的国力,让宋国朝堂变得更加黑暗腐败,好给大金将来创造会彻底灭亡宋国。”</p>

    “还请主子在大金皇帝陛上获得更长久的执政时间。”</p>

    完颜挞懒哈哈大笑了起来。</p>

    “和聪明人话,就是省事。”</p>

    “秦桧啊,你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我很清楚。”</p>

    “去吧,回到宋国去,早日坐上宰相的位置。”</p>

    “希望你能在宰相的位置上坐得越久越好!”</p>

    秦桧恭恭敬敬地双膝跪下,朝着完颜挞懒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离开。</p>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观众们,许多都皱起眉头。</p>

    西汉世界之中,太子刘据愤怒地开口道:</p>

    “这些金国人的企图肯定不会得逞的。”</p>

    “秦桧这种认贼作父的汉奸,一定会立刻被清除掉!”</p>

    霍去病愤怒地开口道:</p>

    “若是我碰到了秦桧这个奸贼,必须立刻砍掉他的狗头!”</p>

    卫青闻言若有所思,过了几秒后开口道:</p>

    “这么一,秦桧好像确实还真有可能混入大宋朝堂。”</p>

    “什么?”霍去病瞪大了眼睛,怒道:“怎么可能,秦桧又不是苏武!”</p>

    卫青点头道:</p>

    “秦桧当然不是苏武,他也没有任何资格跟苏武相提并论。”</p>

    苏武那是宁死不降,被匈奴单于发配去放羊多年依旧不改对大汉忠诚的。</p>

    秦桧这种一被金国人抓走马上就当了金国奴才的,怎么配和苏武比?</p>

    卫青继续开口道:</p>

    “但咱们也不能忘记,大宋皇帝赵构就是一个纯粹的主和派,朝廷之中也是主和派占据优势。”</p>

    “对于主和派来,秦桧这么一个和金国沟通的有效渠道,他们怎么可能放过呢?”</p>

    刘据和霍去病两人都听得愣住了。</p>

    霍去病忍不住道:</p>

    “按照这个意思,难道秦桧还真不会死?”</p>

    此时坐在最上首的汉武帝缓缓开口了。</p>

    “卫青的是对的。朕觉得,秦桧不但不会死,不定还能按照完颜挞懒的安排,成为大宋朝廷之中的高官!”</p>

    霍去病彻底无语了。</p>

    “这个赵构,脑子不会真昏到这种地步吧?”</p>

    一个投降过异族的汉奸,竟然还要委以重任?</p>

    疯了吧?</p>

    汉武帝哈哈笑了起来,看了一眼身旁的金日磾,意味深长地开口。</p>

    “对赵构来,别秦桧当过汉奸了,就算秦桧已经改名完颜桧,只要他还能帮助大宋和金国达成和约,那就没有任何问题。”</p>

    金日磾一动不动,就好像压根没有听过汉武帝的这句话一样。</p>

    刘据闻言,彻底无语了。</p>

    “当了汉奸还能回国身居高位”</p>

    “若是这种事情真的发生,儿臣只能,这个赵构的确是疯魔了。”</p>

    汉武帝微笑不语。</p>

    年轻人嘛,保留一点天真,一点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p>

    刘据其实也不年轻了,但对父亲来,儿子当然永远都是年轻人。</p>

    大唐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摸了摸鼻子,没有话。</p>

    但大殿之中已经是一片吵嚷之声。</p>

    “这个秦桧狗汉奸,俺要杀了他!”</p>

    “这汉奸怎么有脸回归大宋的?他怎么不去死呢?”</p>

    “恶心啊,看到这种狗汉奸,简直让人恶心得吃不下饭!”</p>

    李治仔细看去,发现最为激动的居然是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文官。</p>

    倒是程咬金等武将,并不是特别在意的样子。</p>

    这是怎么回事?</p>

    难道这些武将认同秦桧这个汉奸?不可能吧。</p>

    就在李治心中诸多想法闪过的时候,程咬金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p>

    “你们呀,骂来骂去的有啥意思?”</p>

    李积嗯了一声,随意地开口道:</p>

    “若是我领兵在外,碰到秦桧归来,直接就一刀砍了,还省得废话。”</p>

    牛进达哈哈大笑。</p>

    “对,直接一刀砍了,这种汉奸难道还需要跟他多么?”</p>

    李治哑然。</p>

    好家伙,原来不是这些武将们不生气。</p>

    而是他们心中对秦桧这种投降了金国的汉奸早就打定主意要杀之而后快了。</p>

    那确实是没必要骂了,骂人还浪费口舌呢。</p>

    李治看了一眼李世民,突然有些好奇地开口道:</p>

    “父皇,您会信任秦桧吗?”</p>

    李世民的心胸开阔,这是众所周知的。</p>

    </p>

    李世民闻言,不由好笑。</p>

    “傻孩子,朕之前的确是招揽了不少敌对势力的臣子,但这可不包括汉奸!”</p>

    就比如魏征。</p>

    魏征之前是李建成的心腹,还曾经多次建议李建成及早对李世民下。</p>

    但李建成死后,魏征愿意投降,李世民一样能接纳。</p>

    当谁的臣子就效忠谁,对李世民来,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p>

    但,你不能去效忠异族!</p>

    李世民到这里,语气也变得有些阴冷。</p>

    “华夏的内斗,那是华夏的事情。”</p>

    “但异族就是异族,朕可以允许异族人投降大唐,但绝对不允许华夏人投降异族!”</p>

    李治哑然。</p>

    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双标啊。</p>

    但仔细一想,李治竟然也觉得李世民的挺有道理的。</p>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p>

    天生就比那些茹毛饮血的异族要高级!</p>

    放着更高级的华夏人不当,去选择当异族的狗。</p>

    这种人的性命,留着有什么用?</p>

    李世民看向李治,淡淡道:</p>

    “治儿,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生为华夏子孙,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p>

    “谁要是敢背弃这种荣耀,谁就该死,百死莫赎!”</p>

    李世民的话,掷地有声,在大殿中回荡。</p>

    这就是贞观大帝的霸气!</p>

    大明世界之中,朱高炽看着这一幕,陷入沉思。</p>

    作为大宋的“后人”,朱高炽对这段历史当然是很清楚的。</p>

    就在此时,朱棣嚷嚷了起来。</p>

    “哎呀,这秦桧原来还当过金国的狗腿子,真是恶心人啊。”</p>

    “果然不愧是华夏历史上最臭名昭着的狗汉奸!”</p>

    朱高炽的表情顿时有些古怪。</p>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喝道:</p>

    “你子连秦桧的历史都不懂?”</p>

    “历史书没读过吗?”</p>

    “时候那些大儒白教你了?”</p>

    朱棣顿时有些讪讪,尴尬地咳嗽一声,道:</p>

    “父皇,这南宋的历史实在是太屈辱了,儿臣真的读不下去啊。”</p>

    “还得是汉武帝、唐太宗这种威风八面的时代,他们的历史读起来才带劲!”</p>

    朱高炽闻言不由哑然。</p>

    搞了半天,自家老爹居然是因为这个理由,所以才不了解秦桧这段历史的?</p>

    想了想,朱高炽又觉得情有可原。</p>

    就算是朱高炽这个温和的性格,在读宋朝这段历史的时候也经常忍不住心中的愤怒。</p>

    更何况是朱棣这种耿直的性格?</p>

    朱棣要是真的完整读一遍宋史,恐怕要直接气炸了。</p>

    大宋是一个很奇葩的国家。</p>

    根据好事者的统计,大宋整个王朝存续期间,对外战争胜率超过了六成。</p>

    而赫赫有名的大唐整个王朝存续期间,对外战争胜率不到五成。</p>

    从这两个数据来看,大宋似乎应该是一个比大唐还要更加强悍的王朝才对。</p>

    但事实却是,大唐属于所有华夏人提起来都无比骄傲的朝代。</p>

    而大宋嘛,“大怂”这个称号已经足够明一切了。</p>

    想到这里,朱高炽心中突然又有些疑惑。</p>

    大宋并不是唯一一个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p>

    大明也是!</p>

    扶持士大夫阶层最重要的是什么?科举制。</p>

    大明的科举制,比大宋还要更加发达。</p>

    为什么大明不会像大宋一样怂呢?</p>

    现在虽然是明初,但大明中期的朱祁镇,大明晚期的朱翊钧,两部视频朱高炽也都看过了。</p>

    在那两部视频里,大明也是完全不怂的。</p>

    也先围城,于谦直接站出来临危救主,还得到了从太后到皇帝到朝臣的大力支持。</p>

    投降派的声音在当时的大明内部,并不像大宋那样猖狂。</p>

    朱翊钧就更不用了,虽然是一个败家子昏君,但是有仗朱翊钧是真打啊。</p>

    为了朝鲜,硬生生和倭国干了好几年,强行把倭国干跑了。</p>

    怂这个字,好像压根就和大明没有什么关系。</p>

    朱高炽忍不住对朱元璋提出疑问。</p>

    “皇祖,为什么咱们大明和大宋一样是以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大明却不像大宋这么怂呢?”</p>

    朱元璋听到这个问题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朱棣一眼。</p>

    朱棣顿时有些得意,抬起下巴。</p>

    “这还用吗?因为盘点视频之中大明皇帝都是咱的子孙。”</p>

    “咱这辈子可从来没怂过,咱的子孙自然更不可能怂!”</p>

    朱高炽听完,居然觉得有点道理。</p>

    但道理不多。</p>

    朱棣的基因再逆天,也不可能遗传了那么多代之后,依旧能影响后代大明皇帝吧?</p>

    按照这种法,哪一个王朝的开国太祖不是杀伐决断,怎么就没把这些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昏君们呢?</p>

    朱元璋哼了一声,对着朱高炽道:</p>

    “你爹懂个屁!还是让朕来和你吧。”</p>

    朱棣嘿嘿一笑,也不生气。</p>

    咱脸皮厚,只要不是大明的昏君,不是我朱棣的后代在金幕中当主角,父皇您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咱无所谓!</p>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淡淡开口:</p>

    “你爹不喜欢读宋史,但朕以前可是完完整整地把宋史看过很多遍的。”</p>

    大宋是距离大明年代最近的汉人王朝,朱元璋当然要仔细研究这个王朝怎么覆灭的。</p>

    归根结底就四个字——文人势大,皇帝势弱。</p>

    文人,骨子里就有软弱性。</p>

    当皇帝被文人钳制,武将只能当文人门下走狗的时候,这个国家自然也就有了和文人一样的软弱性。</p>

    文人做大也并非没有好处,大宋文化艺术、商业经济乃至科技发展都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像“宋词”更是被誉为和“唐诗”并列的华夏文化瑰宝。</p>

    但从朱元璋这个皇帝的角度来,打仗打不赢,搞那些虚的文化、商业有什么鸟用?</p>

    如果大明将来的皇帝也和赵构一样被异族追着到处跑,那样的大明再繁荣又有什么鸟用?</p>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必须减掉大明文人带来的娇娇之气,增添更多的勇武。</p>

    所以朱元璋第一个上来就废掉了大宋“刑不上士大夫”的铁律。</p>

    在大宋,士大夫们只要不是犯了谋反这种诛九族的大罪,其他事情无论是政治斗争失败,执政不力,打仗输了等等,最多都是免官流放,不会处死。</p>

    朱元璋恰好相反。</p>

    朱元璋一辈子杀了数以万计的大明官员,这些官员绝大部分都是从科举出来的,也就是士大夫阶层的一员。</p>

    不听话,朕就弄死你!</p>

    但这还不够。</p>

    朱元璋后来又废掉了丞相制度。</p>

    无论宰相也好宰相也罢,代表的都是相权。</p>

    大宋时代的士大夫们就是相权强大,能掣肘皇权。</p>

    朱元璋直接把丞相废了,相权收回到皇帝里。</p>

    没有了相权的士大夫,拿什么和同时拥有皇权、相权的皇帝斗?</p>

    但单单打压士大夫还不够,还得扶持武将啊。</p>

    于是就有了大明“开国六公爵”为首的武将勋贵阶层。</p>

    这些武将勋贵,像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那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p>

    打仗,他们是专业的!</p>

    大明用专业的武将领兵,就避免了像杜充、张浚这种自以为是的文官瞎指挥,导致失败的情况。</p>

    此外,武将勋贵阶层还和皇族联姻,比如前太子朱标娶的第一位正妻是常遇春的女儿,朱棣的正妻是徐达的女儿。</p>

    勋贵们通过这些关系又成为了外戚,能对朝政也施加影响。</p>

    这样一来,文官失去了对皇权的掣肘、对军队的指挥,甚至连本身的相权都没了。</p>

    此消彼长之下,大明武将自然不会像大宋一样只能当文官的狗,而是能和文官平起平坐,甚至借助外戚的身份能更加容易影响到皇帝的决策。</p>

    这样的大明,又怎么可能怂呢?</p>

    朱元璋到这里,表情之中也有些感慨。</p>

    “当然啦,朕设计的这些制度也并不是都完美无瑕。”</p>

    “但不管怎么,朕看了三部大明盘点视频,这里面的大明没有权臣作乱,没有藩镇割据,没有被外敌侵夺半壁江山只能狼狈求和。”</p>

    “大明后裔的皇帝虽然败家子不少,但最起码他们有骨气,敢打敢拼。”</p>

    “朕的大明,怎么样也比赵匡胤那个大宋强十倍、百倍!”</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金国中都皇宫。</p>

    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坐在龙椅上,注视着面前来自完颜挞懒的奏折。</p>

    这位金国皇帝如今已经十分苍老,犹如一只垂死的雄狮。</p>

    虽然浑身上下依旧还散发着皇帝的威严,但每一个接近他的人都知道,这位大金帝国的统治者恐怕已经时日无多了。</p>

    看完之后,完颜吴乞买抬头对着面前的群臣道:</p>

    “挞懒了,他认为如今大金的势头已经不如之前那般锋锐,是时候考虑对宋国的和谈了。”</p>

    “你们是什么看法?”</p>

    完颜斜也沉吟片刻,开口道:</p>

    “兀术和挞懒在南方的失败,其实也不全是他们指挥才能不足,而是南方的水对咱们大金骑兵的限制过于严重了。”</p>

    “眼下关中和中原尚未彻底被大金掌控,以南方的地理,再想要重现靖康大劫俘获赵构确实不太可能。”</p>

    “臣以为,是可以考虑议和了。”</p>

    左丞相完颜宗磐开口道:</p>

    “议和是可以议和,但应该尽量争取让宋国割让更多的土地,挞懒不是已经派一个大金间谍秦桧回归宋国了吗?咱们或许可以在这方面做做文章。”</p>

    完颜吴乞买哈哈一笑,有些不以为然地开口道:</p>

    “间谍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p>

    “嗯对了,挞懒还了另外一件事情。”</p>

    “鉴于山东、中原、关中各地那些愚蠢的宋朝子民依旧还在不断地反抗大金,挞懒提出要大金建立一个傀儡政权,让汉人作为当地的皇帝去和宋国对抗。”</p>

    “你们觉得如何?”</p>

    完颜斜也迟疑了一下,点头道:</p>

    “咱们大金对汉人来终究是异族,如果能用汉人统治汉人,大金隐藏幕后坐收渔翁之利,未尝不可。”</p>

    完颜宗磐同样表示赞同:</p>

    “只不过这人选可得好好抉择一下,不能像张宗昌一样。”</p>

    之前金国也扶持过张宗昌在汴京之中建立伪楚,目的和现在完全相同。</p>

    但金军刚刚撤离汴京,张宗昌就立刻去除帝号和国号,还把传国玉玺送给当时还只不过是大宋河北兵马大元帅的赵构。</p>

    这对金国来就很没意思了。</p>

    完颜吴乞买点了点头,道:</p>

    “人选的事情,可以让南方征战的宗翰、宗辅、兀术还有挞懒提议,他们毕竟是和南边汉人接触比较多,对那些汉人降官有更多的了解。”</p>

    “眼下比较要紧的事情一方面得先把关中全部拿下来,然后就是和赵构派来的议和使者”</p>

    完颜吴乞买突然停住话语,因为他看到一名八百里加急信使已经冲进了大殿之中。</p>

    信使送来的是一份紧急战报。</p>

    完颜吴乞买打开战报一看,顿时脸色就是一变。</p>

    战报内容并不长,也就几句话,但完颜吴乞买却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越看脸色越是阴沉。</p>

    终于,老皇帝怒气勃发,砰一声将战报拍在了桌子上。</p>

    “这个兀术!”</p>

    “真是个不中用的东西!”</p>

    完颜宗磐和完颜斜也都有些疑惑,忍不住询问。</p>

    “陛下,兀术怎么了?”</p>

    啪!</p>

    兀术的脸上,多了一个清脆的掌印。</p>

    完颜宗辅双目喷火,恶狠狠地看着兀术,破口大骂。</p>

    “你这蠢货!”</p>

    “了多少次,不要看宋人,你就是不听!”</p>

    “一万多大金勇士,就这么被你这蠢材给葬送了!”</p>

    兀术站在完颜宗辅的面前,垂着头,无言以对。</p>

    完颜宗辅余怒未消,依旧痛骂不止。</p>

    “你以为打败了张浚,关中就任由我们横行了?”</p>

    “那个吴玠,之前就能凭借一支残兵死守大散关,接连击退三个万夫长的进攻,还不能证明他的实力?”</p>

    “你倒好,人家一个诱敌之计,你就和傻狍子一样上当了,冲进了吴玠的埋伏里!”</p>

    “一万多大金精锐,就这么被你的愚蠢给连累了,死光了!”</p>

    “皇考一生英明,两位皇兄也是当世人杰,怎么就有你这种蠢才败类,连累了我们大金皇族的名声!”</p>

    兀术依旧还是低着头,不敢开口话。</p>

    不久之前,兀术奉完颜宗辅之命,去进攻大宋在关中的最后一处重要据点大散关。</p>

    结果兀术轻敌冒进,被大散关守将吴玠打得大败,损失了一万多兵马,狼狈不堪地退回西安府。</p>

    这是从宋金两国爆发战争以来,金国方面吃到的最大败仗,也是唯一一次被宋军歼灭过万的大败。</p>

    这如何不让陕西方面的主将完颜宗辅愤怒,如何不让远在中都的皇帝完颜吴乞买失态?</p>

    臭骂了一番兀术过后,完颜宗辅终于冷静了下来,嫌弃地开口。</p>

    “滚回中都,去陛</p>

    “哼,若不是你运气好投胎当了皇考的儿子,像你这样的废物,今天都不可能活着离开西安城。”</p>

    “滚!”</p>

    兀术身体颤抖,但最终还是没有什么,脚步有些踉跄地离开了。</p>

    黄天荡、缩头湖以及大散关接连三场失败,让宋金两国的战场形势开始迅速被扭转。</p>

    除了在中原方向上的完颜宗翰依旧稳健,东路和西路金军的军事行动都遭受了挫败。</p>

    而完颜宗翰得知其他两路友军失败后,也选择了停步不前,不敢再继续南下深入湖北地区。</p>

    金国的第五次南侵战争,虽然依旧占领了大片领土,抢夺到了大批财物和资源,但对于志在一举灭亡大宋的金国高层而言,却难言胜利。</p>

    在这样的局面下,从赵构即位开始就一直被金国搁置的和谈,终于开始出现了事实上的进展。</p>

    “嗯?金国愿意和谈了?”</p>

    赵构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简直喜出望外,高兴之情溢于言表。</p>

    和谈,就意味着赵构不需要像之前一样四处逃窜,仓皇躲避了。</p>

    他可以继续当自己的大宋皇帝,继续过着奢靡享受的生活,再也不需要担心哪天突然传来一个金国南侵的消息,又把自己吓得失去男人的功能了。</p>

    呃,好像现在确实也没有了</p>

    赵构很快把这个令人不快的念头抛在脑后。</p>

    大宋还有很多名医,一定能把朕看好的!</p>

    强行将注意力集中在和谈上之后,赵构很快又想到一点。</p>

    和谈这种事情,可不能让范宗尹这个草包主持啊。</p>

    娘的,听范宗尹每天起床都要照三遍镜子,还要询问妻妾自己相貌是否英俊</p>

    就这种人,能指望他和金国谈出什么东西来?</p>

    不过若是把范宗尹罢相,弄个主战派的大臣上来,那就更不行。</p>

    寇准李纲这种去和谈,不是纯纯的捣乱吗?</p>

    一想到这里,赵构又有些为难了。</p>

    主和派大臣用来和谈的确是比较合适的,可问题是现在大宋内部的主和派,没一个顶用的!</p>

    黄潜善、汪伯彦,这两个流放在外,是可以召回来。</p>

    但他们名声太臭了,若是真回来了,大臣们的不满还在其次,弄出第二次苗刘兵变可就不好办了。</p>

    杜充这个废物,直接就投降金国了,听前段时间还被完颜宗翰暴打了一顿,怎么没把他打死呢?</p>

    赵构左思右想,硬是找不到一个中用的主和派大臣来主持和谈之事。</p>

    突然,他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个人。</p>

    赵构心中有了主意,笑呵呵地对着面前的范宗尹开口。</p>

    “范卿家,朕听有个大宋的御史中丞最近刚刚从金国逃回来了?”</p>

    范宗尹闻言顿时了然,道:</p>

    “陛下的是秦桧啊。”</p>

    赵构点了点头,道:</p>

    “对,就是他。”</p>

    “嗯,明日让他入宫来,朕见他一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