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p>
岳飞对着面前的王贵和张宪道:</p>
“你们兵分两路,从光化路和横林路向邓州挺进。”</p>
“为防止金人自东而来,我暂且坐镇襄阳,等到你等在邓州城外取胜之后,我再行北上。”</p>
对此,王贵和张宪都颇为意外。</p>
王贵道:</p>
“大帅,前方可是有金军啊。”</p>
言下之意,大帅你不亲自领兵,我们有点怕打不过金军。</p>
岳飞闻言不由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王贵的肩膀。</p>
“阿贵,你也是跟着我一路从河北打到这里的,你们两个的能力我心知肚明。”</p>
“金军并非不可战胜,任何不是完颜家族的将领都绝对不可能是你们的对,你们就放心大胆的去打!”</p>
王贵和张宪被岳飞一番激励,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激动的表情。</p>
“大帅放心,我等一定不辱使命!”</p>
七月十五日,王贵和张宪两军在邓州城外三十几里处,同数万伪齐军和金军会战。</p>
两名岳家军大将并肩而立,注视着面前重重叠叠的敌军营帐。</p>
王贵呵呵一笑,道:</p>
“这些伪齐人倒是有意思,弄了一个联营。”</p>
这个联营足足二十几里地,犹如一道巨大的城墙挡在了岳家军的面前。</p>
张宪眯起眼睛,道:</p>
“战线拉得这么长,如同一字长蛇般,他们就不怕被我们各个击破吗?”</p>
王贵笑道:</p>
“看来对面的金国人比我们更加没有信心啊。”</p>
如果是在之前的战争中,金军什么时候会防守?</p>
都是看到宋军就直接冲过来了。</p>
那时的金军,五百骑兵都敢杀进几十万大宋军民所在的扬州城,是何等的意气风发?</p>
想不到短短几年时间,金军居然也要联合伪齐军摆出这种龟缩阵型了。</p>
王贵和张宪商议了一阵,随后发动进攻。</p>
对面的金军将领总算还有一点自尊心,并没有在营帐中固守,而是选择了出营决战。</p>
王贵张宪并没有像正常的大军作战一样兵分三路,而是王贵在左,张宪在右。</p>
很快,双方陷入了激烈的战斗中。</p>
箭矢飞射,刀光剑影不断。</p>
长枪和盾牌激烈相交。</p>
各种武器在战场上呈现,最前线士兵们的伤亡迅速增加。</p>
这看起来是一场最朴实无华的战斗,也是王贵、张宪两名主将想要的目的。</p>
他们想要看看,自己的岳家军和金军究竟还差多少!</p>
近半个时辰的激战过后,岳家军和敌军依旧僵持不下。</p>
按照常理来,兵力更少的岳家军显然应该是这种僵持局面下的不利者,但王贵和张宪并未着急。</p>
张宪看了一眼王贵,道:</p>
“王将军,是时候了吧?”</p>
如今的岳家军,已经隐约有了一方势力的模样。</p>
主帅岳飞自然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总揽全局。</p>
岳飞之下是王贵、徐庆、张宪三大副将,这三位负责处理日常军务、装备、后勤等事项,以及在战场上指挥分兵作战。</p>
其中王贵和徐庆都是岳飞的同乡发,唯独张宪是后来加入的。</p>
这也足以证明张宪的能力。</p>
岳飞曾经夸奖过张宪,他是岳家军诸将之中对战观察最为敏锐之人。</p>
王贵和张宪也是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了,对张宪的本事自然心知肚明,闻言点头道:</p>
“好,那就发动吧。”</p>
岳家军的令旗开始挥舞起来,鼓声也发生了变化。</p>
突然间,两支伏兵从战场旁边杀出,突入了后方的金、伪齐军营地之中。</p>
乃是岳家军之中的两名统制王万、董先!</p>
营地里很快就出现了冲天火光和滚滚浓烟。</p>
金、伪齐军见状,顿时阵脚大乱。</p>
王贵和张宪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会,带着正面的岳家军奋力狂攻。</p>
很快,金、伪齐联军就被打得大败。</p>
他们之中一部分人想要返回营地,却被王万和董先所部攻击,杀得尸横遍野。</p>
只有另外一部分绕过营地之人,能侥幸逃生。</p>
但绕路的结果就是被正面的王贵、张宪攻击的时间更长,死伤的人数更多。</p>
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到处都是金、伪齐军的尸体。</p>
许多俘虏被岳家军的士兵们押着,垂头丧气地排成一排,从一具具尸体边走过。</p>
邓州城外一战,王贵、张宪联大破金、伪齐联军,金将刘合孛堇只身逃窜。</p>
此战中岳家军俘虏敌军将官杨德胜以下二百余人,夺取战马二百多匹,杀伤和歼灭过万,伪齐军高仲率领残兵退守邓州城。</p>
七月十七日,岳家军在一日的休整过后,对登州城发起了进攻。</p>
画面中,诸多岳家军的士兵们犹如猿猴般,在踏橛箭和云梯上飞速攀登。</p>
经过之前的数次战斗,他们的配合越发熟练。</p>
很快,一道身影猛然跃上城头。</p>
中两杆铁锥枪犹如闪电般不断捅刺,瞬间收割了几名守军性命。</p>
少年鬓角在风中飘扬,于城头大杀四方。</p>
“岳家军岳云在此!”</p>
岳飞长子岳云,二度先登!</p>
岳家军本阵之中,王贵和张宪看到这一幕,也是不由感慨。</p>
王贵道:</p>
“当年大帅就已经是我们县之中武艺最出色的少年,我和徐庆他们几个加起来都打不过大帅一个。”</p>
“没想到如今少将军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十六岁两次先登!”</p>
先登,那绝对是极为难得的。</p>
千军万马之中,第一个登上敌人防守的城墙,不但得有绝佳的武艺,还得有出众的保命技巧才能存活。</p>
任何一次先登,都足以让一个人光宗耀祖,事迹载入族谱。</p>
而十六岁的岳云,第一次随父出征就已经两次先登!</p>
考虑到岳云的身份在这支军队中的尊贵,这两次先登更是尤为难得。</p>
张宪感慨道:</p>
“纵然是当年大唐秦王李世民,也只不过是沙场指挥千军万马争锋,从未有过先登之举。”</p>
王贵想了想,笑道:</p>
“咱们这位少将军恐怕不会成为李世民,而会是下一个项羽!”</p>
张宪点了点头,道:</p>
“项羽北伐巨鹿,大破秦军。我很期待将来少将军同样北伐中都,灭亡金国!”</p>
看到岳云登城后,岳家军将士们士气大振,纷纷登上城墙。</p>
接连的失败早已经让伪齐军士气跌落谷底,很快溃散。</p>
岳云一路直扑邓州府衙,一脚踹开了府衙大门。</p>
府衙大堂中,镇守此地的伪齐守将高仲惊讶地看着岳云,显然无法相信第一个来到这里的竟然不是某位岳家军大将,而仅仅是一个少年!</p>
但下一秒高仲就回过神来,立刻举起了。</p>
“不要杀我,我投降!”</p>
邓州城就这么被岳家军攻破了。</p>
战后,岳飞为避嫌,只报了岳云随州之功,未将邓州之功申报。事隔一年,宋廷查清此事,方才将岳云升迁武翼郎。</p>
岳云因勇猛善战,被军中称为“赢官人”。</p>
画面中,岳家军不断高歌猛进。</p>
七月二十三日,选锋军统制李道攻占唐州。</p>
与此同时,王贵和张宪在唐州以北三十宋里再次击败伪齐军和金军。</p>
同一天,信阳军镇也被攻下,岳家军俘虏伪齐唐州知州、信阳军知军、通判等官员共五十名。</p>
至此,大宋在去年失去的所有领土全部光复。</p>
七月二十六日,刘光世的部将郦琼率五千援军赶到。</p>
岳飞看着面前的郦琼,郦琼也看着岳飞。</p>
两人表情都有些尴尬。</p>
岳飞此刻心中有许多羊驼在奔腾。</p>
好你个刘光世,朝廷让你当我后援,结果和金军激战的时候你的军队不见一兵一卒,仗打完了你的军队就赶到了?</p>
郦琼也是颇为无语。</p>
刘光世出发前千叮咛万嘱咐,最多打一场仗捞点功劳就行,万一要输了赶紧逃命。</p>
结果郦琼是万万没想到,岳家军的进展竟然如此神速。</p>
七月十五日兵分多路开打,到七月二十三日,才九天时间就全特么打完了!</p>
岳飞深吸一口气,对着郦琼露出笑容道:</p>
“郦将军原来辛苦,晚点咱们一起吃饭!”</p>
战后岳飞特别上奏,要求给这五千人“先次推赏”、“卒使不沾寸赏,恐有拂人情”。</p>
至此,岳家军的第一次北伐,以大获全胜告终。</p>
此次北伐中,岳家军多次击败伪齐、金国联军,歼灭和俘虏了超过五万敌军,光复了一年前的全部失地,将大宋在和伪齐的疆界从长江中部推回中原南部。</p>
岳飞由此被宋朝封为清远军节度使,也是当时大宋最年轻的节度使。他战后奉命屯驻鄂州,镇守刚刚夺回的六郡之地。</p>
从此,湖北襄汉地区成为岳家军的大本营。</p>
岳家军正式拥有了一块根据地,开始在此生根发展。</p>
在北伐成功后,朝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p>
右相朱胜非被罢免,赵鼎接替朱胜非的职务。</p>
赵鼎和朱胜非两人虽然政见不合,但同为主战派,且赵鼎的抗金态度比吕颐浩、朱胜非两人还要更加坚决。</p>
此外,赵鼎还是朝中最为力挺岳飞的官员,曾多次上奏章支持岳飞北伐,驳斥朝中主和派要求岳飞退兵的言论。</p>
岳飞在北伐过程中曾遇到的粮草后勤供应困难也是由赵鼎亲自解决,一直观望的刘光世之所以派出郦琼所部北上同样出自赵鼎的催促。</p>
画面中,赵鼎看着面前的官员,一声冷笑道:</p>
“金国使者?去告诉他们,本相忙于大宋政务,没时间见!”</p>
“你们谁想见谁就见吧,本相是不可能去见什么金人的。”</p>
虽然赵构依旧接见了金国使者,而且还是一如既往的谦卑,但赵鼎作为大宋正宰相这样的态度,显然激怒了金国人。</p>
中都之中,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又一次召见了群臣。</p>
此时的完颜吴乞买病情再度加重,下半身已经瘫痪,只能卧床和群臣议事。</p>
完颜宗翰皱眉道:</p>
“宋国这个情况,看来是不打不行了。”</p>
“陛下,臣愿意作为主帅出征。”</p>
作为撒改派的领袖,完颜宗翰如今负责的主要是伪齐控制的中原地区。</p>
在这片地区,完颜宗翰作为金国元帅可以自由地任命官员,基本上等于国中之国。</p>
但就在不久前,皇帝完颜吴乞买突然下令,由于岳飞北伐大破金军,对坐镇中原的完颜宗翰进行问责,收掉了完颜宗翰元帅府任命官员的权力,改由金国朝廷才能任命官员。</p>
这立刻让完颜宗翰意识到,完颜吴乞买恐怕已经和其他人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交易,准备对撒改派下了。</p>
在这种情况下,完颜宗翰已经没办法继续静待完颜吴乞买病死,他必须要先自保,才能去等候时局变换。</p>
出征就是最好的自保方式。</p>
听完完颜宗翰的话之后,“三太子”完颜宗辅立刻也开口道:</p>
“陛下,臣也愿意作为主帅出征!”</p>
一时间,各种请战之声犹如潮水,淹没朝堂。</p>
病床上的完颜吴乞买嗯了一声,有些吃力地开口道:</p>
“好,那就以宗翰为都元帅,宗辅、挞懒为副元帅,兀术为监军。”</p>
“再让齐国出兵,配合大金军队南下。”</p>
“至于出兵的方向,就选在两淮。”</p>
完颜宗翰闻言,脸色又是一变,忍不住开口道:</p>
“陛下,岳飞如今在襄汉一带立足未稳,我们应该直扑襄汉,重新夺回长江中游,切断宋国朝廷和巴蜀方面的联系,这才是上策啊。”</p>
两淮方面一直以来都属于完颜挞懒的地盘,就算是金国打下更多的两淮领土,那也是完颜挞懒的势力扩张,对完颜宗翰而言并没有任何好处。</p>
反之,襄汉地区正好和完颜宗翰控制的中原地区相邻,如果能打下襄汉,完颜宗翰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扩张地盘了。</p>
但完颜宗翰这番话,立刻就遭到了完颜宗辅等人的极力反对。</p>
“金国皇帝就在两淮以南的临安府,打下两淮就能直扑临安,打襄汉地区有什么用?”</p>
“就算先攻克襄汉,接着还要打巴蜀,蜀道难是众所周知的,大金还要在这两个地方耗费多少兵马?”</p>
“宋国如今只剩下江南最后一块富庶之地,只要我们能攻克江南就可一举灭亡宋国,何须打襄汉浪费那么多的战损和时间!”</p>
完颜宗翰的脸色一点点地变得越来越难看。</p>
龙床上的完颜吴乞买嗯了一声,吃力地开口道:</p>
“那就先打两淮,再打临安。”</p>
“具体的事情,你们出兵之后再自行商议决定吧。”</p>
借由岳飞北伐以及赵鼎慢待使者的借口,金国很快联合伪齐,发动了第六次南征宋国之战。</p>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战争和之前几次战争一样,并没有影响双方互派使者进行和谈。</p>
就在金国大军开始集结准备南下的时候,尚未得知消息的赵构正在临安府皇宫之中接见新一批派往金国的使者魏良臣、王绘。</p>
赵构表情郑重地叮嘱道:</p>
“两位卿家,去到北边之后一定要对金国皇帝、大臣等好言相待。”</p>
“言辞要谦卑,礼物要够贵重。只要能达成和约,无论是什么岁币或者岁贡都是无所谓的,不管是五十万、一百万乃至两百万,都好商量。”</p>
“朕还可以承认金国皇帝作为兄长,如果完颜吴乞买执意要求,朕也可以认他为叔叔,朕当一个侄皇帝。”</p>
“总之,一切以议和为先!”</p>
魏良臣和王绘刚刚出发没几天,金国大军就已经云集淮北,开始准备对淮南发动战争。</p>
完颜宗翰作为主帅,召集了所有部将,包括这一次随同出兵的伪齐皇子刘麟,商量接下来的作战事项。</p>
完颜宗翰咳嗽一声,对着刘麟道:</p>
“你是汉人,比较熟悉大宋的情况,你先你的想法。”</p>
听到完颜宗翰这句话,完颜宗辅、兀术等人的表情顿时变得微妙,不断交换眼神。</p>
金人从来就没有把汉人当一回事,完颜宗翰今天居然在大金国南征的时候让一个汉人先开口?</p>
这背后显然是很不寻常的。</p>
刘麟似乎早有准备,闻言立刻恭敬开口道:</p>
“大帅,的确实有一些粗浅的建议。”</p>
“上次四太子之所以没有抓住赵构那子,就是因为赵构从海上逃亡,缺乏水军所致。”</p>
“这一次我们不妨以水军为主,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先直取昌国县和明州,夺取赵构准备逃亡海上的船队,并切断他南逃的后路。”</p>
“随后大军再北上回返,从钱塘江口直接进攻临安府。”</p>
“如此一来,必然能一举奇袭成功,俘获赵构!”</p>
刘麟这个计划是有其可行性的。</p>
金军在过往的战争中没有任何一次动用水军,这一次若是出动水军,的确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p>
而且江南地区水密布,骑兵在这个地方的行军速度甚至比不上普通的步兵,而水军在此却能借助河流一日百里,追击速度同样绝佳。</p>
但刘麟话音刚刚落下,左监军兀术就冷笑一声,开口道:</p>
“简直就是胡言乱语!”</p>
“大金一直以来就是陆战之王,宋人才是擅长水战的一方。”</p>
“你让大金以己之短击宋人之所长,这不是想要让大金陷入失败吗?”</p>
兀术一番斥责,吓了刘麟一大跳,唯唯诺诺地不敢开口。</p>
完颜宗翰皱起眉头,道:</p>
“四太子,你这是什么态度?刘麟现在是我们的人,总不能让人话都不给了吧。”</p>
兀术傲然道:</p>
“我们大金国出兵,哪里需要什么汉人话!”</p>
“过去哪次战争我们不是大胜汉人,只需要按照之前的办法来打就是了。”</p>
完颜宗翰盯着兀术,淡淡道:</p>
“是吗?所以这就是四太子你两年内被宋人打败三次的理由?”</p>
完颜宗翰这句话直接戳到了兀术的肺管子里,让兀术气得脸色发红,但又无话可。</p>
完颜宗辅见自家弟弟兀术吃瘪,立刻开口道:</p>
“水战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主意,到了水上,我们的性命全在汉人水的一念之间。”</p>
“谁能保证那些原本唯唯诺诺的汉人奴才不反叛的?”</p>
完颜宗翰正色道:</p>
“你这样话就没意思了,投降大金的人那么多,不也都对大金非常忠诚吗?”</p>
“既然陆战解决不了赵构,我们就应该尝试新的战法,才能出奇制胜!”</p>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明白了。</p>
刘麟刚刚其实只不过是替完颜宗翰开口的,完颜宗翰想要的就是水军出征获胜!</p>
完颜挞懒呵呵一笑,摇头道:</p>
“我不同意。陛下都了要选择两淮作为战场了,现在把战场更改到海上,这不是违背了陛下的旨意吗?”</p>
“作为臣子,我们必须要按照陛下的旨意办事!”</p>
完颜宗翰大怒,道:</p>
</p>
“陛下的旨意是让我们擒获赵构灭亡宋国,我作为都元帅,自然有资格改变战术,只要能达成陛下要求就行。”</p>
兀术此刻也重新回过神来,冷笑道:</p>
“陛下了两淮就是两淮,搞什么水军!”</p>
“咱们都是旱鸭子,你偏偏要搞水军,谁知道是不是某人想要借刀杀人!”</p>
伴随着完颜吴乞买的病危,原本还能维持和气的几位金国大臣间矛盾已经公开化了。</p>
完颜宗翰作为名义上的主帅,此刻却被两名副帅和监军同时反对。</p>
完颜宗翰大怒,道:</p>
“那就让大家评判一下,到底是走水路有希望获胜还是走陆路有希望获胜!”</p>
诸多在场的金国万夫长纷纷开口,七嘴八舌地表达意见。</p>
“走陆路!”</p>
“陆地进攻,两淮!”</p>
“当然是陆路!”</p>
等到所有人都完了,完颜宗翰的脸色已经无比铁青。</p>
绝大部分的金国将领,竟然也支持陆路进攻。</p>
至少寥寥少数,支持完颜宗翰的水路进攻。</p>
“你,你们”完颜宗翰气得不出话。</p>
完颜宗辅悠然道:</p>
“若是大帅不服气的话,完全可以上报中都,看看陛下同不同意你的水战构想啊。”</p>
完颜宗翰冷着脸,道:</p>
“好,好,好。”</p>
“既然这样,那你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用过问本帅了!”</p>
完,完颜宗翰站了起来,拂袖而去。</p>
两位副帅完颜宗辅和完颜挞懒对视一眼,竟然没有任何的惊讶表情。</p>
等完颜宗翰离开之后,完颜宗辅才慢悠悠地开口道:</p>
“好了,既然大帅都已经把权力交给了我们两位副帅,那我们就来安排一下接下来的金军路线吧。”</p>
在第六次南征前夕,金军统帅层爆发了严重的内讧。</p>
主帅完颜宗翰也因为这一次的内讧而失去了对军队的领导权,接下来的战争由“三太子”左副帅完颜宗辅,右副帅完颜挞懒和左监军兀术作为主要指挥者。</p>
在得知金军又一次南下之后,赵构依旧是惊得六神无主。</p>
“怎么办怎么办,金人怎么又来了。”</p>
“完了完了,快,派人八百里加急追上魏良臣!”</p>
很快,魏良臣等人来到金军大营之中,见到了右副帅完颜挞懒。</p>
完颜挞懒看着魏良臣,懒洋洋地开口道:</p>
“康王又有什么条件啊?”</p>
魏良臣一脸谄媚笑容,将之前赵构叮嘱的话了一遍,随后又道:</p>
“每年岁币两百万,若是大帅愿意就此和谈,我家大王还愿意私底下送给大帅三百万!”</p>
完颜挞懒哼了一声,冷笑道:</p>
“之前本帅就问过你们秦桧的事情,结果你们皇帝压根就没把本帅的话当一回事!”</p>
“还搞了一个赵鼎上来当宰相,连大金的使者都不见,真是好大的胆子!”</p>
“你给我滚回去告诉赵构,给大金的进贡至少要上千万。”</p>
“还有,大金可以赏赐建州(福建建瓯)以南的土地给他建国,以北的所有土地都要全部割让给大金!”</p>
</p>
听完魏良臣等人的回报,赵构是彻底傻眼了。</p>
“建州以南?开什么玩笑!”</p>
如果真的按照金人的这个要求,那赵构能统治的地方就只剩下福建和两广。</p>
等于是要让赵构把如今统治的八成地盘全部拱交出。</p>
福建和两广如今都还是大宋内部最不发达的省份,如果只统治这几个地方,赵构还有个屁的生活享受,不天天吃野菜都不错了!</p>
赵构终于气愤了,直接拍了桌子。</p>
“这些金国人到底是在开什么玩笑,朕怎么可能会答应这样的条件!”</p>
而且赵构也很清楚,如果自己真的这么按照要求交出了江南、两湖还有巴蜀等地,接下来金国人也不可能按照盟约停战的。</p>
金人一定会在初步掌控了江南、两湖和巴蜀之后,就对赵构再次发动灭国之战。</p>
到那个时候,一个只有福建和两广的宋国,拿什么来抵挡拥有大半个天下的金国军队进攻?</p>
赵构只是想求和,又不是脑子坏掉了!</p>
赵构怒气冲冲地开口道:</p>
“快,赶紧召集群臣,朕要和他们商议一下怎么抗金!”</p>
看到这里,东汉世界之中,太子刘庄不由咦了一声,好奇道:</p>
“难道这赵构转性了?居然都要主动召集臣子们抗金了。”</p>
耿弇没好气地开口道:</p>
“这个怂货怂了这么久,被金人追着打这么久,也该有点脾气了。”</p>
邓禹点头道:</p>
“对啊,泥人都有三分火气呢,如果赵构居然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那他是真不配当华夏王朝的皇帝了。”</p>
坐在最上首的皇帝刘秀默然片刻,笑了一声道:</p>
“这不好。朕还是觉得赵构应该是真心被金国人吓破了胆子,等他情绪平静之后,应该也就会恢复到之前害怕金国的模样了。”</p>
刘秀这句话出来,众人都愣住了。</p>
刘庄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道:</p>
“不会吧父皇,赵构这么能忍的?”</p>
刘庄的性格在众人看来,其实也属于比较像刘秀的温和型。</p>
但刘庄别是第六次战争了,即便是靖康之变的第二次战争,刘庄都一定会选择留守都城,和金人决一死战!</p>
不管再怎么温和也好,一个人都应该是有底线的。</p>
作为皇帝,背负整个华夏的希望所在,就更应该有底线!</p>
这是皇帝这个职业的最基本素质。</p>
赵构怎么就能做到连最基本的这点都做不到的呢?</p>
人总是要脸的,皇帝更应该要脸。</p>
就算已经看了这么久的视频,刘庄依旧无法理解。</p>
人是怎么能怂到赵构这种地步的呢?</p>
刘秀笑道:</p>
“这就是那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p>
“赵构的本性已经注定了,也不是朕看不起他,他就是一个扶不起的废物。”</p>
“他唯一能做出的贡献,应该就是早点去死,让大宋换一个新皇帝出来,或许还能有些希望。”</p>
刘庄闻言不由哑然。</p>
作为一个皇帝,赵构对整个国家能做的贡献居然是死得越早越好?</p>
这多少是有点讽刺了。</p>
大宋世界之上,赵匡胤已经在咆哮了。</p>
“这赵构怎么还不死!”</p>
“还在这里丢朕和大宋的脸,朕真的是受够了!”</p>
听着赵匡胤的咆哮,在场的大宋群臣鸦雀无声。</p>
太子赵德芳干咳一声,心翼翼地提醒道:</p>
“父皇,赵构登基的时候才二十岁,这也就过了应该差不多十年左右吧”</p>
换言之,赵构现在也就三十岁左右的年纪。</p>
古代人的寿命确实比现代人短,但皇帝毫无疑问不在其中。</p>
任何一个正常的皇帝,活个四五十岁还是轻轻松松的,六十以上的也不少见。</p>
所以按照正常的推论,赵构至少还能当十年皇帝,运气好甚至能当三十年。</p>
就在此时,杨业突然脑子一抽,开口道:</p>
“这位赵构陛下现在已经没有男人的能力,不定还能活得比一般皇帝更久呢!”</p>
满殿的大宋君臣直接沉默了。</p>
杨业这句还真就是话糙理不糙。</p>
众所周知,皇帝大部分短命其实都不是医术条件的问题,而是纵欲。</p>
纵欲过度才是绝大部分皇帝英年早逝的真正原因,这种原因是当世任何最顶级的医者都无法解决的。</p>
而赵构已经失去了男人的功能,别是纵欲了,连最基本的泄欲他也做不到啊。</p>
他只能禁欲。</p>
一个从二十岁开始就完全禁欲的男人,活长寿一点有什么好奇怪的?</p>
赵匡胤身体颤抖,这一刻恨不得大骂老天。</p>
“搞什么东西,这家伙怎么就没了那功能呢?”</p>
“就让他继续好色啊,继续纵欲无度赶紧去死啊!”</p>
赵匡胤气坏了,心态都要炸裂了。</p>
实在是最近这段时间,来自弹幕上历朝历代皇帝们的嘲讽太多了。</p>
偏偏还没办法还嘴。</p>
谁让赵匡胤是大宋的开国皇帝呢?</p>
群臣闻言,也是心情复杂。</p>
赵德芳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道:</p>
“所以对别人来,失去功能属于生不如死,但对赵构来,这件坏事反而很有可能让他长寿了?”</p>
大宋君臣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特么的荒谬了。</p>
大清世界。</p>
康熙看着面前的金幕,忍不住笑出了声。</p>
“这个赵构的性格还真像他的身体啊,看起来非常的强壮,但实际上屁用没有。”</p>
胤禛哼了一声,颇为不屑地发表了评论。</p>
“赵构绝对是华夏历史上最废物的皇帝之一。”</p>
弘历对此深以为然。</p>
其实华夏历史上的昏君有很多,葬送整个王朝的昏君更比比皆是。</p>
但别的昏君基本上都是什么好大喜功、残暴不仁、纵欲奢靡</p>
赵构就不同了,赵构是——怂!</p>
大宋之所以被称为大怂,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原因是和赵构分不开的。</p>
别人是开国皇帝赋予整个王朝气质,像赵构这种半路皇帝能给王朝赋予气质的,华夏历史上还真就独一份。</p>
赵构和别的昏君,那就不是一条赛道上的。</p>
赵构,有自己的大怂之道!</p>
康熙瞪着弘历,道:</p>
“弘历啊,你今后就算是成为之前盘点视频里的你,也绝对不能成为像赵构这样的你。”</p>
“要不然以后你死了就别来九泉之下见朕和你阿玛了,我们丢不起这个人!”</p>
弘历赶忙直起身体,正色道:</p>
“请皇祖父放心吧,弘历就算再怎么样,也绝对不可能成为赵构的。”</p>
胤禛哼了一声,对着弘历道:</p>
“你将来要是变成这个样子,我就打断你的腿!”</p>
康熙瞪了一眼胤禛:</p>
“和你了,对孩子要温和!”</p>
胤禛默然片刻,放缓了语气对弘历道:</p>
“你将来要是变成下一个赵构,我就温和地打断你的两条腿。”</p>
康熙:“”</p>
弘历:“”</p>
就在康熙想要继续开口吐槽的时候,鄂尔泰进来禀报。</p>
“陛下,那个俄国使者托尔斯泰又来了,是带来了他们女皇的切确回复!”</p>
“咦?”康熙闻言,不由有些惊讶。</p>
距离上次见面也没几天时间啊,怎么就有回复了?</p>
“宣他进来。”</p>
很快,那位托尔斯泰伯爵就出现在了康熙皇帝面前,恭恭敬敬地行礼。</p>
“托尔斯泰见过伟大的大清帝国皇帝陛下。”</p>
康熙嗯了一声,面无表情地看着托尔斯泰:</p>
“朕听,你的女皇有回复了?”</p>
托尔斯泰点了点头,道:</p>
“是的,我国女皇已经有了回复。”</p>
一旁的胤禛和弘历闻言,都颇为惊讶。</p>
要知道从上次见面到现在这么短的时间,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信使都还没有离开大清的境内呢,更别提抵达两万里之遥的圣彼得堡了。</p>
于是很快,两父子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可能。</p>
那位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一世女皇,肯定早就已经对这个托尔斯泰有所嘱咐。</p>
而上次大清提出的条件,并没有脱离叶卡捷琳娜一世嘱咐的范围。</p>
换句话就是,沙俄应该早就已经决定将布里亚特蒙古割让给大清了。</p>
托尔斯泰故意等了一段时间才答应下来,无非就是一种最基本的谈判法罢了。</p>
果然下一刻,托尔斯泰伯爵就开口道:</p>
“我们沙皇俄国愿意承认大清对布里亚特蒙古的主权,但必须要进行细致的疆界划分。”</p>
顿了顿,托尔斯泰又道:</p>
“但我国也有一个不可退让的条件,大清必须在划分疆界的条约内放弃对任何不在大清疆域中的蒙古部族进行领土要求。”</p>
这句话听起来很拗口,其实白了就很简单。</p>
土尔扈特蒙古,归沙俄了!</p>
胤禛眉头一扬,对这个条件还是有些不太满意。</p>
土尔扈特是瓦剌的一员,如今瓦剌鞑靼全都归大清了,就差土尔扈特一个。</p>
纵然土尔扈特距离大清的新疆还有几千里的路程,大清也应该保留一个宣称嘛。</p>
谁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p>
便在此时,胤禛听到了康熙的声音。</p>
“很好,朕可以答应你这个条件。”</p>
胤禛愣住了,抢在翻译开口之前道:</p>
“父皇,咱们是不是再考虑一下?”</p>
康熙笑了笑,道:</p>
“考虑什么,大清这几年的扩张已经太多了,不用考虑了。”</p>
“再了,大清接下来的重点应该在东边。”</p>
“好了,你翻译吧,朕和太子的对话不需要翻译。”——这句话是对着翻译的。</p>
胤禛闻言,若有所思。</p>
大清这几年灭了准噶尔,平定青海、西藏,现在又夺回了布里亚特蒙古。</p>
从疆域来,至少增加了五百万平方公里。</p>
虽然这些地方人口都很少,但它疆域大啊。</p>
这也就导致大清想要掌控这些地方,反而是比掌控人口密集的内地十三省还要麻烦。</p>
需要源源不断地移民填充边塞,还需要对当地的土地、牧场资源进行再分配,对当地原本的统治阶层进行处理</p>
各种事项,再加上地方和中央之间的相互反馈,都是非常耗费时间的。</p>
这种情况下,继续压迫沙俄的确并不明智。</p>
万一沙俄那个女皇真的一时脑热选择开战,大清这边其实也有风险。</p>
见好就收吧。</p>
还有康熙的另外一句话,重点在东方。</p>
东方是哪?</p>
倭国、琉球、以及吕宋。</p>
总之,就是大清要出海!</p>
不出海是肯定不行的。</p>
胤禛是个聪明人,乾隆篇盘点视频里虽然只是提了几句,但胤禛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历史上将来大清的衰落并不是因为陆地上的敌人,而是来自海洋上的敌人!</p>
从陆地的角度来,大清京师所在地北京城简直是稳如泰山。</p>
任何来自陆地的敌军,从进入大清边疆开始,到京师最近的也得好几千里路。</p>
这么长的距离,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支持得了足够的后勤补给。</p>
可从海上就不一样了。</p>
大清京师可是很靠海的!</p>
只要敌人从天津登陆,分分钟就能打到京师来了。</p>
所以陆军再强的国家,大清都丝毫不慌。</p>
但海军很强的国家,真有可能对大清京师一击致命,让大清也出一个靖康之变。</p>
胤禛呼出一口气,点头道:</p>
“父皇教诲得是,儿臣明白了。”</p>
另外一边,听完了翻译的话后,沙俄大使托尔斯泰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p>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p>
大清朝廷这边还不知道,沙俄内部眼下也出了大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