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淮西的失败,张俊无疑是最大的罪人。</p>
但对于张俊而言,他自然是不想背锅的。</p>
画面中,张俊飞速书写着一份奏折。</p>
“濠州之败,一为刘琦瞻前顾后,作战不力;二为岳飞逗留舒州,拒不支援。”</p>
写完之后,张俊长出一口气,交给了一旁的心腹。</p>
“立刻送往临安。”</p>
心腹自然也看到了整个奏折的书写过程,有些疑惑地开口道:</p>
“大帅,您写的这么直接,陛下能相信吗?”</p>
在心腹看来,这种攀诬实在是太低级了一点。</p>
岳飞那边可是有张俊的亲笔信能证明,是张俊极力要求岳飞停留在舒州的。</p>
张俊哈哈一笑,露出自得表情。</p>
“你懂什么?陛下啊,正盼着我这份奏折的到来呢。”</p>
这份奏折很快就送到了临安府政事堂,秦桧的上。</p>
秦桧一看完这份奏折,顿时乐了。</p>
“看来这个张俊还真是有几分脑子的,竟然都会配合朝廷了。”</p>
秦桧立刻拿着这份奏折来见赵构。</p>
赵构看完之后,顿时皱眉道:</p>
“这个张俊,岳飞什么不好,偏偏岳飞救援来迟?简直胡八道!”</p>
别人不了解岳飞,赵构难道还不了解岳飞么?</p>
整个南宋,谁都可能会延误战,但岳飞绝对不会!</p>
所以赵构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张俊搞出了什么幺蛾子,特地来攀诬岳飞。</p>
秦桧呵呵一笑,低声道:</p>
“陛下,这件事情是不是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可以用这个作为理由,对岳飞等人下了!”</p>
“不然,和大金议和就无法继续推进下去了。”</p>
别看这段时间宋金双方在淮西打得热火朝天,事实上两边暗中来往的信使可是一天都没停止过活动。</p>
经过再三谈判,主要的事项基本都已经敲定完毕。</p>
其中,金国(主要是兀术)提出来的必须事项里包含了一条——岳飞必须死!</p>
赵构呼出一口气,缓缓道:</p>
“朕明白了。”</p>
“那就开始去做吧。”</p>
“告诉兀术那边,让他立刻退兵,朕这边也会立马进行的!”</p>
秦桧等的就是赵构的这句话,闻言立刻道:</p>
“臣这就去和兀术沟通!”</p>
这场淮西之战,最终以濠州宋国的惨痛失败而收尾。</p>
兀术也因此而挣回了不少颜面,暂时停止了进攻,开始等待赵构和秦桧履行“诚意”。</p>
岳飞怏怏不乐地从濠州回到了自己的驻地舒州。</p>
前脚刚刚得到兀术从两淮退军的消息,后脚朝廷的使者就来了。</p>
“岳飞可先次遣发兵马回归鄂州,本人量带亲兵,于舒州权暂驻扎,十日后出发前往临安觐见!”</p>
岳飞平静地接过了旨意。</p>
才刚刚送走使者,站在岳飞身后的谋士孙革立刻就表情凝重地开口了。</p>
“大帅,这次的觐见明显有阴谋的味道,恐怕是朝廷要对你下啊!”</p>
岳飞愣了一下,洒然笑道:</p>
“孙先生,你恐怕是多虑了吧?”</p>
“我对朝廷和陛下忠心耿耿,又给大宋保家卫国从无二心,陛下怎么可能对我下呢?”</p>
孙革忧心忡忡地开口道:</p>
“我听近来张俊已经秘密向朝廷上奏章,想要将濠州之败的责任甩到大帅身上。”</p>
“如今朝廷又不按往常规矩突然让大帅觐见,这背后肯定有问题!”</p>
听孙革这么一,其他的岳家军将领也不免变得紧张起来,看向岳飞。</p>
岳飞默然片刻,摇了摇头,道:</p>
“朝廷还能怎么对付我?无非就是将我罢官免职而已。”</p>
“反正我也早就不想任职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p>
“孙先生,你不必多了。”</p>
随后,岳飞转向一旁的两名副将王贵、张宪。</p>
“你们二人领大军回归鄂州吧,这一次云儿和我一起去临安见陛下就行。”</p>
事实证明,孙革的提醒是正确的,岳飞的确错过了最后一次能扳回局面的会。</p>
由于风寒尚未完全痊愈,岳飞出发的时间比韩世忠和张俊都晚了几天。</p>
临安府行宫之中,秦桧和已经从御史中丞升任参知政事的心腹王次翁窃窃私语。</p>
“岳飞怎么还没来?他不会是发现了我们的图谋吧?”</p>
“不可能!此事无比密,除了你我之外就只有陛下才知道,谁会泄露?”</p>
“那他迟迟未至,难道是有所感觉?”</p>
“谁知道!”</p>
“若是闹出第二次苗刘兵变”</p>
“好了,别了,你赶紧回去看住韩世忠和张俊!”</p>
行宫之中,赵构得到禀报后也是惶恐不安。</p>
“岳飞怎么还不来?他不会看破了朕的打算吧?”</p>
秦桧只能尽量安慰,但实际上秦桧自己也紧张得不得了。</p>
岳飞可不是苗刘那两个废物,无论是作战能力还是个人声望都远超苗刘。</p>
一旦岳飞当真铁了心要发动兵变的话,赵构和秦桧的脑袋能不能保住就是两了。</p>
讽刺的是,岳飞从始至终对南宋和赵构这个皇帝都是忠心耿耿的,赵构、秦桧的想法,是真正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p>
终于,在焦急等待了好几天后,秦桧得到了岳飞即将抵达临安的消息。</p>
秦桧心中大定,立刻去到了行宫中的某座宫殿里。</p>
这些天,王次翁都在这里代表朝廷,宴请张俊和韩世忠两人。</p>
很快,一脸酒意的张俊就独自出现在了秦桧的面前。</p>
“秦相公怎么走了?来来来,咱们回去再喝三杯!”</p>
看着话颠三倒四的张俊,秦桧的表情突然变得无比严肃。</p>
“张俊,你想当枢密使否?”</p>
张俊脸上的酒意瞬间退去,整个人变得无比清醒。</p>
“秦相公的意思是”</p>
秦桧阴冷一笑,道:</p>
“我的意思很简单,只要你肯配合朝廷拿掉岳飞和韩世忠的兵权,朝廷就会委任你为枢密使。”</p>
“而且,你麾下的所有军队依旧归你节制,朝廷不动你的一兵一卒,如何?”</p>
张俊顿时露出笑容,呵呵笑着开口道:</p>
“放心吧秦相公,此事我一定配合朝廷!”</p>
镜头一转,岳飞和岳云两父子带着一群亲卫,进入了临安城中。</p>
岳云看着面前的临安城,忍不住感慨道:</p>
“父帅,这里可比咱们第一次来的时候繁华多了。”</p>
岳飞嗯了一声,对此并不意外。</p>
岳飞第一次来临安的时候,正好是兀术“搜山检海”追杀赵构的行动刚刚结束,从黄天荡狼狈北逃之后。</p>
那时候的临安府刚刚被金军荼毒过一番,到处都是百废待兴的景象。</p>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临安府几经变迁还是成为了南宋实际上的京师,恢复和发展的程度自然早就不是当年可比。</p>
岳飞很快收回心中诸多念头,对着岳云道:</p>
“先回家,明天我要入宫面圣了。”</p>
作为大宋太尉,岳飞当然在临安城中拥有一座非常堂皇大气的御赐太尉府。</p>
只不过岳飞对此并不感冒,这些年岳家的家属也基本居住在鄂州,并不在临安。</p>
镜头一转,已经是第二天。</p>
岳飞和韩世忠、张俊两人一同进宫,觐见大宋皇帝赵构。</p>
赵构笑呵呵地勉励了三人一番,然后对着秦桧道:</p>
“秦爱卿,宣旨吧。”</p>
早就已经迫不及待的秦桧立刻走上前来,拿出一份旨意高声诵读起来。</p>
“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人为国征战,劳苦功高。”</p>
“着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留行在任用!”</p>
听到这个消息,三人表情各异。</p>
早有准备的张俊第一个开口大声道:</p>
“臣领旨!”</p>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韩世忠和岳飞身上。</p>
韩世忠脸上明显露出了愤怒的表情。</p>
韩世忠固然对大宋朝廷和赵构足够忠心,但赵构这种一个招呼不打就解除了韩世忠对麾下军队的指挥权,明显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为。</p>
但这位毕竟是多年混迹政坛的老将,一时间并未开口,而是下意识地看了一旁的岳飞一眼。</p>
岳飞先是有些意外,随后露出释然表情。</p>
孙革的没错,陛下果然还是动了。</p>
这就是第二次的“杯酒释兵权”!</p>
但</p>
岳飞微微一笑,道:</p>
“臣领旨。”</p>
释兵权,那就释吧。</p>
反正北伐无望,我岳飞也早就不想继续领兵了。</p>
当个枢密副使,也不错。</p>
韩世忠听到岳飞的回答之后,明显露出了惊讶的表情。</p>
在韩世忠看来,岳飞一心北伐却屡次不成,绝对不愿意放弃兵权才对。</p>
可偏偏,岳飞却放弃了!</p>
就在韩世忠心中无数念头百转千回的时候,秦桧已经笑呵呵地开口了。</p>
“韩将军莫非还想要继续和兀术沙场争锋不成?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廉颇虽老尚能战斗啊!”</p>
韩世忠身体一震。</p>
廉颇老矣这个典故,韩世忠当然是知道的。</p>
在典故中,廉颇虽然能力挽强弓,还能一顿饭吃三斤肉,可最后的结果却是被君王冷落,至死也没有再获得启用。</p>
这是秦桧在警告韩世忠,如果不交出兵权,就是廉颇的下场!</p>
韩世忠深吸一口气,无可奈何地开口道:</p>
“臣,领旨。”</p>
韩世忠话音落下,赵构和秦桧如释重负,都露出笑容。</p>
杯酒释兵权第二次,成了!</p>
张俊同样也露出了笑容。</p>
岳飞和韩世忠被解除兵权,吴玠死后巴蜀军队一分为三。</p>
杨沂中和刘琦都是辈,无论职位还是资历都无法和张俊相比拟。</p>
从这一刻起,张俊就是南宋朝廷真正的头号大将了!</p>
岳飞平静地回到了自己的太尉府,召集了跟随自己而来的亲兵们,告知了情况。</p>
“我已经不再是统领大军的统帅了,你们也回归鄂州去吧。”</p>
“趁王贵和张宪还没有被朝廷解职,我给他们写一封信,他们会妥善安排你们的。”</p>
亲兵们都十分愕然,但也只能洒泪告别岳飞,离开临安府。</p>
赵构在解除了岳飞和韩世忠的兵权之后,很快就露出了猜忌功臣的真面目。</p>
韩世忠仅仅因为保留了三十多名亲兵在府上,竟然也惊动赵构亲自下旨,要求韩世忠即刻将这三十多名亲随发回楚州。</p>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画面中,赵构、秦桧还针对岳飞做了诸多准备。</p>
将韩世忠、张俊、岳飞的三大宣抚司全部撤销,原本“行营前护军”“行营中护军”和“行营后护军”的军号也一并撤销,改为“御前诸军”。</p>
为避免引起岳家军的过度反弹,王贵和张宪两名岳家军副将依旧被任命为“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和“鄂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制”。</p>
但实际上,赵构先是任命秦桧党羽林大声前往鄂州,作为“湖广总领”,负责湖广一带的所有钱粮,并且掌管鄂州诸军所有和朝廷往来文字,事实上作为监军和掐断岳家军后勤之用。</p>
此外,又特地将刘琦外任为鄂州附近的荆南府知府,并给刘琦密旨“或遇缓急,旁郡之兵许之调发”。</p>
一旦鄂州岳家军高层有变,刘琦就可以凭借这份密旨掌控整个岳家军,清理掉那些可能会对南宋朝廷造成威胁的将领(包括但不限于王贵、张宪等人)。</p>
除此之外,在枢密使张俊的配合下,岳家军的大量统制、统领等将军被密集调动前往其他战区,也是为了分散岳家军的力量。</p>
韩世忠的韩家军也获得了同样的待遇。</p>
总之,几个月下来,岳飞、韩世忠的军队已经被各种段严密地监视和控制起来了。</p>
这同样也引发了许多有识之士的不满,纷纷上奏,认为:</p>
“近日罢宣府三司,罢各路援兵,顿驰武备,罔意边防,呜呼其为国!”</p>
对于这些有识之士来,赵构、秦桧的行为无疑是非常令人不解的。</p>
要知道战争才刚刚结束,兀术才从淮西撤军没多久。</p>
而且金军眼下只是和南宋军队脱离接触,并没有解散回朝,随时都可能会再度南下。</p>
面临如此严峻的军事威胁,赵构秦桧却迫不及待地罢免兵权,削弱边军,简直不要太奇怪!</p>
镜头中,秦桧前来觐见赵构。</p>
“陛下,这是兀术都元帅刚刚写来的信,他催促我们尽快弄死岳飞,否则就要继续南下了!”</p>
赵构一听,顿时慌了。</p>
“可不能让兀术南下啊,爱卿,你要不直接随便找个罪名,把岳飞下狱处死吧!”</p>
秦桧闻言,心中顿时暗骂不止。</p>
二度为相也已经好几年了,秦桧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朝廷中的主战派是怎么也杀不绝的,只能尽量的去打压。</p>
岳飞作为大宋屡次北伐的英雄大功臣,如果秦桧当真毫无理由就将岳飞下狱处死,一定会迎来堪比滔天海啸一般的反弹。</p>
到那个时候,赵构这个皇帝最有可能的选择就是顺势把秦桧丢出去当挡箭牌,罢相免职,成为人人痛骂的汉奸和千古罪人。</p>
都已经被罢免过一次的秦桧早就看透了赵构,怎么可能傻到这种程度,给赵构背这种黑锅?</p>
秦桧咳嗽一声,正色道:</p>
“陛下,岳飞在民间的威望还是有的,若是轻易处置他,反而会导致民意反弹。”</p>
“臣倒是有一计,不但可以彻底断掉韩世忠对军队的控制,还能引发岳飞和韩世忠的内讧!”</p>
赵构一听,不由大喜过望。</p>
“还有这种妙计?爱卿快快道来!”</p>
秦桧笑了笑,正色道:</p>
“让岳飞和张俊两人去负责拆散韩世忠的兵马!”</p>
三位大将中,张俊眼下和朝廷合作,动不得。</p>
岳家军实力最强,第一个拿岳家军开刀可能会引发巨大动荡。</p>
那么仅剩的韩世忠就是最好选择。</p>
秦桧还和韩世忠有私人恩怨。</p>
之前赵构秦桧对着金国使者下跪,把韩世忠气坏了,两次策划在路上截杀金国使者。</p>
若不是韩世忠麾下有个叫做胡纺的败类向秦桧等人告密,金国使者必死无疑。</p>
金国使者一死,宋金之间必然开战,秦桧这个极力求和但却未能保护使者的宰相自然也就只能滚蛋。</p>
这件事情发生后,秦桧心中恨透了韩世忠。</p>
只是当时没有会,如今会来了,他当然不可能放过。</p>
按照秦桧的计划,韩世忠麾下最为精锐的“背嵬军”将会被调到临安府。</p>
表面上这是一种信任,但别忘了临安府的实际军权掌控在杨沂中里。</p>
杨沂中作为最高长官,拥有皇帝的旨意,随随便便就能名正言顺地将这些背嵬军拆散,彻底融入到临安数万御营军中,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p>
没有了背嵬军,韩世忠剩下的其他龙套部队就非常容易处理了。</p>
赵构听完秦桧的会之后,一边赞同,一边又有些不忍心,道:</p>
“韩世忠对朕还是忠心耿耿的,这样做恐怕会让人寒心吧?”</p>
当年的“苗刘兵变”,就是韩世忠率领大军回返,将苗、刘两个叛徒给杀掉的。</p>
韩世忠对赵构有救命之恩!</p>
而且后来每次对金国作战,韩世忠也非常拼命。</p>
重要的是,韩世忠还很听话,朝廷北伐就北伐,班师就班师。</p>
诸多因素结合起来,赵构虽然不喜欢韩世忠主战派的观点,但对韩世忠的忠诚是相信的。</p>
秦桧显然早就已经料到了这一点,立刻又拿出了一份奏章。</p>
“陛下请看,这是韩世忠麾下官员胡纺的奏折!”</p>
赵构接过这份奏折一看,发现上面主要了一件事情。</p>
韩世忠有一个心腹名叫耿着。</p>
耿着在得知韩世忠被剥夺兵权之后大为不满,于韩家军中煽动人心意图谋反,打算将兵权夺回交给韩世忠,对大宋朝廷不利。</p>
</p>
秦桧安静的等待着赵构发火。</p>
他内心中非常清楚,兵权这个东西,就是现在赵构的死穴!</p>
果然在看到这份奏折之后,赵构勃然大怒,拍了桌子。</p>
“这个韩世忠,亏朕还对他这么信任,他竟然让心腹暗中做出这种事情?”</p>
“立刻把岳飞和张俊召来!”</p>
很快,枢密使张俊和枢密副使岳飞就进宫觐见。</p>
秦桧站在赵构旁边,看到岳飞的模样,眉头就是一皱。</p>
岳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军人,多次面见赵构的时候也是将军打扮。</p>
如今出任枢密副使后,岳飞自觉都辞去军职了,便改穿文官的服装。</p>
岳飞本身习武多年,气宇轩昂,穿上文官服装之后更显成熟俊朗潇洒。</p>
秦桧明明是宰相,但每次面对岳飞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像个大户人家公子身边的跟班!</p>
秦桧,嫉妒啊。</p>
但表面上,他还是一言不发。</p>
岳飞,你等着吧,马上你的死期就到了!</p>
赵构咳嗽一声,对张俊、岳飞正色道:</p>
“两位卿家,你们既然已经是枢密使,那就应该去检阅一番御前兵马。”</p>
“就从淮东开始吧。”</p>
到这里,赵构特地加重了语气,道:</p>
“若是发现了什么问题,尔等绝对不能姑息,必须依法办事!”</p>
岳飞闻言,不由皱眉。</p>
张俊倒是没什么反应。</p>
秦桧看着这一幕,觉得还是要敲打一下岳飞。</p>
于是在岳飞离开之前,秦桧特地在政事堂召见了岳飞。</p>
“岳大人,听韩家军因为韩世忠之事,对朝廷怨望深重。”</p>
“此次前去,还请务必心,且备反侧!”</p>
秦桧到后面,也是直接提醒岳飞,注意韩家军谋反!</p>
岳飞闻言,心中大为不喜,冷声道:</p>
“韩大人已经按照朝廷的命令解除了军职,他麾下所有的军队也全部按照朝廷命令调动,怎么可能会有谋反之心?”</p>
“秦相公还请不要把前线的将士们想得这么坏,他们都是大宋的爱国义士!”</p>
完,岳飞拂袖而去。</p>
秦桧气得脸色发白,对着岳飞的背影咒骂不已。</p>
“好你个岳飞,看你还能得意多久!”</p>
很快,张俊和岳飞来到了镇江府。</p>
韩世忠的韩家军大本营原本是在江北淮东的楚州一带。</p>
但收回韩世忠兵权后,赵构和秦桧就把韩家军大本营改到了江南镇江府。</p>
种种行为紧锣密鼓,可以是毫不掩饰。</p>
韩家军南撤,其实是一种很奇怪的行为。</p>
两淮如今是战区,金军也没撤兵,怎么就让韩家军撤离,这岂不是白白将淮东让给金国?</p>
事实上,在得知韩家军南撤之后,兀术也的确就立刻进军两淮,占领了原先韩家军的大本营楚州一带,制造了无数惨案。</p>
当张俊和岳飞来到镇江城外韩家军新大本营时,面对的就是韩家军诸多将士的极大不满。</p>
“我们要打回楚州去!”</p>
“兀术南侵,我等作为军人理应保家卫国,为何将我等从江北调回江南?”</p>
“我们要北伐!”</p>
气愤的韩家军将士们听了两位枢密使大人前来巡视的消息,立刻就前来找张俊和岳飞请愿。</p>
岳飞下意识地看了张俊一眼。</p>
张俊是正枢密使,岳飞只是副的。</p>
这一次出巡,朝廷可是特地下旨,让张俊“随宜措置,专一任责”,相当于给了张俊一把尚方宝剑。</p>
岳飞只是辅佐张俊,一正一副,权力天壤之别。</p>
韩世忠本人倒也是正枢密使,但赵构秦桧又特地将韩世忠留在临安府“御前听用”。</p>
眼下,张俊事实上成为了那个一不二之人。</p>
不过岳飞转念一想,觉得事情应该也没有那么糟糕。</p>
韩世忠和张俊一个驻守淮东一个驻守淮西,相互之间经常呼应来往,关系是很好的。</p>
而且两人还是亲家。</p>
张俊的二女儿嫁给了韩世忠的第二子,而张俊的第五子则娶了韩世忠的女儿。</p>
属于双重儿女亲家,关系比一般的亲家还要更加紧密。</p>
岳飞和韩世忠并没有什么私交。</p>
出于臣子的本分,岳飞事实上和吴玠、张俊、韩世忠、杨沂中等大将都刻意保持距离,平日里除了公务之外从不联络。</p>
而且岳飞还认为,韩家军处理完了之后就是张俊的张家军和岳飞的岳家军。</p>
就算没有亲家关系和私人情谊,张俊出于投桃报李的心态,肯定也不会拿韩世忠的部下怎么样的。</p>
岳飞想到这里也就放心了,冷静地旁观着。</p>
反正本来自己就是一个辅佐的角色定位。</p>
张俊笑呵呵地安抚了一番众人。</p>
“诸位的心意,朝廷当然是知道的。”</p>
“放心,放心,朝廷都有安排。”</p>
“杨沂中将军已经领兵北上了,马上就能击退兀术。”</p>
“诸位先安心等待整编,整编结束之后自然就会让你们北上抗金。”</p>
“朝廷相信你们的忠诚,也不会亏待你们!”</p>
作为枢密使,韩世忠的亲家,朝廷的代表,曾经的边军大将,张俊的话在韩家军将士们的心中自然显得颇为可靠。</p>
得到张俊的承诺之后,请愿的将士们也就陆陆续续的散去了。</p>
张俊很快就召集了韩家军统领以上的将军们,以及胡纺等相关官员,来到帅帐中议事。</p>
众人刚刚召集完毕,张俊就变了脸,厉声开口:</p>
“搞什么东西,是谁在煽动士兵,妄图对抗朝廷?”</p>
“之前朝廷就已经收到密报,这才让我和岳飞大人前来。”</p>
“如今看来,密报果然不假!”</p>
着,张俊将目光转向韩世忠心腹耿着。</p>
“来人啊,把他给我抓起来!”</p>
“还有他,他,这几个通通都给我抓了!”</p>
外面立刻涌进来一队张俊的亲兵,直接将平日里最忠诚于韩世忠的七八名心腹全部按倒在地。</p>
这变故突如其来,让所有人都震惊了。</p>
张俊厉声道:</p>
“将他们立刻送回临安府,由三法司严加审问!”</p>
“所有统领从现在开始,必须要证明自己对朝廷的忠诚。”</p>
“不能证明的,不得离开这座帅帐一步!”</p>
事情突如其来,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岳飞。</p>
岳飞忍不住道:</p>
“张大人,这是否过于激烈了一点?”</p>
试想,若是将来朝廷使者去了鄂州,上来就把王贵、张宪、徐庆等岳飞心腹拿下并押送大牢审问,岳飞肯定也是受不了的。</p>
张俊哼了一声,傲然道:</p>
“岳大人,此次朝廷委托我全权处置,你只需要看着就好!”</p>
一句硬邦邦的话,直接把岳飞怼得哑口无言。</p>
岳飞只能沉默地坐在帅帐中,看着张俊施展淫威,逼迫一个个韩家军将领们相互揭发诬告。</p>
甚至最后为了活命,已经有人开始攀诬起韩世忠谋反。</p>
岳飞越看,心中越是凝重。</p>
当天晚上,回到自己房间中的岳飞迟疑片刻,还是提起了笔,写了一封密信。</p>
“岳飞敬呈良臣兄(韩世忠字良臣)面前:”</p>
“镇江有变,张大人将耿着等人尽数捉拿”</p>
“飞虽尽力开脱,然张大人操权柄,我亦无计可施。还请良臣兄早做应对!”</p>
将密信封口后,岳飞立刻召来了身边的亲卫队长,表情严肃地叮嘱道:</p>
“你即刻出发,持我令牌回临安府求见韩世忠大人。记住,这封信必须亲交到韩世忠大人上,绝对、绝对不可落入他人之!”</p>
镜头一转,已经是政事堂中。</p>
秦桧得意洋洋,和心腹参知政事王次翁坐在一起闲聊。</p>
“呵呵,张俊刚刚传回禀报,韩世忠的心腹们全部下狱,各种罪名也已经揭发完毕。”</p>
“只要等张俊那边整理好,把韩世忠的罪名送回来,这姓韩的老东西也就该去死了!”</p>
秦桧话时,脸上闪动着快意。</p>
对秦桧来,每一个主战派都得死!</p>
突然,外面有使者过来传赵构旨意,让秦桧觐见。</p>
秦桧也没感觉意外,兴冲冲地带着张俊传回来的禀报,准备去给赵构请功。</p>
但才刚刚踏进御书房中,秦桧就发现了韩世忠的身影。</p>
等等,韩世忠怎么会在这里?</p>
看起来,好像还哭过?</p>
秦桧心中顿时涌现出一丝极为不好的感觉。</p>
果然下一秒,赵构叹了一口气,对秦桧道:</p>
“秦爱卿,镇江府大营那边的事情,朕知道了。”</p>
“韩卿家对朕有救命之恩,他对大宋和朕的忠诚,朕是清楚的。”</p>
“适可而止吧。”</p>
秦桧顿时呆滞在了原地。</p>
过了好几秒,秦桧才僵硬点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p>
“臣遵命。”</p>
又过一会,秦桧离开了御书房,脸色终于变得扭曲狰狞起来。</p>
“岳飞,肯定又是这个该死的岳飞!”</p>
岳飞及时给韩世忠通报情况,让韩世忠免除了一场杀身之祸,救了这位大宋功勋老将一命。</p>
但岳飞的行为也引来了奸臣秦桧的嫉恨,秦桧由此更进一步地加快了对岳飞的构陷和残害。</p>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皱起眉头,缓缓道:</p>
“岳飞做这些事情,简直就是在把自己推向死地啊。”</p>
杨勇怔了一下,忍不住道:</p>
“父皇,岳飞做的难道不是好事吗?”</p>
隋文帝叹息一声,道:</p>
“在当下的处境中,岳飞既然已经被剥夺了兵权,那他最重要的就是配合朝廷当权者的所有行动,或许还能有一丝保命的会。”</p>
“他倒好,反而破坏了秦桧对韩世忠的构陷。”</p>
“金幕不是已经明了吗?秦桧因此而越发嫉恨岳飞。得罪了当权者的下场是什么,朕不用多了吧?”</p>
杨勇张了张嘴巴,欲言又止。</p>
明明是好人,做的也是好事。</p>
就因为得罪了当权者,所以就反而对自身不利,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p>
杨勇沉默良久,轻声道:</p>
“儿臣当然不是政坛的愣头青,但儿臣还是觉得,这种情况不对。”</p>
好人做好事就应该有好报,怎么会是这样呢?</p>
隋文帝看了一眼杨勇,并未斥责杨勇的不成熟,反而心中有些欣慰。</p>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的确已经不是人,而是神灵。</p>
但有些时候,隋文帝更希望自己的接班人在作为神灵的时候,多多少少保持一些人性。</p>
如果一个皇帝当真把自己当成了神灵,那么人间疾苦对他来,就不再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了。</p>
人间疾苦,白了就是百姓的疾苦。</p>
一个皇帝连百姓疾苦都不去在意了,结果参照杨广。</p>
杨广三次征发百万大军征讨高句丽,便是这种不在意百姓疾苦神灵心态的最佳体现。</p>
那样会把大隋搞到崩溃,灭国的!</p>
顿了顿,隋文帝感慨着开口道:</p>
“岳飞虽然满腔忠义,但的确是没有看清形势。”</p>
“他最好的方式本来就是什么都不管,极力配合朝廷,尤其是配合赵构的所有旨意。”</p>
“秦桧毕竟只是宰相,还不可能完全只遮天。”</p>
“看韩世忠的下场就知道,只要赵构不愿意杀岳飞,那么岳飞就一定能活下去。”</p>
“一旦宋金和议达成,而岳飞不死,那么岳飞的性命之忧基本就没了。”</p>
杨勇从隋文帝的口中,听出了几分情真意切,甚至是感同身受。</p>
等等,感同身受?</p>
杨勇突然想起了一些之前父皇的故事。</p>
当年北周的周宣帝宇文赟,是一名对待臣子非常严酷的君王。</p>
宇文赟的皇后是杨勇的姐姐杨丽华,换言之,隋文帝是宇文赟的老丈人。</p>
当时宇文赟对臣子大肆杀戮,作为大司马的隋文帝经常进谏劝,反而引来了宇文赟的不满。</p>
宇文赟有一次召隋文帝入宫前,秘密嘱咐左右。</p>
“等会朕质问杨坚时,一旦杨坚露不对劲的表情,你们就立刻一拥而上,杀了他!”</p>
隋文帝毕竟老谋深算,在面对宇文赟各种语言刁难和诘问的时候没有露出任何异状,从头到尾都是毕恭毕敬忠诚如一,最终得以活着离开皇宫。</p>
经历此事后,隋文帝自知不能再继续留在朝中,便主动上书请求外派。</p>
这个举动终于让宇文赟放心了,将隋文帝外派为亳州总管。</p>
亳州是当时北周的边疆,距离长安颇为遥远,远离中枢,自然也就再无威胁。</p>
隋文帝在亳州安静地等待了两年,等到了宇文赟因为沉迷酒色而病死的消息。</p>
此时隋文帝在长安中的盟友,北周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宇文赟的遗诏,任命隋文帝为北周大丞相辅政。</p>
隋文帝火速回归长安接管大权,随后开启了篡位北周建立大隋的事业。</p>
仔细一想,隋文帝当年的处境,其实和岳飞颇有相似之处。</p>
同样都是功高震主。</p>
同样都是朝不保夕。</p>
也难怪隋文帝会对岳飞的境遇这般感同身受了。</p>
杨勇想到这里,忍不住道:</p>
“岳飞难道就没有任何破局之法了吗?”</p>
隋文帝想了想,道:</p>
“就算是到了现在,岳飞还是有办法的。”</p>
“首先,岳飞要想办法自污,最好是主动上奏折向赵构请罪,主动配合拆散岳家军。”</p>
“此外,要多求见赵构,多卖惨,引起赵构的怜悯,以及对岳飞功劳的感激。”</p>
“最后,绝对不能和任何下属、同僚交往,也尽量不要去理睬枢密院的各种事务和朝政,给所有人一种绝对不眷恋权力的感觉。”</p>
“如此一来,岳飞大概有三到四成的可能性,活过这次和议。”</p>
“等和议达成,岳家军也被彻底拆散后,岳飞果真不死,那就可以上奏章辞官了。”</p>
“此时岳飞不再具有任何威胁,撑死也就和李纲一样被发配岭南当个闲官。”</p>
“以岳飞的身体素质,肯定是不需要担心岭南恶劣气候害死他的。”</p>
“接下来,他要等待的就是秦桧垮台或者赵构死去,自己便能东山再起,重整军队北伐了。”</p>
杨勇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道:</p>
“父皇,这也太复杂了吧?”</p>
隋文帝哈哈大笑了起来,片刻之后才正色道:</p>
“傻孩子,你以为这是过家家?这是政治斗争!”</p>
“朕的这些,还只不过是大概的方针罢了。具体到实施,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关注呢。”</p>
“都已经站在了权力的顶峰,想要主导一个国家的前进方向,斗垮秦桧这样的奸臣,哪里会有容易和轻松的事情?”</p>
“还是那句话,想当好人,你就必须比坏人更聪明!”</p>
“若只是一个刚直、正义却没有任何政治斗争段的好人”</p>
隋文帝到这里,摇了摇头。</p>
历史上这样的好人多了去了,大多都死得很惨。</p>
死因——天真!</p>
坚持正义,当然是能被史家大书特书,被后人万世敬仰的。</p>
但如果只有正义之心而没有成熟的段,那就等着像木偶一样,被奸臣们活活玩死吧。</p>
历史不是游戏,没有重头再来的会。</p>
站在政坛上,正义不足为凭。</p>
谁赢谁输,最终看的还是政治智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