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626章 刘备鄙视赵构,刘秀感慨宋金两国旗鼓相当!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张去为走后,另外一个宠臣,“黑虎丹”让赵构重振雄风的医官王继先就有点坐不住了。</p>

    想当年,王继先、张去为在皇宫,秦桧在外朝,三人鼎足而立,相互配合。</p>

    朝堂之中的士大夫们唯唯诺诺,恨不得跪下来舔三人的靴子。</p>

    那种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p>

    现在呢?</p>

    秦桧死了好几年,张去为也被赶走了。</p>

    王继先自然就有了很深的危感。</p>

    在王继先看来,接下来那些该死的士大夫们就要对自己反攻倒算了。</p>

    王继先之前只不过是个游方医生,靠着祖传的“黑虎丹”壮阳功效敛财,属于典型的狗仗人势。</p>

    这种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很多见,从本身来,是没什么见识和智慧的。</p>

    在王继先想来,只要有黑虎丹,对赵构而言就是不可或缺的。</p>

    秦桧和张去为都被赶走了,王继先只要凭借黑虎丹控制赵构,不就能为所欲为了吗?</p>

    不定,还能捞个宰相当当呢!</p>

    王继先滋个大牙,越想越乐。</p>

    于是,王继先很快召集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和捧臭脚的党羽们,好生商量了几天几夜,终于想出了一条“锦囊妙计”。</p>

    接着王继先就喜滋滋地进宫,给赵构献计来了。</p>

    “陛下,边鄙本无事,盖缘新进用兵主官好无靖,喜于用兵,意欲邀功耳。”</p>

    “若斩一二人,献其首级于大金皇帝御前,则和议可以复固也!”</p>

    赵构一听王继先这番话,直接就无语了。</p>

    斩一二边将首级,就能让金国和谈?</p>

    你以为这些边将都是岳飞啊?</p>

    要是这些边将都有岳飞的才能,那倒是好办了。</p>

    朕稳坐临安城好吧!</p>

    赵构翻了一个白眼,对着王继先淡淡地开口道:</p>

    “是欲要朕斩刘琦呼?”</p>

    鉴于南宋十多年来的政治局势,眼下的边将就两种。</p>

    首先是那些主战派的边将,基本都是这一两个月面对金国威胁,才紧急上位的。</p>

    这种边将,肯定不能接锅。</p>

    另外一种长期驻守的,不是赵构的心腹,就是秦桧的党羽。</p>

    秦桧党羽这几年清洗差不多了,赵构的心腹也撤换了不少,以主战派将领取而代之。</p>

    真正附和王继先话里“罪状”的,最明显的就是刘琦。</p>

    刘琦当年可是被赵构派去监视岳家军的。</p>

    赵构会杀刘琦?</p>

    简直就是开国际玩笑。</p>

    赵构淡淡道:</p>

    “卿家不懂国事,就不必参与其中了。”</p>

    “好了,卿家下去吧。”</p>

    王继先碰了一个大钉子,只能讪讪离开。</p>

    但王继先回去之后一想,还是觉得,自己这个妙计是对的,只不过话的人不对!</p>

    让人给赵构吹一吹枕头风,这件事情应该也就成了。</p>

    只要能促成议和,王继先不就是下一个秦桧了嘛!</p>

    于是王继先屁颠屁颠地又进宫了。</p>

    这一次他不是去找赵构,而是去找了赵构近些时间最为宠爱的刘婉仪。</p>

    王继先作为医官,并不仅仅是进献黑虎丹给赵构,还负责调理赵构的身体。</p>

    许多宫中嫔妃对王继先都非常恭敬,甚至可以是谄媚。</p>

    毕竟,只要王继先一句哪个嫔妃的身体适合怀孕,赵构就会疯狂临幸这名嫔妃。</p>

    是,都知道赵构生不出儿子,但万一呢?</p>

    只要能生出儿子,就能母凭子贵成为皇太后。</p>

    这种诱惑,哪个嫔妃能受得了?</p>

    所以刘婉仪听王继先这么一,自然满口答应。</p>

    当天晚上,和宰相们议事后,确定金国大军南下已经成为定局的赵构心烦意乱地回到了后宫,来到了刘婉仪这边准备就寝。</p>

    刘婉仪立刻上前,先给赵构熟练地放松了一番,随后柔声对着赵构道:</p>

    “陛下似乎有些心情不佳,是因为近来金国侵扰边境的事情吗?”</p>

    赵构有些意外地看了刘婉仪一眼,道:</p>

    “此事连你也知道了?”</p>

    刘婉仪赶忙柔声道:</p>

    “此事早就已经在宫里传的沸沸扬扬了,其实,妾身倒是有些想法。”</p>

    “正所谓边鄙本无事,盖缘新进用兵主官好无靖,喜于用兵,意欲邀功”</p>

    赵构越听越是耳熟,忍不住打断了刘婉仪的话。</p>

    “等等,这谁和你的?”</p>

    刘婉仪愣了一下,开口道:</p>

    “没有谁和妾身啊,就是妾身自己想的。”</p>

    赵构心中大怒,一拍桌子。</p>

    “混账,和朕实话,不然尔等着瞧!”</p>

    赵构这突如其来的怒火直接把刘婉仪吓了一大跳。</p>

    她一个女子,哪里见过这种阵仗?</p>

    赵构的残暴,刘婉仪一清二楚。</p>

    直接就一五一十的交待了。</p>

    “陛下,是今天王继先来找妾身,他有一计可以让妾身讨陛下欢心”</p>

    赵构听着听着,心中的怒火不断升腾。</p>

    王继先,这个混账东西。</p>

    竟然连朕的宠妃都能当他的传声筒!</p>

    赵构身体一顿,突然不寒而栗。</p>

    连朕的宠妃都要帮王继先话,这混账东西若是想要谋害朕,控制朕,岂不是轻而易举?</p>

    赵构越想越是心惊,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四周。</p>

    生怕下一秒钟王继先就带着几个持利刃的恶徒冲出来,取了赵构的性命。</p>

    好在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p>

    但赵构也彻底失去了对刘婉仪的兴趣,冷冷地开口道:</p>

    “明日起,尔可归本家,自逐其便!”</p>

    这个刘婉仪既然已经成为了王继先的耳目,自然不可能再留她继续在宫里了。</p>

    翌日,王继先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由瞠目结舌。</p>

    “刘婉仪被赶出宫了?这,这怎么可能?”</p>

    另外一边,殿中侍御史杜莘老也得知了这个消息。</p>

    嗅觉极其敏锐的杜莘老,立刻又上了一份弹劾王继先“十大罪状”的奏章。</p>

    为了防止王继先通过宰相之中的盟友得知此事,杜莘老利用自己是殿中侍御史的特权,直接携带奏章到御书房求见赵构。</p>

    御史和皇帝之间的联系其实是很紧密的。</p>

    御史也是除了宰相之外,最经常能见到皇帝的群体。</p>

    赵构之前就是因为把御史的人事权交给秦桧,才搞到后来被架空的地步。</p>

    如今的赵构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很快召见了杜莘老。</p>

    赵构看完这份弹劾王继先的奏章后,眉头顿时皱起。</p>

    “这卿家之言,有些言过其实,并非实情吧。”</p>

    杜莘老闻言,心中不由想要吐槽。</p>

    并非实情,的确是真的。</p>

    杜莘老在这篇弹劾奏章之中,把王继先所有的罪名都成是“蒙蔽圣上”去做的。</p>

    但事实上朝堂之中哪个人不知道,王继先能作恶如此多年,背后全是因为赵构的宠幸?</p>

    甚至很多王继先做的恶事,都是在赵构授意之下去做的。</p>

    真正的事情就是,王继先狐假虎威,靠着你赵构的偏心在外面欺负人,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啊!</p>

    没指着你赵构的鼻子骂,当然不算出实情啦。</p>

    不过,杜莘老当然不可能傻到这种地步。</p>

    他已经弹劾走了一个张去为,现在只要再把王继先也赶走,那就是名满天下的大御史,好言官。</p>

    接下来,御史中丞乃至参知政事的职位都在朝着杜莘老招呢。</p>

    这种时候,杜莘老怎么可能得罪赵构这个气鬼?</p>

    杜莘老忙道:</p>

    “陛下,臣听王继先近来还抽调了百辆大车,日夜不停地朝着江州等地运送府中财物。”</p>

    “如今战事未启,王继先却如此做派,分明就是卖国之相啊。”</p>

    赵构闻言,心中也是嘀咕不已。</p>

    王继先这个家伙,竟然有这么多家财?</p>

    百辆大车都运不完,还得日夜不停?</p>

    若是抄了他的家,国库应该能进账一大笔吧。</p>

    想到这里,赵构不由有些心动。</p>

    但马上,这种心动又终止了。</p>

    王继先的黑虎丹,那可是独家配方啊。</p>

    若是把王继先给赶走,谁来进献黑虎丹?</p>

    没有了黑虎丹,赵构还怎么大展雄风,让后宫之中的那些娘皮哭喊求饶?</p>

    这也是为何赵构只把刘婉仪赶出宫,而不处理王继先的原因。</p>

    刘婉仪滚蛋了,其他的嫔妃自然也就知道厉害,将来不会再和王继先来往。</p>

    这就够了嘛。</p>

    至于那些财富,和黑虎丹比起来,算个啥?</p>

    王继先就算夜以继日的贪,又能贪多少?</p>

    都不是个事。</p>

    赵构又继续摇头,道:</p>

    “卿家啊,你这都是风闻奏事,还是有一些证据为好。”</p>

    这显然是婉拒。</p>

    这下子,杜莘老也有点下不来台了。</p>

    为何?</p>

    还是因为之前成功弹劾张去为的事情,让杜莘老在朝廷之中的声望提高了一大截。</p>

    若是把王继先也赶走,这声望就无人能敌了啊!</p>

    眼下精心构思的十大罪状,若是不能扳倒王继先。</p>

    那杜莘老的面子往哪搁啊?</p>

    前途无亮了就!</p>

    杜莘老脑子一热,直接了一句话。</p>

    “陛下,朝廷外议汹汹,谓王继先以旁门左道得幸,若陛下不处置其人,恐诽谤丛起,臣不忍听也!”</p>

    这下子,赵构终于彻底绷不住了。</p>

    所谓的“旁门左道”是怎么回事,还有谁比赵构更加心知肚明的吗?</p>

    男人最忌讳的是啥?</p>

    可以一个男人丑,他穷,他猥琐,他舔狗这其实都不算什么。</p>

    但若是一个男人被别人不行,那绝对是天塌地陷一样的超级大事了。</p>

    男人怎么能不行?</p>

    赵构作为大宋的皇帝,如果全天下都知道赵构不行了,那简直就是丢脸丢到了姥姥家。</p>

    奇耻大辱啊!</p>

    赵构忙道:</p>

    “卿家有所不知,王继先之所以能频繁出入宫禁,乃是为了调理太后之疾也。”</p>

    “唉,朕也是没想到,王继先这个混账东西竟然凭借朕和太后对他的信任,做出了如此之多的罪孽!”</p>

    杜莘老一脸赞同地点头,满脸都写着相信:</p>

    “陛下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太后已然仙去,若继续留王继先出入宫中,实在不妥。”</p>

    “若命王继先致仕,则谣言不攻自破,陛下也可得全天下人称赞圣明了。”</p>

    赵构呼出一口气,良久之后无可奈何地点头道:</p>

    “是这个道理,就依照卿家的意思去做吧。”</p>

    为了自己的面子,赵构终究还是无可奈何,只能下令让王继先致仕。</p>

    当然,为了黑虎丹,赵构肯定是不会拿王继先怎么样的。</p>

    表面上,赵构派人抄了王继先的家,还将一批之前王继先强取豪夺的宝物物归原主。</p>

    但实际上,赵构早就已经提前派人通知了王继先,让王继先把大部分的家产都转移去了福州。</p>

    随后,赵构又拒绝了杜莘老将王继先发配岭南的企图,让王继先在福州居住。</p>

    这样一来,王继先依旧还能享受优渥的生活,也可以继续给赵构提供黑虎丹。</p>

    王继先的事,至此也就落下帷幕。</p>

    宦官张去为和医官王继先,赵构都尽量选择了包庇。</p>

    但无论如何,这两个曾经和秦桧一起危害朝纲、罪大恶极之人毕竟还是被赶出了临安。</p>

    也足以让南宋天下人拍称快了。</p>

    刚刚得势的主战派,也借此拔掉了两颗朝中最大的钉子,极为提振士气和人心。</p>

    至于杜莘老本人,倒也并没有迎来他想象之中的什么御史中丞乃至宰相的官职,而是很快就被赵构发配去当了遂宁知府。</p>

    但杜莘老经此一事,倒是当真名动天下了。</p>

    等杜莘老离开临安赴任时,文武百官竟然超过九成到场相送,还有上百名朝野文士做诗文歌颂杜莘老的德行。</p>

    甚至就连大诗人陆游,都特地做了一首诗送杜起莘殿院出守遂宁。</p>

    诗曰:</p>

    羽檄连翩昼夜驰,臣忧顾不在边陲。</p>

    军容地密宁当议,陛下恩深不忍欺。</p>

    白简万言几恸哭,青编一传可前知。</p>

    平生所学今无负,未叹还乡两鬓丝。</p>

    杜莘老就这么满意,又不太满意地离开了。</p>

    当杜莘老离开的时候,战云已经密布。</p>

    金国大军从汴京开拔,正在陆续赶往战场前线。</p>

    但赵构依旧不肯放弃最后的求和努力,就让最近刚刚提拔起来牵制主战派左相陈康伯的主和派大臣,同知枢密院事周麟之出发去金国作为使者。</p>

    主要任务是求和,若实在求和不成,也可顺便刺探军情。</p>

    然而周麟之本身就是秦桧一党余孽,眼见如今大战将起,哪里敢去完颜亮那边送死?当即各种推脱。</p>

    赵构一怒之下,当场免去周麟之的宰相之位。</p>

    主和派不行,那就选主战派吧。</p>

    于是赵构改任命刘岑作为使者出行。</p>

    刘岑的确是个主战派,也曾经因为主战派的立场饱受打压。</p>

    赵构觉得,这家伙就算不能求和成功,好歹也能仔细刺探军情。</p>

    刘岑的确也是一个热血之士。</p>

    别看已经五十六岁,两鬓白发,却在接受赵构任命之后,刘岑慷慨激昂地了一番话。</p>

    “臣受国家厚恩,今臣年老矣,惟不惜一死,可以报国。臣至金国,有如议不和,当以臣血溅完颜亮之衣!”</p>

    赵构一听,当场人就麻了一半。</p>

    不是,朕让你去出使金国,你和朕要荆轲,去杀完颜亮?</p>

    你这特么到底是在给朕办事,还是想要坑死朕啊!?</p>

    赵构脸色一变,勉强笑道:</p>

    “刘卿乃是忠义之士,若当真死在金营之中,乃朕和大宋的损失也。”</p>

    “罢了,朕觉得还是另选他人吧。”</p>

    完,不等其他人开口话,赵构立刻飞速道:</p>

    “徐?,你来当这个使者,负责前往金国议和,顺便刺探敌方军情!”</p>

    徐?这家伙当年可是秦桧的爪牙,正儿八经的墙头草出身。</p>

    主和派不行,主战派也不行,墙头草总行了吧?</p>

    徐?闻言,战战兢兢地接下命令,然后开始北上。</p>

    然而徐?才出发了没几天,刚刚到了淮河边上,迎面就碰到了金国大军。</p>

    完颜亮得知消息之后,连徐?都没见,直接一句话不就让徐?滚蛋回临安了。</p>

    赵构在得知徐?被赶回来,而且金国大军都已经开始准备渡过淮河之后,终于死心了,放弃了议和的最后一次努力。</p>

    画面中,赵构哼了一声,义正言辞地开口道:</p>

    “金虏欺朕久矣!”</p>

    “既然那完颜亮想要前来受死,朕就遂了他的意,取他项上人头,献于历朝先祖面前!”</p>

    在赵构面前,群臣先是哑然数秒,随后异口同声,齐齐赞同。</p>

    “陛下圣明!”</p>

    三国世界之中,刘备看到这里,忍不住好笑。</p>

    “这个赵构,还真是虚伪到一定地步了。”</p>

    “朕这辈子见过很多虚伪的人,但能像赵构这样唾面自干的,也属罕见。”</p>

    刘备其实是一个话非常客气的人。</p>

    能让这位蜀汉皇帝发出如此尖锐的点评,的确也是因为刘备对赵构忍无可忍了。</p>

    刘备的前半生,其实和赵构刚登基那几年有一定程度的类似。</p>

    都是颠沛流离,朝不保夕。</p>

    偶尔能在某个地方安定下来,但很快就会被敌人追得到处乱跑。</p>

    甚至刘备也和赵构一样,老婆孩子一度被敌人曹操给俘虏了。</p>

    某种程度上来,刘备是能理解赵构心态的。</p>

    </p>

    不过,也正是因为理解赵构的心态,刘备才唾弃赵构。</p>

    刘备经历过那么多的打击,却依旧不改光复大汉的志向。</p>

    一次次从挫折之中奋起,才有了现在三分天下的资格。</p>

    三分天下,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值得称道的。</p>

    但别忘了,和刘备三分天下的人是谁。</p>

    曹操,大宦官的孙子。东汉末年的大宦官,什么地位不用了吧?</p>

    曹操的老爹曹嵩还当过太尉,虽然这太尉是买的,但也是大汉皇帝亲自认证的不是?</p>

    曹操年轻的时候就能和袁绍这种四世三公,当世最顶级的世家子弟在一起称兄道弟。</p>

    毫不客气地,像曹操这种家世,即便算不上当世顶级,也绝对属于当世一流了。</p>

    曹操的成功固然离不开才能,但这种成功实话,并没有什么太让人意外的地方。</p>

    孙权的家世,就要比曹操弱很多。</p>

    但孙权有个牛到逆天级别的老爹孙坚啊。</p>

    历史上真正击败了吕布,一己之力干碎了董卓集团,传国玉玺都成为战利品的牛人。</p>

    还有一个号称“江东霸王”的孙策。</p>

    老爹和大哥又猛,死得还够早,直接留下一整个江东给孙权继承。</p>

    孙权就是那种完全不需要考虑打江山,就考虑守江山即可的幸福二代。</p>

    刘备呢?</p>

    啥也不是。</p>

    家世?一个卖草席布鞋的能有什么好的家世。</p>

    出身,所谓的刘皇叔,听着很牛。</p>

    但拜托,从西汉到东汉都四百年了,按二十年一代,都特么二十代人了。</p>

    满天下姓刘的,辈分能当皇叔的人,没有八千也有一万,甚至可能更多。</p>

    刘备的老爹死得还早,让时候刘备只能和娘亲相依为命,卖草席布鞋为生。</p>

    就这种家世,这种出身,和曹操孙权相比,一个地狱开局绝不为过。</p>

    刘备拜师卢植,卢植压根没把他当回事。</p>

    认了个大哥公孙瓒,结果被袁绍干碎了。</p>

    再认个大哥陶谦,陶谦死了。</p>

    第三次认大哥曹操,被吕布偷袭,家没了。老婆孩子第一次被抢走。</p>

    后来感觉老曹不靠谱,改认袁绍做大哥,袁绍也被曹操干碎了。老婆孩子第二次被抢走。</p>

    第五次改认大哥刘表,刘表也病死了。</p>

    刘备的人生如果到这里就戛然而止,那他在历史上的评价恐怕就是——五姓家奴的失败一生。</p>

    换一个人来,别是五次失败,能撑过一两次的,都是人生强者。</p>

    刘备经历了五次失败,依旧没有放弃。</p>

    他甚至还决定创业!</p>

    和孙权联,赤壁打退曹操。</p>

    搞定法正张松,瞒天过海拿下益州。</p>

    终于,在无数次的失败过后,刘备打下了自己三分天下的基业,成为和曹操、孙权抗衡的另外一人。</p>

    假如给同时代的人一样的资源、出身、家世,想要复制曹操的人生是最容易的。</p>

    想要复制孙权的人生,有一定难度。</p>

    想要复制刘备的人生并最终获得刘备一样的成功,几乎没有可能。</p>

    至于赵构</p>

    赵构的失败和刘备的失败比起来,啥也不是。</p>

    赵构从始至终,都拥有一整个王朝的资源可供调遣。</p>

    赵构最惨的时候,也拥有整个王朝的半壁江山。</p>

    而刘备呢?刘备最巅峰、最成功的时期,也才仅仅是三分天下得其一。</p>

    最成功的刘备都比不上最惨的赵构!</p>

    刘备的敌人是曹操孙权,是五子良将,是周瑜黄盖吕蒙陆逊。</p>

    赵构的敌人不会真有人觉得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和兀术这些家伙配和五子良将、周瑜黄盖吕蒙陆逊相提并论吧?</p>

    要不是有赵构这种弱智皇帝在,都不用岳飞出马,岳云张宪王贵就足够把金国碾碎了!</p>

    所以,刘备是发自内心地看不起赵构。</p>

    这个赵构,实在是太废物了!</p>

    诸葛亮笑呵呵地摇了一下羽扇,开口道:</p>

    “这一次宋金两国之争,肯定很有意思。”</p>

    刘备笑了笑,随后问了一句。</p>

    “丞相觉得谁能赢?”</p>

    诸葛亮想了想,道:</p>

    “从视频反应的情报来看,臣斗胆认为,岳飞死后,天下大势在和不在战。”</p>

    “完颜亮逆势而动,除非奇迹发生,不然此战他应该是无法获胜的。”</p>

    张飞咦了一声,惊讶道:</p>

    “就赵构这个烂皇帝,也能赢?”</p>

    诸葛亮哈哈笑道:</p>

    “赵构虽然烂,但在面对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和兀术时都能保住半壁江山。”</p>

    “这完颜亮看起来就不如宗翰、宗望和兀术,赵构自保就更没有问题了。”</p>

    张飞哼了一声,道:</p>

    “一天就知道自保,这赵构也是怂包一个。”</p>

    “若老子是赵构的话,早就御驾亲征杀到这种金国的甚么鸟中都去,摘了金国皇帝脑袋了。”</p>

    “简直可惜了岳飞这种英雄!”</p>

    蜀汉群臣连连点头,均以为然。</p>

    关羽叹了一口气,道:</p>

    “岳飞啊,若是能生在咱们这个时代,什么也要让他当咱们四弟才对。”</p>

    张飞哈哈笑道:</p>

    “他若是高兴,他当三哥,俺当四弟也行!”</p>

    刘备也忍不住笑了起来。</p>

    若是当真能有岳飞在大汉,一起北伐曹贼,东征孙权,一统天下。</p>

    似乎,还真是挺好的。</p>

    刘备翘着嘴角,陷入了遐想中。</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镜头一转,已经是金国行在,汴京。</p>

    对于完颜亮撕毁和约进攻南宋的做法,金国朝廷中其实存在着巨大的反对力量。</p>

    这种力量虽然在完颜亮的强力杀戮和打压下被迫潜伏,但从事实的角度来,金国内部已经形成了不愿意开战的主流呼声。</p>

    这种呼声并非金国自然形成,而是南宋方面有意为之。</p>

    一个很冷的知识是,宋朝的士大夫们的确不会打仗,但这并不意味着士大夫们就没有办法对付异族了。</p>

    士大夫们最擅长的,是玩心计,搞潜伏渗透。</p>

    以北宋为例,当年澶渊之盟后北宋表面上答应和辽国互市通商,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是禁止出口给辽国的。</p>

    其中最被严厉禁止的是两种,铜钱和书籍。</p>

    铜钱其实很容易理解,古代的钱数量是相对固定的,不像现在印钞一开想要多少就有多少。</p>

    流到辽国的铜钱多了,北宋本身能流通的货币就少了,就会引发经济危。</p>

    但为什么要禁止书籍呢?</p>

    北宋可是出了一个改进了印刷术的毕昇,真正让书籍实现了走进千家万户。</p>

    在北宋之前,想要入仕,不但得有时间读书,还得有钱买书!</p>

    有很多珍贵书籍,有钱人家也不一定把书卖给你。</p>

    毕昇之后,就算是苦哈哈的老百姓,咬咬牙也能给儿子买几本书来读。</p>

    只要能支撑儿子脱产学习,就有希望凭借科举达成阶级晋升。</p>

    辽国人也很好奇。</p>

    不是,你们北宋烂大街的书,凭什么和铜钱一个地位,不给我们出口?</p>

    人性本贱,越不给我的东西,我偏要弄来看看是什么玩意。</p>

    不看不得了,一看吓一跳。</p>

    许多辽国贵族接触到北宋的书籍之后,直接沉迷了。</p>

    几千年华夏文明,无数辉煌历史。</p>

    多么博大精深的东西啊。</p>

    对辽国这些草原游牧民族来,那种巨大的冲击力可想而知。</p>

    大量的辽国贵族在接触到这些华夏经典之后,迅速地汉化了。</p>

    他们更加疯狂地搜集各种华夏文明书籍,最惊人的时候,一本在辽国畅销的书籍甚至能卖出同等重量的黄金!</p>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一个辽国贵族对华夏文明奉若圭臬的时候,这个贵族内心究竟是更认同辽国,还是更认同大宋呢?</p>

    用一个现代流行的词语来,这个辽国贵族其实就是一个“精宋”。</p>

    北宋士大夫们,凭借着这种和平演变的方式,在辽国内部发展了大量精宋。</p>

    这些精宋一方面帮助确立了澶渊之盟后的百年和平,另外一方面也纵容了北宋对西夏的攻略。</p>

    北宋早在王安石变法之后,就已经对西夏步步紧逼。</p>

    到了宋徽宗末期,若不是突然蹦出个金国来,马上西夏就会被北宋打崩灭国了。</p>

    长达几十年的行动,辽国怎么可能不知道?</p>

    但辽国就是不救北宋。</p>

    这里面,辽国内部的“精宋”们是立了大功的。</p>

    这些辽国精宋看起来已经很离谱了,但事实上,这已经是历任辽国皇帝们严厉禁止华夏文明在辽国境内传播的结果了。</p>

    辽国皇帝们为了禁止华夏文明传播,同样也在全境内禁止大宋书籍传播,还特地在汉人聚居地燕云十六州设立了南院大王,将宋人和辽人分而治之。</p>

    可没用啊。</p>

    五千年华夏文明和草原茹毛饮血的野蛮风俗选哪个?答案不必多言。</p>

    这是文明对风俗的降维打击,什么禁令都是扯。</p>

    人往高处走嘛。</p>

    再把话题回金国。</p>

    金国是完全不禁止华夏文明传播的。</p>

    无论是现在的完颜亮,还是之前的完颜亶。</p>

    金国的第三、第四位皇帝从就接受了完整的儒家教育。</p>

    皇帝都如此,</p>

    辽国禁止华夏文明传播,在国内都一大堆的精宋。</p>

    金国完全不禁止,皇帝带头接受儒家教育,导致华夏文明在金国内部的传播只能用一日千里来形容。</p>

    绍兴和议到现在不过十多年的时间,金国内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p>

    根据某个多次出使金国的南宋大臣所言:</p>

    “初至金国,彼等言行粗鄙,脑后鼠尾,如蛮夷耳。”</p>

    “后数年,彼等竟高冠博带,出口成章,还言华夏之宗实在北方,吾亦不能辩驳。”</p>

    金国贵族对华夏文明的理解,在短短十几二十年间,居然已经到了能在交流中让自认为华夏正统的南宋士大夫都自愧不如的地步!</p>

    如果以前金国自称正统,只不过是借个名号好打天下。</p>

    那现在金国自称正统,就是发自内心,觉得自己是类似于大隋那样的华夏北朝了。</p>

    金国内部的“精宋”,比辽国多了不知道多少!</p>

    而且金国这些精宋们,基本上都是受到宋朝文化浸染的,想法和宋朝士大夫们惊人的相似。</p>

    打打杀杀,没必要啊。</p>

    大家和和气气的交流,岂不美哉?</p>

    一统天下?</p>

    那是皇帝的事情。</p>

    我们士大夫管他那么多干啥。</p>

    这些精宋,或者换个好听点的法,金国士大夫阶层,也和南宋士大夫阶层一样,喜欢摆烂了。</p>

    完颜亮周围不少人都已经看清了这种趋势。</p>

    就连完颜亮的母亲,金国皇太后徒单氏都极力反对完颜亮伐宋。</p>

    完颜亮可不是什么大孝子。</p>

    最开始听的时候,他还能敷衍一下。</p>

    后来听多了,烦了。</p>

    完颜亮直接把自家亲娘,皇太后徒单氏给杀了。</p>

    这件事情传到南宋,被南宋士大夫们嘲讽:</p>

    “彼金虏,体内茹毛饮血之蛮夷血脉未靖也!”</p>

    完颜亮的本意是立威。</p>

    朕连亲娘都能杀,你们谁还敢反对朕的北伐?</p>

    完颜亮的确达成了目的,没有人敢再反对他了。</p>

    可暗地里,真正的阻力却越来越大。</p>

    弑杀至亲,这对于华夏文明而言,是大不孝,是要被唾弃千百年的大罪。</p>

    已经接受了华夏文明熏陶的女真贵族们,纵然会在刀刃的逼迫下忍气吞声,但内心之中却不再把完颜亮视为值得效忠的皇帝了。</p>

    这种气氛,在完颜亮即将出发的时候抵达了高潮。</p>

    在金国士大夫们的策划和参与下,金国内部爆发了大量起义。</p>

    许多宋金边境地区的起义者,直接夺取城池之后献土于南宋。</p>

    在这些人看来,赵构就算再昏庸残暴,也比完颜亮要更好!</p>

    起义愈演愈烈,就连完颜亮的皇后徒单氏和太子完颜光英都察觉到了不对劲。</p>

    母子二人冒死进谏完颜亮,差点被盛怒之下的完颜亮也一起杀掉。</p>

    在完颜亮御驾亲征离开汴京的时候,母子两人拉着完颜亮的衣袖大哭不止。</p>

    完颜亮见状也忍不住红了眼睛,了一句。</p>

    “天实使之,不自由也。”</p>

    作为一个拥有足够智慧的皇帝,完颜亮并非不明白这样做的冒险性。</p>

    但事情一步步推进到这种地步,无论是皇帝的自尊,还是那些支撑着完颜亮进行南征的力量,都已经让完颜亮无法回心转意了。</p>

    这场宋金之间的战争,就这样在双方内部都存在强大阻力的情况下爆发了。</p>

    然而完颜亮刚刚离开汴京不久,就得知了一个突发情况。</p>

    一名八百里加急使者飞速而至,给完颜亮传递了一个消息。</p>

    “完颜雍这个混账,竟然造反了?”</p>

    完颜亮看到这个紧急军情之后,不由又惊又怒。</p>

    金朝皇族,葛王完颜雍利用完颜亮大兵出征南宋的会,在金国东京辽阳府自称为帝!</p>

    这下子,完颜亮不得不面临一个抉择。</p>

    究竟是大兵北上平定完颜雍的叛乱,还是继续南下进攻南宋?</p>

    看到这里,东汉世界中,耿弇不由啧了一声。</p>

    “四处起火啊,呵呵。”</p>

    “这些金人,这一次可是麻烦大喽。”</p>

    这位东汉开国大将,完全不掩饰话语之中冷嘲热讽之意。</p>

    本来嘛,赵构毕竟也是个皇帝,大家心中多多少少还是对赵构有些敬意的。</p>

    但视频看到现在将近尾声的时候了,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会去尊敬赵构。</p>

    不当场对着金幕呸上面的赵构一脸口水,那都算克制了。</p>

    当然,也可能是害怕金幕雷击。</p>

    邓禹来了兴致,笑呵呵地开口道:</p>

    “老耿,你来,如果你是金国将领的话,你会建议完颜康先打东北的内部叛徒,还是先南下消灭赵构?”</p>

    耿弇翻了一个白眼。</p>

    “老子堂堂大汉将领,怎么可能会当女真人的狗腿子?”</p>

    顿了顿,耿弇还是开口道:</p>

    “若是我的话,我会选择先打东北那个完颜雍。”</p>

    “为何?”邓禹追问道。</p>

    耿弇理直气壮地开口道:</p>

    “因为东北也是幽州的一部分啊!”</p>

    耿弇老爹当年就在幽州当的太守。</p>

    邓禹闻言不由哑然。</p>

    这理由虽然无厘头,但又意外的符合耿弇向来的风格。</p>

    太子刘庄听到这里,也来了兴趣,对着刘秀道:</p>

    “父皇,儿臣觉得先打完颜雍会更好,您觉得呢?”</p>

    刘秀笑着点头:</p>

    “没错,的确是先打完颜雍更好。”</p>

    “赵构这种废物皇帝,只要金国派人一声要和平,赵构肯定是屁颠屁颠的同意,条件都不敢怎么提。”</p>

    “完颜康大可以先率领军队北上平定完颜雍的叛乱,收拾好内政,再慢慢等待时进攻南宋就是了。”</p>

    东汉群臣纷纷点头。</p>

    丞相宋弘道:</p>

    “若是向南,就会遭受南宋和北边叛军的南北夹击。”</p>

    “反之向北的话,只需要对付北边叛军一路,赵构的南宋无需担心。”</p>

    “但凡是个正常的君主,都会做出向北的选择。”</p>

    刘庄听到这里,心中突然一动,道:</p>

    “这完颜亮不会真就昏了头,去南边了吧?”</p>

    宋弘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愣了一下,道:</p>

    “不可能吧,盘点的是赵构啊。”</p>

    “呃,也未必。完颜亮能在国内如此巨大的反对声中依旧坚持向南宋出兵,他也未必就是什么明君。”</p>

    东汉君臣聊到这里,突然陷入了沉默。</p>

    过了好一会,刘秀才忍不住感慨道:</p>

    “这完颜亮和赵构,还真是势均力敌的对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