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661章 历朝皇帝齐夸卫青,匈奴左贤王于单来袭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中,秦始皇露出笑容。</p>

    “好个卫青,竟然能抓住这样的会,真是了不起啊!”</p>

    蒙恬、王离、章邯三位将军表情都显得非常震惊。</p>

    蒙恬道:</p>

    “这般奇袭的打法,需要的是对局势精准完美的判断,一旦有任何出错的地方,就会导致全军覆没。”</p>

    “卫青竟然敢这么做,臣真是自愧不如。”</p>

    王离想了想,又想了想,还是叹了一口气。</p>

    “这种办法,臣恐怕打一百场仗也不会选择一次。”</p>

    “实在是太冒险了。”</p>

    最近这些年才逐渐声名鹊起的大将章邯笑道:</p>

    “臣倒是觉得卫青的这种打法非常符合臣的心意。”</p>

    “臣若是有会的话,也不介意尝试一下。”</p>

    扶苏认真地听着三位大秦将军的话,并尝试通过他们的意见进行分析。</p>

    蒙恬和王离两位将军,每次出战中都拥有着绝对的实力优势。</p>

    他们只需要稳扎稳打,就能将胜利收入囊中。</p>

    对奇袭这种事情,他们自然就不会热衷。</p>

    章邯将军乃是半路出道,因为缺少主将,被父皇由少府转任。</p>

    他在军队的时间更短,立功更加心切,自然也就更愿意进行冒险。</p>

    他们的性格并无长短之分,将来可以视情况,按照大秦对总体战役的要求,来安排他们在战场上的各个职位。</p>

    扶苏正在思考,突然被一阵鼓掌声所惊醒。</p>

    秦始皇拍着,笑道:</p>

    “无论如何,卫青这一次攻破龙城王庭,是咱们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能突袭北方游牧王朝都城的大将。”</p>

    “难怪,卫青会在历朝历代皇帝心中拥有如此巨大的声望!”</p>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双叉腰,放声大笑。</p>

    “好,好个卫青!”</p>

    “娘的,难怪会有这么多的镜头,卫青这子打仗可以,朕喜欢!”</p>

    刘邦这叫一个开心啊。</p>

    在看到李广被俘、公孙敖战败、公孙贺撤兵之后,刘邦都觉得这一场战争应该又要以失败告终了。</p>

    万万没想到,卫青竟然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p>

    这种面临巨大败局之下的大逆转,实在是太爽了!</p>

    曹参一脸感慨:</p>

    “一路偏师奇袭匈奴王庭,攻破龙城。”</p>

    “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p>

    萧何抚须而笑:</p>

    “这般奇袭,真是情不自禁地让人想起了韩信。”</p>

    “卫青,非常人所及啊!”</p>

    韩信打仗,基本都是神仙仗。</p>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水淹龙且,四面楚歌,都是历史书上浓墨重彩的大战。</p>

    卫青在这场龙城之战中力挽狂澜的表现,实在是太有韩信当年风范了。</p>

    曹参大笑道:</p>

    “之前因为卫青是个马奴,多少还是有些看轻他。”</p>

    “果然是后生可畏,他比我们这些老骨头强太多了。”</p>

    “除了韩信,咱们这批人打仗恐怕谁也比不上他!”</p>

    刘邦哼了一声,得意洋洋地开口:</p>

    “谁的?朕打仗就比他强。”</p>

    众人看着自信满满的刘邦,陷入沉默。</p>

    过了片刻,无可奈何的刘邦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p>

    “你们这些人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和你们话真没意思!”</p>

    众人这才哈哈的笑了起来。</p>

    “陛下果然幽默!”</p>

    另外一个西汉世界。</p>

    汉武帝看着金幕视频,一脸感慨。</p>

    “卫青啊,没想到当年你竟然是在这种情况下力挽狂澜,奇袭龙城的。”</p>

    卫青笑了笑,非常谦逊地开口道:</p>

    “陛下谬赞了,臣当时也是心中打鼓,唯恐中了匈奴人的奸计。”</p>

    “但事到临头,终究还是要做该做之事。”</p>

    霍去病同样也是心中激动。</p>

    “舅舅,你当年真的好强!”</p>

    霍去病从就听着卫青胜利的故事长大。</p>

    但这是从金幕中亲眼见证,意义自然不同。</p>

    卫青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己这个侄子。</p>

    “去病,其实你舅舅现在也很强的。”</p>

    霍去病表情一僵,有些尴尬的摸了一下鼻子,没有话。</p>

    汉武帝被这番对话逗得哈哈大笑。</p>

    刘据非常好奇的开口道:</p>

    “平阳侯(卫青),你当时压根就不清楚其他各支军队的战况和匈奴人的去向,为何就敢如此大胆的突袭龙城呢?”</p>

    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齐刷刷地投向卫青。</p>

    包括刘彻,都非常好奇。</p>

    卫青回忆片刻,思索着开口。</p>

    “当时的情况,左贤王不可能不知道我这路兵马所在。”</p>

    “如果他真的想吃掉我,那他早就应该出现在我的前方。”</p>

    刘据插嘴道:</p>

    “或许左贤王听到平阳侯的名声后害怕了。”</p>

    卫青失笑道:</p>

    “如今或许如此,当年臣只不过是一个靠着姐姐上位,被天下人认为是幸进之徒的马奴。”</p>

    “匈奴那时候也是压制了大汉近百年的强悍帝国,左贤王作为匈奴帝国的太子,怎么可能会害怕臣呢?”</p>

    “臣推断,左贤王既然没出现,那就是去了别的战场。”</p>

    “臣当时第一次领兵,确实也不敢大胆的做出决断。等臣完全确定这件事情时,李广、公孙敖将军那边的局面已然无可挽回。”</p>

    着,卫青脸上露出一丝歉疚表情。</p>

    李广之所以被突袭,的确有太过懒散的原因。</p>

    但本该和卫青交战的左贤王所部突然出现,的确也和卫青脱不开关系。</p>

    汉武帝闻言,哼了一声,道:</p>

    “战场上的形势原本就是瞬息万变,李广作为领兵大将就应该做好对应任何情况的准备。”</p>

    “他自己没做好,怎么能怪到你头上?没这种道理。”</p>

    刘据连连点头,觉得自家父皇得对。</p>

    人家公孙敖面对军臣单于和左右贤王的夹击,都还能带着数千汉军成功逃回。</p>

    你李广被单独的左贤王所部一次突袭就全军覆没,这要怪到卫青头上也太牵强了。</p>

    左贤王又不是卫青放过去的,卫青在匈奴国境,不知道左贤王的去向再正常不过。</p>

    来去,还是李广自己的问题!</p>

    卫青的性子自然不会和汉武帝父子争辩这个,他回忆了一番,继续道:</p>

    “在确定左贤王已经去了李广、公孙敖将军那边之后,臣就尝试推测匈奴军臣单于的想法。”</p>

    “臣最开始觉得他应该是打算击溃大汉中间两路,然后再分兵来击退臣和公孙贺将军。”</p>

    “所以当时臣心知来不及援助李广和公孙敖将军了,心中第一个想法就是撤军。”</p>

    众人安静地听着卫青话,刘据忍不住道:</p>

    “那后来为何又不撤了?”</p>

    卫青笑了笑,道:</p>

    “但臣继续思考后,又觉得不对。”</p>

    “军臣单于是个老谋深算之人,臣能想到撤军,他应该也能猜到臣会撤军。”</p>

    “他刚刚打败了公孙敖和李广将军,整个人正是最为自信的时候,绝对不会怀疑自己的判断。”</p>

    “军臣单于绝对不可能想到,臣不但没有撤兵,反而直扑龙城。”</p>

    “他既然想不到,臣就拥有了足够的时间和会。”</p>

    “臣越想越觉得事情就是这样,所以臣决定赌一把。”</p>

    “幸得上天和陛下保佑,臣最终赌赢了。”</p>

    听着卫青的解释,在场的众人心中也是不由感慨。</p>

    刘彻笑呵呵地开口道:</p>

    “朕其实很清楚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卫青啊,你总喜欢谦虚。”</p>

    刘据点头表示很赞同。</p>

    当时的卫青,自己孤军进入草原。</p>

    往前进,随时可能会被位于主场的匈奴人包围。</p>

    往后退,又会有愧于大汉皇帝陛下的信任。</p>

    最重要的是,他还没有足够的补给!</p>

    这意味着,卫青想要抵达龙城,就必须要一路缴获沿路的匈奴部落物资才行。</p>

    就是在这种风险巨大,前途未卜,战局未知的情况下,卫青非常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并最终取得了成功。</p>

    这就是一个名将的素养。</p>

    这种素养,可不仅仅是一句运气好,赌赢了就能明的。</p>

    刘据心中也是感慨不已,看着带着淡淡笑意的卫青。</p>

    自家这位舅舅,是真的很强悍啊。</p>

    霍去病同样也是非常激动,听着众人对卫青的夸赞,霍去病甚至比自己被夸还要激动。</p>

    从,霍去病就是在卫青的光环和教导下长大的。</p>

    毫不夸张的,没有卫青,就不会有大汉冠军侯霍去病。</p>

    霍去病高兴之余,突然又有点遗憾。</p>

    将来,恐怕不会有那么激动人心的战争了。</p>

    现在的大汉已经太强了,从军队战斗力上完全对这条世界线上的其他国度形成了碾压之势。</p>

    只需要碾压去,其他啥也不需要做了。</p>

    贞观世界。</p>

    李世民露出笑容。</p>

    “这就是卫青,这就是西汉第一名将啊!”</p>

    李靖也是微微一笑,点头道:</p>

    “是啊,卫青实在是太强了。”</p>

    李世民笑着看了一眼李靖:</p>

    “药师,你也不必谦虚,朕很清楚,若是你和卫青易地而处,你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p>

    李靖哈哈一笑,白胡须飘扬起来,正色道:</p>

    “那倒是。”</p>

    李靖当年也是带着三千骑兵就敢直扑东突厥颉利可汗大营的人。</p>

    对突袭这种事情,李靖可从来没害怕过。</p>

    唐军之所以喜欢在对外战争中以少胜多,这种风气就是被李世民和李靖两位盖世统帅带起来的。</p>

    搞到后来,好像不用少数兵力大胜多数敌人,都不好意思夸耀自己的军功了。</p>

    李世民的笑声更加响亮了。</p>

    李治找到会,有些好奇地开口道:</p>

    “父皇,大汉第一名将难道不是霍去病吗?”</p>

    李世民摇了摇头,淡淡道:</p>

    “傻孩子,你要想想,霍去病是谁教出来的?”</p>

    李治有些不太服气,开口道:</p>

    “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句话是父皇您曾经用来激励儿臣的。”</p>

    李世民又笑了起来,道:</p>

    “霍去病年纪轻轻,锋芒毕露,一战成名天下皆知,随后又英年早逝。”</p>

    “可以,霍去病的一生太过于灿烂辉煌,自然很容易让人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p>

    “但真正扭转了汉匈战争局势,击败了匈奴的人是卫青。”</p>

    李靖点头道:</p>

    “是啊,卫青面临的局势,可比霍去病要艰难很多。”</p>

    “他只是一个马奴,凭借外戚幸进,将士们对他心中必然是不太服气的。”</p>

    “他要面对的是镇压了西汉三代皇帝近百年的强大匈奴帝国,汉军在士气和心理上都被匈奴人压制。”</p>

    “他的友军要么溃败要么无功而返,只有他一路兵马孤军奋战。”</p>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卫青依旧能获得胜利,太子殿下可以想象,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奇迹!”</p>

    李靖非常罕见地抒发了一番感慨。</p>

    这是一位绝世名将,对另外一位绝世名将的认同。</p>

    热血沸腾的年轻人,都向往成为霍去病。</p>

    成熟稳重的中年人,则更喜欢卫青。</p>

    李治正想继续争辩几句,突然释然。</p>

    争这个有什么意义?</p>

    卫青、霍去病,都是大汉名将,都是华夏的民族英雄。</p>

    为他们骄傲和欢呼,足矣。</p>

    多余的争执,实在是没有任何必要!</p>

    大元世界。</p>

    忽必烈看着金幕中凯旋回归的卫青,也不由感慨。</p>

    “必须要,在大蒙古帝国崛起之前,天下最会用骑兵的名将,就是卫青和李靖了。”</p>

    蒙古帝国的骑兵威力那是毋庸置疑的。</p>

    在人类社会没有出现工业革命之前,蒙古帝国就是疆域最辽阔的帝国。</p>

    从忽必烈口中出来的肯定,那是非常具有服力的。</p>

    铁穆耳有些好奇地开口道:</p>

    “皇祖,您为何不提李世民呢?”</p>

    忽必烈呵呵一笑,淡然道:</p>

    “朕和唐太宗都是皇帝,并非什么名将。”</p>

    言下之意,皇帝和臣子不是一个等级的,就不应该拿来相提并论!</p>

    大明世界。</p>

    朱元璋呼出一口气,老脸上是欣慰的表情。</p>

    “高炽,看看卫青的风采。或许将来你也能培养出一个卫青,那一定是你皇帝生涯中非常光辉灿烂的一笔。”</p>

    朱高炽笑道:</p>

    “孙臣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孙臣觉得,咱们大明的徐达、常遇春,也不逊色于卫青霍去病!”</p>

    朱元璋闻言,露出笑容。</p>

    “那是。朕的徐达和常遇春,无论是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名将过来,朕都有信心他们能赢!”</p>

    谁大明的名将就一定逊色于其他朝代?</p>

    </p>

    徐达常遇春,绝对能人挡杀人,神挡杀神!</p>

    大清世界。</p>

    雍正对着康熙禀报道:</p>

    “父皇,咱们已经让喀尔喀蒙古和布里亚特蒙古诸部进入了西伯利亚之中,拔掉了大概三十多个沙俄的定居点。”</p>

    “眼下,沙俄东西伯利亚和其他地方之间联系的道路已经被大清切断了。”</p>

    西伯利亚是一块非常巨大的平原不假,但这块地区是天寒地冻,大部分的地区是无法让人类生存的。</p>

    沙俄并不没有那个能力在西伯利亚北部建立起诸多城镇,就连在西伯利亚南部也就是一连串的定居点。</p>

    这些定居点大部分都非常靠近大清和沙俄的边境。</p>

    所以,大清才能如此迅速地在进入沙俄境内后,就能切断沙俄和东西伯利亚的联系。</p>

    康熙呵呵大笑,点头道:</p>

    “很好,接下来我们要联络土尔扈特蒙古,还有哈萨克汗国,要更多的支持他们,给沙俄东进创造更大的阻力。”</p>

    “哼,西伯利亚是鲜卑人和我们女真人共同的祖地,我们的祖先就是从那里逐渐南下,最终创建了大清。”</p>

    “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一定要把这些祖地给拿回来!”</p>

    老迈的康熙皇帝身上,此刻涌现的是惊人的大气魄!</p>

    这种气魄甚至连胤禛都有些震惊了,忍不住提醒道:</p>

    “父皇,儿臣现在有点担心咱们的速度太快,会引起英国和法国等其他欧洲强国的警惕。”</p>

    “警惕?”康熙皇帝大笑了起来。</p>

    “放心吧,英法之间的相互争斗,还有欧洲的内斗才是他们更加看重的事情。”</p>

    “他们或许会一定程度改变态度,对沙俄进行支援。”</p>

    “但这里是亚洲,是大清的主场。”</p>

    “大清,有何惧之?”</p>

    胤禛看着神采飞扬的父皇,不由被感染,心中也充满斗志。</p>

    “父皇所言极是!”</p>

    “大清,必将会成为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主宰!”</p>

    弘历在一旁听着,心情同样激荡不已,看着金幕中的卫青。</p>

    卫青,你的确是当年的名将。</p>

    但如今大清的将军们,已经深入到了你当年无法触及的地方。</p>

    长江后浪推前浪。</p>

    大清会把华夏的光辉传播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实现对你和霍去病的超越!</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龙城之战,是真正意义上西汉和匈奴继白登之围后爆发的第一次战争。</p>

    这次战争中,匈奴军队全歼李广所部,击溃公孙敖所部,让四万汉军损失了四成。</p>

    但汉军也同样凭借着卫青奇袭龙城的战绩扳回一城。</p>

    故而,双方都坚定地认为是自己获胜,对方失败。</p>

    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不服气的西汉和匈奴两大帝国继续开战,也就成为了必然。</p>

    金幕中,一名宦官正在高声宣读旨意:</p>

    “封卫青为关内侯!”</p>

    卫青心中欢喜不已,大声道:</p>

    “臣谢陛下皇恩浩荡!”</p>

    在场的大汉群臣注视着卫青,有羡慕、有嫉妒,当然还有佩服。</p>

    一个马奴,在大汉整个社会体系中最低级的存在。</p>

    本以为他无非就是靠着姐姐卫子夫意外得宠,一步登天。</p>

    但现在,卫青用实力击碎了所有质疑。</p>

    天下皆知,大汉出了一位名将卫青!</p>

    卫青回到府中,自然要摆酒庆贺。</p>

    一名十二岁的少年激动地来到卫青面前。</p>

    “舅舅,托您的福,我马上就要被选入宫中为郎官了。”</p>

    “将来侄儿也要随您从军,一直杀匈奴,让大汉华夏之威传遍天下!”</p>

    心情大好的卫青看着面前的侄子,少见的大笑起来。</p>

    “好好好,你是个有志气的,舅舅等着和你一起杀匈奴的好日子!”</p>

    画面上,缓缓浮现出这个少年的名字。</p>

    霍去病。</p>

    龙城之战结束后不久,一个婴儿在皇宫中呱呱坠地。</p>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是一位皇子殿下!”</p>

    听到这句话之后,刘彻欣喜若狂。</p>

    “朕的儿子,朕的长子出世了!”</p>

    卫青的胜利,以及皇长子刘据的出生,让年轻的皇帝刘彻获得了继位以来的最大快乐。</p>

    刘据出生不久,刘彻就迫不及待地废掉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p>

    卫子夫随之被立为新的皇后。</p>

    有了卫青龙城之战的辉煌胜利,再加上刘据这位皇长子的出生,这一次的废后虽然也引起了一番争议,但最终还是顺利完成。</p>

    刘据出生不久,在匈奴左贤王的率领下,两万多匈奴骑兵大举进入汉朝境内,对上谷、渔阳、雁门郡进行骚扰。</p>

    画面中,匈奴骑兵们纵马奔驰,挥舞着中的兵器,疯狂屠戮西汉子民。</p>

    还有一些匈奴士兵淫笑着,将奋力挣扎抵抗的西汉女子拖入房屋之中。</p>

    大火熊熊燃起,一个个村落被焚烧。</p>

    许多汉朝民众在匈奴人的押解下,哭声震天朝着北方而去。</p>

    若是没有人来营救他们,他们将会被匈奴人带回草原,成为匈奴人的奴隶,被世世代代奴役。</p>

    刘彻在得知消息后,震怒不已。</p>

    “这些该死的匈奴人,之前还没有被朕打痛吗?”</p>

    “竟然还敢来袭扰朕的大汉,劫掠朕的子民!”</p>

    “韩安国,你立刻前往北方诸郡,组织、整合当地兵马,抵抗匈奴人的进犯。”</p>

    “卫青,朕命你为车骑将军,用最快的速度集结大汉精锐,驰援边郡!”</p>

    很快,韩安国带着随从抵达了雁门郡,凭借着印信和虎符接管了上谷、渔阳、雁门三个郡总共一万多郡兵。</p>

    紧接着,韩安国立刻领兵出发,前往匈奴人肆虐最为严重的上谷郡。</p>

    有人对韩安国提出了建议。</p>

    “大人,匈奴人来势汹汹,我等似乎不宜主动出击。”</p>

    韩安国闻言一声冷笑。</p>

    “卫青不过是一个马奴,都能击破龙城。”</p>

    “本官乃是战国时代韩国王族后裔,真正的贵族出身,难道连他一个马奴也不如?”</p>

    “无需多言,本官此次定要独立击退左贤王部,让天下人知道,大汉的名将是我,不是卫青那个马奴!”</p>

    带着这种自信,韩安国领兵出发。</p>

    一路上,韩安国接连消灭了几支匈奴人的股部队。</p>

    这也让韩安国信心更增,接连催促麾下士卒前进。</p>

    镜头一转,一名匈奴贵族出现。</p>

    匈奴左贤王,于单。</p>

    于单是军臣单于最喜欢的儿子,身为左贤王的他,也是将来匈奴帝国无可争议的单于。</p>

    此刻,于单正在听取部下们的汇报。</p>

    “大王,韩安国率领的那支汉军正在快速前往我们预设的战场。”</p>

    于单闻言,顿时露出笑容。</p>

    “很好,就等着他来呢!”</p>

    在过往的战争中,匈奴人一般南下袭扰也就一个月左右。</p>

    这个时间是匈奴人在几十年的袭扰中得出的经验。</p>

    袭扰抢掠的时间自然是越久越好,但汉朝也不是死人,肯定是会调遣军队反抗的。</p>

    一个月的时间,对匈奴人来能抢到足够多的物资钱财和人口。</p>

    同时,这个时间也不够让汉朝朝廷调集的中央军抵达。</p>

    但于单这一次并不想要这么做。</p>

    随着军臣单于的老去,于单作为左贤王当然是最有希望接替的。</p>

    可匈奴人不像华夏一样,有一套制能确保皇位平稳顺利的传承。</p>

    草原上的子民只认强者。</p>

    谁强,就谁当下一任单于!</p>

    于单心中清楚,很多人都在觊觎着下一任单于的位置。</p>

    这一次于单自行南下,就是为了要用战绩向所有人证明,他有这个资格和能力!</p>

    于单的计划很简单。</p>

    先消灭韩安国的这支郡兵,然后再击溃汉朝前来支援的军队。</p>

    获胜之后,于单的名声将会传遍整个草原。</p>

    任何人都不可能再挑战他将来的单于之位了!</p>

    于单踌躇满志,等待着韩安国的到来。</p>

    镜头又转回了韩安国这边。</p>

    “大人,前方发现了大量匈奴骑兵,可能是敌人的大队兵马!”</p>

    “是否需要暂时停下来?”</p>

    韩安国在之前一直都主张议和。</p>

    但马邑之围的失败,以及卫青的胜利,使他的心态发生巨大转变。</p>

    卫青一个马奴都行,我凭什么不行?</p>

    韩安国大一挥。</p>

    “匈奴主力?本官打的就是匈奴主力!”</p>

    “传令下去,全军摆开战斗阵型,缓缓前进,随时准备迎敌!”</p>

    很快,两支兵马就在一处平原相遇。</p>

    这是于单精心选择的战场,为的就是要把匈奴骑兵的优势最大化。</p>

    谁都知道,平原是最适合骑兵发挥的!</p>

    “进攻!”</p>

    “出击!”</p>

    于单和韩安国两名主将,几乎是同时发动了命令。</p>

    鸣镝响彻天空。</p>

    鼓声震动大地。</p>

    匈奴骑兵和汉军开始交战。</p>

    才刚刚开打不久,韩安国就大吃一惊。</p>

    “这些匈奴人,好强!”</p>

    匈奴骑兵并不像韩安国所想象的那样,乱糟糟的,上来就是放箭然后乱砍。</p>

    事实上,匈奴骑兵看似凌乱,可相互之间的交替接应却井然有序。</p>

    汉军刚刚应付完一波箭雨,来自另外一个方向的箭雨也已经落下来了。</p>

    整个战场上,匈奴人的战马四蹄翻飞,凭借着动性上的绝对优势,将以步兵为主的汉军牵扯得进退两难。</p>

    匈奴人能打败月氏,能将汉高祖刘邦包围在白登,能征服和奴役了西域诸国几十年。</p>

    他们的征服和统治是无比蛮横的,他们也没有什么文明可言。</p>

    但战场,这是匈奴人赖以生存和强大的地方。</p>

    在战场上,匈奴人的强悍是毋庸置疑的!</p>

    韩安国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非常离谱的错误,那就是低估了敌人,高估了己方的战斗力。</p>

    就连李广、公孙敖所率领的汉军精锐,都在战斗中被匈奴骑兵击败。</p>

    韩安国这些战斗力更加差劲的边境郡兵,自然也很难是匈奴人的对。</p>

    “收缩撤退,准备防守!”</p>

    不得已之下,韩安国主动撤退到了附近的山脚下,开始进行防守。</p>

    匈奴左贤王于单见状,不由笑得更加开心了。</p>

    “这就是所谓的汉朝军队,根本就不敢和大匈奴正面作战,只会玩偷袭!”</p>

    “哼,本王不给你们偷袭的会,你们又拿什么来和大匈奴对抗!”</p>

    “攻上去!”</p>

    于单信心满满,指挥着匈奴军队将山脚下的韩安国军包围,随后发动了不断地冲锋。</p>

    好在,韩安国倒也并非彻底的草包一个。</p>

    在这个生死关头,韩安国也是豁出去了,直接冲到了第一线督战。</p>

    “都和匈奴人拼了,难道尔等忘记了脚下就是你们的家乡吗?”</p>

    “难道尔等要眼睁睁地看着匈奴人劫掠你们的家乡,杀害你们的父老,掳走你们的妻儿吗?”</p>

    听着韩安国的怒吼,这些当地的郡兵们也是红了眼睛。</p>

    “绝不!”</p>

    “和匈奴人拼了!”</p>

    在郡兵们的爆发下,匈奴骑兵一波又一波的攻势被击退。</p>

    匈奴虽强,但毕竟是以轻骑兵为主。</p>

    当战场从平原转变为山脚,当战局变成匈奴进攻汉军防守,汉军就能尽可能地扬长避短,发挥出步兵的威力。</p>

    几波进攻下来,匈奴人丢下了几百具尸体,依旧无法寸进。</p>

    于单大为不满,将麾下的将领们臭骂一通。</p>

    “一群废物,竟然连近在咫尺的胜利都拿不到吗?”</p>

    骂完之后,于单无可奈何,只能选择暂时停战。</p>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于单多次进攻。</p>

    但韩安国也稳住了阵脚,死死地守住了。</p>

    于单一怒之下,也不进攻了,就围住韩安国,想要把韩安国活活围死。</p>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于单麾下的许多匈奴将士们都有意见了。</p>

    大家跟着你左贤王来进攻汉朝,那是为了什么?</p>

    是为了抢夺物资,为了抢更多的汉人当奴隶的。</p>

    现在倒好,都已经来到汉朝境内了,你居然不让我们去抢夺物资,反而天天在这里无所事事?</p>

    匈奴作为游牧帝国,它的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大中部落组成。</p>

    于单的左贤王本部固然是最大的,但其他的中部落不满意,抗议起来,也让于单非常头疼。</p>

    他可还想着依靠这些中部落的支持,将来去接替匈奴单于的大位呢。</p>

    于单经过一番思考,终于决定撤军。</p>

    当然,为了面子,于单还是得有一番豪言壮语。</p>

    “这支汉军已经被我们打残了,对我们构不成什么威胁了。”</p>

    “接下来大家各自散去,继续劫掠。”</p>

    “本王会带着本部给你们压阵。”</p>

    “等汉军朝廷主力抵达,我们再集合起来消灭他们,凯旋北归!”</p>

    完这番话之后,于单就主动撤围,去其他地方劫掠了。</p>

    于单虽然是迫不得已撤军,但他有一句话的确对了。</p>

    在这场将近一个月的围攻后,韩安国所率领的这支郡兵的确已经是筋疲力尽,无力继续作战。</p>

    正当韩安国陷入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p>

    “将军,朝廷派来的援军已经在路上,最多十天就可抵达!”</p>

    大马路上,无数骑兵飞驰,骏马四蹄翻飞。</p>

    为首的,正是不久前在一鼓作气袭破龙城的大汉名将——卫青!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