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700章 卫青正面击溃伊稚斜,历朝皇帝表示就喜欢卫青这样的臣子
    这一刻,双方可是拼尽全力。</p>

    伊稚斜作为匈奴单于,精心准备了好几年的决战。</p>

    这也让匈奴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悍勇。</p>

    匈奴之所以能压制大汉百年,建立从西域到东北,幅员万里的辽阔帝国,可不是浪得虚名!</p>

    卫青看着面前的激战,脸上表情非常平静。</p>

    “所有亲卫,随我上!”</p>

    到了这一刻,卫青双目终于闪烁出几分寒芒。</p>

    大汉王朝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卫青,亲自冲阵!</p>

    卫青的帅旗在空中飘扬着。</p>

    逐渐黑暗下来的黑夜中,这一抹红色依旧显眼夺目。</p>

    “大将军冲阵了!”</p>

    “拼了,都跟着大将军杀上去!”</p>

    所有汉军将士这一刻,体内热血沸腾,如火山岩浆般迸发。</p>

    匈奴人纵然数量更多,斗志也足够,依旧被汉军压迫得不断后退。</p>

    原本被重重围困的公孙敖见状心气大振,挥舞着长枪一路将面前的匈奴人刺落马下,迫近到伊稚斜面前不足百步。</p>

    “伊稚斜,拿命来!”</p>

    公孙敖一声怒吼,纵然是在嘈杂无比的战场中,依旧清清楚楚地传入伊稚斜耳中。</p>

    伊稚斜脸色大变。</p>

    此刻,四面八方都传来了匈奴各部告急的情报。</p>

    汉军明明数量更少,却好像无处不在!</p>

    所有战线上的匈奴人都在后撤。</p>

    伊稚斜眼看着公孙敖就要冲到面前,终于吓得肝胆俱裂。</p>

    “撤,撤退!”</p>

    在伊稚斜的命令下,单于大纛身边的数百名匈奴亲卫立刻调转马头,簇拥着伊稚斜朝着北方逃亡而去。</p>

    夜色中,单于大纛飘荡了一下,随后坠落在地。</p>

    公孙敖见状大怒,破口大骂。</p>

    “伊稚斜,你这个没胆的废物,来战啊!”</p>

    伊稚斜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公孙敖的吼声,然后跑得更快了。</p>

    终于,伊稚斜一路奔驰进入了数里之外的山谷中,消失不见。</p>

    公孙敖跳脚大骂了一番,本想去追伊稚斜,但更多的匈奴骑兵涌上来,堵住了他的去路。</p>

    公孙敖苦战了好一会,突然回过神来,用匈奴语大喊。</p>

    “伊稚斜逃跑了!”</p>

    在公孙敖面前的诸多匈奴骑兵明显愣了一下,纷纷回头看去。</p>

    几秒钟后,这些匈奴骑兵们放弃了和公孙敖作战,四处逃离。</p>

    单于都跑了,这一仗还打个屁!</p>

    公孙敖越发振奋,一边策马追击,一边大喊。</p>

    “伊稚斜跑了!”</p>

    黑夜中,卫青正在率领亲卫向前突击。</p>

    到了这种时候,卫青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部下们分别在哪里,又各自面临什么样的战况。</p>

    卫青现在要做的很简单,就是杀过去,杀光面前所有的敌人。</p>

    杀到匈奴人溃败为止!</p>

    就在此时,层层叠叠的呼喊声传了过来。</p>

    “伊稚斜跑了!”</p>

    卫青前方的诸多匈奴骑兵们动作明显都变得缓慢下来。</p>

    然后,也都纷纷策马飞奔而逃。</p>

    卫青双目一亮,立刻下令。</p>

    “给我追!”</p>

    身边的亲卫队长吓得赶忙拉住卫青。</p>

    “大将军,这会不会是匈奴人的诡计?”</p>

    卫青哈哈大笑。</p>

    “我们已经赢了,有人把伊稚斜打跑了,总之给我追!”</p>

    黑夜中,匈奴骑兵四处溃散。</p>

    汉军骑兵的呼喊声响遍夜空。</p>

    “大将军有令,全军向北追击匈奴!”</p>

    “大将军有令,全军向北追击匈奴!”</p>

    短短时间内,所有汉军都收到了这道命令。</p>

    剩余的汉军将士们立刻策马,在黑夜中狂追匈奴逃亡的士兵。</p>

    马蹄声急速而去,留下一地狼藉。</p>

    无数人和战马的尸体横七竖八倒在地上。</p>

    鲜血已经干涸,浓重的血腥味却在此地飘荡,久久不散。</p>

    此战,史称漠北之战。</p>

    在这一战中,卫青以劣势兵力,克服了长途跋涉、客场作战、李广未至等诸多不利因素,激战一天后正面击溃了伊稚斜所率领的匈奴王庭主力,斩首近万。</p>

    这是西汉王朝建立以来,汉军第一次正面击败了匈奴单于本部主力。</p>

    刘邦在白登山上被冒顿重重围困,不得不屈膝求和的耻辱,终于在百年后被卫青完全洗刷!</p>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中,刘邦忍不住放声大笑。</p>

    “好,好一个卫青!”</p>

    “这都能赢,真不愧是朕大汉出来的名将!”</p>

    在场的诸多汉初将军们也是感慨万千。</p>

    曹参道:</p>

    “卫青看似场面被动,实则每一部都料敌先,实在是精彩的博弈。”</p>

    周勃点头道:</p>

    “伊稚斜虽然兵力更多实力更强,却被卫青玩弄于掌心,可以是完全被碾压了。”</p>

    萧何感叹道:</p>

    “臣一直以来都很少亲历战场,如今能见证卫青率领大汉儿郎如此神威,也算是不虚此生了。”</p>

    萧何是刘邦臣子中最特别的一个。</p>

    别的大臣,就算是陈平这种搞情报的,也都跟随刘邦上过战场。</p>

    只有萧何,自从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萧何就一直在后方给刘邦当大管家。</p>

    安抚民众,恢复生产,提供兵源。</p>

    刘邦之所以能在被项羽一次次击溃的绝境中重新站起来,背后绝对离不开萧何的支持。</p>

    这也是萧何明明没有任何一点军功,却依旧被刘邦坚持评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的原因。</p>

    楚河汉界的对峙,项羽为何主动撤军?</p>

    就是因为楚军后勤已经彻底没了,不撤军不行了。</p>

    假如萧何是在项羽那边,后勤不足的人就不会是项羽,而是刘邦。</p>

    那楚汉争霸的结局就是项羽一统天下而结束。</p>

    这就是萧何对汉朝的意义。</p>

    但实话,大老爷们的,谁不想在沙场上冲锋陷阵,名扬天下?</p>

    萧何内心之中是有遗憾的。</p>

    这种遗憾,终于在这一部视频中得到了弥补。</p>

    看着卫青、霍去病等大汉将军冲锋陷阵。</p>

    金幕面前的萧何,身临其境。</p>

    此刻,这位大汉丞相忍不住老泪纵横。</p>

    这就是大汉将士。</p>

    这就是老夫辛苦操劳,培育出来的大汉后代。</p>

    长久以来的政务辛劳给萧何带来的疲惫,这一刻彻底消失无踪。</p>

    值了。</p>

    都值了!</p>

    刘恒在一旁也是感慨万千,心中高兴不已。</p>

    但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p>

    “父皇,卫青这一万斩杀,好像也不多啊。”</p>

    刘邦直接干净利落地翻了一个白眼。</p>

    “卫青带着三万五千名下等马,远征千里,对面是匈奴上等马,以逸待劳。”</p>

    “卫青事先安排好的奇兵李广、赵食其压根就没出现。”</p>

    “这么多的不利因素,能赢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你还嫌斩杀数目不够多?”</p>

    “你子,也太贪心,太苛责了。”</p>

    “卫青是大汉的名将,但不是天下的神仙!”</p>

    刘恒尴尬一笑。</p>

    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此刻,天色已经亮起。</p>

    卫青带着身边的数千兵马,在一处谷地中暂时歇息。</p>

    “大将军,正北方发现匈奴人踪迹。”</p>

    “大将军,正东方发现匈奴人踪迹。”</p>

    “大将军”</p>

    卫青听着这么多消息,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p>

    匈奴人逃亡实在是太分散了!</p>

    到处都能发现匈奴人的踪迹,这让卫青怎么去找伊稚斜?</p>

    几十上百股的匈奴逃兵,天知道哪一支是伊稚斜的?</p>

    卫青定了定神,道:</p>

    “审问俘虏,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情报。”</p>

    “再尽量集合大军,我们沿着最可能的路线追下去。”</p>

    距离卫青不远,大约也就一个时辰左右路程的另外一处山谷中,伊稚斜也在休息。</p>

    “卫青,该死的卫青!”</p>

    “他竟然能打败本单于,他凭什么!”</p>

    伊稚斜心情极度郁闷。</p>

    一直跟随在伊稚斜身边的赵信赶忙安慰道:</p>

    “单于,汉人有一句话叫做‘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次虽然暂时失利,但将来单于重新集结兵马后,胜负犹未可知!”</p>

    若是在平日,赵信三言两语就能让伊稚斜宽心,重新振作起来。</p>

    但今天,伊稚斜听完这番话后,却黯然不语。</p>

    这一次,伊稚斜可以是把匈奴方面的胜算推到了最大。</p>

    </p>

    几年时间的精心策划,一切都做到了近乎完美。</p>

    就这样都打败不了已经被削弱到了极点的卫青。</p>

    将来还能有什么希望?</p>

    伊稚斜惆怅地叹一口气。</p>

    “去单于城吧。”</p>

    无独有偶,刚刚结束对俘虏审讯的卫青也得知了一个全新的情报。</p>

    “在燕然山的西边大约千里之处,有一座伊稚斜刚刚让赵信建立不久的赵信城,里面有单于王庭的妇孺,还有大量匈奴帝国的物资?”</p>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卫青和身边所有的部下眼睛都亮了。</p>

    毫无疑问,伊稚斜在从战场逃离后,最有可能去的就是这个地方!</p>

    卫青当立断,对着面前的匈奴俘虏开口道:</p>

    “带我们去赵信城,饶你不死,将来你可以加入大汉军队!”</p>

    卫青很快就聚拢了兵马,朝着北方紧追伊稚斜而去。</p>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中,朱元璋也是不由感慨。</p>

    “卫青和霍去病,让朕想起了当年的徐达和常遇春。”</p>

    对老朱来,历史上的那些名将固然是震古烁今,也都是华夏的英雄。</p>

    但老朱心中的最强战将,永远都是徐达和常遇春!</p>

    即便是在靖难之役那部朱允炆为主角的视频播出后,依旧没有改变朱元璋的想法。</p>

    朱棣这臭子,一样比不上徐达和常遇春!</p>

    顿了顿,朱元璋又有些遗憾地开口道:</p>

    “可惜这个盘点视频并没有播放朕征战天下的时代,不然朕就可以亲眼看看徐达和常遇春北伐的情况了。”</p>

    朱元璋亲自指挥作战,主要是在起兵的前中段,也就是在江淮这一带和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等元末汉人起义军厮杀的阶段。</p>

    在一统南方正式建立大明并定都在南京后,以徐达和常遇春誓师北伐为分界线,朱元璋再也没有御驾亲征的记录了。</p>

    或许是人老了就喜欢怀念过去,朱元璋看着金幕中的卫青霍去病,脑海中却满是徐达和常遇春的影子。</p>

    若是能在金幕中看到这两位老搭档、老臣子征战天下的身影,那该有多好啊。</p>

    朱元璋叹息一声,苍老的脸庞上满是唏嘘。</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大将军,这些匈奴人不会是骗人的吧?”</p>

    公孙敖看着面前似乎永无止境的群山,忍不住发出了抱怨。</p>

    很多人以为漠北就是一大片的草原,但事实并非如此。</p>

    以现代的蒙古国为例,山地占总面积大约4%,也就是差不多一半。</p>

    其中绝大部分都位于蒙古国的西部,也就是卫青等人正在行进的这片地区。</p>

    听着公孙敖的抱怨,卫青也有些无奈,道:</p>

    “应该不会。”</p>

    一路上汉军其实抓了不少匈奴俘虏,许多匈奴俘虏的口供都非常一致。</p>

    漠北以西的某处山谷之中,的确有一座“赵信城”。</p>

    公孙敖道:</p>

    “大将军,咱们的战马损失太多了,如果不能发现那座赵信城,恐怕陛下会不高兴的。”</p>

    除去至今尚不知踪迹的李广所部,卫青主力是三万五千人,也就是七万匹战马。</p>

    到现在,卫青麾下只剩下大约两万五千匹战马了,只能勉强保证剩余的汉军将士一人有一匹马。</p>

    这些平日里被精细饲养,同时又需要在战场上全力爆发,缺粮时还会被临时用来充饥的战马就是纯粹的消耗品。</p>

    消耗其实也没啥,可问题是卫青现在都还没有凯旋回师呢。</p>

    这么巨大的损耗,一万出头的匈奴斩首、俘虏,仔细算恐怕也就是勉强相当,甚至可能还亏了。</p>

    卫青呼出一口气,缓缓道:</p>

    “既然都已经来到漠北了,这座赵信城就必须捣毁。”</p>

    匈奴人在漠北最大的后勤基地,绝对不能留!</p>

    至于损失,反正都已经损失那么多了,反而不用太在意眼下的损失。</p>

    话间,一名斥候疾驰而至。</p>

    “大将军,前方十里之外发现了一座山谷,山谷里有一座很新的城池!”</p>

    卫青顿时振奋起来。</p>

    “快,全军出击!”</p>

    得到了好消息的汉军加快了速度,很快在一个时辰后来到了斥候汇报的这座城池。</p>

    这座城池从许多细节上都可以看出是非常崭新的,主要是以夯土和石块混搭在一起,勉强制作出大约一丈高的城墙。</p>

    公孙敖看到这一丈高的城墙,忍不住笑出了声。</p>

    “就这点高度,能挡得住什么攻城?”</p>

    一丈也就是三米,只要两个成年人搭个人梯,就能攀援上去了。</p>

    卫青看着面前的城墙,也笑了起来。</p>

    “漠北哪里有什么步兵大军?这种高度足够抵挡轻骑兵的冲击,已经能满足此地的防御要求了。”</p>

    卫青派出了一支千人的汉军骑兵,试探性地接近了城墙。</p>

    但奇怪的是,城墙上居然一直都没有人影出现。</p>

    卫青心中突然有了一种不太好的想法。</p>

    “难道伊稚斜已经来过这里了?”</p>

    果然,很快这个猜测就被证实了。</p>

    “大将军,这座城池是空的,里面的人都已经跑了!”</p>

    卫青难掩失望的表情。</p>

    “搜一下吧。”</p>

    很快,各项搜索的结果就回报过来。</p>

    “大将军,城外发现了好几个牲畜群,里面至少还有十万头以上的牲畜,应该是匈奴人来不及带走的。”</p>

    “大将军,城里发现了武库,有许多粮食和武器装备,看起来应该是西域各国进贡的!”</p>

    “大将军,城里发现了一座宝库,里面还剩大约一半,看起来是伊稚斜的国库。”</p>

    听着这些消息,卫青的脸色好了不少。</p>

    “看来我们这一路追赶还是有作用的,伊稚斜那家伙应该也就离开没几天。”</p>

    “传令下去,大军在此地休整两天,斥候在附近搜索伊稚斜的踪迹。”</p>

    “如果两天后还是找不到伊稚斜,咱们把所有能带的东西都带上,班师回国。”</p>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伊稚斜的踪影依旧没有发现。</p>

    卫青不再迟疑,让部下们将武刚车改造一番,把所有能装的战利品都装上。</p>

    又让部下的匈奴人士兵负责驱赶牲畜一路随军充当军粮。</p>

    一番安排过后,汉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赵信城。</p>

    走之前,当然也没有忘记放一把火,将这座匈奴人用了好几年时间才修建起来的后勤城池彻底烧毁。</p>

    汉军负责殿后的两千骑兵持火把,在赵信城中四处游走,将火把丢在早就准备好的各种引燃物上。</p>

    很快,整座城池冒起了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直向天际。</p>

    卫青注视着身后的赵信城,突然叹了一口气。</p>

    公孙敖疑惑道:</p>

    “大将军为何叹息?”</p>

    卫青道:</p>

    “我总觉得,伊稚斜应该还在不远处,可惜这一次抓不住他了。”</p>

    镜头一转,伊稚斜骑马站在某座山丘的顶端,注视着远方的滚滚浓烟。</p>

    “我的单于城!”</p>

    “卫青,你竟然烧了本单于的城池!”</p>

    伊稚斜脸色气得发青,指甲紧紧地嵌入肉中。</p>

    在伊稚斜的身旁,一批重新聚拢起来的匈奴大王,也都面无人色。</p>

    赵信城的修建,那可是花费了匈奴大量的人力物力。</p>

    甚至为此还从西域抓了不少的工匠。</p>

    别看就这么一座在汉人看来极为寒酸的城池,匈奴在这漠北之地修建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p>

    今后的匈奴,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国力继续修建第二座赵信城了。</p>

    滚滚浓烟中,卫青带着汉军主力安然离开,班师南下。</p>

    漠北之战的西部战场,卫青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依旧用一场正面决战击溃了伊稚斜单于所率领的匈奴主力部队,又追击千里捣毁了伊稚斜的后勤大本营赵信城。</p>

    这一战虽然仅仅造成了一万杀伤,但极大地挫败了匈奴人的自信心。</p>

    对于曾经的匈奴人来,漠南大草原就是他们百年来安全的乐土。可现在,就连漠北都已经被汉军的铁蹄所踏破。</p>

    整座东亚大陆,放眼望去,竟然已经没有任何一处地方能让匈奴人感到安全了。</p>

    如果之前的战争是在不断剪除匈奴羽翼,削弱匈奴力量的话,这一次的漠北之战就是彻底动摇了匈奴帝国的立国之本。</p>

    至此,卫青依旧维持着对匈奴全胜的记录。</p>

    看到这里,一条条弹幕开始飘过。</p>

    光武帝刘秀:世人都爱霍去病,但对朕来,卫青大将军才是最沉稳可靠的统帅。</p>

    唐太宗李世民:哈哈哈,卫青和霍去病朕都喜欢,不过朕的李靖同样也不逊色卫霍两位。</p>

    宋太祖赵匡胤:朕也觉得卫青更好,用霍去病当统帅,真怕什么时候听到战报心脏受不了。</p>

    明太祖朱元璋:哈哈,霍去病的风格的确是太激进了,但这才是冠军侯的魅力所在啊。</p>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卫青好,霍去病实在是太莽撞了,像他这样的打仗方式总感觉迟早会出事!</p>

    </p>

    从诸多弹幕中可以看得出来,大部分皇帝还是更喜欢用卫青。</p>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卫青更稳!</p>

    对皇帝们来,他们更喜欢可控的,而不是霍去病这种不可控,风险巨大的。</p>

    这其实就很类似于那些巨型公司的老板,投资的时候更愿意选择保守的、能稳定赚的策略,而不是激进的、要么大赚要么爆亏的策略。</p>

    毕竟到了皇帝这种级别,即便仅仅是赚,其实赚的也已经很多很多了。</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这场战争并没有因为卫青的班师而结束。</p>

    几乎就在卫青和伊稚斜大战的同时,往东大约两千里地左右的地方,霍去病也和匈奴左贤王部主力碰上了。</p>

    看着面前的左贤王部主力,霍去病啧了一声。</p>

    “这个伊稚斜,应该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付舅舅吧?”</p>

    “诱敌深入,趁敌人长途跋涉立足未稳时发动进攻,还真是典型的兵法路数啊。”</p>

    听着霍去病的话,一旁的李敢、赵破奴等校尉脸色不由发白。</p>

    赵破奴忍不住道:</p>

    “侯爷,咱们需不需要撤退一下啊?”</p>

    霍去病哈哈大笑了起来。</p>

    “赵信这个蠢材,他真以为看了点兵书就能克敌制胜了?”</p>

    “如果谁看一次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就能战无不胜,那这个世界上的名将早就多如牛毛了。”</p>

    “撤退?我们往哪里撤退,撤回后面的大漠去吃沙子吗?”</p>

    “传令下去,全军列阵,准备和匈奴人决战。”</p>

    “今晚上,本侯就要用匈奴左贤王的心口血下酒!”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