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下意识地看向霍去病。</p>
此刻霍去病双目中神光炯炯,哪里还有半分醉意?</p>
看着面前的亲弟弟,霍去病似乎在自言自语,但每一句话偏偏都清晰地传入了霍光的耳中。</p>
“舅舅之前被陛下针对警告过一两次,包括陛下让我和他一起担任大司马,也都是对舅舅的警告。”</p>
“舅舅是个聪明人,所以在很久之前就已经不会主动于宴游之中出什么风头,而是更喜欢一个人独坐,就连护卫也不敢打扰他。”</p>
“我知道你的性格,你希望能和舅舅结好,今天便是一个能跟舅舅单独闲聊,以请教为名行结好之实的原因。”</p>
“但你去见了舅舅一面后,舅舅就受伤了。”</p>
“是骑马摔伤,但舅舅从就是马夫,去年还领兵征战漠北归来,这辈子骑着马走了至少十万里路,怎么可能会在骑马的时候摔伤?”</p>
“那就只能是被别人弄伤的。”</p>
“我去探望舅舅,舅舅却不见我,只是隔着帘子跟我了几句话,这明他的伤势很重,重到我一眼就能看得出来。”</p>
“这种程度的伤,不是骑马摔伤,也不可能是猛兽抓伤,那就只能是有人把舅舅弄伤了。”</p>
“你的武艺,舅舅闭着眼睛一只都能应付,所以这个弄伤舅舅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你。”</p>
“是谁?”</p>
听着霍去病的平静分析,霍光只感觉后背不停沁出汗水。</p>
这还是那个全天下都觉得“冠军侯只会莽”的大哥霍去病吗?</p>
霍去病见霍光不话,若有所思地开口。</p>
“看来是舅舅不让你,因为什么?”</p>
“嗯,因为他担心让我知道,我会找这个人报仇。”</p>
“舅舅是外戚、大将军、大司马,他不可能怕事,难道是陛下派人来刺杀他?”</p>
“也不对。陛下没有任何理由杀害舅舅,皇后和太子这段时间得到的恩宠和以前无异,不合理。”</p>
“那就是舅舅对这个刺客心中有愧,不愿意让我对刺客进行报复。”</p>
“一个让舅舅觉得亏欠他的刺客,还能参与到这一次宴游,不惜性命都要行刺舅舅”</p>
霍去病双眼中露出明悟的表情,看着霍光淡淡道:</p>
“是李敢,对吧?”</p>
霍光张大了嘴巴,一句话都不出来。</p>
这也能猜到?</p>
自家这个大哥,真的是被那些羡慕嫉妒恨之人暗中嘲讽为“大汉第一莽夫”“项羽二世”的冠军侯霍去病吗?</p>
霍去病露出笑容。</p>
“从你的反应来看,确实就是李敢。”</p>
霍光傻眼了。</p>
感情自家大哥刚刚看似胸有成竹地分析了那么多,弄了半天,都只是在套话?</p>
而自己虽然一个字也没,却完全被套出了事实!</p>
事已至此,隐瞒已经没有任何意义。</p>
霍光老老实实地开口道:</p>
“是李敢,大哥。”</p>
如此这般,霍光将自己看到的情形描述了一通。</p>
霍去病仔细听完,冷哼一声。</p>
“这个蠢材,他压根就不知道舅舅是冤枉的!”</p>
霍光疑惑道:</p>
“大哥此言何意?”</p>
金幕中,开始浮现出一幕霍去病的回忆。</p>
御书房中,刘彻看着面前的卫青、霍去病两位主将。</p>
“此次出征,朕有话要对你们二人。”</p>
“去病,你打仗一定要勇。伊稚斜此人瞻前顾后,畏畏缩缩,只要你摆出破釜沉舟和他同归于尽的态势,伊稚斜一定会胆怯逃亡。”</p>
等霍去病点头后,刘彻又对着卫青道:</p>
“卫青,你尽量不要让李广对上匈奴主力。李广已经被匈奴主力打败过太多次了,他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先锋将,甚至不是合适的战将。”</p>
“他的作用要么作为一支奇兵在关键时刻杀出,要么就是给全军殿后收拾一下战场。”</p>
“明白了吗?”</p>
卫青郑重点头,道:</p>
“臣遵旨。”</p>
回忆的画面渐渐散去,镜头回到了霍去病和霍光两兄弟对话的马车中。</p>
霍光震惊道:</p>
“原来李广之所以被任命为偏师主将,是出自陛下的授意?”</p>
霍去病冷笑道:</p>
“若是按我的性格,直接就让李广那老东西当个后将军,追击败亡匈奴时再让他捞点军功,陛下看他可怜不定也能赏他一个关内侯。”</p>
“可舅舅宅心仁厚,还是给了李广偏师主将的职位,目的就是为了让李广获得更多功劳,名正言顺地晋升列侯。”</p>
“李广这个老废物抓不住会,居然在大漠中迷路,战后羞愧自杀,这和舅舅有什么关系?”</p>
“李敢这个老废物生的废物,不过是跟着我混了个的关内侯,却竟然敢去刺杀舅舅!”</p>
霍光心中震撼不已。</p>
李广自杀,是这段时间众人提起漠北之战的热门话题之一。</p>
但霍光是真没想到,卫青表面上看似针对打压李广,实际上却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这位老将军实现封侯梦想了。</p>
总不可能卫青违抗刘彻旨意,压上身家性命来帮李广吧?</p>
但凡是个有脑子的人都不可能这么做的。</p>
霍光忍不住道:</p>
“既如此,舅舅为何不将此事出,洗刷众人对他的误会呢?”</p>
李广实在是太得人心了。</p>
再加上自杀带来的悲情,人们在谈论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都倾向于责怪卫青气量太,故意打压李广。</p>
而卫青从漠北回归至今,从未在任何场合辩解过一句。</p>
这反而更让众人觉得卫青是心虚了,对卫青的抨击有增无减。</p>
霍去病叹了一口气,罕见地露出一丝无奈表情。</p>
“出事实真相?傻弟弟,你是想要让天下人都知道,真正害死李广的其实是陛下吗?”</p>
霍光张口结舌。</p>
是啊,真正害死李广的,还真就是刘彻。</p>
要么刘彻直接不让李广上战场,要么刘彻就完全信任上战场的李广。</p>
以上两种选择,李广纵然会战败,也不至于自杀。</p>
可刘彻偏偏选择了又让李广上战场,又不信任李广。</p>
最终导致了李广这个最为悲剧的结局。</p>
这件事情如果卫青当真出来,刘彻这个皇帝肯定会被骂惨了。</p>
但这对卫青又有什么好处?</p>
古往今来,只有臣子给皇帝背黑锅的,哪里有臣子甩锅给皇帝的?</p>
卫青若是出真相,那真就是找死了。</p>
就在霍光还沉浸在震撼之中时,霍去病又一次开口了。</p>
“伴君如伴虎,明白吗?”</p>
“永远记住,在陛</p>
</p>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扶苏忍不住感慨道:</p>
“没想到这位冠军侯霍去病看起来是一个非常鲁莽直爽的人,却有如此睿智冷静的一面。”</p>
秦始皇闻言,顿时笑了起来。</p>
“霍去病怎么可能是一个鲁莽的人?”</p>
“一个鲁莽的人,不可能每次出征都能获胜的。”</p>
“确切地,用来形容霍去病的最佳词语是‘胆大心细’。”</p>
扶苏仔细思考了一番,不由恍然。</p>
“父皇得对,确实如此。”</p>
霍去病胆子很大,所以才敢十八岁就带着八百骑兵突袭匈奴营地。</p>
霍去病心思足够细腻,所以才能仅仅凭借着一些不起眼的异常就分析出李敢刺伤了卫青的真相。</p>
“这位冠军侯,还真是不简单啊。”</p>
秦始皇心情似乎很好,笑着开口道:</p>
“十八岁就能凭军功封侯,独立击破了匈奴右贤王、左贤王两部主力,让匈奴大单于闻风丧胆,二十二岁便能封狼居胥成为汉朝大司马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鲁莽无脑之人呢?”</p>
“鲁莽,无非是霍去病一直以来给别人看的人设罢了。”</p>
“谁觉得这位冠军侯是鲁莽无脑的,谁就是真正的没脑子!”</p>
扶苏闻言,顿时有些赧然。</p>
秦始皇最后这句话,多少让扶苏有点对号入座了。</p>
扶苏赶忙转移了话题。</p>
“父皇觉得霍去病会怎么报复李敢呢,还是他会和卫青一样什么都不做?”</p>
秦始皇忍不住笑了起来,笑着又叹了一口气。</p>
“你难道忘了朕刚刚过的话吗?”</p>
“人设!”</p>
“霍去病要做的,当然就是最符合他人设的那种选择了。”</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卫青被李敢刺伤这件事情,就这么风平浪静地过去了。</p>
所有的当事人和知情人都没有开口向外界披露,就好像这件事情从来没发生过一样。</p>
新的一年到来了。</p>
刘彻并没有继续发动战争的意图。</p>
一来,匈奴人已经真正元气大伤,汉朝现在忙着吞并漠南草原,也不需要立刻再去漠北和伊稚斜硬碰硬。</p>
二来,上一次的战争对大汉国力资源的消耗实在是太惊人了。</p>
出征的二十万匹战马竟然只有三万匹回来,整整消耗了十七万匹战马!</p>
坦白,就算是死了十七万人,恐怕都没有这十七万匹战马的损失来的更大。</p>
大汉国库这回是彻彻底底的破产了。</p>
而丝绸之路也才刚刚搭起一个架子,规模的商队活动将将出现没有几个月,压根还不到能给大汉带来源源不断巨额贸易收入的阶段呢。</p>
刘彻除非是真疯了,不然只能暂时忍耐,等待国力恢复。</p>
他也只能举办一下宴游,打打猎,用对那些上林苑中野兽的屠杀,来消除一下心中对战争的渴望。</p>
又长高了一点的霍光和诸多侍中一起骑马跟随在刘彻身后。</p>
他和以往一样低调,并未靠近刘彻,而是在整个队伍最后面。</p>
霍光打量着周围,发现卫青没有来。</p>
此时,一群野兽正好被羽林军赶了出来。</p>
其中就有一只颇为雄壮的大老虎。</p>
老虎虽然是百兽之王,但在面对全副武装的人类时,依旧只能和平日里的猎物一起狼狈奔逃。</p>
刘彻兴致勃勃,大笑道:</p>
“诸位卿家,谁给朕杀了这头猛虎!”</p>
李敢立刻策马上前。</p>
</p>
“陛下,且看臣来和这大虫一博!”</p>
就在李敢刚刚冲出去之时,刘彻身旁的霍去病微微一笑,从背后取下长弓。</p>
“陛下,臣来献丑了。”</p>
紧接着,霍去病弯弓搭箭。</p>
弓如满月。</p>
嗖!</p>
箭似流星,在空中飞射而过,准确无误地命中了李敢,穿透他的后心,箭尖从胸口处露出来。</p>
李敢露出不敢置信的眼神,整个人从马背上坠地,当场气绝。</p>
人群最后方的霍光看着这一幕,只感觉脑子轰一下,一阵空白。</p>
大队奔驰的人群瞬间停下。</p>
就连皇帝刘彻也是一脸的意外和震惊。</p>
“去病儿,你”</p>
众人鸦雀无声,只有马儿在不停打着响鼻,似乎是疑惑刚刚跑了没几步,背上的主人为何会突然停下。</p>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霍去病的身上。</p>
关内侯李敢,竟然被冠军侯霍去病当众一箭射杀?!</p>
霍去病脸上露出了一个很不明显的意外表情,下马朝着刘彻请罪。</p>
“陛下,臣杀了李敢。”</p>
这句话一出来,在场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声和惊讶声。</p>
本以为是个误会。</p>
但从霍去病的语气神态来看,分明就是有备而来!</p>
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敢?众人心中无比疑惑。</p>
只有在队伍最后方的霍光,浑身发抖。</p>
霍光当然知道霍去病为何会杀掉李敢。</p>
因为卫青!</p>
在漠北之战归来后,卫青因为战功明显不如霍去病,受追捧的程度大不如前。</p>
许多卫青之前的家臣门客,都纷纷改投到了风头最盛的霍去病麾下。</p>
许多人甚至觉得,卫青和霍去病这对舅侄因为争权夺利基本上已经闹翻了。</p>
只有霍光知道,自家兄长一直以来心中对舅舅卫青都是无比敬重。</p>
甚至表面上两人的疏远,都是在卫青的极力要求下而为之。</p>
霍光能理解卫青。</p>
两位大汉军方最高领袖竟然亲密如一家人,当皇帝的还能睡得好觉吗?</p>
霍去病杀李敢,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给卫青报仇!</p>
刘彻脸色铁青,死死地盯着霍去病。</p>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p>
李敢并不仅仅是关内侯而已。</p>
在李广死后,李敢还接任了李广的光禄勋(郎中令)之职,是大汉九卿之一,国之重臣。</p>
霍去病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一箭杀了这样的人,刘彻心中震怒可想而知。</p>
霍去病并未解释,而是垂首道:</p>
“臣愿领罪。”</p>
镜头一转,卫青、霍去病、霍光三人跪在了刘彻面前。</p>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p>
刘彻脸色虽然依旧阴沉,但语气却和缓了不少。</p>
卫青诚恳道:</p>
“此事因臣而起,还请陛下恩准臣辞去所有官职,归还爵位封地给朝廷,回家养老。”</p>
霍去病急了,忙道:</p>
“陛下,此事是臣自作主张,事先并未告知舅舅,臣愿意独自领受所有责罚,还请陛下不要责罚舅舅!”</p>
刘彻大怒,直接拍了桌子。</p>
“混账东西,还给朕上演舅侄情深来了?”</p>
刘彻将卫青和霍去病骂得狗血淋头。</p>
一旁的霍光倒没有被波及,但霍光心中分外惶恐不安。</p>
这件事情可是直接关系到亲大哥霍去病的未来,甚至是性命!</p>
也不对,大汉是可以允许赎买死罪的,大哥最多也就是赎买罪名后被废为庶人吧。</p>
大秦世界,皇宫大殿里已经是一片哗然。</p>
蒙恬忍不住道:</p>
“这冠军侯,简直是目无王法啊。”</p>
王离也是一脸的不敢置信。</p>
“竟然将私仇凌驾于国事之上,实在是太过分了。”</p>
群臣纷纷开口,对霍去病的行为进行了抨击。</p>
大秦,可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法治国家。</p>
负责变法的商鞅,当年在和大秦守旧派大臣辩论的时候就过。</p>
“老秦人勇于私斗,怯于公战。”</p>
意思就是,大秦的老百姓“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时候特别猛,二话不拿刀就砍。</p>
但真正上战场为国家打仗的时候,往往会被晋国、魏国的军队吓到,砖头就跑。</p>
这也是为什么秦国在春秋和前半个战国时代一直被晋国、魏国两代中原霸主压制的原因。</p>
为此,商鞅在变法中禁止私斗,对私下械斗的人处以极为严厉的打击。</p>
变法成果斐然,在大秦严密的法律遏制下,大秦内部私斗基本绝迹</p>
对外战争中,由于有了“二十级军功爵制度”这个所有人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奖励,老秦人士兵也一个个在战场上也是豁出命去搏杀。</p>
最终才有了大秦六代君王继往开来,秦始皇嬴政灭亡六国的辉煌事迹。</p>
有这么一段历史在,大秦人对李敢、霍去病这种明显属于私斗的行为是完全无法容忍的。</p>
扶苏叹了一口气,道:</p>
“霍去病也算是情有可原吧,毕竟是李敢主动找的事。”</p>
秦始皇哼了一声,道:</p>
“那可不是这么。”</p>
“国家最基本的就是法律,若一个个大臣都像李敢、霍去病这样因为私人恩怨随意刺杀屠戮大臣,这个国家不是乱套了!”</p>
“还有这个卫青,既然李敢犯法,就应该立刻禀报朝廷,让皇帝来秉公处置。”</p>
“他却执意隐瞒想要息事宁人,搞的事情最后越来越大。”</p>
秦始皇越越是无语,最后终于忍不住吐槽了一句。</p>
“这个所谓的大汉朝廷,压根就是一个草台班子!”</p>
“什么狗屁的汉承秦制,但凡这大汉继承了大秦哪怕一半的严密制度,也搞不出这种破事来!”</p>
汉初世界,刘邦勃然大怒,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p>
“这个卫青,到底在搞什么东西。”</p>
“蠢材,真是蠢材!”</p>
刘恒愣了一下,心翼翼地提醒道:</p>
“父皇,此事不是霍去病杀了李敢吗?”</p>
刘邦翻了一个白眼,道:</p>
“你以为朕糊涂到连基本事实都不清楚?”</p>
“若是卫青当时就把李敢一剑杀了,接下来哪里还有这么多事?”</p>
刘恒哑然。</p>
合着搞了半天,父皇您对卫青不满,就是因为卫青当时没有一剑杀掉李敢?</p>
刘恒哭笑不得,道:</p>
“卫青应该也是对李广心怀愧疚,所以无法下吧。”</p>
且不卫青武艺能不能打得过更加年轻的李敢。</p>
就算打不过,事后卫青只要禀报给刘彻,知晓李广之死来龙去脉的刘彻肯定是会倾向于卫青的。</p>
卫青在这件事情上,其实是吃了亏,还差点送了命,最后还默默地帮皇帝刘彻背了锅。</p>
现在还要被刘邦臭骂。</p>
只能,惨,太惨了。</p>
萧何咳嗽一声,道:</p>
“李敢之死,罪有应得。”</p>
“只不过霍去病这般做法,也确实不智。”</p>
曹参陈平周勃等人纷纷赞同萧何的看法。</p>
事情的经过其实很明显,卫青只不过是按照皇帝的命令行事,从头到尾都是无辜的。</p>
都已经给了李广能给的最好会了,李广自己迷路</p>
给你会你不中用,还要怪罪给你会的人,没有这种道理。</p>
一直很沉默的儒家大臣叔孙通突然开口笑道:</p>
“霍去病此举,倒是附和孔圣人所言。”</p>
着,叔孙通抑扬顿挫地念起了一段孔夫子的名言:</p>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p>
“卫青以德报怨,自身反受其害。”</p>
“霍去病以直报怨,事情一了百了,岂非快哉!”</p>
在场的儒家大臣们也纷纷表示赞同。</p>
孔夫子的话,没毛病!</p>
受后世只会给皇帝舔靴子的软蛋儒生们影响,现代很多人都觉得儒家就是纯纯的怂货思想。</p>
这其实完全误解了儒家先贤。</p>
孔夫子可是身高一米八,人高马大,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拿着武器带着弟子去和拦路土匪对砍的猛人!</p>
后世画像上那个慈眉善目的孔夫子,怎么呢,夫子本人看到画像都要笑出声。</p>
孔夫子当年有个政敌。</p>
按照后世儒生的做法,那肯定就是想办法把政敌批倒批臭,然后栽赃陷害各种阴私段,最后让政敌全家被皇帝诛杀。</p>
孔夫子怎么做的?</p>
直接上去一剑,把这个叫做少正卯的政敌给砍了。</p>
对,就这么简单。</p>
肉身抹除!</p>
孔夫子的弟子们呢,对此也非常乐见。</p>
还给这件事情起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孔子诛少正卯”。</p>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后来的荀子。</p>
这些春秋战国时代,最早的一批儒家先贤,那就没有一个怂的。</p>
孟子多次大骂齐国国君鱼肉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震古烁今,闪耀华夏五千年的名言就是出自孟子之口。</p>
荀子更不必,身为大儒居然培养出了李斯、韩非这两个法家巨头,搞得后来多次被儒家后代弟子将其开除出儒家文庙。</p>
和这些极具个人风格的犀利儒家先贤相比,后来的儒家嘛</p>
正合了孟子过的一句话。</p>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