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738章 刘彻的爱情,刘邦觉得刘彻疯了!
    从刘彻的角度来看,李广利的这一次远征耗费时间是相当长的。</p>

    来回差不多两年时间。</p>

    这也引发了大汉朝堂中不少的质疑声。</p>

    刘彻倒是心态还不错。</p>

    一方面,他大概一两个月就会收到李广利的捷报,基本上都是又攻克了什么国家之类。</p>

    另外一方面,眼下的情况依旧还是没有出乎刘彻意料之外。</p>

    李广利一路打过去,虽然是预想中最麻烦的情况,但至少还在掌控之中。</p>

    刘彻兴冲冲地拿起了这份八百里加急。</p>

    看着看着,他的脸色变了。</p>

    砰的一声,刘彻拍了桌子。</p>

    “废物,李广利这个废物!”</p>

    “九成的战损率,他竟然还有脸回来!”</p>

    刘彻气坏了。</p>

    先有赵破奴全军覆没,十成全没了。</p>

    现在又有李广利,十成里没了九成。</p>

    接连这两场败仗,犹如两记响亮的耳光重重扇在刘彻脸上。</p>

    对刘彻来,这根本无法接受!</p>

    在场的几名侍中,在传阅了一番这个八百里加急之后,也傻眼了。</p>

    远征嘛,有损失很正常。</p>

    但李广利这个损失,实在是大得太惊人了。</p>

    三万三千将士,在西域折戟沉沙。</p>

    按绝对数字来,比赵破奴的两万骑兵还要多了差不多一倍!</p>

    霍光沉吟片刻,开口道:</p>

    “陛下,看来之前朝廷这边的设想还是过于乐观了,贰师将军一路打过去,损耗过于严重。”</p>

    刘彻怒气冲冲地开口道:</p>

    “之前张骞带着几百人就能横行西域,让各个诸侯国臣服。”</p>

    “他李广利带着三万多大军却损兵折将,简直就是废物!”</p>

    刘彻的心态都有点崩了。</p>

    打败仗其实并不要紧。</p>

    但也没让你李广利打一个这么大的败仗啊。</p>

    更坑的是,李广利明明都已经到了大宛国,却并没有完成带回大宛马的任务。</p>

    是,没错,所有人都知道带回大宛马只不过是明面上的任务而已。</p>

    但你李广利好歹也带个三五匹大宛马回来给朕交差啊。</p>

    现在好了,又损兵折将,又没有完成任务。</p>

    你让朕怎么处置你?</p>

    事实上,已经有人开口了。</p>

    “陛下,李广利打了这么大一个败仗,按律应该处斩!”</p>

    这倒还真不是故意针对李广利。</p>

    多年前,飞将军李广带着一万骑兵被匈奴左贤王部全歼,李广就被判处的死刑。</p>

    一万战损都够死刑了,李广利折损三万三千人,严格判起来除了李广利本人要被处死外,他的家人也得流放受刑!</p>

    听着大臣们对李广利的责备,刘彻反而从愤怒中冷静了下来。</p>

    对刘彻来,一个李广利当然狗屁不是。</p>

    但李广利毕竟是李夫人的姐姐。</p>

    李夫人,是刘彻这辈子里非常难得的,动过真感情的女人。</p>

    第一任皇后陈阿娇,只不过是王娡安排,刘彻用来争夺皇帝位置的工具人。</p>

    现任皇后卫子夫,也不过是刘彻用来证明自己可以生育,用来斗垮陈阿娇的工具人罢了。</p>

    卫子夫当然还有其他好处,比如她的“嫁妆”卫青和霍去病,以及大汉帝国太子刘据,还有这些年来对后宫的管理。</p>

    但这些都和感情没有什么关系。</p>

    能让刘彻这样的千古大帝动情,李夫人应该算是非常特别的一个女人了。</p>

    李夫人只有两个哥哥,二哥李延年已经是个入宫的太监,按照大汉传统的看法,也只有李广利还算是真正的亲人。</p>

    刘彻并不愿意因为这一次失败就处死李广利。</p>

    毕竟李夫人在临终前可是拜托刘彻要照顾好这两个哥哥的。</p>

    刘彻深吸一口气,冷冷道:</p>

    “派人八百里加急前往河西,让李广利不得入玉门关一步!”</p>

    这既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保护。</p>

    李广利如果回到长安,那大汉朝廷上下肯定是立刻炸锅。</p>

    群情激奋之下,刘彻要保住李广利的难度就大很多。</p>

    紧接着,刘彻又开口道:</p>

    “发动全国之力,重新抽调和组织兵马。”</p>

    “征发七科谪,允许民间勇士随军获取战功。”</p>

    “朕,要再征西域!”</p>

    会议很快结束,霍光离开宫殿。</p>

    作为如今资历最深的侍中之一,霍光每日里除了随侍在刘彻身边之外,还有许多公务需要去完成。</p>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p>

    “开口保住李广利的性命,这不像你的风格。”</p>

    霍光回头,看到了金日磾熟悉的脸庞。</p>

    “傻子都知道陛下是不可能杀李广利的,我无非也是顺势而为。”</p>

    金日磾稍微加快了脚步,跟霍光并肩而行。</p>

    “你平日里可不会第一个对朝政大事开口话,看起来你似乎有些着急。”</p>

    “怎么,是因为太子的事情?”</p>

    霍光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平淡地开口道:</p>

    “太子是在天上的人物,不是我们这些站在地上的臣子所能随意揣测和把控的。”</p>

    金日磾啧了一声,道:</p>

    “所以你就是想要保住太子,你应该知道,太子殿下现在很虚弱,又是所有人的众矢之的。”</p>

    霍光淡淡道:</p>

    “能保住太子的只有陛下,金日磾,你今天的这些话很危险。”</p>

    金日磾停下脚步,目送霍光离去。</p>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摇了摇头,旈珠一阵晃动。</p>

    “这个刘彻,又来了。”</p>

    扶苏也是颇为不解。</p>

    “汉武帝为了亲信之人接连违背律法,他难道就不知道这会给大汉带来大麻烦吗?”</p>

    作为一个从接受法家教育的大秦皇子,扶苏是很不能理解这种做法的。</p>

    秦始皇笑了起来,道:</p>

    “在刘彻心里,法律无非就是他用来控制臣子的工具罢了。”</p>

    “既然只不过是工具,那就没有什么违背不违背的法。”</p>

    人怎么可能违背工具呢?</p>

    扶苏沉吟片刻,道:</p>

    “可这会削弱汉武帝在臣民之中的威望吧。”</p>

    秦始皇嗯了一声,道:</p>

    “刘彻应该是自以为可以在大汉中一不二了,他已经不在乎什么臣民威望,因为他已经是大汉的天。”</p>

    “他太骄傲自满了,这种行为会给他带来很多的麻烦。”</p>

    扶苏会意,开口道:</p>

    </p>

    “法律是最有利于皇帝的,当皇帝违背了法律,其实就是损害了皇帝自己的利益。”</p>

    这句话其实是之前秦始皇教过扶苏的话。</p>

    秦始皇赞许地看了扶苏一眼,道:</p>

    “就是这个道理。”</p>

    扶苏疑惑地开口道:</p>

    “儿臣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多皇帝都知道法律对自己最有利,却偏偏喜欢徇私枉法呢?”</p>

    最有利于自己的法律都不去执行,这不是傻是什么?</p>

    秦始皇摸着花白胡须,缓缓道:</p>

    “因为在这些皇帝的心里,法律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工具不好用可以换,没有必要太多的去纠结这种事情。”</p>

    “只是他们不知道,法律这个工具并不仅仅是影响皇帝本人,而是影响整个王朝所有臣民。”</p>

    “当皇帝都带头违反法律的时候,还指望</p>

    “别的皇帝肆意违反法律,是因为他们太愚蠢。而刘彻在这么重大的事情上违反法律,则是因为他太骄傲自满,太过于目空一切了。”</p>

    “他总会付出代价的。”</p>

    扶苏试探性地问道:</p>

    “父皇的意思是刘彻在接下来的第二次西征战役中还是会继续失败吗?”</p>

    秦始皇摇头道:</p>

    “不,别人可能会继续失败,但以刘彻千古大帝的才能,只要他愿意倾国之力去做,第二次西征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可能是胜利。”</p>

    扶苏更加疑惑了,道:</p>

    “既然会胜利,那代价又是什么呢?”</p>

    如果胜利就是付出的代价,那想必所有皇帝都不介意这样的代价越多越好。</p>

    秦始皇呵呵一笑,淡然道:</p>

    “有些东西是显性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得到。”</p>

    “有些东西是隐形的,只有时间才能慢慢验证。”</p>

    “看着吧,应该不用多久,我们就能看到刘彻付出的代价究竟是什么了。”</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在赵破奴和李广利接连两次失败后,大汉朝廷内部的舆论明显发生了一些变化。</p>

    大夫邓光越众而出,持芴板,对着刘彻开口道:</p>

    “陛下,大汉两次战争都失败了,臣以为此刻并不是继续大动干戈的最好时。”</p>

    “不如先休养生息数年,等大汉国力恢复,再行出征。”</p>

    邓光的话,很快就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p>

    “是啊陛下,如此密集的出征,劳民伤财,实在是没有任何必要。”</p>

    “陛下,先暂缓几年吧。”</p>

    这种意见,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不的声势。</p>

    对刘彻这种穷兵黩武疯狂打仗的方式,汉朝内部明显已经有些忍无可忍了。</p>

    单单是过去的六年时间,汉朝发动的大规模战争就有灭南越之战,灭朝鲜之战,赵破奴策应左大都尉之战,李广利征讨西域之战这四场战争。</p>

    考虑到赵破奴以及李广利两人都花费了两年时间,事实上过去六年时间里大汉一直处于战争状态。</p>

    以为这就完了?</p>

    不。</p>

    刘彻登基三十多年,大汉真正处于和平的年份,不超过三年。</p>

    其他时间里并不是没有战争,只不过是一些规模比较,并没有载入史册的战斗罢了。</p>

    对刘彻几乎永无休止的战争,没有一个大臣不感到厌烦。</p>

    但刘彻能打赢啊。</p>

    大汉一直在开疆拓土,一直在胜利啊。</p>

    大汉朝的最高权力通过侍中们的中朝,一直牢牢掌控在刘彻中啊。</p>

    军队一直是刘彻死心塌地的支持者啊。</p>

    过去,有霍去病和卫青的坐镇,群臣们真的是连一句反对的话都不敢。</p>

    现在卫青都死了差不多三年,总该让人句话了吧?</p>

    刘彻看着面前诸多反对的大臣,脸色渐渐变得阴沉下来。</p>

    这些家伙</p>

    竟然敢反对朕!</p>

    刘彻冷冷地开口道:</p>

    “邓光,削去你所有官职,滚吧。”</p>

    就这么一句话,直接让大殿中所有人都变得安静了下来。</p>

    刘彻又看向站在邓光两边,同样力劝刘彻,反对继续开战的大臣。</p>

    “你们也滚,不用在大汉朝廷干下去了。”</p>

    三人脸色变得无比苍白。</p>

    邓光忍不住道:</p>

    “陛下,臣只不过是发表意见,难道朝议上连各抒己见都不行了吗?”</p>

    面对着邓光的质疑,刘彻只是冷冷一笑,没有什么表情地开口道:</p>

    “朕让你滚,没听到?”</p>

    “还是,你想要朕下旨,让宫廷侍卫把你的官帽官服都脱下来,然后扔出皇宫大门之外?”</p>

    话都到这个地步了,邓光还能些什么?</p>

    看着邓光三人仓皇离去后,刘彻环视一圈在场群臣。</p>

    “你们的话刚刚朕没有听清楚,谁来再给朕一遍?”</p>

    一阵沉默后,桑弘羊越众而出,恭敬道:</p>

    “臣认为,大汉的财政是完全有能力支持征服西域的,臣保证完成后勤方面的事项!”</p>

    看着桑弘羊,不少大臣心中暗骂不已。</p>

    这条敛财的老狗,该死的马屁精。</p>

    但还别,桑弘羊站出来了这么一番话,的确是缓和了气氛。</p>

    其他群臣纷纷起身,表示坚决赞同陛下的英明意见。</p>

    其中包括了不少对开战表示极力反对的大臣。</p>

    甚至有些人刚刚还口沫横飞表示开战绝对不行,现在却舞足蹈,一副恨不得明天就踏平大宛国的激进主战派模样。</p>

    霍光安静地看着这一切。</p>

    官场嘛,就得有这种唾面自干的本事。</p>

    基础技能,没什么值得惊讶的。</p>

    只不过依旧还算年轻的霍光,每次看到这一幕总有点生理上的不适。</p>

    刘彻露出笑容,道:</p>

    “很好,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这两天宫里就会发出旨意。”</p>

    “所有人各司其职,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新的西征军队组织起来!”</p>

    众人齐声应是。</p>

    突然,有人开口问了一句。</p>

    “陛下,新的西征,由谁来当主将呢?”</p>

    这个问题又让大殿沉默下来。</p>

    李广利这个打了败仗的家伙,肯定是指望不上了。</p>

    名将凋零的大汉,还有谁能站出来力挽狂澜?</p>

    当年卫青霍去病双星闪耀的时代,终究永远地离去了。</p>

    刘彻并没有让众人等待太久,他甚至是立刻就给出了答案。</p>

    “让李广利戴罪立功吧。”</p>

    汉初世界中,刘邦一口水直接喷了出来。</p>

    “什么,这个刘彻还要继续用李广利?”</p>

    “他疯了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