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110章 忠心耿耿李定国,忧心忡忡小顺治
    大明世界之中,气氛又一次凝固。</p>

    不少大明臣子甚至都已经习惯这种气氛了。</p>

    他们心中虽然还有担心朱元璋突然暴怒的恐惧,但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心慌不安。</p>

    “反正陛下应该也已经习惯了”不少人心中暗想。</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高州。</p>

    病榻上的李定国接到了来自永历皇帝朱由榔的信,顿时大怒。</p>

    “大哥他是疯了吗?他怎么敢这么做!”</p>

    惊怒之下,李定国的病情又开始恶化。</p>

    一旁服侍的李夫人赶忙上前安慰,一番忙活下来,李定国终于恢复了冷静。</p>

    他目光深邃地开口道:</p>

    “眼下我军已经大举进入广东境内,若此刻撤兵,于事无补。”</p>

    撤回去又能做什么,难道要北上安龙府,强行解救永历皇帝朱由榔,不惜因此和孙可望兵戎相见?</p>

    对于一心想要光复华夏的李定国来,内讧属于他一直以来都极力想要避免的选择。</p>

    如果真想要内讧,当初在湖南知道孙可望想要暗害自己夺取兵权的时候,李定国就已经发兵攻打孙可望了。</p>

    “也只有依靠文秀了。”</p>

    思来想去,李定国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刘文秀身上。</p>

    他强撑病体,写了一封信给刘文秀。</p>

    信中言辞恳切,希望刘文秀能打消孙可望这种不合时宜的想法。</p>

    命人将信送出之后,李定国又下令。</p>

    “抓紧让全军备战新会,做好郑成功不来,我们独自攻打新会的准备。”</p>

    通过各路广东起义军,以及广州府那些依旧心向大明士绅、官员们暗中传递出来的情报,李定国对如今广东境内清军的空虚是颇为了解的。</p>

    但他还是决定以“先易到难”的方针,先打新会,再打广州。</p>

    白了,他心中还是对郑成功怀有一丝希望!</p>

    于是,李定国又再度强撑病体,给郑成功也写了一封信。</p>

    这下子,就连李定国的夫人也看不下去了,劝道:</p>

    “大王,咱们何必急于一时呢?明天再写也是一样的。”</p>

    一脸病容,看起来疲倦无比的李定国苦笑一声。</p>

    “唉,能做一点是一点。”</p>

    “我是真不想贻误军,恨不得早一天光复大明啊!”</p>

    看着金幕画面中形容憔悴的李定国,历朝皇帝心中都不由涌现出几分感动。</p>

    秦始皇嬴政:一个来自农民军的领袖,才是所有人中唯一一个全心全意为华夏着想的人!</p>

    汉高祖刘邦:这人啊,一旦身居高位,有了权势,就会变。郑成功以前爱国,如今不也只想着割据称雄?</p>

    汉武帝刘彻:割据有什么意思?就应该胸怀天下,统一天下!郑成功、孙可望这种,太家子气!</p>

    隋文帝杨坚:感觉南明这些掌权者,大部分都是那种富即安,只要有点地盘就行的类型,不是真正的雄主。</p>

    宋太祖赵匡胤:你看看南明这些皇帝都是什么垃圾,就能明白为什么臣子是这样了,上梁不正下梁歪!</p>

    明太祖朱元璋:</p>

    播放这么多部视频,老朱第一次如此密集的无语。</p>

    北京,紫禁城。</p>

    “陛下,孙可望部在湖南大量集结兵马,似乎打算开启进攻!”</p>

    “陛下,长江口不断遭受张名振、张煌言等叛军入侵,江南总督马国柱告急!”</p>

    “陛下,福建使者传回消息,郑成功似乎无意议和。”</p>

    </p>

    “陛下,广东尚可喜、耿继茂联名上书,恳请朝廷火速发兵救援!”</p>

    少年顺治皇帝听到这么多的告急,整个人都要碎掉了。</p>

    “诸位卿家,你们,现在应该怎么办?”</p>

    顺治看着朝堂上这些新面孔,心中也是唏嘘不已。</p>

    但凡是入关时的那一批元老还在,局势再乱顺治心中也不会这么慌。</p>

    镜头转移向群臣。</p>

    坐在最上首的除了各大议政王之外,就是四名大臣。</p>

    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p>

    这些都是顺治皇帝亲政后逐渐提拔起来的心腹。</p>

    索尼沉吟片刻,开口道:</p>

    “陛下,四路战场中,湖南孙可望部实力最强,必须让洪承畴全力应对。”</p>

    “江南是大清财赋税赋最重要的来源,绝对不能有失,马国柱的兵马是不能动的。”</p>

    鳌拜点头道:</p>

    “正好朝廷不是让福建金励部撤兵北上浙江吗?就让金励部先协防一下江南,这样张名振、张煌言就无可乘了。”</p>

    顺治道:</p>

    “那广东方面怎么办?”</p>

    大殿中陷入一阵短暂沉默。</p>

    过了好一会,鳌拜才不紧不慢地道:</p>

    “广东是四路战场中最不重要的那个,就算丢了,也没有太大的影响。”</p>

    “只有等到其他三路平定下来,朝廷才有余力支援广东。”</p>

    遏必隆道:</p>

    “臣认为,只要能拖住福建郑森(郑成功)部,令其不支援广东李定国部叛逆就足够了。”</p>

    “以李定国的实力,至少也要一年半载才能打下广州,朝廷那时候完全有能力抽调兵马抵达支援了。”</p>

    顺治呼出一口气,点头道:</p>

    “朕明白了。四川吴三桂那边能不能动一下?”</p>

    苏克萨哈道:</p>

    “臣前段时间刚刚从四川回来,该省人口如今十不存一,粮草是个大问题。”</p>

    “吴三桂部占领四川已半年多,但平日粮草都无法自给自足,必须从汉中长途运输,再加上吴部自行屯田才能解决。”</p>

    “除非朝廷大量调拨资源给吴三桂,否则其部是没有任何南下贵州能力的。”</p>

    顺治闻言,又道:</p>

    “那能否将吴三桂部调到湖广?”</p>

    索尼摇头道:</p>

    “在重庆东部、湖北西部的大巴山中,有李自成余孽‘十三家’存在。”</p>

    “吴三桂部想要调到湖广,得先北上汉中,路程太长。”</p>

    “况且吴三桂部调离会让孙可望叛军不费吹灰之力夺取四川,臣认为此举不可行。”</p>

    顺治无语了。</p>

    “大清的疆域越来越广,怎么朕反而感觉能用的兵力越来越少了呢?”</p>

    众人闻言,也是一阵沉默。</p>

    没办法,满清就这十万人。</p>

    一次性要投入四五个战场中,还要兼顾京师、北部喀尔喀、中原江南西北各省防务。</p>

    真的是心有余力不足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