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当知道李定国在新会之战失败的消息。</p>
但对于李定国麾下军队究竟还剩下多少实力,他并没有得到特别确切的情报。</p>
这也是一直以来他为何坐视李定国带着朱由榔前往昆明,却不敢轻举妄动的最重要原因。</p>
张虎毕竟是在昆明亲自见过李定国兵马的,又是孙可望的心腹。</p>
有了这样的通风报信,孙可望心中已经开始跃跃欲试,考虑起要不要攻打昆明,灭掉李定国的问题。</p>
白文选在一旁听完这些,心中顿感不妙。</p>
“国主,我对您的忠诚也是一直都没有变过的,之前只不过是一些误会。”</p>
“还请国主调拨两万兵马给我,我必可直下昆明,将李定国擒拿到国主面前!”</p>
孙可望视线落在白文选身上,脸上随即露出冷笑。</p>
“白文选,你这个叛徒,真把本王当成傻子不成!”</p>
“来人啊,把这个叛徒给本王拿下,斩首示众!”</p>
若白文选听话,把朱由榔弄到贵阳来,哪里还有这么多事情?</p>
听到孙可望的命令之后,在场的诸多部下都吃了一惊,纷纷给白文选求情。</p>
“国主,白文选之前也为您立下了不少功劳,还请国主开一面。”</p>
“国主,白文选一时糊涂,惩戒一番即可,何必如此呢?”</p>
白文选之前也是孙可望的心腹,自然是有人脉在的。</p>
孙可望见众人一面倒的求情,心中也动摇了。</p>
此刻的孙可望,可谓是内忧外患。</p>
在众人齐声反对的情况下,他也不敢负气杀掉白文选,这可能会引发孙可望势力集团内部更大的动荡和叛乱。</p>
于是孙可望就改口道:</p>
“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绑起来打五十板子!”</p>
事实证明,白文选虽然在永历皇帝这件事情上和孙可望意见相左,但他对孙可望的忠诚犹在。</p>
在一番惩戒后,孙可望又将白文选重新纳入麾下。</p>
而朱由榔、李定国的示好,对于孙可望而言就属于纯纯的蹬鼻子上脸。</p>
孙可望开出条件,要求李定国亲自前往贵阳请罪,才愿意和好。</p>
这明摆着是想要诱骗李定国前往贵阳囚禁或者杀害,李定国也不可能同意。</p>
双方的关系,就这样陷入了和之前一般无二,只需要谁往前稍微走一步就会彻底决裂的僵持中。</p>
看到这里,三国世界之中,刘备摸着胡须,连连摇头。</p>
“看来,南明的内战这一次又是不可避免了。”</p>
关羽大感不满,原本就很红的脸庞变得越发鲜艳,道:</p>
“都这种时候了,不想着抵抗满清收复中原,竟然只想着争权夺利,简直混账!”</p>
张飞嘿嘿一笑,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道:</p>
“若是李定国能杀掉孙可望,及早统一南明内部,倒也不算什么坏事!”</p>
刘备下意识就想要吐槽张飞,却听到诸葛亮笑道:</p>
“三爷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p>
“一个庞大而分裂的南明,永远也不可能实现反攻满清的战略意图。”</p>
刘备闻言,心中不由一动。</p>
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p>
弱但权力集中的势力,其实是比庞大却分裂的帝国要更强的。</p>
商汤灭夏桀,周武灭商纣等等,华夏的历史上有太多这种以弱胜强,最终实现蛇吞象的例子。</p>
李定国如果能集中整个南明的人力物力,反而是比孙可望更有希望</p>
不对。</p>
刘备叹了一口气,道:</p>
“李定国似乎只擅长打仗而不擅长治理地方,就算他来掌权,南明恐怕也很难逆转。”</p>
诸葛亮嗯了一声,道:</p>
“从视频中展现的内容来看,孙可望其实才是南明群臣中最会治国的那个人。”</p>
</p>
“若李定国能真正和孙可望联共襄盛举,才是南明唯一的胜利之路。”</p>
张飞突然插了一句嘴。</p>
“不是还有郑成功吗?”</p>
诸葛亮失笑,摇了摇折扇,淡淡道:</p>
“郑成功在放弃支援新会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不再是这个棋盘上的棋,而仅仅是一枚有些作用,但又影响不了天下大局的棋子而已了。”</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永历朝廷君臣又一次召开了会议。</p>
“广西陷落了。”</p>
得知这个消息,在场众人的情绪都不是太好。</p>
但这其实也是众人早就明白的事情。</p>
李定国部主力既然已经护送朱由榔抵达昆明,清军不可能放弃这个好会。</p>
而李定国留在广西境内的部分兵马,实力也不足以抵挡清军的进攻。</p>
在洪承畴的统筹下,湖南南部的清军和广东尚可喜、耿继茂两藩兵马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就占领了南宁绝大部分州县。</p>
只有和云南、贵州接壤的几个州县还在南明控制之中。</p>
广西的丢失,本质上是孙可望、李定国两人冲突的外溢。</p>
这也导致永历朝廷和郑成功部的联络基本断绝。</p>
李定国收拢了一下情绪,开口道:</p>
“不管怎么样,收复故土势在必行。”</p>
从云南想要出击,无非就是三个接壤省份,四川、贵州、广西。</p>
贵州是孙可望的地盘,眼下暂时还没有撕破脸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考虑。</p>
那就只剩四川和广西。</p>
刘文秀主动开口道:</p>
“不如我去组织兵力,收复四川。”</p>
李定国略微沉吟一下,点头表示赞同。</p>
李定国必须要带领自己的主力镇守云南,提防孙可望从贵阳突然发动进攻。</p>
而刘文秀的封号是蜀王,负责反攻四川名正言顺。</p>
而且李定国的部队更加精锐,若是在刘文秀北伐四川期间孙可望突然去包抄刘文秀的后路,李定国也来得及发兵救援。</p>
想到这里,李定国心中也有些无奈。</p>
若是孙可望能尽弃前嫌,李定国就可以直接出兵收复广西,第三次剑指广东了。</p>
李定国想了想,又道:</p>
“陛下,为示之以诚,臣认为可以将孙可望在昆明的家眷都送往贵阳。”</p>
“这样的话,孙可望或许可以选择出征湖南,也能分担蜀王的压力。”</p>
朱由榔点头称是。</p>
在进入云南两个月后,李定国在昆明城郊亲自设宴,为孙可望家人送行。</p>
随后,永历皇帝朱由榔正式入驻孙可望在昆明的秦王宫之中。</p>
这些举动,事实上意味着南明朝廷仅剩的云南、贵州两个省份已经分裂成为两个相互敌视的政权。</p>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皇帝又开始讨论起来。</p>
秦始皇嬴政:朕觉得李定国还是太心慈软了,应该果断除掉孙可望的。</p>
汉武帝刘彻:朕赞同始皇帝的看法。</p>
宋太祖赵匡胤:你们的倒是轻松,孙可望兵马强盛,李定国刚刚失败,难道又要开启一次内战?</p>
唐太宗李世民:白文选都愿意站在李定国这一边,李定国完全可以利用永历皇帝的大义做文章,灭掉孙可望并不难的。</p>
之前孙可望想要篡位,就遭到了诸多部下的极力反对。</p>
再加上白文选的表现,足以证明大部分孙可望的部下是愿意站在民族大义这边的。</p>
李定国只要用民族大义、皇帝威望来对孙可望进行压制,拉拢和招揽孙可望的部下,那就非常有希望兵不血刃地吞并整个贵州。</p>
最多,也就是孙可望带着一部分死忠负隅顽抗罢了。</p>
明太祖朱元璋:李定国还是太心慈软,反而给自己留下了难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