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想通了。</p>
孙可望真正的错误并不是改朝换代。</p>
华夏历史上这么多改朝换代的成功例子,别人可以,孙可望当然也可以。</p>
孙可望真正犯的错,就是没有团结好该团结的人。</p>
试想,如果李定国、刘文秀都坚决地站在孙可望一边,那孙可望改朝换代的梦想不早就已经实现了吗?</p>
回到隋文帝这边。</p>
隋文帝当年为什么能改朝换代,用大隋取代北周?</p>
就是因为隋文帝团结了北周当时势力最强的关陇世家集团。</p>
当然,也并非全部。</p>
但只要大部分关陇世家都站在隋文帝这一边,隋文帝的改朝换代也就水到渠成。</p>
这才是刚刚隋文帝话语中真正的深意。</p>
民意,民心。</p>
这些东西,白了,不还是掌握在某些关键人物的中吗?</p>
只要能搞定这些关键人物,比如大隋的关陇世家家主,比如南明的李定国、刘文秀。</p>
那接下来要进行的改朝换代又有什么难度呢?</p>
李定国和刘文秀如果都站在了孙可望这一边,白文选、马进忠等人难道还敢继续反对吗?</p>
抓住关键!</p>
这,才是一个政治家真正应该具备的素质。</p>
而孙可望,虽然在治国方面颇有才干,可是在搞政治这方面,却是过于年轻!</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永历十一年(顺治十四年)八月初一,孙可望在贵阳誓师,随后亲自统帅十四万兵马朝云南进发。</p>
白文选被任命为征逆招讨大将军,负责统领先锋前军。</p>
冯双礼则率领一部分兵马留守贵阳,防止清军的突袭。</p>
八月十八日,孙可望渡过盘江,大举进入云南境内。</p>
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昆明城中充满了紧张的气氛。</p>
昆明皇宫中,永历皇帝朱由榔吓得脸色发白,看起来随时都可能要晕厥过去。</p>
“晋王,蜀王,这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p>
李定国、刘文秀的表情也非常凝重。</p>
“孙可望领十四万大军前来,这是非要踏平云南了。”</p>
“也只能出兵决战,别无他路。”</p>
李定国沉声对着永历皇帝朱由榔道:</p>
“陛下请放心,臣和蜀王即刻出兵和孙可望决战,绝对不会让孙可望的图谋得逞!”</p>
此刻李定国已经是朱由榔心中最后一根救命稻草。</p>
看到李定国如此旗帜鲜明地支持自己,朱由榔立刻就给李定国、刘文秀等人加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官职。</p>
随后,还给了一把尚方宝剑给李定国,允许李定国便宜行事,为大明诏讨大元帅。</p>
刘文秀则被任命为大明诏讨副元帅,负责辅佐李定国。</p>
为了防止孙可望的部下王尚礼在李定国等人出兵后于昆明城内发动政变,李定国将王尚礼部下的兵马全部打散,分配给麾下各将军进行统帅。</p>
另外一支云南的孙可望部下王自奇,在一个月前因为和李定国麾下的一名参将发生冲突,怒而杀人,此时已经带着兵马渡过澜沧江逃到了永昌府(保山)。</p>
</p>
永昌府位于云南最西边的大山中,王自奇逃到这里虽然是能保住性命,但也没办法和孙可望进行联络并配合作战了。</p>
九月十五日,双方军队在云南曲靖境内交水一带相遇,并扎营对峙。</p>
到九月十八日这一天,孙可望大军终于完全抵达。</p>
孙可望十四万人,再加上各种随军民夫、工匠等,数量超过了二十万,整整扎下了三十六座大营。</p>
而李定国、刘文秀方面,由于还要留下一部分兵力在昆明防备王尚礼、王自奇等人,能带来前线的兵马只有三万多人。</p>
李定国为了防止营中有人暗中呼应孙可望并被各个击破,只扎下了三座大营。</p>
三十六座大营和三座大营,完全的敌众我寡。</p>
许多李定国、刘文秀这边的将士们看到对面重重叠叠的大营,脸色都变了。</p>
“这怎么打?”</p>
“对面十个人换我们一个,我们也打不赢啊!”</p>
“完了,这一次全完了!”</p>
帅帐中,孙可望将心腹张胜叫来,面授宜。</p>
“尔去把武大定、马宝两人找来,挑选铁骑七千,连夜走路前往昆明城。”</p>
“城中有王尚礼等人可做内应,你等到地方之后只需发出信号,昆明城旦夕可下。”</p>
“李定国、刘文秀那两个混账的家都在昆明城内,他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必然奔逃!”</p>
张胜连连点头,领命而去。</p>
孙可望麾下的前军大将白文选正坐在自己的营帐中,脸上满是苦恼的表情。</p>
“该怎么办?”</p>
白文选发现,自己又要面临一次抉择。</p>
坦白,之前出了安龙府那件事情后,孙可望不但没杀白文选,还任命白文选为前军大将,可谓是仁至义尽。</p>
可白文选是真不想要在这种时候打内战,更不想对代表大明皇帝的李定国、刘文秀交战!</p>
终于,白文选一咬牙,轻声道:</p>
“秦王,非我不忠,实在是我无法背叛大明,背叛华夏!”</p>
白文选大踏步走出营帐,沉声道:</p>
“牵我马来,我要去前线巡视!”</p>
作为前锋大将,白文选的这个决定理所当然,没有任何人会怀疑。</p>
另外一边的营地中,李定国和刘文秀登高注视,看到孙可望营地的规模如此巨大,心情也是极为凝重。</p>
“这一仗很难打啊。”</p>
“只能固守,等待转。”</p>
“孙可望人多势众,但云贵地方道路险峻,补给困难。”</p>
“且还有鞑子虎视眈眈,最多两三个月他就得撤退,届时就是我们的会了。”</p>
两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将领,很快就取得了一致意见。</p>
便在此时,一名部下快步冲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开口道:</p>
“两位大王,孙可望麾下的前锋大将白文选已经进入咱们大营,要立刻和您二位见面!”</p>
“什么?”李定国和刘文秀都愣住了。</p>
金幕中,历朝皇帝的心情非常平静。</p>
秦始皇嬴政:来了,朕第二喜欢的背刺环节来了。</p>
汉武帝刘彻:你还别,之前的背刺挺恶心人的,但这一次白文选如果背刺孙可望,那还真是大快人心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