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148章 局势越发崩坏,李世民指出历史的关键点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p>

    “人心都没了,还怎么打?”</p>

    贵州,在孙可望时代是正儿八经的后方。</p>

    否则,孙可望也不敢大摇大摆地把自己的“国主”行在迁到贵州。</p>

    在孙可望的主导下,南明已经在川南、湘西构建起了一道足够严密,让节制满清南方几省的洪承畴也无计可施的防线。</p>

    李定国接几个月就让这道维持了几年的坚固防线土崩瓦解,任谁也能看出来,这绝对不是明军战斗力的问题。</p>

    朱高炽叹息一声:</p>

    “溃败的地区,全部都是李定国划分的‘秦军’防线。”</p>

    “将大明兵马分为秦军和晋军两个部队,简直就是一个超级愚蠢的选择啊。”</p>

    朱元璋摇了摇头,失望之情溢于言表。</p>

    “朕当年麾下那么多蒙古、色目人兵马,也从来没有搞过这种事情。”</p>

    “李定国,还真是一点政治智慧都没有啊!”</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就在清军势如破竹地进攻着贵州的时候,昆明内部的南明朝廷依旧还没有任何团结一致的迹象。</p>

    三月十日,刘文秀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昆明,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永历皇帝朱由榔的召见。</p>

    短暂的寒暄过后,朱由榔正式开启话题。</p>

    “卿家负责追索孙可望,如何却让他逃脱了?”</p>

    考虑到刘文秀事实上是永历朝廷二号人物,这种开门见山的质问显然是非常不正常的。</p>

    刘文秀看了一眼李定国。</p>

    李定国表情平静地坐在那里,看不出什么心理活动。</p>

    刘文秀叹了一口气,开口道:</p>

    “臣追击孙可望时,本以为他走大路逃亡,却不料他走的路。”</p>

    “贵州乃是山区,无数路纵横,臣身边虽有数万兵马,也绝无可能搜寻每一条道路。”</p>

    “臣到贵阳时,冯双礼言及孙可望早已逃离数日,又有鞑子兵马前来接应,臣又有何办法呢?”</p>

    朱由榔看了一眼李定国,李定国依旧还是没有任何表情的模样。</p>

    事实上,这种质问原本就是李定国的授意。</p>

    以朱由榔的性格,哪里敢对刘文秀这么吆五喝六?</p>

    朱由榔叹了一口气,意有所指地开口道:</p>

    “若捉不住,也不宜追他,胜利后派人前往贵阳招抚,或许还有转。”</p>

    “如今孙可望转投鞑子,朕只怕云南之祸不远矣!”</p>

    这是朱由榔委婉的表达意见,希望李定国能和刘文秀重归于好,携一致共抗满清。</p>

    李定国依旧没有任何表示。</p>

    刘文秀却并没有听出朱由榔的暗示,以为这是朱由榔指责自己没有做好工作。</p>

    又见李定国面无表情,刘文秀心中最后一丝期望彻底消失。</p>

    叹了一口气之后,刘文秀淡淡道:</p>

    “臣在贵州一事无成,如今回归昆明,只求好生安歇一段时间,还请陛下恩准。”</p>

    刘文秀论治国不如孙可望,论打仗不如李定国,但若是论到综合能力,却是三个义兄弟之中最为均衡的。</p>

    在击败了孙可望之后,刘文秀本已经用最短的时间招抚了贵州、川南、湘西等地的孙可望余部,没有出现之前内讧后南明军队大规模投降满清的情况,更没有让满清因为这场大内讧占到任何便宜。</p>

    然而李定国的表现彻底让刘文秀寒心,随着贵州方面失败的消息传来,刘文秀很快就一病不起。</p>

    四月二十三日,贵阳沦陷的消息传到昆明。</p>

    四月二十四日,得知消息的刘文秀病危。</p>

    四月二十五日,刘文秀病死。</p>

    金幕中,呈现出刘文秀临死前上的最后一份奏章。</p>

    “北兵日益逼迫,国势日益危急,请入蜀以就十三家之兵。”</p>

    “臣有窖金一十六万,可以充饷。”</p>

    “臣之妻子、族属,皆当执鞭以从王事。”</p>

    “然后出营陕、洛,庶几转败为功。”</p>

    “此臣区区之心,死而犹视者也。”</p>

    李定国注视着这篇永历皇帝朱由榔转来的奏章,沉默良久,发出了一声长长叹息。</p>

    这位执掌南明朝廷牛耳的晋王殿下,此刻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p>

    那就是只有李定国自己才知道的事情了。</p>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看到这里,心中也是极为无语。</p>

    “这个李定国到底在搞什么,整个大明都被他给葬送了!”</p>

    “兵败如山倒,简直就是兵败如山倒!”</p>

    太子刘据也是颇为气愤,道:</p>

    “李定国之前为了和孙可望争夺权力,已经丢掉了广西。”</p>

    “没想到,现在竟然连贵州也守不住,真是志大才疏!”</p>

    汉武帝平复了一下心情,看向一旁的卫青、霍去病。</p>

    “你们,南明还有反败为胜的会吗?”</p>

    霍去病直截了当地开口:</p>

    “臣觉得,应该没有任何会了。”</p>

    卫青沉吟片刻,道:</p>

    “刘文秀在最后一份奏章中提及的十三家,应该就是大顺军余部吧?”</p>

    “若是大顺军余部还有足够实力的话,也不是没有希望跟南明来一个前后夹攻,击溃贵州清军。”</p>

    几年前,在何腾蛟、堵胤锡先后身故的情况下,大顺军余部彻底失去了和南明朝廷合作的中间人。</p>

    包括郝永忠(郝摇旗)在内的诸多大顺军余部纷纷选择撤离南明境内,转到湖北西部、重庆东部的夔东地区占山为王,号称“夔东十三家”。</p>

    夔东十三家若是能出兵,正好能和云南一起夹击贵州。</p>

    汉武帝表情稍微振奋了不少,但很快又失望摇头。</p>

    “就李定国这家伙的思路,他连自家义兄弟刘文秀都容不下,怎么可能和夔东十三家联合?”</p>

    “看来,这南明的盘点视频很快就要大结局了。”</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李定国的三大昏招本已让南明内部一片混乱,刘文秀的死更是引发了南明朝堂内部对李定国的极大不满。</p>

    这就导致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p>

    从二月二十五日清军正式发动进攻开始,直到七月份总计五个月的时间里,云南方面竟然没有任何一支超过万人的主力部队被调入贵州进行支援。</p>

    直到七月二十日,李定国终于勉强稳住局面,决意出兵收复贵州。</p>

    但南明朝廷此刻已经变得完全混乱,李定国竟然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完成了兵马的调集和出动。</p>

    九月十五日,李定国从昆明誓师出发。</p>

    和将近十年前孙可望的那一次誓师相比,差距非常明显。</p>

    孙可望当年从昆明誓师出发时,无数百姓都非常拥护,人人欢呼雀跃,期待着收复大明江山。</p>

    </p>

    而李定国这一次誓师,从规模和仪式上远胜于孙可望当年,但昆明人们的表情却显得颇为茫然。</p>

    前线接连不断的战败消息虽然被朝廷严密封锁,但依旧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于城池中流传开来,许多谣言甚至比真正前线的实际情况还要更加离谱。</p>

    大明真的还能赢吗?</p>

    这是昆明,乃至整个南明臣民们心中巨大的疑惑。</p>

    十月初三,李定国率领主力部队抵达关岭。</p>

    冯双礼、白文选两人的军队则集中于安顺。</p>

    明军先锋祁三升、李如碧则进抵平坝,距离贵阳并不算太远。</p>

    这些部队全部包含起来,大约是九万多兵马。</p>

    画面中出现了李定国的身影。</p>

    和之前相比,李定国明显憔悴许多,但表情依旧冷峻。</p>

    “我们这一次的目标就是先收复贵阳,击溃在贵阳一带的鞑子主力。”</p>

    “土司罗大顺已经奉朝廷命令,进攻新添。四川的王友进、王光兴也从思南府对湄潭发起了进攻,牵制鞑子的部分兵马。”</p>

    “大家只要群策群力,鞑子是绝对不可能有任何会的!”</p>

    在场的诸将还是比较给李定国面子的,声音非常洪亮地开口应是。</p>

    从二月底到十月,李定国浪费在内斗上近八个月时间。</p>

    在战场上,哪怕是浪费几天时间都要付出代价,更何况是整整八个月呢?</p>

    十月初五,贵州平越州,杨老堡。</p>

    满清之前三路进攻贵州的主将罗托、赵布泰、吴三桂以及经略洪承畴全部在座。</p>

    但这些名震天下的满清大臣们仅仅是坐在两侧。</p>

    最上首的主位上,坐着满清安远靖寇大将军、信郡王多尼。</p>

    多尼的到来,意味着满清最精锐、最强悍、最能打的八旗精锐,已经抵达了贵州。</p>

    此时,贵州境内的满清军队已经超过了二十万!</p>

    坐在主位上的多尼和众人商议了一番,最后站了起来,声如洪钟地给出了结论。</p>

    “罗托,你和洪承畴经略两人领两万兵马驻守贵阳、新定地区,负责为大军料理粮饷,防止贵州新臣服之地生乱。”</p>

    “吴三桂,你领五万兵马攻毕节,随后从七星关入云南。”</p>

    “赵布泰,你同样领五万兵马,从都匀进攻安龙府,经黄草坝入云南。”</p>

    “本王自领八万兵马,由贵阳直攻安顺,过安庄卫、关岭、普安入云南。”</p>

    “大家都做好准备,十一月十四日发动进攻!”</p>

    众人纷纷起身应是。</p>

    有了过去几个月的胜利,此时的满清众将心里,对胜利充满了信心。</p>

    自入关以来,整整十五年的时间。</p>

    这场满清征服天下的战争,也该到结束的时候了!</p>

    多尼率领八旗精锐抵达贵阳,让贵州清军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对明军形成了碾压之势。</p>

    贞观世界中,李世民看到这里,不由一声叹息。</p>

    “八个月李定国到底在干什么啊!”</p>

    李积连连摇头,一脸无语的表情:</p>

    “八个月的时间,都够收复整个江南了!”</p>

    “李定国竟然在昆明就这样浪费了八个月,实在令人无话可。”</p>

    在场的几名大唐将军纷纷开口吐槽,对李定国如此之慢的出兵速度表示不理解。</p>

    突然,房玄龄心中一动,开口道:</p>

    “李定国不会是因为后勤不够吧?”</p>

    程咬金下意识反驳道:</p>

    “怎么可能?云南都已经被孙可望治理十年,哪里会有后勤问题?”</p>

    长孙无忌心中一动,开口道:</p>

    “还真有这个可能,你们难道忘了李定国之前做的那些事情吗?”</p>

    李世民若有所思,摸着胡须开口道:</p>

    “孙可望麾下大将被召回,士兵被定为低人一等的秦军,那孙可望在朝堂中的官员想来也一定都被李定国排斥打压,免职去官者必定众多。”</p>

    李治一拍大腿,道:</p>

    “孙可望别的地方可能不行,但他的治国才能是得到金幕和历朝历代皇帝们认可的。”</p>

    “李定国把这些孙可望提拔起来的官员全部罢黜殆尽,那整个云南的政务体系岂不是全部瘫痪?”</p>

    “如此一来,后勤供应不上就很正常!”</p>

    讨论到这里,贞观君臣心中再无任何疑惑。</p>

    李世民摇了摇头,叹息道:</p>

    “李定国啊李定国,政治智慧实在是太缺乏,眼光太短浅了!”</p>

    “治国和领兵本来就是两码事,他就是不懂这个道理。”</p>

    李治迟疑片刻,道:</p>

    “难道李定国要对孙可望卑躬屈膝,才是正道?”</p>

    李世民果断摇头,道:</p>

    “大明是人心所向,李定国若是支持孙可望称帝,孙可望同样也是会败亡的。”</p>

    李治哑然,片刻后道:</p>

    “这意思,难道就没得救了?”</p>

    李世民笑着摇头。</p>

    “不,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p>

    “在击败孙可望之后,让刘文秀坐镇后方的昆明处理政务,李定国坐镇前线处置军务即可。”</p>

    “如此一来,以刘文秀的辅政能力,云贵两省都会继续成为南明稳固的大后方,李定国也能在战场上发挥出他的优秀才能。”</p>

    “这才是真正能让南明持续下去,从满清中夺回江山的最佳抉择!”</p>

    李治这才恍然大悟。</p>

    “父皇所言极是,刘文秀其实就是上天送给李定国的萧何啊!”</p>

    几秒钟后,李治又情不自禁地叹了一口气。</p>

    “可惜”</p>

    可惜,没有如果。</p>

    刘文秀已经死了。</p>

    贵州也丢了。</p>

    李定国一制造出来的烂摊子,彻底无法收拾了。</p>

    李治想着,情不自禁地将目光转到了金幕上。</p>

    局势糜烂到这种地步,想要逆转就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p>

    那就是李定国再度创造奇迹,于贵州击溃清军主力,甚至斩杀清军主帅多尼。</p>

    他,能做到这一点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