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十二年五月,就在三路清军会师贵阳的同时,郑成功派出的先锋大将甘辉也领兵在福建登陆。</p>
六月初十,张煌言、甘辉、马信三路兵马会合,进攻温州府所属的瑞安县城。</p>
攻克瑞安之后,郑军于温州境内搜集到了大量粮草,随后移师北上。</p>
与此同时,郑成功率领三千艘大战船,十万主力部队抵达已经荒无人烟的舟山群岛。</p>
八月初九,做好了一切准备的郑成功进抵大洋山,做好了大举进攻的准备。</p>
八月初十,郑成功在大洋山召集众将,开始分配任务。</p>
“张煌言将军,你和甘辉届时作为先锋军,率先从崇明岛进入长江口,逆流而上。”</p>
“届时,你部需要突破和歼灭长江边上的各座鞑子要塞城堡,尽可能地封锁长江上游,不让湖北、江西的援军顺江而下。”</p>
“其余各部,随我直接进攻南京。”</p>
“南京是清军在江南一带的核心城池,也是大明的旧都,我已经秘密派人前往江南和那些依旧心向大明的官绅、义士们进行联络。”</p>
“届时”</p>
呼的一声,一阵大风猛然自门口吹了进来,将桌子上的许多纸张吹起,散乱一地。</p>
郑成功一伸,抓住了一张朝自己脸上飞来的纸张,皱了皱眉头。</p>
“这么大的风”</p>
众人都下意识地朝着东边望去。</p>
顺着门口,可以看到远处的海洋和天空。</p>
此刻,天空已经是阴云密布。</p>
压顶的乌云,正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朝着大洋山而来。</p>
“难道”</p>
郑成功脸色一变,出了一个对于任何大海上讨生活的人而言都最为惧怕的天灾。</p>
“台风来了?”</p>
台风真的来了。</p>
由于地理的原因,舟山群岛、崎岖群岛这一带即便是在台风季节也很少会被台风袭击。</p>
但偏偏就在八月初十的这一天,一股极为强劲的台风从太平洋上而来,席卷了这一片地区。</p>
乌云很快笼罩了整片天空,狂风随之大作。</p>
几个时辰后,大雨倾盆而下,天地间暗得几乎伸不见五指。</p>
猛烈的狂风掀起了铺天盖地的巨浪,不断地拍击着船只的各个角落。</p>
这是来自天地之威,是没有任何人类能单独抵抗的!</p>
由于大洋山没有能抵挡狂风的建筑物,郑成功只能下令让所有人待在船上,将船只密集排列,以图抵御台风。</p>
入夜时分,狂风巨浪达到了高潮。</p>
许多船只明明近在咫尺,却连隔壁的船都看不清楚。</p>
狂风吹拂之下,大量船只不断相互碰撞。</p>
很多船因为材质不够坚固,再加上周围大船被风吹过来的挤压,纷纷断裂、漏水,然后逐渐沉入海底。</p>
船上的人疯狂地大声叫嚷,求救。</p>
但在这样天地带来的灾难中,其余船上的人们压根就听不到!</p>
就算听到了,他们也无计可施。</p>
有人冒险打开船舱,想要出去救人。</p>
但刚刚走出船门没几步,就被狂风直接吹得拍在了船舷上,当场晕倒过去。</p>
更有甚者,直接被狂风吹出了船只,噗通一声没入海中。</p>
一天一夜的时间过去了,雨突然停了。</p>
头顶的乌云也变少了许多,甚至能隐隐约约地看到正上方有一个巨大的云洞,有太阳光射落下来。</p>
浑身是水的郑成功抬头看了一眼,表情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变得更加严肃。</p>
“回南风马上就要来了,所有人注意。”</p>
“该收拾的马上收拾好,接下来才是最难的时候!”</p>
太平洋上的台风,往往从东向西而来。</p>
由于台风是逆时针旋转,所以当它经过一个地方的时候,最先吹来的是北风。</p>
等到风眼经过后,接下来的就是南风,也是郑成功嘴里的“回南风”。</p>
郑成功当然没有什么现代的科学知识来帮他分析台风,但作为东亚最大的海商家族掌舵者,他对台风再熟悉不过。</p>
绝大部分台风造成的破坏,并非最开始的北风所带来。</p>
而是在风眼经过,于短暂平静后爆发的回南风!</p>
几个时后,回南风如约而至。</p>
无数雨水夹杂着狂风,不断呼啸着拍击船舱的窗户。</p>
即便是郑成功所乘坐的船只乃是整个舰队中最大、最坚固的,此刻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幅度的摇晃。</p>
在天地之威面前,人类显得无比渺。</p>
突然,一次沉重的撞击传来,坐在椅子上的郑成功猛然倒地。</p>
船舱中无数器具翻滚,发出各种声音。</p>
郑成功似乎听到了什么东西断裂的声音,心中不由一惊。</p>
外面传来了许多人惊慌失措的大叫声,在猛烈的风雨声中传来。</p>
房门被猛烈地敲击着,郑成功刚刚打开门,一名侍卫就脸色仓皇地冲了进来,大叫道:</p>
“不好了国姓爷,旁边几位娘娘、公子的船被咱们的船撞沉了!”</p>
“什么?!”郑成功如遭雷击。</p>
终于,风雨过去。</p>
郑成功船队的停泊地,一片狼藉。</p>
无数船只的碎片,以及船上的各种器具漂浮在海上,无声地讲述着刚刚过去的那场台风究竟带来了什么。</p>
郑成功看着面前的九具尸体,身体不断颤抖着。</p>
他的六名嫔妃、二儿子、三儿子和五儿子,都因为那场沉船事故落入海中,活活淹死了。</p>
郑成功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泪流满面。</p>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p>
“啊——”</p>
郑成功仰天怒吼,犹如一匹悲愤的孤狼。</p>
为了抓住这次会夺取南京,郑成功主力倾巢而出,还将家眷带在身边,就是为了让全军将士知晓他获胜之后直接在南京定居的态度。</p>
然而天不遂人愿,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台风让郑成功的舰队损失惨重,他也只能无奈地放弃了继续进取南京的梦想,班师返回厦门。</p>
在返回厦门的路上,郑成功顺路攻克了台州、海门县、黄岩县、乐清县等沿海要地。</p>
利用这些新占领的地方来补充兵源和粮草,同时重整军队,以图卷土重来。</p>
总体而言,这一次的郑军北上,也占领了清军沿海多个州县,扩展了郑成功治下的图,并非一无所获。</p>
但对于雄心勃勃想要一举拿下南京的郑成功而言,此战自然也难言胜利。</p>
从结果来,郑成功也确实没有为云贵方面的永历朝廷起到牵扯清军主力的作用。</p>
清军多尼部在九月抵达湖南,若是郑成功当真能在那时围攻南京,多尼部有可能会被急调前往南京支援。</p>
那样的话,整个云贵方面的战局就会完全不同。</p>
但很可惜,历史并没有如果。</p>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心中也不觉感到几分惋惜。</p>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失望地摇头。</p>
“这个郑成功,每次都很有会,怎么就是赢不了呢?”</p>
扶苏沉吟片刻,开口道:</p>
</p>
“儿臣觉得,郑成功终究还是抱着割据自雄的思想,这种思想其实是会影响到他部下将领的。”</p>
一个满脑子只想着割据一方的人,部下们又怎么可能会拥有横扫天下的志向呢?</p>
这样的一支军队,纵然战舰数量再多,对于天下大局也起不到任何影响。</p>
蒙恬叹息道:</p>
“若是郑成功当初愿意出兵,跟李定国合击新会,又何至于此?”</p>
王离点头道:</p>
“郑成功还是太没有眼界了。”</p>
大殿下首,刘邦看了一眼身旁的项羽,低声道:</p>
“你怎么看?”</p>
项羽面无表情地开口道:</p>
“还能怎么看?坐着看。”</p>
刘邦:“”</p>
刘邦在大秦朝堂上的处境是非常微妙的。</p>
简单,其他所有人都是秦朝人,只有刘邦一个是汉朝人。</p>
这也让很多人不愿意、不敢和刘邦进行接触。</p>
只有项羽,这个在金幕和历代皇帝们口中刘邦的生死大敌,愿意搭理刘邦,成为刘邦的聊天搭子。</p>
刘邦无奈,开口道:</p>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是郑成功的话,你会怎么做?”</p>
项羽不假思索地开口道:</p>
“还能怎么做?直接领兵从海澄县登陆,一路杀穿整个福建、浙江,占领南京。”</p>
“然后再继续北上,杀穿所有满清占据的地盘,收复北京,干掉那个顺治皇帝,屠了整个满清朝廷。”</p>
刘邦瞪大了眼睛。</p>
“不是,你得好像这件事情这么容易?”</p>
项羽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刘邦。</p>
“本来就很容易啊。”</p>
刘邦怒道:</p>
“那你后勤怎么解决?”</p>
项羽淡淡道:</p>
“找个范增。”</p>
刘邦道:</p>
“你打下来的地盘怎么搞定?”</p>
项羽淡淡道:</p>
“找个范增。”</p>
刘邦忍不住好笑:</p>
“你就可着范增一个人用?”</p>
项羽斜了刘邦一眼,淡淡道:</p>
“历史上的西汉王朝,不也就一个萧何?”</p>
“其他之辈,听起来声名赫赫,无非也就是一群废物罢了。”</p>
刘邦不想和项羽话了。</p>
和这家伙沟通,那是真的相当费劲啊!</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顺治十六年正月初三日,清军先锋军抵达了昆明。</p>
此时,李定国已经离开昆明十多天的时间。</p>
整座昆明城中,许多人都已经逃走。</p>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要么想投降满清寻找富贵,要么带着侥幸心理,又或者是出于死也要死在家中的心态,留在这里。</p>
安静冷清的大街上,清军先锋军心花怒放地前进着。</p>
两侧的房屋中,许多道视线透过各种缝隙,静悄悄地注视着他们。</p>
当天稍晚一些时间,更多的清军进入城中。</p>
这座南明的临时都城,就此被清军所占据。</p>
就在昆明城被占据的同时,永历朝廷方面也发生了新的变故。</p>
这个变故是来自于马吉翔。</p>
马吉翔是一个很能察言观色,明哲保身,擅长服其他人的人。</p>
他先是和何腾蛟、翟式耜等楚党激斗而不垮,随后又成为孙可望在永历朝廷的眼线,后来又能在孙可望垮台后继续取信李定国获得入阁办事的权力。</p>
马吉翔在永历初期,其实也和大顺军余部并不对付,该有的歧视打压一样没少干。</p>
故而,坚决主张联合大顺军余部一同抗清的堵胤锡被翟式耜等楚党活活气死时,马吉翔也并未出搭救。</p>
后来大顺军余部被迫从广西出走夔东,马吉翔、翟式耜都在其中出力甚巨。</p>
如今南明朝廷出走昆明,想要经过川南去和夔东十三家会合,无疑让马吉翔有一种灭顶之灾即将到来的危感。</p>
于是马吉翔就去劝李定国的心腹幕僚金维新。</p>
“金太宰,川南都是刘文秀的旧部,您当年在朝堂上多次抨击刘文秀,一旦朝廷去了川南,那些人能放过您吗?”</p>
“眼下朝堂上,云南诸多君子可谓众正盈朝,一旦去了夔东,便是那些闯贼余孽和四川人的天下了。”</p>
“届时,你我对陛下,对朝廷来又有什么用处呢?”</p>
这番话打动了身为云南人的金维新。</p>
于是金维新就去劝李定国。</p>
“殿下,川南都是刘文秀的余部,咱们去了那边又有什么用呢?”</p>
“不定他们还会趁作乱造反,甚至直接控制陛下!”</p>
李定国闻言,陷入沉思。</p>
良久后,李定国缓缓点头。</p>
“是这个道理。”</p>
“立刻派人去赵州通知陛下,不去川南了,改走滇西!”</p>
很快,使者抵达赵州,通知了永历皇帝朱由榔。</p>
朱由榔此刻已经完全没有任何主见,得到李定国的通知之后,不顾随身诸多大臣的激烈反对,执意转向滇西。</p>
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变卦,导致朝廷之中许多大臣心灰意冷。</p>
包括吏部尚书张佐宸、兵部尚书孙顺、礼部尚书程源等人纷纷离开朱由榔身边,隐姓埋名逃入山中避难。</p>
而作为前哨兵马出发的冯双礼部,在接获通知时已经抵达四川建昌府境内,正待转向前往滇西时发现道路已经被追击而来的清军切断。</p>
冯双礼思考再三,打算前往川南和其他友军会合再做打算。</p>
但紧接着,又传来了夔东十三家为了策应南明朝廷反攻重庆失败的消息。</p>
已经成为一支孤军的冯双礼部很快就爆发了以狄三品为首发动的内部叛乱,叛军将冯双礼俘虏并送往重庆,最终导致了冯双礼部的灭亡。</p>
随后,负责殿后掩护的白文选部也在玉龙关一带被急追而来的清军赶上,一番大战后只能弃守玉龙关继续西撤。</p>
清军一路追击永历朝廷,抵达了云南西部边境的腾越州(腾冲)。</p>
镜头中,出现了李定国的身影。</p>
这位南明最后的统帅,此时此刻依旧没有放弃希望。</p>
他目光炯炯,沉声开口道:</p>
“鞑子获胜至此,定然骄纵大意。”</p>
“我们可以在此给鞑子设下埋伏,一定让鞑子有来无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