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163章 郑成功爆杀荷兰兵,朱元璋疑惑是谁给的荷兰人勇气?
    揆一听到贝德尔这般自信满满的话语后,心情顿时安稳不少。</p>

    但他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继续叮嘱了一句。</p>

    “国姓爷的名气传遍了整个西太平洋,他的军队并不是我们之前碰到的那些废物,你还是要心。”</p>

    贝德尔这下子犹如生气的公鸡,红头发都要竖起来了,大声道:</p>

    “揆一殿下,您是在质疑英勇的贝德尔吗?”</p>

    “国姓爷的军队,是那些粗野无知,身上披着毛皮的鞑靼人下败将而已。”(注:此时的荷兰称呼清朝为鞑靼。)</p>

    “一旦和英勇的贝德尔麾下这些训练有素的荷兰火枪作战,您将会看到他们狼狈奔逃,最终像野狗一样跪在您的面前求饶。”</p>

    “今天,贝德尔会把国姓爷押到您的面前,接受您的审判!”</p>

    揆一看着贝德尔比头发还要更加通红的脸庞,感觉再叮嘱下去自己这个部下大概是真的会原地爆炸了,加之时间也的确很紧急,便点头道:</p>

    “好,那你立刻出击吧!”</p>

    战斗很快就展开了。</p>

    出于对荷兰人的重视,郑成功亲自指挥这场战斗。</p>

    “黄将军,你带五百精锐在正面拦截。”</p>

    “杨将军,你带五百名藤牌从敌人左侧进行夹击。”</p>

    另外一边,出战的贝德尔也在大声呼喊。</p>

    “十个人一排,按照平时的阵型出动!”</p>

    荷兰士兵们立刻按照平日里长久训练的经验,列成了十人一排。</p>

    二百四十人,总计排成了二十四排,分成左中右三个集团,朝着正面的黄昭军队而去。</p>

    荷兰士兵们并不是像后世那样分散冲锋,而是严格地按照十人一排,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p>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都乐了。</p>

    汉高祖刘邦:这个排队枪毙的阵型的确是非常经典啊,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p>

    汉武帝刘彻:朕和卫青霍去病讨论过,这种阵型能最大程度发挥出火铳的作用,还是很有效的。</p>

    唐太宗李世民:嗯,初代的火枪可跟如今咱们从工业革命里获得的火枪不一样,排队齐射确实有效。</p>

    光武帝刘秀:就这一千多兵马,郑成功总不可能输了吧?</p>

    宋太祖赵匡胤:那不好,你注意看,荷兰人里的已经是近代步枪了,郑成功那边的火铳可差多了!</p>

    火枪这种东西,大家现在可都是太有经验了。</p>

    全是行家!</p>

    唐太宗李世民:淡定,打仗又不是只靠装备,不然的话郑成功在南京早就把清军全部扫灭了。</p>

    明太祖朱元璋:老李,朕知道你是在安慰朕,但怎么有点高兴不起来呢?</p>

    </p>

    金幕中,荷兰的火枪们已经进入了射程。</p>

    贝德尔神气活现地举起中的长剑。</p>

    火枪们同时举起火枪,瞄准面前的郑军。</p>

    贝德尔长剑直指前方。</p>

    “发射!”</p>

    “砰砰砰!”</p>

    密集的烟雾同时从一排排枪管中冒出,有一种械的韵律之美。</p>

    连续三排发射完毕,贝德尔得意洋洋。</p>

    “这就是大荷兰精锐。”</p>

    他看向对面,迫不及待地想要目睹国姓爷的部下们仓皇逃窜的身影。</p>

    下一秒钟,贝德尔的视线突然凝固。</p>

    对面的郑军虽然倒下了不少士兵,但队形却没有任何的变化。</p>

    倒下的士兵立刻就被其他同袍给填补了位置,继续坚定地朝着荷兰人的方向而来。</p>

    贝德尔瞪大了眼睛。</p>

    这怎么可能?</p>

    </p>

    这些个胆如鼠的华夏人,怎么会在承受了三排齐射之后依旧不崩溃?</p>

    三排齐射之所以被戏称为“排队枪毙”,就是因为这种战术对士兵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p>

    试想一下,迎着对面的枪口,大踏步地走上去。</p>

    对方即便发射子弹也不能躲避,必须要等待自家长官命令才能发射自己中的火枪。</p>

    稍微一个不好,就真的是排队枪毙了。</p>

    谁也不愿意死。</p>

    所以越是这种列阵互射,对心理素质的要求就越高。</p>

    郑军的表现,证明他们的心理素质完全不在荷兰人之下!</p>

    “发射!”</p>

    郑军方面传来了嘹亮的呼喊声。</p>

    砰砰砰!</p>

    由于火枪劣势,才刚刚进入射程的郑军终于开始了发射。</p>

    密集的子弹射了过来,不少荷兰士兵也中弹倒地,或惨叫不止,或当场身亡。</p>

    “该死的,我就不信了,这些华夏人竟然能比大荷兰的军队还要更强!”</p>

    贝德尔怒气上涌,等待己方士兵们重新装弹完毕,继续举起长剑,然后向前用力伸出。</p>

    砰砰砰!</p>

    砰砰砰!</p>

    双方的士兵开始了激烈互射。</p>

    这是一场勇敢者的博弈。</p>

    谁要是当了胆鬼,谁就得死!</p>

    两边的伤亡数字都在不断增加。</p>

    就在此时,一阵声音突然响起。</p>

    “嗖嗖嗖!”</p>

    箭矢犹如雨点般降落在荷兰人的阵型中。</p>

    贝德尔大吃一惊,这才发现,一旁的另外一支郑军已经包抄到位,正在用密集的弩箭招呼己方!</p>

    两边夹击之下,荷兰士兵们的伤亡数字急剧增加。</p>

    贝德尔又一次举起中长剑。</p>

    嗖!</p>

    一支利箭飞射而来,直接贯穿了贝德尔握住长剑的右臂。</p>

    贝德尔一声惨叫,中长剑落地。</p>

    更多的箭矢密集射来,射中贝德尔的脑袋、脖子、胸口、大腿,直接把他射成了一个靶子。</p>

    贝德尔不敢置信地倒在了地上,气绝身亡。</p>

    领兵的主官阵亡后,已经伤亡惨重的荷兰人终于溃败了。</p>

    贝德尔的部下只有一部分残兵败将逃回后方,大部分人都被郑军击杀。</p>

    后面的揆一见状大惊失色,惊慌下令。</p>

    “后撤,立刻撤入城堡之中。”</p>

    数百名荷兰士兵一改刚刚趾高气昂的模样,落荒而逃。</p>

    许多跑在后面的荷兰士兵看到郑军追上来,吓得连滚带爬,脚下的靴子都摔飞了也不敢去捡,就这么一瘸一拐地逃入了城堡之中。</p>

    砰一声,城堡的大门以比打开时要快了至少十倍的速度关上了。</p>

    郑成功放下心来,哈哈大笑。</p>

    “天天什么海上马车夫,还不是被我大明勇士战而胜之!”</p>

    历朝皇帝也都松了一口气,笑了起来。</p>

    汉武帝刘彻:海上马车夫这个外号就很扯,难道真有人觉得一群车夫会打仗?</p>

    明太祖朱元璋:这些个荷兰人,装备的确很精良,但朕也是真的想不明白,究竟是谁给了他们在十倍劣势下依旧还敢出战的勇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