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世界。</p>
“皇阿玛,息怒!”</p>
胤禛见势不妙,也顾不得平日的云淡风轻和君臣父子之别,冲上去就给康熙皇帝疯狂拍背。</p>
“咳咳咳,咳咳咳!”</p>
弘历这才回过神来,也赶忙冲了上去。</p>
好一会之后,在胤禛父子的通力合作下,康熙皇帝终于回过气来。</p>
“这该死的赵匡胤,该死的草寇刘邦,真是气死朕了!”</p>
胤禛心翼翼地开口道:</p>
“皇阿玛,您还是先回后宫休息下吧。”</p>
眼不见为净啊。</p>
康熙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p>
“你忘了朕有个随身金幕?”</p>
“呃”胤禛顿时噎住。</p>
弘历刚想,随身金幕可以关闭或者暂停啊,系统不是早升级这功能了吗?</p>
但话到嘴边,弘历又一下子停住了。</p>
这可是大清后代皇帝,身为老祖宗的皇祖父怎么可能忍得住不看?</p>
一时间,弘历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担忧。</p>
这狗屁不肖子孙咸丰,不会就这样把皇祖父活活气死了吧?</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永安城,天王府。</p>
洪秀全虔诚地跪在地上,面前是一块牌位。</p>
天父上帝神爷火华之神位。</p>
洪秀全在胸口画了一个十字,喃喃自语。</p>
“伟大的天父上帝,神爷火华,还请保佑你在东方的信徒子孙。”</p>
“愚弟一定竭尽全力,让帝兄的光辉照耀整个天下。”</p>
如此这般,再三反复。</p>
也不知道祷告了多久,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p>
紧接着,杨秀清带着洪仁玕走了进来,脸上满是兴奋的表情。</p>
“天王,大捷,大捷!”</p>
</p>
“什么,歼灭清军两千人,而且打的还是乌兰泰的部队?”</p>
“我方战损不过千人?”</p>
洪秀全听到这两个数字,那叫一个喜出望外。</p>
心花怒放之下,他将杨秀清狠狠地夸奖了一番。</p>
“东王,你果然不愧是帝兄附体之身,本王早就知道你是个能办大事的人!”</p>
“回去好好指挥作战,地上天国的建立,终究还是要靠你来办。”</p>
杨秀清笑呵呵地点头,脚步轻快的离去。</p>
洪仁玕看着杨秀清离去的背影,迟疑了一下之后,开口道:</p>
“天王当真要把所有军务都交给他?”</p>
洪秀全沉默片刻,道:</p>
“他还是有些能力的,暂且用他吧。”</p>
洪秀全明显不想提杨秀清,笑呵呵地开口道:</p>
“仁玕啊,别那些扫兴的事情,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你好好陪本王喝两杯吧。”</p>
很快,洪秀全和洪仁玕两兄弟杯觥交错,喝了起来。</p>
洪秀全一口酒下肚,咂了咂嘴,感受着肚腹中那股缓缓荡漾开来的暖意,不由感慨道:</p>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最羡慕的就是那些举人、进士老爷们的生活。”</p>
“如今当了天王,才知道这人上人的感觉真不错啊。”</p>
洪仁玕将面前的鹅腿拿起,用力撕咬了一口,笑道:</p>
“谁不是呢?等将来您的太平天国当真一统天下了,那什么样的享受没有?”</p>
洪秀全听完这句话之后,表情却有些古怪起来。</p>
“仁玕啊,你真的相信咱们能夺取整个天下?”</p>
洪仁玕愕然反问:</p>
“难道天王不信?”</p>
洪秀全哈哈一笑,抬高了声调。</p>
“本王若是不信,又怎么可能从无到有建立太平天国呢?”</p>
“你这话就不对,罚酒三杯!”</p>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心中都是一动。</p>
秦始皇嬴政:很显然,这个洪秀全就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p>
汉高祖刘邦:朕之前还以为他是那种枭雄呢,没想到啊,妥妥的富即安心态嘛。</p>
历朝皇帝目光何等毒辣,一下子就看穿了洪秀全心中的想法。</p>
大清世界,正在后宫中吃饭的康熙皇帝回过神来,哈哈大笑。</p>
“原来这个洪秀全不过如此,朕还有什么好担心的!”</p>
胤禛停下筷子,微笑道:</p>
“皇阿玛得是,大清的确是有些劫难,但也不是洪秀全这种宗教分子能推翻的王朝!”</p>
弘历这边,正饱受着“御膳”的折磨。</p>
大清皇帝的标准御膳,每顿要有一百二十道菜,能摆满整整三个大桌。</p>
这还不包括点心、水果、饮料在内。</p>
还要经过太监口尝进行试毒,等待足够时间(一般为半个时辰)确定无忧之后,才能上菜。</p>
这么长的时间,再热腾腾的饭菜也早就凉了。</p>
放凉的菜,各种腥膻的味道也就出来了。</p>
最典型的就是——鱼。</p>
放凉的鱼一口下去,那鱼腥味只能直冲天灵盖,相当的刺激。</p>
若如此,也就算了。</p>
每道菜,还只能尝三口,然后就必须放下筷子。</p>
理由也很充分,防止有人知道皇帝的饮食喜好,在皇帝最喜欢的菜肴上动脚。</p>
本来这也就是康熙一个人的规矩,偏偏弘历老爹是胤禛这个死脑筋,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学胤禛。</p>
所以,弘历也只能和康熙、胤禛一样,一道菜尝三口。</p>
想象一下,放了一个时,几乎已经食之无味的菜肴。</p>
大部分都还是不喜欢吃的类型,偶尔碰到好吃的还只能尝三口</p>
对于拥有一个土生土长华夏胃的弘历来,这御膳太折磨人了!</p>
偏偏不吃还不行。</p>
皇上让你这个孙臣坐一起吃御宴,那是给你脸了,你还敢不吃?</p>
故而在听到了祖、父之间的讨论后,弘历迅速地放下了筷子,加入讨论之中。</p>
“皇祖、阿玛,怎么看出洪秀全本质的?孙臣也想知道一下。”</p>
弘历现在已经搞懂自家父祖真正的喜好了。</p>
喜欢在儿孙辈面前显摆知识!</p>
只要弘历能摆出一副啥也不懂的表情,肯定会被康熙夸奖为“善求知”。</p>
胤禛虽然每次脸上都是一副恨铁不成钢“这子为何如此蠢”的表情,但只要弘历能让康熙心情好,那胤禛下朝之后绝对不会骂弘历一句,反而对弘历的态度越发和煦。</p>
你不懂装懂,弘历未必学得来。</p>
但碰到不懂的地方就积极发问,这还不简单?</p>
天底下弘历不懂的事情多了去了!</p>
听完弘历的发问,康熙果然露出了笑容。</p>
“弘历啊,你还年轻,在观人之术这方面确实有所欠缺。”</p>
“朕和你阿玛都已经看出来了,这个洪秀全胸无大志,他是断然不可能成为下一个嬴政、朱元璋的。”</p>
“太平天国有这般人来领导,大清又有何惧哉!”</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就在太平军和清军激战永安之际,北京城中的咸丰皇帝迎来了更多的烦心事。</p>
“这些个俄罗斯人,怎么就如此不知满足!”</p>
气愤的咸丰皇帝,直接将一份来自伊犁将军奕山的奏折摔在了桌子上。</p>
这份奏折之中,主要呈送的是俄罗斯方面关于在新疆边境地区设立贸易口岸的要求。</p>
杜兴国在一旁赶忙劝道:</p>
“皇上息怒,奕山将军也仅仅是将俄罗斯人的要求呈送,并未答应。”</p>
咸丰皇帝怒气冲冲地开口道:</p>
“他若是敢答应,朕就摘了他的顶戴花翎,让他滚回东北老家种田去!”</p>
俄罗斯人在这份通商条约之中狮子大开口,不但要求全面开放新疆多处口岸,甚至还要求对来自俄罗斯的货物完全免征关税,俄罗斯人在中国境内如有不法事宜必须由俄罗斯官员进行惩办,等等。</p>
最过分的是,俄罗斯人竟然还声称为了想要保护在新疆的贸易权益和俄人领土安全,希望能在大清新疆省府伊犁驻扎一支军队!</p>
大清是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不假,但俄罗斯人这条约即便是在妥协成性的道光皇帝看来都过于离谱,更何况是刚刚登基没两年,雄心勃勃想要中兴大清的咸丰皇帝?</p>
“皇上息怒,如今西洋诸夷虎视眈眈,若是因此和俄罗斯开战,对大清而言并非好事。”</p>
</p>
“皇上还是应当忍一时之怒,先让大清强盛起来,将来废除这些条约也不过是皇上您一句话的事情罢了。”</p>
杜兴国好歹,总算是让咸丰皇帝冷静下来。</p>
“告诉奕山,这份条约必须拒绝!”</p>
“大清可以让步,但绝对绝对不可能超过南京条约。”</p>
“朕就不信,那俄罗斯人当真就会从万里之外的莫斯科调集大军前往新疆!”</p>
完,咸丰皇帝气愤地将这份奏章丢到了一旁。</p>
第二份奏章,也没能让咸丰皇帝开心。</p>
“河南捻匪肆虐?”</p>
“捻”是淮北一带的方言,意思大致是“一股、一伙”的意思。</p>
在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农经济被摧毁,许多人衣食无着,很快变成了流民、灾民。</p>
而朝廷方面的国库收入又因为各种不平等条约而锐减,根本就没有能力来对流民们进行赈济。</p>
为了活下去,这些流民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落草为寇。</p>
几乎就在太平天国起兵的同一时间,捻军起义也在安徽北部、河南南部、江苏北部、山东西南部一带爆发了。</p>
来自安徽亳州的张洛行、龚得树等起事“结捻”,短短时间内就聚拢了数万流民,攻破河南永城。</p>
随后,张洛行转战河南、安徽各地。</p>
刚刚获得的这份奏折上,清楚写明了前不久发生的事情。</p>
张洛行召集各地捻军,在亳州雉河集歃血为盟。</p>
各地捻军大首领公推张洛行为盟主,号称“沃王”,正式发动抗清起义,自称“十八铺聚义”。</p>
捻军短短时间内,数量爆发式地增长,已经逼近了十万人大关。</p>
论战斗力,捻军在清廷看来其实就是一股真正的“乱匪”,挥舞着锄头铲子的农民搞事罢了。</p>
和太平天国相比,捻军的战斗力屁毛也不是。</p>
但问题在于,捻军起义可是在中原地区爆发的!</p>
中原,这可是华夏文明核心中的核心区域。</p>
一旦捻军规模继续铺开,那大清朝就真的要完蛋了!</p>
咸丰怎么敢不重视?</p>
发泄式地怒骂了一通之后,咸丰看向杜兴国和几名军大臣。</p>
“眼下还有精兵强将能调集去剿灭捻匪的吗?”</p>
众人顿时沉默。</p>
精兵强将?</p>
能打的,还能调动的,不都已经被赛尚阿调去了永安城吗?</p>
杜兴国吞吞吐吐地解释完毕,咸丰皇帝也沉默了。</p>
良久后,他开口道:</p>
“让赛尚阿抓紧剿除永安乱匪,至于捻匪,责令各地总督、巡抚、提督务必择期剿除!”</p>
捻军的事情也丢到一旁,咸丰皇帝感觉这地方上送过来的奏折是看不下去了。</p>
破事简直多得烦人!</p>
于是他干脆跳过了接下来一堆地方官的奏折,选择了一份京官的奏折来看。</p>
北京城中风平浪静,你们这些京官总不可能给我找事了吧?</p>
事实证明,咸丰皇帝显然是痴心妄想了。</p>
这份来自京官的奏折,他越读脸色就越是铁青。</p>
终于,咸丰皇帝忍无可忍,一巴掌将这份奏折拍在了桌子上。</p>
“他娘的,这个曾国藩,都在和朕些什么狗屁!”</p>
杜兴国有些疑惑,拿起奏折一看,也愣住了。</p>
过了好几秒钟,杜兴国也忍不住了一句。</p>
“这个曾国藩”</p>
疯了吧?</p>
曾国藩啥了?</p>
骂人。</p>
骂谁?</p>
咸丰!</p>
没错,曾国藩竟然在这篇奏折之中,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咸丰皇帝。</p>
他认为,咸丰皇帝上任至今,虽然将穆彰阿等几名投降派首领罢退,但却并没有真正地追究责任,也没有将投降派连根拔起。</p>
大清官场上贪污腐败成风的情况,咸丰皇帝也没有进行扭转。</p>
国库的亏空,也不想办法弥补。</p>
各地起义频繁,也不懂进行练兵。</p>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p>
登基快两年,啥也没干成!</p>
这如何不让咸丰皇帝愤怒?</p>
“朕这两年来呕心沥血,日以继夜地处理政务。”</p>
“他一个侍郎,竟然朕什么都没干?”</p>
“朕要摘了他的顶戴,把他发配到新疆去戍边!”</p>
咸丰皇帝极为罕见的大发雷霆。</p>
哗啦啦,在场的几名大臣全部跪下了。</p>
“皇上息怒!”</p>
其他几名军大臣也就了这么一句,接着看戏,心中不乏幸灾乐祸。</p>
曾国藩是投降派首领穆彰阿最欣赏的弟子之一,众人皆知。</p>
穆彰阿倒台之后,曾国藩也是少数没有趁落井下石之人。</p>
再结合眼下这篇奏章,难曾国藩是不是借着进谏的会,帮恩师穆彰阿出气。</p>
大家都不傻,谁也不会去接这个茬。</p>
那可是会要命的!</p>
只有季芝昌硬着头皮开口:</p>
“皇上,您继位之后广开言路,为天下人所称赞。”</p>
“若是曾国藩因言获罪,不免会让天下人灰心,还请皇上明鉴!”</p>
杜兴国也回过神来,忙道:</p>
“皇上,曾国藩此人是颇为清廉自持的,您就当他是个海瑞、魏征。”</p>
“朝中有海瑞、魏征在堂,岂不是更显得皇上有容人之量?”</p>
好歹,咸丰皇帝终于平息怒火,恨恨开口。</p>
“这混账东西,朕以后再也不想看到他的折子!”</p>
镜头一转,季芝昌坐在曾国藩家书房中,对着曾国藩苦笑道:</p>
“曾大人,你也是,怎么就这么耿直!”</p>
“皇上是个年轻人,你用词如此直接,他怎么能接受得了?”</p>
曾国藩沉默片刻,开口道:</p>
“若我前两份折子能被皇上采用,我也不必如此。”</p>
“无非就是效仿海瑞罢了。”</p>
季芝昌身体颤抖了一下,忙以前辈的身份教训道:</p>
“曾大人,当海瑞有什么用?海瑞的下场如何,你又不是不知道!”</p>
“况且,海瑞又能改变什么了?他什么也改变不了。”</p>
“你若是当真想要为大清做一点事情,就更应该好好地经营自己,将来身居更高的位置,才有希望!”</p>
曾国藩沉默良久,缓缓摇头。</p>
“可我是汉人。”</p>
汉人怎么可能和满人相提并论呢?</p>
也只有杜兴国这种从咸丰皇帝幼年开始悉心教导的帝师,才能超越大清立国以来对汉人大臣的制度性封锁,获得影响国政大事的权力。</p>
其他的汉人大臣,哪怕是当了尚书、大学士,进了军处,又有什么鸟用?</p>
国家大事,还不是皇帝和满、蒙大臣商量做决定,汉人大臣也就是一个负责执行的角色罢了。</p>
季芝昌闻言也是默然,片刻后叹了一口气,拍了拍曾国藩的肩膀,然后离开。</p>
无论曾国藩初心如何,但他的先后三份奏折,的确是切中要害地指出了大清此时的诸多弊病。</p>
更难得的是,曾国藩并非只会批评,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p>
但咸丰皇帝所谓的“广开言路”,其实仅仅是面子工程罢了。</p>
那些足够难听、足够一针见血,必须要通过大刀阔斧来进行改革的真话,并没有被这位年轻的皇帝真正接纳。</p>
愿意真话,办真事的曾国藩和其他人,也只能在一次次的失望后,最终选择沉默。</p>
但沉默就有用了吗?</p>
那些没有得到解决的内忧外患,只会愈演愈烈。</p>
大清帝国的未来,正朝着坏的一面急速倾斜。</p>
看到这里,大隋世界中,隋文帝叹了一口气。</p>
“看来,朕之前是选错的。”</p>
“的确是应该用六皇子奕欣来当太子的。”</p>
杨勇呃了一声,不是很能接受自家老爹的这番话。</p>
杨勇的性格偏向守成,其实就是咸丰皇帝的类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