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264章 左宗棠出马,萧朝贵出事,皇帝们惊呼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左宗棠?”湖南巡抚张亮基听着这个名字,总感觉有点熟悉,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p>

    “你,左宗棠的事迹。”</p>

    随着幕僚的描述,镜头中出现了一名中年男子。</p>

    他脸庞略显圆润,眉宇柔和,看上去并无多少锋芒。</p>

    表情平静而淡然,持一本书册,坐在大堂中安静翻阅。</p>

    左宗棠,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人。</p>

    道光七年,于长沙府试中获得第二名的佳绩。</p>

    后来因父母去世丁忧,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后来又转入时任湖南巡抚吴荣光创立的湘水校经堂读书。</p>

    在这里,左宗棠极为刻苦,专心研究学问,仅一年考试中就有七次名列全校第一。</p>

    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丁忧结束后参加长沙乡试,因“搜遗”中第,取得举人功名。</p>

    但随后三次前往北京会试,都没有获得进士身份。</p>

    湖南巡抚吴荣光对左宗棠极为赏识,认定左宗棠将来必定能成就大事,就让左宗棠出任醴陵渌江书院山长。</p>

    在醴陵渌江书院期间,两江总督陶澍偶然来此,和左宗棠相识,对左宗棠的才能大加赞赏。</p>

    随后,在陶澍的力主下,其独子陶桄与左宗棠的长女订婚。</p>

    两江总督,那可是大清一品大员。</p>

    唯一的儿子陶桄,那更是不知道多少朝廷顶级大员心中绝佳的女婿人选。</p>

    但陶澍却执意要和左宗棠这个连进士都不是的举人结为亲家,可见陶澍究竟对左宗棠有多么欣赏。</p>

    道光二十七年,左宗棠在北京应试时结识的好友胡林翼向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力荐左宗棠。</p>

    林则徐听左宗棠的事迹后大为欣赏,派人传书湘阴,希望左宗棠能出山相助。</p>

    但因某些事情,最终左宗棠并未前往云南。</p>

    直到两年后(道光二十九年),林则徐返乡,约左宗棠在长沙相见。</p>

    两人见面之后的谈话无比投,竟然直接谈了一整个晚上。</p>

    林则徐在这之后经常和别人起这次会面,大赞左宗棠是“绝世奇才”。</p>

    听幕僚到这里,张亮基这才恍然大悟。</p>

    “原来是他,难怪我这么耳熟呢。”</p>

    “他在湘阴是吧,离长沙也不算远,就几十里。”</p>

    “快,本官这就修书一封,你立刻派人去请他入城!”</p>

    陶澍倒也就算了,能得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赞许,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p>

    张亮基或许会觉得幕僚的话有些夸大,但绝对不会质疑两位大清总督的眼光。</p>

    一位执意和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一位盛赞其是绝世天才。</p>

    这种怎么可能不是人才?</p>

    但也并非就没有人反对。</p>

    另外一名幕僚道:</p>

    “巡抚大人,这左宗棠就是个举人,还是搜遗举人,能济得了什么事?”</p>

    大清官场,得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不,至少得二甲进士出身以上,才能算是正道。</p>

    举人?</p>

    那属于歧视链底端,哪有人看得起?</p>

    张亮基大怒,胡子都吹了起来,喝斥道:</p>

    “你去让林则徐林公夸你一句试试?娘的,林公要是但凡能给你一个‘善’字,本官都能让你来组织长沙军务!”</p>

    “成天聒噪不休,主意没得一个,滚一边去!”</p>

    湘阴,左家。</p>

    四十岁的左宗棠,正坐在自家书房之中,里拿着一本书,一边品茗一边读书。</p>

    虽并没有得中进士,但靠着陶澍和林则徐两位官场顶级高官的赏识,还有过去当书院山长的经历,再加上举人老爷的身份,左宗棠在物资这方面自然是远超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p>

    一名管家敲门,急声开口:</p>

    “老爷,长沙有使者前来,自称是巡抚张亮基大人的幕僚,有重要书信!”</p>

    “巡抚大人快请客人去大堂。”左宗棠放下书本,沉稳开口。</p>

    片刻后,左宗棠在大堂主位就座,拆开张亮基的书信,沉吟不语。</p>

    幕僚有些提心吊胆地开口道:</p>

    “左先生,不知意下如何?”</p>

    长沙如今内部烂成什么鸟样,作为协助巡抚处理政务的幕僚,那心里可是太清楚了。</p>

    这种烂摊子,一般人是真不愿意掺和的。</p>

    左宗棠笑了笑,站了起来。</p>

    “国难当头,义不容辞。”</p>

    “还请阁下稍候片刻,我立刻随你前往长沙,襄助巡抚大人。”</p>

    左宗棠安抚好使者,马上找来家中族人妻儿,如此这般安排一番。</p>

    “贼军若至,尔等可以先行撤离。”</p>

    “那太平军自号正义,最多也就拿走家中一些财物,可以适当留一些给他们,想来不至于会将家财劫掠一空。”</p>

    “我马上前往长沙,若此去顺利,击退贼寇,便是一个出人头地的会。”</p>

    众人闻言,都颇为担心。</p>

    左宗棠的妻子便道:</p>

    “老爷,那太平军听在南边可是厉害得很,您此去长沙,真的安全吗?”</p>

    左宗棠微微一笑,目光中闪过一丝光芒。</p>

    “我今年四十,却尚未有进士出身。纵然下次前往京师能中榜,正常科举仕途对我而言也是难上加难。”</p>

    “如今既有会,怎能错过!”</p>

    经过一天的慌乱,太阳没入地平线。</p>

    太平军在城外的临时营地中,气氛颇为凝重。</p>

    李开芳沉吟片刻,试探性地开口道:</p>

    “西王,看来长沙的鞑子已经有防备了,不如咱们继续转战湘潭,衡州?”</p>

    其他几名将军闻言,也都连声附和,赞同先撤退,再徐徐图之。</p>

    上一次攻打省城桂林失败的经历,在这些太平军将军心中还是留有不阴影的。</p>

    萧朝贵脸色阴沉,没有开口。</p>

    对萧朝贵来,攻克长沙是非常重要的。</p>

    一旦拿下,萧朝贵就有希望和洪秀全、杨秀清并驾齐驱,成为太平天国新的巨头。</p>

    这种会,怎么能放过?</p>

    萧朝贵呼出一口气,沉声道:</p>

    “本王的万余步军就在后方,明后日便可抵达。”</p>

    “长沙城中的混乱,俘虏们也都得很清楚了。”</p>

    “此刻城中也不过两千多守军,我麾下万余兵马足够将其强攻而下。”</p>

    “所以,我们等一等,待后面的弟兄们抵达,立刻发动攻城!”</p>

    空虚的长沙,对萧朝贵而言是无可比拟的诱惑。</p>

    他舍不得放弃,在奇袭失败的情况下依旧还是选择了继续围攻。</p>

    镜头一转,同样的夜色中。</p>

    城墙上晃晃悠悠,垂下一个吊篮。</p>

    左宗棠和前来相召的巡抚衙门幕僚一起登上吊篮,进入长沙城中,随后火速抵达了巡抚衙门。</p>

    早就坐立不安的巡抚张亮基一听到左宗棠的到来,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刻相召。</p>

    “左先生,如今长沙形势危殆,还请助本官一臂之力!”</p>

    左宗棠在来时路上已经有了腹案,当下不紧不慢,和盘托出。</p>

    “大人,您此刻最该做的就是先召集城中那些有能力的士绅,陈明利害晓以大义,让他们知道城外贼军对孔孟圣贤言论的态度。”</p>

    “只要得到士绅们的帮助,那您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粮饷和兵源支持。”</p>

    “然后,您要立刻召见满城中的将军。贼寇所到之处必然屠戮满城,满城中人是绝对最支持您的,你可以用这个会取得满城的兵权。”</p>

    “接着,您要发动百姓,不妨夸大其词,告诉百姓们贼寇所到之处必定屠城。则百姓恐慌为求自保,必然会积极参与到守卫城池的作战之中。”</p>

    “还有,贼寇极为擅长奇袭,那就必须要组织人二十四时不间断巡逻城防,还要派人注意地底,以免贼寇挖地道放置火药”</p>

    左宗棠如此这般,给张亮基分析了一大通,并给出了许多条具体的措施。</p>

    张亮基听着听着,心中渐渐有了底,原本慌乱急躁的心情也逐渐安稳下来。</p>

    在场的其他幕僚们也同样如此,一个个注视着左宗棠,流露出佩服的表情。</p>

    等左宗棠完后,张亮基不由感慨道:</p>

    “林公曾经称左先生为绝世奇才,本官今日方知林公所言不虚。”</p>

    完,张亮基抬头对着在场诸多下属、幕僚开口道:</p>

    “大家都听到了吧?立刻按照左先生的话去办!”</p>

    </p>

    在左宗棠的帮助下,湖南巡抚张亮基迅速而有条理的开始组织起守卫长沙的防线。</p>

    长沙城内,大量城中官绅急匆匆离开巡抚衙门,并召集城里的家族子弟。</p>

    “不惜一切代价,帮助巡抚大人守住长沙!”</p>

    这是几乎每一位老族长都再三重申的话。</p>

    紧接着,城中的百姓们也迅速组织起来,出人出力,帮助构筑各种防线、工事。</p>

    长沙城内的守军数量,也一下子从两千增加到了将近六千人。</p>

    各种大炮从府库之中被推出来,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放置在城墙上。</p>

    一切都显得极为有条不紊。</p>

    就这样过了两天。</p>

    萧朝贵麾下的步军开始赶到。</p>

    但萧朝贵也并没有着急立刻发动进攻。</p>

    长沙毕竟是省城,太平军从来没打下过这种规模的城池。</p>

    再如何慎重也不为过。</p>

    萧朝贵带着两百多亲卫,抵近长沙城墙,打算来个近距离观察。</p>

    为防止清军察觉萧朝贵的身份,萧朝贵特意下令让所有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除去所有特殊装扮,看起来就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太平军士兵。</p>

    “嗯,这处地方的地势有点高,鞑子可能会将这里作为主要防守阵地。”</p>

    “这里地势低矮,但被远处的制高点的大炮、火铳所控制。得先打下制高点,否则进攻此地就是白送。”</p>

    萧朝贵一边走,一边注视着不远处的长沙城地形,心中逐渐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p>

    但萧朝贵并没有注意到,在城墙上,一名大清将军已经发现了他这支队伍。</p>

    “大炮,快,大炮准备。”</p>

    “看到那边几百个贼寇了吗?全部开炮轰他!”</p>

    这名大清将军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用大炮轰杀几个太平军士兵,提振一下士气。</p>

    长沙城之前实在是太混乱了,必须要搞点实打实的动静和战功出来,才能让大家安心!</p>

    大清的火炮们立刻忙碌操作起来,将炮口转向了远处那数百太平军所在的方向。</p>

    由于这个时代的火炮都是滑膛炮,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准度可言的。</p>

    打出去之后,炮弹会落在至少几十米方圆的某个范围之中,有时候还会更加离谱。</p>

    具体命中哪里,那就全看天意。</p>

    所以滑膛炮一般都是瞄准同一个地方打出去,这样多枚炮弹就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火力覆盖范围,尽可能地覆盖目标。</p>

    此次清军就是用的这种战术。</p>

    很快,所有操作完毕。</p>

    “开炮!”</p>

    将军一声令下,引线迅速被点燃。</p>

    轰轰轰!</p>

    接连七八声炮响,多枚炮弹飞出,朝着城外而去。</p>

    萧朝贵还在仔细观察着长沙城防,但耳边却突然传来了一声惊叫。</p>

    “鞑子开炮了,大家注意!”</p>

    萧朝贵用了两秒钟才回过神来,下意识地抬头。</p>

    一枚炮弹准确朝着萧朝贵所在的方向落下。</p>

    轰!</p>

    烟尘四溅。</p>

    等到烟雾散去之后,露出了萧朝贵的身影。</p>

    这位太平天国的西王浑身是血,肚腹处还有一个巨大的伤口,已经失去了所有气息。</p>

    或许萧朝贵的运气当真不好。</p>

    这位太平天国的西王先是在城外打了一场莫名其妙的遭遇战,丢掉了奇袭长沙的成功希望。</p>

    紧接着,又在乔装侦查长沙城防时,莫名其妙地被准度完全不高的清军一发炮弹击中,当场身亡。</p>

    弹幕从金幕上狂卷而过。</p>

    秦始皇嬴政:啊?</p>

    汉武帝刘彻:这</p>

    唐太宗李世民:不是,你这</p>

    光武帝刘秀:除了离谱,还是离谱。</p>

    魏武帝曹操:实话,哪个家要是敢这么写,朕都得骂这家是个蠢驴。</p>

    昭烈帝刘备:历史果然比要更加离奇</p>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哈哈哈哈,看到了吧各位,这就是大清依旧还是天命所归的证据,哈哈哈哈!</p>

    大清世界中,坐在皇位上的康熙皇帝狂喜,整个人有种瞬间返老还童回到二十八岁的感觉。</p>

    在场的大清臣子们先是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随后一个个也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p>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p>

    “大清天命稳如磐石,这都是皇上和列祖列宗励精图治,给大清修来的福分啊。”</p>

    “皇阿玛福泽后世子孙,儿臣佩服!”</p>

    即便是像胤禛这样的性格,也不失时地拍了一记马屁。</p>

    不,这不能叫拍马屁,应该叫做哄老爷子开心。</p>

    父子孝道的事情,能叫拍吗?</p>

    康熙大笑过后,抚须得意一笑。</p>

    “之前金幕还什么贼寇在进入湖南之后会有新局面,哼哼。”</p>

    “事实是,大清在湖南杀掉了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p>

    “洪秀全、杨秀清也马上会迎来他们的死期!”</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萧朝贵死后,西王所属约两万军队陆续赶到长沙郊外。</p>

    但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这些太平军压根没有任何办法协调一致,对长沙展开围攻。</p>

    无奈之下,林凤祥、李开芳等西王麾下将军只能一边让人用最快的速度向郴州回报,一边在长沙郊外暂时按兵不动。</p>

    郴州。</p>

    “什么,西王死了?”</p>

    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和疑惑。</p>

    洪秀全大怒,直接拍桌。</p>

    “西王怎么会死的,到底是怎么回事!”</p>

    萧朝贵固然是杨秀清的头号盟友不假,但他也是太平天国的第三号人物。</p>

    萧朝贵的死,对太平天国上下都是一记重创,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领导者自然也不例外。</p>

    杨秀清更是怒气勃发,第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当场暴怒。</p>

    “到底怎么回事,还不快!”</p>

    在使者战战兢兢的回报完萧朝贵死亡经过后,大堂内一阵沉默。</p>

    居然是在侦查敌情的时候,被清军一发炮弹直接带走?</p>

    这种死法,谁特么能想得到啊!</p>

    几秒钟过后,洪秀全和杨秀清对视一眼,心中都松了一口气。</p>

    韦昌辉和石达开更是如释重负。</p>

    以萧朝贵的死法而言,绝对不可能是有人暗中加害,只能是清军踩了狗屎,获得了好运气。</p>

    只要不是太平天国内讧所导致的,情况就还没有到最坏的地步。</p>

    杨秀清定了定神,一脸沉痛地对着洪秀全道:</p>

    “天王,萧兄弟阵亡于长沙,咱们必须要给萧兄弟报仇。”</p>

    洪秀全点了点头,表情严肃地开口道:</p>

    “东王,你即可领你部兵马前往长沙,先行接管西王麾下军队。”</p>

    “我随后领主力从郴州出发,所有人一起全力围攻长沙,一定要将这座城池打下来,给萧兄弟复仇!”</p>

    杨秀清重重点头,道:</p>

    “谨遵天王之命!”</p>

    原本,太平军是打算在郴州停留一段时间。</p>

    这样可以在招募矿工等优质兵源的同时,借助郴州丰富的矿产打造出一批太平军急需的热兵器,如火枪、火炮等。</p>

    但萧朝贵的意外阵亡直接打乱了洪秀全和杨秀清先前的安排。</p>

    为了给萧朝贵复仇,为了安抚部下们的军心士气,太平军主力不得不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北上发起了对长沙的攻坚战。</p>

    看到这里,大宋世界中,赵匡胤突然笑了起来。</p>

    “本来这太平天国应该很快就要崩了,没想到关键时刻萧朝贵居然死了。”</p>

    “这下好了,太平天国又能续命一段时间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