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283章 咸丰皇帝左右为难,汉武帝断言武昌完了
    帅帐中,气氛一度相当尴尬。</p>

    但即便是洪秀全,此刻也没有任何想要取笑杨秀清的心情,反而表情和杨秀清一样凝重。</p>

    在这个时代,攻城最简便的方式其实是用炮轰。</p>

    但太平军缺乏足够威力的火炮。</p>

    太平军虽然也有一些工匠,但他们制造出来的火炮,连清军的火炮都比不上。</p>

    只能打打野战,压制一下敌军火枪兵之类的,轰破武昌这种级别大城的城墙毫无可能。</p>

    土营爆破是太平军唯一一种能破城的段。</p>

    现在,这种段却被限制住了。</p>

    对太平军来,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p>

    当然,还有一种更传统的段——长期围困。</p>

    但太平军没有稳固的后勤根据地,时间拖得越长从四面八方来援的清军又会更多。</p>

    如今太平军扶老携幼,整体人数已经突破了三十万大关。</p>

    真要长期围困,恐怕武昌城里的清军还没饿死,城外的太平军先饿死了。</p>

    这下子,破城似乎成为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p>

    杨秀清定了定神,沉声道:</p>

    “不必惊慌,我等会重新制定一下会,绝对还有会!”</p>

    洪秀全本来想埋怨杨秀清几句,但话到嘴边,又不了。</p>

    眼下太平军和之前不同了。</p>

    有上万艘船呢。</p>

    就算真打不下武昌,随时都能登船一走了之,也不需要担心被清军追上。</p>

    怕啥?</p>

    洪秀全心情重新变得畅快起来,笑呵呵地开口:</p>

    “没问题东王,你尽管慢慢打,不着急!”</p>

    经历过桂林和长沙两次失败,太平天国的高层们也拥有了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p>

    刚刚从柏木岭前线回来的石达开甚至还有心情开玩笑。</p>

    “东王不用着急,多打些时间,我还没打够向荣呢。”</p>

    众人顿时笑了起来,帅帐中原本有些凝滞的气氛一扫而空。</p>

    杨秀清笑道:</p>

    “翼王,向荣那老子这几天也是卖命进攻了,这样吧,再过十天让北王的兵马和你轮换。”</p>

    韦昌辉的兵力如今主要集中在北岸的汉阳,在清军水师没有出现的情况下,这些天都是无所事事。</p>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摸着胡须,注视着面前金幕,长久不语。</p>

    “不太对啊”</p>

    “药师,你怎么看?”</p>

    李靖笑道:</p>

    “这应该要问两位宰相才对,陛下。”</p>

    李世民啧了一声,看向长孙无忌。</p>

    长孙无忌摸着胡须,缓缓道:</p>

    “应该就是地域问题。”</p>

    房玄龄脾气其实不错,此时不由冷笑。</p>

    “都这种时候了,还各顾各的,一点大局观也没有。”</p>

    “清廷的诏令是真出不了北京城了?”</p>

    李治在一旁听得有些莫名其妙。</p>

    有心想问,但又觉得——大家都听得懂,我堂堂太子听不懂,好像显得很蠢。</p>

    本太子不要面子的吗?</p>

    仔细思考了一番,李治突然心中一动。</p>

    懂了!</p>

    恰好就在此时,李世民也将目光投来。</p>

    “为善,你看出来了吗?”</p>

    </p>

    李治点头道:</p>

    “向荣麾下兵力不够!”</p>

    “守卫长沙的兵力应该有一部分并未前来。”</p>

    李世民哈哈笑了起来,点头道:</p>

    “没错。向荣、和春是到了,但那个杀掉了冯云山的江忠源就没来。”</p>

    “向荣麻烦大喽!”</p>

    本来清军聚集了所有能打的将领,都还只能在长沙防守,不敢出击。</p>

    现在还少了一个非常能打仗的江忠源,而太平军方面水师比之前更强,还获得了岳州城的大量补给和一路上的兵源。</p>

    此消彼长,武汉面临的局势可比三个月前刚刚被包围的长沙恶劣太多了!</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紫禁城,御书房。</p>

    “什么,贼寇包围了武汉?”</p>

    咸丰皇帝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异常难看。</p>

    坏消息还不止这些。</p>

    军大臣穆萌禀报道:</p>

    “皇上,江苏急报,如今因黄河决口导致的灾民已经超过百万,若是再不加以治理,恐怕会引发大患!”</p>

    百万灾民什么概念?</p>

    明末的陕北,满打满算也就几十万人口。</p>

    结果一场大灾,直接搞出了李自成。</p>

    元末的黄河,一场大灾百万流民,直接就是刘福通、韩山童的红巾军大起义。</p>

    每一次大灾,都蕴含着让王朝灭国的危!</p>

    咸丰左右为难。</p>

    太平军也特么是灭国的危啊!</p>

    这怎么搞?</p>

    便在此时,杜受田咬牙开口:</p>

    “皇上,臣去治理黄河吧!”</p>

    咸丰吃了一惊,下意识道:</p>

    “这不好吧?杜卿家你不是才刚刚病愈吗?”</p>

    病情是一方面。</p>

    另外一方面,如今大清局势不断糜烂,咸丰急需这位从把自己教大的老师在身边,为诸多军国大事出谋划策。</p>

    杜受田,是所有臣子之中唯一一个被咸丰毫无保留信任之人,咸丰真不愿意放他出京。</p>

    杜受田沉声开口:</p>

    “皇上,黄河决口已经半年,马上寒冬将至,必须要有人先想办法稳定住灾民,否则必定生出大乱!”</p>

    “冬天是治理黄河的最佳时,臣不需要国库拨付太多饷银物资,但一定会想办法稳住局面。”</p>

    咸丰思来想去,的确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便点头道:</p>

    “好吧,那杜卿家你就作为钦差大臣,赐你黄马褂、尚方宝剑,全权负责处理黄河事务。”</p>

    “自两江总督、漕运总督以下所有大官员,都受你节制!”</p>

    黄河的问题暂时是有人选了。</p>

    但武昌这边的问题又出来了。</p>

    咸丰呼出一口气,沉声道:</p>

    “继续从其他地方抽调兵马,还有,那个湖南巡抚张亮基怎么搞的,江忠源这样的勇将竟然留在长沙不去剿匪!”</p>

    “马上把张亮基调走,换一个。对了,骆秉章之前在长沙帮办军务还可以,让他接任湖南巡抚,命江忠源等湖南所有可用之兵全部北上。”</p>

    “速度要快!”</p>

    清廷这个庞大、老迈而繁琐的国家构,在面对诸多危时,依旧尽可能地做出了应对。</p>

    只是,年轻的咸丰皇帝做出来的这些应对当真有效吗?</p>

    这只能让时间来给出答案了。</p>

    一条弹幕随即飘过。</p>

    汉武帝刘彻:朕觉得武昌应该是要被攻破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