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518章 历朝皇帝痛骂大清制度,李续宾吐槽曾国藩懂什么打仗
    光武帝刘秀:这个咸丰,脑子是真的有点问题。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限制汉人呢?</p>

    明太祖朱元璋:这就是异族王朝的终极缺点。又要用汉人,又怕汉人做大造反。</p>

    汉武帝刘彻:曾国藩虽然是个大扫把星,但咸丰如果早几年让曾国藩统摄全局的话,洪秀全现在估计都已经死好几年了。</p>

    隋文帝杨坚:要不然怎么咸丰是个败家子呢?看看北魏北周和大隋,融入华夏才是王道!这些满清的皇帝难道从来不读史书的?</p>

    宋太祖赵匡胤:你还指望这些茹毛饮血的女真后裔读史书?别开玩笑了!</p>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李续宾明显被咸丰皇帝的命令给激怒了。</p>

    他的确不敢违背朝廷的旨意,但这样一来,沿路的安徽百姓在面对狂怒的李续宾时就遭了秧。</p>

    渡江北上直指庐州后,李续宾率领的这一路湘军大肆劫掠屠城。</p>

    “安徽沦陷多年,这里的所有人都是长毛贼的狗腿子,一个不留!”</p>

    在李续宾的命令下,凡湘军所到之处,无论是忠于清廷的还是站在太平天国一方的百姓,都逃不了被屠杀劫掠的下场。</p>

    一座座县城、州城冒起冲天火光,无数安徽百姓在血泊中挣扎哭嚎,最终凄惨死去。</p>

    “该死的湘蛮子,下辈子老子投胎一定要当一个天国人,把你们湖南人杀得干干净净!”</p>

    一名当地男子目睹妻儿在面前被屠杀而死后,于死前最后一秒发出了最恶毒的诅咒。</p>

    几秒后,他的头颅被丢入一旁的水井,噗通一声消失不见。</p>

    此时,太平军的主力陈玉成、李秀成所部还在天京附近清扫着江北大营余部,巩固和江南大营对峙的防线。</p>

    位于安徽西部这一带的太平军,绝大部分都只是当地偏师,战斗力极为孱弱,根本无法阻挡李续宾这一部湘军精锐的连续突击。</p>

    在李续宾的带动下,湖北清军、湘军也发起了全面反攻,把战线陆续推进到安徽境内。</p>

    此刻,又有一个更好的消息传来。</p>

    曾国藩跪在地上,听着朝廷使者一板一眼地宣读旨意。</p>

    “着在籍侍郎、团练大臣曾国藩即刻领兵前往安徽,领湘勇各部兵马收复庐州!”</p>

    曾国藩身体一震,喜出望外,大声开口:</p>

    “臣曾国藩领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p>

    一旁的曾国华赶忙上前,给使者塞了三张一千两的银票。</p>

    使者颇为惊讶,连连摆。</p>

    “多了,多了。”</p>

    按照惯例,大清二品官接旨,只需要给使者一千两银子就行。</p>

    曾国华低声道:</p>

    “这是咱们一点心意,就当和大人交个朋友。”</p>

    “大人要是推辞的话,那我们曾家就不好做人了。”</p>

    使者假模假样地推辞几句,“很不情愿”地收下,然后心情愉悦地离开。</p>

    曾国藩站起来,神采飞扬地开口道:</p>

    “好了,咱们赶紧离开浙江,去安徽!”</p>

    “哦对了,先等我写一份感谢皇上的折子再走。”</p>

    事情正如曾国藩所预料的一般。</p>

    在选择融入官场,成为一名圆滑的官员之后,咸丰皇帝被曾国藩一连串的马屁奏折感化,对曾国藩的观感有所好转。</p>

    于是,已经沉寂一年多的曾国藩被咸丰再度提拔,作为安徽战场的统帅,来制衡在九江攻城战后名扬天下,被誉为“大清第一名将”的李续宾。</p>

    曾国藩带着麾下一万兵马兴致勃勃地赶到江西,正打算渡江北上,就接到了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p>

    看完这封信之后,曾国藩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表情变得凝重起来。</p>

    “李续宾要去三河?”</p>

    </p>

    “国华,拿地图来!”</p>

    一幅安徽地图很快被摆在了曾国藩面前。</p>

    曾国藩伸出指,比比划划。</p>

    从各路兵马传来的情报来看,安徽战场的局势并没有那么乐观。</p>

    陈玉成部主力在得知李续宾部进入安徽之后,已经从浦口朝着庐州移动。</p>

    伴随着陈玉成部的到来,还有张乐行部的三万多捻军。</p>

    捻军作为太平军的先锋,凭借着更多骑兵的优势已经陆续抵达安徽各处战场,将大部分清军、湘军的进攻势头给遏制住了。</p>

    只有战斗力最强的湘军李续宾部,还在接连不断地突破太平军和捻军的防线,朝着庐州挺进。</p>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续宾部和其他各路友军的距离都已经明显拉开。</p>

    “等等”曾国藩深吸一口气,翻了一下,从案头拿出一封李续宾写来的信,轻声念出上面内容。</p>

    “我欲进军三河,还请曾大人督促其他各部及时前进,保卫我军侧翼。”</p>

    曾国藩读到这里,身体猛地一震。</p>

    “他要去三河三河在哪?”</p>

    曾国藩赶忙抬头,在地图上仔细寻找了一番,目光锁定一处。</p>

    “这里!”</p>

    曾国藩伸出指,比划了一下三河和其他地方湘军、清军的距离后,脸色顿时大变。</p>

    原本隐隐约约在心中生出的不好预感,此刻终于发现了实据。</p>

    曾国藩突然大叫了起来。</p>

    “不能去三河!”</p>

    “快,快给我研墨,我要给李续宾写信!”</p>

    一旁的曾国华被曾国藩这突如其来的大叫给吓了一跳,有些疑惑地开口道:</p>

    “大哥,为何不能去三河?”</p>

    曾国藩双眼通红,急切地开口道:</p>

    “三河有长毛贼宿将吴定规驻守,此地易守难攻,纵然是以李续宾之勇猛,也急切难下。”</p>

    “若是陈玉成那贼酋领兵赶到三河,和吴定规形成反包围,李续宾就危险了。”</p>

    曾国华闻言,转眼打量了一番地图,若有所思地开口:</p>

    “可就算李续宾到了三河,咱们不也有多隆阿、鲍超两支队伍在附近吗?”</p>

    “距离最近的多隆阿,也就三五天便能赶到三河跟李续宾会合了。”</p>

    “哎呀,你懂什么!多隆阿,多隆阿”曾国藩急得跺脚,怒道:</p>

    “赶紧给我研墨,我要写信!”</p>

    镜头一转,李续宾拿着曾国藩让人十万火急送来的信,仔细读完之后笑了一声。</p>

    “曾大人已经有一年多没有领兵打仗了,思想还是如此陈腐老旧。”</p>

    就在李续宾对面的弟弟李续宜有些担忧地开口道:</p>

    “兄长,曾大人也没错。咱们若是一时半刻攻不下三河,那就是兵法中所的孤军深入,这是大忌啊。”</p>

    李续宾摆了摆,不以为然地开口道:</p>

    “你别人也就算了,曾大人懂什么打仗?”</p>

    “放心吧,三河最多三天就能攻克。”</p>

    “至于什么陈玉成合围”</p>

    李续宾到这里,双目中燃起明显战意。</p>

    “陈玉成不来找我,我还要去找他呢!”</p>

    “我倒要看看,这个号称‘石达开第二’的长毛贼将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成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