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540章 大清的财政黑洞,朱元璋怒斥咸丰没脸没皮
    唐太宗李世民:应该就是排队枪毙战术的另外一种本,湘军的确不愧是更强悍的军队。</p>

    明太祖朱元璋:太平军的正面战斗力已经明显打不过湘军了,太平天国要进入倒计时了。</p>

    隋文帝杨坚:其实这也是太平天国自己的问题,起兵都九年时间了,装备和战术都还是老一套。</p>

    宋太祖赵匡胤:九年一直在打仗,广西老兵和郴州矿工兵应该都死完了,陈玉成麾下这些安徽兵明显没有之前的老兵那么能打。</p>

    汉武帝刘彻:论农业的富庶,安徽远胜于广西,不能打很正常。</p>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这句话是对的。朕皇祖就是带着从漠北白色地狱走出来的蒙古骑兵,才能横扫整个欧亚大陆。</p>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哈哈,都看到了吧?大清已经击溃了陈玉成,胜利就在前方!</p>

    宋太祖赵匡胤:康熙你又想多了,清军撤围安庆,陈玉成二郎河败退,从战果来看是五五开,从战略来看太平天国还占了便宜呢。</p>

    安庆可是天京如今唯一的西大门,帮助安庆解围的战略意义是无可估量的。</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二郎河两次大战,最终都以陈玉成所率领的太平军损兵折将,主动后撤而告终。</p>

    这个结果支持了李秀成的看法,即太平军在长期作战后战斗力下降得极为严重。</p>

    但也正如陈玉成所料,清军虽然取胜,却暂时无法在安徽境内发起大举反击。</p>

    清军帅帐之中,鲍超愤怒地看着面前的都兴阿。</p>

    “大人,为何不继续追击?”</p>

    在鲍超看来,都兴阿肯定是过于胆怯,害怕被陈玉成给埋伏了。</p>

    简直就是无胆匪类!</p>

    都兴阿看着愤怒的鲍超,脸上表情很淡定地开口道:</p>

    “你部已经三个月没发饷银了。”</p>

    “?”鲍超一脸疑惑。</p>

    都兴阿指了指一旁的李续宜,平静道:</p>

    “他部也是三个月。”</p>

    “哦,还有多隆阿麾下的三万多步骑,五个月没发饷银了。”</p>

    “还有,咱们现在的粮食也只能吃最多十天的时间。”</p>

    “民夫青壮因为没钱,已经开始大量逃亡。”</p>

    </p>

    如此这般了一通,都兴阿敲了敲桌子,对着鲍超道:</p>

    “来,本将军问你,你打算怎么打?”</p>

    鲍超:“”</p>

    站在一旁的李续宜叹了一口气,道:</p>

    “都兴阿大人所言极是,马上冬天就要到了,咱们还是暂时休战吧。”</p>

    就在胡林翼短暂回家奔丧的这段时间,包括湘军在内的整个湖北、江西方向出现了严重的后勤危。</p>

    这也导致清军虽然在二郎河之战中取胜,却无力继续反扑安徽。</p>

    接下来的冬天里,太平军和湘军方面的战事暂时陷入了沉寂之中。</p>

    时间不知不觉间过去,咸丰九年来了。</p>

    即将二十九岁的咸丰皇帝端坐在大殿之上,接受文武百官和诸多外藩的朝贺。</p>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p>

    “大清江山永固,皇上寿与天齐!”</p>

    各种阿谀奉承的话不绝于耳,让咸丰嘴角扯动了一下,脸上的麻子都随之散开不少。</p>

    执政这九年,是真不容易啊。</p>

    归,咸丰如今倒是看到了希望。</p>

    太平天国的势力已经被牢牢限制在了安徽、江苏两省,而从天京出走的石达开不断被各地清军击败,不复当年之勇。</p>

    大清其他地方虽然也有一些规模的叛乱,但很快也都被大清各地官府给镇压下去。</p>

    “只要平定了长毛,朕的大清中兴指日可待!”咸丰心中振奋地想着。</p>

    初四日。</p>

    愉快地度过了三天假期后,咸丰来到了御书房。</p>

    军处的存在固然是极大地加强了皇权,但这也让大清的皇帝们成为历朝历代工作强度最大的皇帝。</p>

    咸丰一年其实就放这三天假。</p>

    </p>

    其他时间,无论是去承德避暑,在圆明园放松,每天也都要处理成堆的奏折。</p>

    刚刚看到第一份奏折,咸丰脸色就变了。</p>

    “这个胡林翼,怎么又来找朝廷要钱了?”</p>

    胡林翼在里面罗列了一大堆的欠饷,最后希望朝廷赶紧调拨一百二十万两饷银。</p>

    在场的几名大臣表情也是颇为微妙。</p>

    一百二十万两,多吗?</p>

    去年(咸丰八年),整个朝廷的收入大约是三千万两白银。</p>

    其中包括两千万两的田赋,六百万两的盐税,还有四百万两的关税。</p>

    收入这么多,怎么拿个一百二十万两,咸丰就如此大动肝火呢?</p>

    这就不得不一下支出了。</p>

    同样还是去年,清廷支出最大头的就是军费(主要是对太平军作战),总计——四千万两。</p>

    没错,四千万两!</p>

    单单是军费一项,就已经超出国库收入一千万两之巨。</p>

    但这还没完呢。</p>

    第二大支出项目,是大清整个国家上上下下的官吏俸禄,总计一千万两。</p>

    各种赈灾开支,五百万两。</p>

    皇室的各种开支,也是五百万两。</p>

    还有其他杂七杂八,比如工程、教育之类的,也差不多一千万两。</p>

    全部相加,整个咸丰八年大清收入为三千万两白银,而支出却达到了惊人的七千万两。</p>

    仅一年时间,国库就出现了整整四千万两的亏空!</p>

    胡林翼这时候再来开口要这一百二十万两,简直就是要了咸丰的命。</p>

    但骂也解决不了问题啊。</p>

    咸丰吐出一口气,对着几名忠实充当背景板的军大臣道:</p>

    “你们现在都给朕,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p>

    几名军大臣对视一眼,由已经升任领班军大臣的肃顺回答道:</p>

    “皇上,眼下朝廷的借款已经到了极限,发钞的作用也不大。”</p>

    “为今之计,只能继续增加厘金了。”</p>

    厘金,通俗的理解就是设卡对路过的货物收费。</p>

    听起来似乎只是对商人有用,影响不了百姓。</p>

    实则不然。</p>

    就比如——盐铁。</p>

    老百姓能不吃盐,不用铁制品吗?</p>

    肯定是不行的。</p>

    盐铁在运送的过程中被额外征收了厘金,那为了获得足够的利润,唯一的方式就是加价卖给老百姓。</p>

    甚至还有许多黑心商贩,朝廷收两成的税,他直接以“收税必须涨价”的理由把货物价格提高个四五成甚至更多。</p>

    反正都是生活必需品,不买也得买!</p>

    这种方式,就是拐了个弯从老百姓身上收钱。</p>

    咸丰愣了一下,道:</p>

    “没有别的办法了?”</p>

    肃顺正色点头。</p>

    “皇上,真没别的办法了。”</p>

    咸丰耸了耸肩膀,有些无奈地开口道:</p>

    “好吧好吧,那就再上调一成,不,两成厘金。”</p>

    “嗯,再苦一苦百姓吧。”</p>

    几名军大臣齐声开口:</p>

    “皇上英明!”</p>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是有些忍不住了。</p>

    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咸丰,他到底是怎么有脸出“再苦一苦百姓”这个鬼话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