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海城外。</p>
数万太平军四面八方,将此地完全包围。</p>
洪仁玕也赶到,劝李秀成。</p>
“忠王,这样进去太冒险了,英法两国的军队昨天就已经进城协防了。”</p>
“我们打不过的!”</p>
李秀成自信满满,对着洪仁玕笑道:</p>
“干王,你怕什么?”</p>
“英法两国也就能吓住咸丰,咱们天兵战斗力可不是僧格林沁率领的那些废物能相提并论的!”</p>
李秀成的观念和杨秀清是很像的。</p>
对洪秀全、洪仁玕两兄弟深信不疑的那套“拜上帝教”理论,都嗤之以鼻。</p>
刚刚建立的“苏福省”内部,李秀成用的就是传统华夏诸侯的打天下方法。</p>
商业没有被取缔,大部分商人的财富也没有被没收,能正常继续经商。</p>
只是把土地收回来,分配给了太平天国的士兵们作为田产。</p>
秉持这种理念的李秀成,本质上就是元末加入红巾军的朱元璋。</p>
表面信教,实则是为了加入起义军后追逐功名。</p>
对洋人,李秀成不但没有什么“基督教兄弟情谊”,还恨不得把洋人全部杀光,赶出华夏。</p>
上海城内。</p>
江苏布政司使薛焕惶惶不可终日,对着英法两国使者大献殷勤。</p>
“两位大人,这一次上海的安危就全靠你们了。”</p>
英国公使普鲁斯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都很淡定,甚至还嘲笑起薛焕。</p>
“区区太平军怕什么?”</p>
“我们没事就没事。”</p>
两人已经下令,让在上海租界内驻扎的英法两国军队总计一千人进入城池,接管了一部分城门的防务。</p>
城外,李秀成已经坐进了轿子里面。</p>
“出发!”</p>
浩浩荡荡的太平军簇拥着李秀成,朝着上海城而去。</p>
李秀成也不是莽夫。</p>
乘坐轿子,传达的其实就是和平意愿。</p>
只要英法联军交出上海,就不会开战。</p>
而且李秀成还有内应。</p>
上海城内的清军都司守备余又政早就悄悄派人通知李秀成,等太平军大兵到来,就里应外合献城。</p>
城内。</p>
余又政被五花大绑,跪在了英法公使和江苏布政司使薛焕的面前。</p>
薛焕大声喝斥:</p>
“余又政,你这混账东西,竟然敢背叛大清。”</p>
“杀了他!”</p>
城外,李秀成的轿子在诸多太平军的簇拥下,缓缓朝着上海城西门进发。</p>
太平军一边走,一边齐声呼喊。</p>
“投降不杀!”</p>
“天兵不干涉英法两国利益!”</p>
恨归恨,李秀成也分得清现实。</p>
如今太平天国国力太虚弱,尤其是国库非常空虚。</p>
上海已经开放通商二十年,成为江南地区和外国贸易的枢纽。</p>
占领此地并维持贸易,太平天国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税收,同时还能从这里向外国采购武器。</p>
湘军为什么这么强,归根结底就是从广州采购了大量外国武器。</p>
只要太平天国有了上海来作为武器采购站,将来太平军就能重新压制湘军。</p>
李秀成从轿子的窗户中看着越来越近的上海,嘴角露出笑容。</p>
“英法蛮夷也害怕天兵,不敢开战,呵呵。”</p>
“这事成了!”</p>
</p>
为了保证和平接,李秀成不惜在上海城外停留一个月的时间。</p>
为的就是让洪仁玕去和英法两国联络、谈判。</p>
从洪仁玕的反馈来看,英法两国明显动摇,只是还没有明确表态。</p>
此时用武力逼迫一下,大事可成!</p>
轰!</p>
一发炮弹从天而降,落在前进的太平军阵中。</p>
更多的炮弹不断落下,把太平军炸的血肉飞溅。</p>
太平军压根就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顿时一片混乱。</p>
轰!</p>
又一发炮弹就在李秀成轿子旁边不远处爆炸。</p>
抬轿子的四名仆役当场被开花弹溅射的碎片炸死。</p>
轿子随之倒在地上,把里面的李秀成甩了出来。</p>
李秀成摔得昏头涨脑,感觉脸颊一阵剧痛。</p>
伸一摸,发现右脸颊被弹片划伤,正在汨汨流血。</p>
“撤,快撤退!”</p>
李秀成忙不迭地领兵撤退。</p>
城头上,江苏布政司使薛焕看到这一幕,松了一口气,对着身旁的英法公使拱道:</p>
“多谢两位仗义出!”</p>
两名公使脸上都带着得意表情。</p>
英国公使普鲁斯举起右杖,指着城外狼狈撤退的李秀成。</p>
“薛,你要知道,太平天国对你们来可能是个大麻烦,但对大英帝国来只不过是一个的问题。”</p>
法国公使布尔布隆抬起下巴,傲然道:</p>
“李秀成还算聪明,一枪都不敢开。”</p>
“否则,我们今天就灭了他!”</p>
太平军帅帐。</p>
狼狈而归的李秀成脸上扎着绷带,面色难看地听着部下的汇报。</p>
“忠王,咱们这一次被英法两国夷人炸死了七八百兄弟!”</p>
“下面的兄弟都很生气,希望能攻克上海,血洗里面所有的清妖和英法蛮夷!”</p>
李秀成闻言,顿时沉默。</p>
坐在一旁的洪仁玕急声道:</p>
“万万不可!”</p>
“忠王,攻克上海至少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咱们还得西征救援安庆呢。”</p>
“而且真杀进去了,引来了英法联军的干涉,天京危矣!”</p>
李秀成握紧了拳头,怒道:</p>
“干王,是你下的命令不许我们反击,可现在兄弟们有意见了,你让我怎么办?”</p>
洪仁玕也不想激怒李秀成,但还是得硬着头皮道:</p>
“忠王,为了天国的存亡,你要冷静啊!”</p>
李秀成陷入沉默。</p>
良久,他无可奈何地开口。</p>
“知道了。”</p>
武力逼迫并接管上海的计划失败后,李秀成在第二天发表了一篇檄文,痛斥英法两国言而无信。</p>
然后他便选择了撤军,太平天国第一次进攻上海的行动以白白损失七百余人,不发一枪一弹,无疾而终。</p>
看到这里,历朝皇帝顿时大为不满。</p>
秦始皇嬴政:没搞错吧,白死了七百多人,连打一枪反击的勇气都没有?</p>
汉武帝刘彻:洪仁玕简直就是一个软骨头,李秀成也是一个没骨气的脓包!</p>
宋太祖赵匡胤:尊重现实固然不假,但涉及到这种民族大义的时候,干他就完了,到底在怂什么?</p>
明太祖朱元璋:姓赵的这句话还算公允。战争的确是需要考虑胜负,盘算损失。但涉及民族大义,干丫的就完事,怕什么?</p>
唐太宗李世民:假如李秀成将来没办法拿下上海,朕这辈子都看不起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