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708章 李鸿章的谦让,洪秀全的结局
    片刻后,李鸿章来到书房,开始写奏折。</p>

    “臣当谨遵皇上、太后之命,预计全军休整十日后出发前往金陵。”</p>

    “臣必督促麾下将士用命,以报效皇上、太后之恩”</p>

    刚写到这里,房门就被敲响。</p>

    李鸿章极为不满地放下中毛笔,喝道:</p>

    “不知道本官在写折子吗!”</p>

    外面传来了弟弟李翰章的声音。</p>

    “兄长,是两江总督曾大人的信!”</p>

    “嗯?”李鸿章愣了一下,过了几秒后道:“拿进来。”</p>

    拆开曾国藩的信看完后,李鸿章表情微变,陷入沉吟。</p>

    在这封信里,曾国藩的话其实很委婉,但意思是明显的。</p>

    希望李鸿章能主动推辞,别去天京和曾国荃抢功!</p>

    他的弟弟李翰章凑过来看完信上内容,顿时气愤道:</p>

    “曾家人吃相也太难看了,都快两年了还打不下来,凭什么不让咱们去分一口汤喝?”</p>

    “兄长,那金陵可是长毛圣库所在,里面有长毛这十几年来的所有财富,咱们必须去啊!”</p>

    太平天国独特的“圣库”制度,让绝大部分的财富都聚集在天京。</p>

    这也是洪秀全不愿意离开的重要原因。</p>

    如果真的撤离天京继续之前的游击战,能带走的财物恐怕都不到圣库的十分之一!</p>

    李鸿章闻言,双目中也闪过一丝贪婪神色。</p>

    但很快他就抑制住了这种心思,正色摇头。</p>

    “不行,曾大人是我的恩师,我如今的地位也是他举荐而来,不能做对不起他的事。”</p>

    “二弟,你将来的官职也还要多靠曾大人的保举呢。”</p>

    等李翰章失望离去之后,李鸿章将刚刚没写完的折子丢入废纸篓,重新写了一份折子。</p>

    “臣苦战苏州、常州,将士疲敝,须至少休整三月,待外国武器火药及新兵、军饷等补给完毕后方可前往金陵”</p>

    写完之后又给曾国藩写信:</p>

    “弟子极欲为恩师、九叔分忧,然此番苦战苏、常,须休整三月方可进军金陵。”</p>

    “九叔之勇天下皆知,想来届时必已收复金陵,献洪秀全之首级于朝廷”</p>

    镜头一转,曾国藩看着面前李鸿章的信,露出欣慰的笑容。</p>

    “好,好,好!”</p>

    “本官果然没有看错这个年轻人,没有白白提携这位弟子后进,哈哈。”</p>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为李鸿章的主动退让而结束。</p>

    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p>

    曾国荃围攻天京的时间,已经整整两年。</p>

    这下子,紫禁城中不只是慈禧,就连慈安太后也坐不住了。</p>

    这位东太后很罕见地发了火。</p>

    “朝廷已经够给曾国藩面子了,两年时间过去他弟弟打不下来,还要怎么样?”</p>

    “难道曾国荃一辈子打不下金陵,朝廷就要让他在金陵驻扎一辈子不成?”</p>

    “立刻传旨训斥曾国藩,再让李鸿章即刻进军金陵!”</p>

    安庆城中,曾国藩听着朝廷严厉的旨意训斥,表情很难看。</p>

    接旨之后,曾国藩静坐良久,摇了摇头。</p>

    “老九,这回大哥是真保不住你了”</p>

    曾国藩叹息着,开始写奏折:</p>

    “以臣之见,曾国荃一部恐难以收复金陵,还请朝廷下旨调李鸿章部从速前往金陵,共同进剿”</p>

    另外一边,李鸿章拿着刚接到的圣旨回到书房,若有所思。</p>

    </p>

    他的弟弟李翰章满脸兴奋,大声道:</p>

    “兄长,还等什么呢?咱们的兵马只需要三天就能抵达金陵!”</p>

    别看李鸿章表面上是拒绝的,但实际上在彻底攻陷苏福省后,他就将三万淮军之中的一万四千兵马派到自己控制区内距离天京最近的丹阳。</p>

    明面上的理由,是“防止洪秀全东逃”。</p>

    实际上,当然是想着有会的话便及时进军天京,吃掉这块太平天国最大的肥肉!</p>

    李鸿章呼出一口气,缓慢地开口道:</p>

    “金陵是要去的,不过要慢一点。”</p>

    “三天不行,嗯三十天吧。”</p>

    李鸿章一边传令整军,一边给天京城下的曾国荃去信。</p>

    天京城外,天堡城。</p>

    自从拿下此地后,曾国荃就把帅帐从雨花台转移至此。</p>

    两年苦战,耗费了曾国荃巨大的心力,以至于他两鬓斑白,身体极度瘦弱。</p>

    帅帐之中,他正在看着李鸿章的信。</p>

    “非鸿章欲与九叔争功,实乃朝廷再三严旨,鸿章不得不奉命。”</p>

    “今从丹阳至金陵,军中各项事务繁杂,进军难以神速。”</p>

    “约一月之后,鸿章当可抵达金陵城下,助九叔一臂之力。”</p>

    曾国荃身体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p>

    “这个朝廷,难道就见不得我们曾家一点好?”</p>

    “我们曾家为了朝廷呕心沥血,老六和老十七都死在了平叛的战场上,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们!!!”</p>

    曾国荃并没有责怪李鸿章。</p>

    从丹阳到天京,这点路程都要走一个月,李鸿章已经仁至义尽,给足了曾国藩兄弟面子了。</p>

    更别提三个月前李鸿章还极力推辞过一次。</p>

    “来人,立刻召集众将!”曾国荃猛然抬头,大声喝道。</p>

    等众人抵达之后,曾国荃也不废话,当众念出了李鸿章的书信。</p>

    众将听着,都露出了惊愕和不敢置信的表情。</p>

    曾国荃咬牙切齿,对着众将冷声道:</p>

    “我等艰苦奋战两年,难道就这样将功劳拱相让吗?”</p>

    “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尔等若是还攻不破金陵,那就等着李鸿章来拿这先登之功,分掉金陵城中最多的财富吧!”</p>

    李鸿章的信和曾国荃的怒火,让围城两年,早已经困顿不堪,进取乏力的湘军再度焕发出了斗志。</p>

    而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件大事也在天京城中发生。</p>

    天王宫。</p>

    一片哀哭声中,李秀成狂奔而入。</p>

    “天王,天王怎么了?”</p>

    才走了两步,李秀成的身体猛然顿住,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龙床。</p>

    龙床之上,洪秀全脸色发青躺着,早已气绝。</p>

    同治六年六月一日,洪秀全于天京城内去世。</p>

    有人他是绝望之下自杀,有人他是被毒杀,也有人他是纵欲过后暴疾而亡,还有人他是寿终正寝。</p>

    时过境迁,真相如何早已无法考究。</p>

    这位多次落第,一度患上精神疾病,随后又一缔造了太平天国,让大清吃尽了苦头的枭雄,就此离开了这个世界。</p>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p>

    汉高祖刘邦:咦,洪秀全这子死得还挺巧。</p>

    汉武帝刘彻:这个时间点,怎么看也不像是寿终正寝吧?</p>

    宋太祖赵匡胤:哼,朕敢断定,洪秀全肯定死于他人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