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764章 脱脱的改革,秦始皇怒斥刘姓诸皇帝
    脱脱闻言不由发出冷笑,同样对着城下伯颜身边的元军士兵们叫道:</p>

    “各位,你们的家属都在大都城中,难道你们真的要抛妻弃子只为了给伯颜卖命吗?”</p>

    “陛下和太子现在也在城里,你们若是攻打大都就是叛乱!”</p>

    “任何人只要现在丢下武器投降,一律既往不咎,各自回归所属军营便是。”</p>

    “朝廷只追究伯颜一个人的罪行,不管其他!”</p>

    着,脱脱又从里拿出一份圣旨,大声道:</p>

    “这就是陛下给我的圣旨,你们不相信我的话,难道还不相信圣旨吗?”</p>

    城外的诸多将士闻言,对视和商议一番后,大部分人都抛弃了伯颜。</p>

    伯颜看到这一幕,脸色变得惨白。</p>

    他知道,自己输了!</p>

    但伯颜心中依旧还有一丝侥幸。</p>

    自己在皇宫里面还有一些布置,或许</p>

    伯颜放缓了语气,对着城上的脱脱恳求道:</p>

    “脱脱,我的好侄子,是你赢了。”</p>

    “伯父没什么好的,但我为朝廷效力这么多年,希望能在临走前和陛下辞行。”</p>

    脱脱呵呵一笑,果断摇头。</p>

    “伯父,我不知道你想打什么主意,但陛下过了,你必须马上动身前往河南,不许进城!”</p>

    伯颜见最后的希望也破灭,沉默良久,黯然带着身边仅剩不多的随从离开。</p>

    这场政变,最终以妥懽帖睦尔和脱脱一方大获全胜告终。</p>

    伯颜抵达河南后不久,就被妥懽帖睦尔流放去了岭南,途中病死于南昌。</p>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啧了一声,翘起双腿。</p>

    “这个脱脱还算是有点良心,起码没有杀掉自己的伯父。”</p>

    刘恒表情古怪地开口道:</p>

    “父皇,儿臣是觉得,脱脱其实完全可以支持伯颜的吧?”</p>

    刘邦摇了摇头,道:</p>

    “你还没看出来吗?只有成吉思汗的后裔,也就是所谓的黄金家族才能成为大元皇帝,伯颜是没有任何希望的。”</p>

    “脱脱这种选择,朕觉得还算明智。”</p>

    刘恒心中也是有些感慨。</p>

    黄金家族这名字听起来就挺有气势的。</p>

    不过大汉皇族也不差。</p>

    至少两汉四百年!</p>

    金幕上,一条条弹幕划过。</p>

    秦始皇嬴政:亲人之间相互发动政变不少,但能这么和平收场的还算少见。</p>

    元世祖忽必烈:这个脱脱,居然不当场诛杀伯颜,压根都不能算是大元忠臣!</p>

    宋太祖赵匡胤:你可拉倒吧,不杀伯颜就是对的。朝中都是伯颜党羽,若杀了伯颜必然人人自危,到时候才是天下大乱!</p>

    元世祖忽必烈:大乱才能大治,你懂什么!</p>

    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是每次大乱都能大治,更多的是大乱之后建立新王朝,朕也赞同不杀伯颜。</p>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哼了一声,脸上的表情却缓和不少。</p>

    看着面前几名钦察人大臣,他冷冷地开口道:</p>

    “虽然尔等接连出了燕帖木儿和伯颜两个佞臣,但看着脱脱的份上,朕暂时就不追究你们的责任了。”</p>

    “你们要记住,今后给朕老老实实的当大元的臣子,别让朕抓住你们的尾巴!”</p>

    几名钦察人大臣额头冒汗,连连点头称是。</p>

    </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皇宫大殿中,使者正在宣读旨意。</p>

    “以马札儿台为大元太师,中书省右丞相。”</p>

    “以脱脱为知枢密院事。”</p>

    “以也先帖木儿(脱脱弟弟)为御史大夫!”</p>

    在扳倒了伯颜之后,马札儿台三父子位极人臣。</p>

    没过几个月,马札儿台就主动辞去了所有官职,获封忠王,在府邸中颐养天年。</p>

    脱脱则接替了马札儿台的中书省右丞相之职,成为了大元朝廷真正的掌舵者。</p>

    御书房中,脱脱非常恳切地对着面前的妥懽帖睦尔开口:</p>

    “陛下,之前伯颜乱政,让大元蒙受了许多损失。”</p>

    “如今大元国内诸多弊端,必须要马上改革。”</p>

    妥懽帖睦尔闻言也是连连点头,道:</p>

    “是这个道理。朕最近看了奏折,很多地方上的老百姓各种天灾人祸吃不上饭,朕心里也很不好受。”</p>

    “脱脱啊,接下来就靠你了。”</p>

    在妥懽帖睦尔的支持下,脱脱对大元进行了诸多变革。</p>

    第一件事就是完全撤销了伯颜时代关于南北方汉人的诸多歧视政策。</p>

    并上奏妥懽帖睦尔,恢复了皇帝每年对孔庙的祭祀。</p>

    重开科举,增加了汉人的名额。</p>

    从朝廷到地方,对冗官进行裁撤。</p>

    提拔以其师吴直方为首的诸多大儒进入朝廷中枢,为朝廷进言献策。</p>

    召集国内诸多大儒,修撰辽史、金史和宋史。</p>

    这三部史书均被列入华夏现代二十四史之中,是华夏后人研究辽金宋三朝历史的宝贵资料。</p>

    不过由于三部史书的编纂时间极短,宋史更是仅仅两年多就编纂完成。</p>

    故而这三本史书在二十四史系列中评价都不高,属于垫底的存在。</p>

    看到这里,历朝皇帝不由议论纷纷。</p>

    汉高祖刘邦:哟,这个脱脱看起来还是很有想法的嘛,能全面汉化就是好孩子。</p>

    汉武帝刘彻:高祖皇帝所言极是,治理中原只有用汉人的办法才行,什么蒙古、女真人的办法都没用!</p>

    光武帝刘秀:华夏大汉的治理制度就是真正的农业社会巅峰,不汉化谁来也不好使。</p>

    秦始皇嬴政:你们这些姓刘的是不是忘了,朕才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什么大汉的办法,那是朕大秦的办法!</p>

    大元世界中,忽必烈也松了一口气,露出笑容。</p>

    “这个脱脱看来还是个有脑子的。”</p>

    一旁的铁穆耳则有些疑惑。</p>

    “脱脱看起来还挺不错的,妥懽帖睦尔也很信任他。”</p>

    “那这盘点败家子的视频又是几个意思?”</p>

    忽必烈嘴角的笑容突然有些僵硬。</p>

    下一秒钟,金幕的旁白声音继续响起。</p>

    脱脱的这一系列改革,史称“脱脱更化”。</p>

    虽从师承大儒学习华夏文化,但脱脱限于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能领会到儒家诸多经典中蕴含的治理农业社会之道理。</p>

    他的大部分改革都并不算成功,在元末贪腐横行、吏治混乱的环境下流于表面,没有真正地推行下去。</p>

    整个大元内部的矛盾的确因为脱脱而得到一定的缓解,却并未因此得到彻底解决。</p>

    在这样的情况下,脱脱治下的大元很快就迎来一次巨大的危。</p>